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广东与河南HIV感染者流行病学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比较广东省与河南省两地HIV感染者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以问卷法对广东省81例和河南省130例HIV感染者进行调查.结果两地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传播途径分布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广东省男女性感染比例约为2.1:1,男性明显多于女性;河南省男女性感染比例约为0.9:1.广东地区感染者中69%年龄在21~40岁;河南地区76%年龄在31~50岁.广东省感染者总体文化程度较河南省高;广东省感染者中43.2%未婚或不在婚(离异丧偶),河南省91.5%已婚.广东省54.3%感染者为性传播,23.4%为静脉吸毒传播,同时存在血液传播;河南省感染者则以血液传播为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性传播途径仅见于夫妻间性传播. 广东省感染者CD4^ 计数相对较低,57.2%低于200个/mm^3,病情较重;河南省70.6%的感染者CD4^ 计数高于200个,病情相对较轻.结论两地不同的社会与经济因素对本地HIV感染特点有一定影响;根据感染特点实施干预措施,对进一步预防疾病传播及提高HIV感染者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HIV新近感染者中传播途径为男男性传播(MSM)者、异性性传播者的疾病进展情况,为MSM人群的艾滋病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对玉溪市2006-2013年间新报告的MSM、异性性传播者HIV血清阳性样本用BED捕获酶免疫法(BED)判定HIV新近感染,进行3年及以上的队列研究,2组人群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4例MSM和105例异性性传播HIV感染者BED判为新近感染,其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中位数分别为475个/μl(IQR:304~555)和522个/μl(IQR:354~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37,P0.05),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小于350个/μl的比例分别为33.33%和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86,P0.05),同时2组人群月均CD4+T淋巴细胞计数自然变化速率分别为:-6.65和-1.14个/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336,P0.05)。在为期3年的队列研究中,新近感染者1年内CD4+T细胞计数即下降至350个/μl以下者占比分别为31.25%和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16,P0.05)。结论玉溪市MSM人群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下降速度较快,疾病进展快,需对该人群加强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上海市金山区新报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流行特征及机体免疫状况。方法分析流行病学资料,应用流式细胞计数仪对新报告HIV/AIDS进行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 2014年金山区新报告HIV/AIDS 116例,男女性别比为6.25∶1;年龄以20~49岁为主,占75.00%。来源主要为检测咨询占52.59%,其次为其他就诊者检测占47.41%。感染途径性传播占99.14%,其中同性传播占65.52%,异性传播占33.62%。新报告HIV/AIDS CD4+T淋巴细胞200个/ml的占48.67%。AIDS组CD4+T淋巴细胞低于HIV感染者组。结论 2014年金山区新报告的HIV/AIDS以男性中青年为主,感染途径以性传播为主,随着疾病的进展,CD4+T淋巴细胞持续降低。应扩大高危人群的干预和动员检测,达到早发现、早治疗、有效控制AIDS疫情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某地既往有偿供血人群HIV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摸清豫东南某地既往有偿供血人群(FPD)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为制定艾滋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所有既往有偿供血员进行普查,同时采血进行HIV抗体检测。对HIV确认阳性者进行CD4 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结果共调查既往有偿供血员4351人,其中死亡271人,实际检测人数为3985人,检出HIV感染者693例,感染率为17.39%。男女性别比为0.871,20~49岁年龄组占85.28%。CD4 <200/μl者175例,占全部检测者的26.48%。结论通过普查,基本弄清了既往有偿供血员的HIV感染状况。经血传播途径已被阻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将可能成为既往有偿供血地区HIV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应采取综合措施遏制其进一步扩散蔓延。  相似文献   

5.
