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报道[1]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的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正常人.为此,本文作者试图再度验证这一结果,并作如下报道。1对象和方法1.1对象系我科2004年6月~2006年4月心脏起搏器门诊的随访患者115例为起搏器组,其中男性75例、女性40例,年龄43~83岁、平均为(56.23±8.34)岁。心室单腔起搏方式(VVI/VVIR)23例,房室顺序起搏方式(DDD/DDDR)92例,病窦综合征45例,房室传导阻滞(Ⅲ°、Ⅱ°)36例,双结病变30例,其它4例。所有的患者心功能均在Ⅰ-Ⅱ级(NYHA),肝肾功能正常。均具有小学以上文化,并排除植入起搏器前有抑郁表现及严重躯体疾病者。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对晕厥患者具有特殊功能起搏器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97例因晕厥植入双腔起搏器患者的常规及动态心电图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其特殊功能并明确其性能.结果 297例常规心电图均未显示其具有特殊功能,而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52例(17.5%)具有特殊功能,其中15例具有频率滞后功能,10例具有心室安全起搏,8例频率应答功能,7例自动阈值夺获功能,5例具有睡眠反应功能,3例起搏器噪声反转现象,2例具有AV间期自动调整功能,2例具有减少心室起搏自动模式转换功能.结论 动态心电图记录时间长,可以弥补常规心电图的不足,有助于识别双腔起搏器的特殊功能,并明确了解其性能是否正常,为临床体外程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心房纤颤(AF)是导致脑梗塞的重要原因,尸检业已证明AF 的病人卒中发病率高。AF 是常见的,且随年龄增加而增加,Moss 注意到70岁以上者5%有AF,Framingban 研究所发现:55~64岁非瓣膜病的AF 卒中发病率为9%,65~74岁则为18%,75~84岁为27%,此外具有AF 病人产生率中的危险性也根据自然病史与伴有心脏病的严重程度悬殊性加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华法令与阿司匹林联用与单用阿司匹林在预防心房纤颤(AF)患者并发脑梗死的疗效差距,探讨心房纤颤患者长期服用华法令的有效性、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 80例心房纤颤患者随机分为华法令组40例与阿司匹林组40例,2组均予拜阿司匹灵100mg/d早餐后顿服,华法令组加用华法令晚饭后口服,起始剂量为2mg/d,1周后若INR(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未达到2.0~3.0,逐步增加华法令剂量使INR值在2.0~3.0之间.随访3年,比较2组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病死率、总病死率(包括脑梗死及非脑梗死事件)、出血事件发生率、严重出血发生率、轻度出血发生率.结果 华法令组和阿司匹林组脑梗死发生分别为2例(5.0%)和6例(15.0%),2组比较,P<0.01;华法令组和阿司匹林组脑梗死患者死亡分别为0例(0%)和2例(5.0%),2组比较,P<0.01;总死亡华法令组和阿司匹林组分别为2例(5.0%)和4例(10.0%),P<0.01;2组发生严重出血均为0例,P>0.05;华法令组轻度出血发生6例(15.0%),其中皮下出血4例,阿司匹林组发生1例(2.5%),华法令组高于阿司匹林组,P<0.01,但给予调整剂量后症状消失,不影响继续用药.结论 AF患者在常规使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加用抗凝药物华法令长期口服,可使脑梗死的发生率、脑梗死患者病死率、总病死率明显降低,在合理监测的情况下并未发生严重出血.建议在能定期监测INR值的AF患者中推广使用,以使更多AF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缺血性卒中伴发癫(癎)的危险因素,以加强早期预防并改善预后.方法 根据斯堪地那维亚卒中评分(SSS)对101例发病<24 h的缺血性卒中伴发癫(癎)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价,同时记录患者性别,年龄,既往史(高血压、冠心病、心房纤颤、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电解质(血清钾、钠、氯),发病状态(安静、活动),缺血性卒中亚型(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脑栓塞、腔隙性梗死),脑梗死后渗血,病灶部位(脑叶、基底节区),受累大脑半球侧别(左侧、右侧、双侧),脑萎缩及脑白质脱髓鞘病变等临床资料,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与单纯缺血性卒中患者相比,缺血性卒中伴发癫(癎)者缺血性卒中亚型(脑栓塞)、脑梗死后渗血、病灶部位(脑叶,其中额叶所占比例达48.72%)、受累大脑半球侧别(右侧),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SSS评分<30分)均存在明显差异(均P≤0.05);而性别、年龄、既往史、电解质指标、发病时状态、脑萎缩程度、脑白质脱髓鞘病变等因素,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脑栓塞(OR=0.152,95%CI:0.065~0.496;P=0.011)、脑梗死后渗血(OR=0.105,95%CI:0.020~0.549;P=0.008)、脑叶皮质受累(OR=0.099,95%CI:0.044~0.225;P=0.000)、SSS评分<30分(OR=0.145,95% CI:0.062~0.337;P=0.000)等因素为缺血性卒中伴发癫(癎)的主要危险因素,而右侧大脑半球受累(OR=0.638,95%CI:0.311~1.308;P=0.220)则不增加缺血性卒中伴发癫(癎)的风险.结论 具有脑栓塞、脑梗死后渗血、病灶位于脑叶(特别是额叶)、SSS评分<30分等因素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易伴发癫(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伴有心房纤维性颤动(AF)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行机械取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此研究包含从2011年1月1日至2016年2月29日在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77例计划进行机械取栓术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对患者判定分组。其中20例归为AF组而另外57例为非AF组。机械取栓术前,先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评分。取栓后即刻通过脑血管造影观察血管再通情况和残余狭窄情况,并且分别在术后即刻,24h和72h后对患者使用NIHSS标准评分。手术三个月后使用改良的Rankin评分标准(m RS)对患者进行卒中后残疾评分。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影响结果的因素。结果急性缺血性卒中行机械取栓术治疗的患者,血管再通率AF组为95%和非AF组的98.25%之间没有明显差别(P=0.455),而闭塞血管的残余狭窄率AF组为0%明显低于非AF组的50%(P=0.001),取栓后进一步行二线血栓切除术(包括:动脉溶栓术、球囊扩张术、支架置入术等)治疗后,闭塞血管的残余狭窄率AF组为0%仍明显低于非AF组的5%(P=0.015)。NIHSS评分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m RS评分显示相似比例的预后良好(P>0.05)。回归分析表明,在对年龄、性别、体质量、血压和潜在的疾病调整后,AF组取栓后有较低的残余狭窄率(P=0.004,OR=1.293[1.086,1.540])。结论尽管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无论是否具有AF都受益于机械取栓术,AF可以提示术后闭塞血管的残余狭窄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卒中后抑郁症 (PSD)是指卒中发生后 ,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为主的病征。常可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恢复。我们于 2 0 0 1 0 1~ 2 0 0 2 0 6采用盐酸氟西汀治疗PSD ,并与左旋多巴治疗者作对照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61例PSD病人 ,男 3 6例 ,女 2 5例。年龄3 6~ 67岁 ,平均 5 1± 2 1岁。病程 2 2~ 76d ,平均 3 5± 6 3d。其中急性脑梗死 (ACI) 3 4例 ,脑出血 (CH) 17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 10例。病变在左半