HIV感染者混合感染HBV、HCV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常德市近13年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合并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状况及其预后,为揭示HIV、HBV、HCV混合感染规律,为HIV的预防、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国家标准检验方法对常德市120例HIV感染者进行CD4 、CD8 T淋巴细胞计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检测,HBV五项、抗HCV检测,对检测结果做系统的比较和分析。结果120例HIV感染者中,以青壮年为主要人群,以性传播为主要感染方式;混合HCV、HBV感染者有71例,占所有HIV感染者的59.17%。混合感染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P<0.05),血液传播和静脉吸毒为主要的感染方式,且HIV/HCV,HIV/HBV/HCV混合感染的ALT、AST异常比例明显高于HIV单独感染(P<0.05),HIV/HBV、HIV/HCV、HIV/HBV/HCV三种感染模式的CD4 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低于HIV单一感染(P<0.05)。结论HIV感染者混合感染HBV、HCV现状日趋严重,特别在经血液传播、静脉吸毒传播的男性HIV感染人群中更加明显。HIV与多种肝炎病毒合并感染可能加速肝脏和免疫系统的损害,导致更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影响HIV感染的进程及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169例HIV感染者CD_4~+/CD_8~+水平及相关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广东省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CD4 /CD8 水平,为早期开展抗病毒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4年4月至2008年1月到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咨询的HIV感染者采取静脉血,用流式细胞计数仪检测CD4 /CD8 ,同时由专人用统一调查表记录一般的人口学和流行病学资料.结果 本次共调查193例HIV感染者,其中广东省籍169例.169例广东籍HIV感染者CD4 计数最少为1个/μL,最多为1 125个/μL,平均202.09个/μL(202.09±197.62),女性的CD4 均数(255.67)明显高于男性的CD4 均数(174.09)(P<0.05);经性途径传播的CD4 均数(225.92)明显高于经吸毒传播的CD4 均数(162.55)(P<0.05);无临床症状和体征者的CD4 均数(290.41)明显高于有临床症状和体征者的CD4 均数(57.19)(P<0.05=.CD8 计数最少为85个/μL,最多为2 000个/μL,平均840.38个/μL(840.38±486.23),不同性别和不同传播途径HIV感染者其CD8 计数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门诊咨询的受测HIV感染者的CD4 水平均较低.建议HIV感染者)尽早进行医学咨询并检测CD4 /CD8 ,以便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不同传播途径和发现时间对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通过流式细胞绝对计数法,对江苏省部分地区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水平进行检测,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正态性检验和非参数检验分析。结果 212例HIV感染者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中位数为371.50(271.25,517.75)/μL;527例AIDS患者中,治疗前中位数为165.00(68.00,229.00)/μL;治疗后中位数为278.00(176.00,386.00)/μL;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171,P0.05)。不同发现时间AIDS患者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2,P0.05),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1,P0.05);不同发现时间HIV感染者CD4+T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77,P0.05)。不同传播途径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65,P0.05);HIV感染者中经同性传播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高于经异性传播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8,P0.05)。结论应加强AIDS抗病毒治疗者的免疫学监测,及对同性传播人群的关注和有效干预,提高抗病毒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2013年江苏省新入组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HIV/AIDS患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13年新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入组时基本资料,用SPSS 16.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江苏省2013年新入组治疗2 065例HIV/AIDS,87.8%为本省籍,男女比6.2∶1,平均年龄(39.8±13.2)岁,已婚有配偶者占50.0%。来源以医疗机构发现为主,感染途径主要为男男性传播和异性性传播,两者合计占95.8%,入组时CD4+T水平中位数为218个/μL,在疾控中心治疗者占50.5%。开始治疗时间与确证时间间隔中位数为3.0月,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越大、CD4+T水平越低、临床分期越高时间间隔在1年内的比例越大;性传播途径的较经血液传播的时间间隔在1年内的比例大(P0.05)。结论江苏省2013年艾滋病病人开始抗病毒治疗时机仍较晚。病人发现较晚是主要原因,HIV感染者早发现能力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河南省1995-2020年新报告≥50岁HIV感染者流行特征,为艾滋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1995-2020年河南省新报告≥50岁HIV感染者个案信息,分析其社会人口学和行为学特征,并采用基于CD4+T淋巴细胞(CD4)计数反推法混合线性模型推算HIV感染年限、感染时间及感染年龄。结果 1995-2020年河南省新报告≥50岁HIV感染者 25 038例(25.8%,25 038/96 867),≥50岁的构成比从1995-2000年的4.5%(18/396)上升至2016-2020年的35.5%(9 666/27 239)(趋势χ2=3 105.53,P<0.001)。≥60岁年龄组构成比呈逐年增加,男性在各年龄组的构成比随着年龄而增加,由医疗机构检测发现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异性性传播和男男性行为传播的构成比分别从1995-2000年的5.5%(1/18)和0.0%上升至2016-2020年的86.2%(8 334/9 666)和13.5%(1 304/9 666)。异性性传播途径中,以非婚非商业性行为传播为主(48.1%,4 007/8 334),呈上升趋势;男性以商业性行为传播为主(54.9%,3 169/5 775),随着年龄而增加;女性以非婚非商业性行为传播为主(62.5%,1 600/2 559),呈上升趋势,已婚/同居的构成比则呈下降趋势。CD4计数反推法推算结果显示,新报告≥50岁HIV感染者中,感染年龄(54.8±10.2)岁,感染年龄<50岁者占33.8%(4 263/12 621),感染年限(5.7±6.2)年,感染年限<3年和≥5年的比例分别占34.7%(4 384/12 621)和52.6%(6 636/12 621),感染年限的变化无明显的线性趋势。结论 1995-2020年河南省新报告≥50岁HIV感染者逐年增多,主要流行特征为性传播、男性、≥60岁、文化程度较低、医疗机构检测发现为主。艾滋病防控应重点关注非婚非商业异性性行为、商业异性性行为和男男性行为的传播途径,加强重点人群和流动人员的HIV检测及病例发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HIV/AIDS)合并梅毒感染的流行情况及梅毒对HIV/AIDS的影响,为AIDS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湘潭市新发现并随访到的463例HIV感染者/AIDS病例的基本信息、采集血液样本进行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采用TP-ELISA(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TPP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检测梅毒感染情况,统计分析不同人群的合并梅毒感染率、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结果 463例HIV/AIDS合并梅毒感染率与性传播比率存在显著性正相关(R=0.955、P0.05);463例HIV感染者/AIDS病例合并梅毒感染率为26.35%;男性(30.13%)高于女性(19.25%)(P0.05);农民工(34.88%)高于商业服务(12.77%)和其他人群(13.33%)(P0.01);男男传播人群(42.03%)高于异性接触感染人群(27.18%)(P0.05);性传播组感染人群(29.89%)高于其他组感染人群(10.59%)(P0.01);CD4~+T淋巴细胞数≤200个/μl层的HIV/AIDS病例合并梅毒感染(39.53%)高于CD4~+T淋巴细胞201~≥501个/μl(21.26%)3层的HIV/AIDS(P0.01)。结论 HIV/AIDS多合并梅毒感染,已成为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在防治工作中应采取综合措施防止HIV/AIDS的梅毒感染、传播,在治疗中要针对梅毒感染情况进行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国部分地区经商业性性接触感染HIV者社会人口学及性行为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回顾性调查方法,于2010年6—8月,选择不同疫情严重程度及地理分布的4个省份,再从每个省份中选取异性性传播病例数较集中的城市/地区作为调查现场。抽取所调查市2009年1月1日-12月31日报告经异性性传播HIV感染者病例,对其中经商业性性接触感染HIV者社会人口学及性行为特征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经商业性性接触感染HIV者291例,调查对象以在低档场所发生商业性性行为者居多。占64.50%。在低档场所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较中高档场所低。50岁及以上年龄组HIV感染者所占比例最高。为38.80%,其发生商业性性行为的频次及商业性性伴数量均较其他年龄组高,且安全套使用率较其他年龄组低。结论所调查地区经商业性性接触感染HIV者以在低档场所发生商业性性行为者居多,调查对象在这些场所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较低。50岁及以上年龄组中经商业性性接触感染HIV者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广东省1995~2001年献血员HIV流行的特征及与其他传染病合并感染情况,为制定HIV经血源传播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1995~2001年广东省HIV抗体阳性献血员资料进行分析,并进行HBV、HCV和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 1995~2001年,广东省累计HIV抗体阳性献血员167例,占全省报告HIV感染总数的5.44%(167/3072),且献血员中HIV抗体阳性人数逐年增长。167例病例中以男性为多(88.02%);年龄主要集中在20~29岁组(55.09%);病例送检地区以广州、深圳和东莞为主;其原籍主要是广东省和河南省。128例肌,抗体阳性献血员中抗-HCV、梅毒抗体及HBsAg阳性率分别为79.69%、7.81%及3.13%,HIV/HCV/梅毒、HIV/HBV/HCV、HIV/HBV/梅毒三重感染率分别为7.81%、3.13%及0,未发现四重感染。结论 广东省肌,抗体阳性献血员合并HCV和梅毒感染率高。应加强献血员的筛查及流动人口的管理,以控制HIV,HBV和HCV经献血员向一般人群传播。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盐城市艾滋病流行特征,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盐城市1999~2008年艾滋病疫情报告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盐城市1999年首次在流动人口中发现HIV感染者,到2008年底累计报告HIV感染者98例,其中艾滋病病人23例,死亡13例。2008年发现28例其中病人5例,死亡2例。98例HIV感染者中,来自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9例。本省南京市3例,肯尼亚1例,本市45例;年龄3~66岁,其中20~39岁占70.41%;无业人员占43.88%,农民、民工占32.65%;性途径感染的占46.94%(异性接触、同性性接触分别占总数的40.82%、6.12%,血液途径感染的占44.90%(注射吸毒感染占总数的41.84%),母婴传播感染的占2.04%,感染途径不详的占6.12%。[结论]盐城市艾滋病疫情有扩大蔓延向一般人群传播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根据1995年以来吉林省艾滋病疫情情况,对2009年及未来几年该省艾滋病疫情的流行趋势进行估计和预测,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以吉林省哨点监测、病例报告、专题调查及文献报道等数据为基础,利用疫情估计与预测软件包(EPP)和工作簿方法,对吉林省艾滋病疫情进行估计和预测.结果 截止2009年底,估计吉林省现有HIV感染者及患者5438人,全人群感染率为0.02%;其中经异性传播2208人,占40.6%,经同性传播2012人,占37.0%,经血液传播924人,占17.0%,经吸毒传播162人,占3.0%,垂直传播22人,占0.4%.从2000年开始,吉林省艾滋病疫情以较快的速度上升,预计到2012年左右上升速度开始趋缓.结论 2009年吉林省艾滋病疫情仍然处于低流行水平,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未来几年疫情将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5.
豫南某县献血浆人群HIV感染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豫南有偿献血浆员HIV感染率及其流行因素。方法 对豫南某县两个村 18— 5 0岁村民进行HIV感染率调查 ,并进行定群研究。结果  1997年调查了 96 3人 ,发现HIV抗体阳性者 17人 ,HIV感染率为 1 8%。其中有偿献血员 88人 ,15人为HIV抗体阳性 ,HIV感染率为 17 0 % ,显著高于非献血人群 (0 2 % )。HIV感染者CD4细胞计数逐年下降 ,对 5名HIV感染者进行了基因序列分析 ,全部为HIV - 1泰国B亚型毒株。结论 豫南局部地区有偿献血员中有较高的HIV感染率。献血浆是其感染HIV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魏卫  吴志新 《职业与健康》2009,25(7):727-728
目的了解河南省信阳市农村外来女性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态及家庭内传播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信阳市近年来发现的外来妇女及HIV感染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并对其家庭成员进行艾滋病检查。结果全市共调查外国或外省嫁人妇女374人,有33人感染HIV,感染率高达8.82%。有些来自艾滋病流行相对严重的省和国家,部分外来妇女有婚外性行为和吸毒史,8人来自缅甸,7人来自越南,有14人来自云南,3人来自广西,1人来自重庆。有9人传给丈夫,有4人传给子女。结论部分农村地区外来嫁入女性中感染有HIV,应加强该类人群的HIV/AIDS监测、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对感染者进行随访,防止家庭内的二代传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2017年浙江省嘉兴市新发现的较大HIV分子传播簇和流行病学特征,筛选疑似高危传播者,为传染源管理及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7年嘉兴市较大HIV分子传播簇所有HIV/AIDS病例采集血样,通过核酸提取、RT-PCR和巢式PCR法扩增pol基因,构建HIV分子传播网络,包括采用Sequencher 5.0软件拼接整理测序结果、BioEdit 7.2.0软件进行序列比对、Mega 6.0软件构建Neighbor-joining系统进化树、Cytoscape 3.6.0软件构建HIV分子传播网络图,形成若干个分子传播簇。对研究对象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采用EpiData 3.0和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7年1-12月嘉兴市新报告HIV/AIDS病例210例,较大HIV分子传播簇为CRF07_BC亚型,传播簇共30例病例,个案调查26例,80.8%(21/26)为最近2年感染,30.8%(8/26)为最近1年感染。84.6%(22/26)为本市感染。5例疑似高危传播者均为同性性传播感染且≥ 45岁,其中3例有危险性行为时间较久、确诊前临时性伴数较多、MSM活动场所有危险性行为等高危行为特征。结论 2017年浙江省嘉兴市新发现的较大HIV分子传播簇最近2年在本市传播较快,传播和扩散风险较高。3例疑似高危传播者对该HIV分子传播簇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接受预防措施的HIV感染产妇现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定勇  王奇  郭万申  王哲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8):4016-4018
目的:了解部分接受干预措施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产妇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及可能影响艾滋病母婴传播率的因素。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该类人群和其配偶、婴儿采用统一问卷进行现况调查,并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109名HIV感染产妇中年龄在25~40岁之间者占95.4%,96.3%为农民,65.1%分布在河南省上蔡县,通过血液途径传播占87.3%。109名HIV感染产妇CD4计数在200个/μl以上占71.5%,70.7%的人未接受与艾滋病有关的治疗,生产次数在2次以上的产妇占79.8%,生产方式为阴道自然产者占69.7%,接受干预措施后24.8%的产妇仍有不安全性行为。结论:集中发生在河南省部分县(区)的既往有偿供血的农村育龄妇女(25~40岁)是HIV感染产妇出现的主要人群;这些HIV感染产妇目前多数身体状况良好,且以经产妇、阴道自然产者居多;但对该部分对象的有关艾滋病通过性传播的咨询服务还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9.
马功燕    姜正好  陈海燕  陈进  王静 《现代预防医学》2016,(22):4057-4062
目的 了解六安市艾滋病异性传播主要感染方式及不同感染方式的人群特征。方法 以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现住址为六安市、传播途径为异性传播的HIV/AIDS病例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及异性传播方式。结果 共调查符合纳入标准HIV/AIDS 340例,其中经商业性性行为传播占59.4%(202/340),经配偶或固定性伴传播占18.8%(64/340),非商业性临时性伴占21.8%(74/340)。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婚姻状况是异性传播方式的影响因素。经商业性性行为传播比例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非商业性临时性伴传播比例近几年上升趋势明显,配偶或固定性伴传播比例呈下降趋势,在3个传播方式中水平最低。结论 六安市艾滋病异性传播以经商业性性行为感染方式为主,但不同人群异性传播方式差异较大,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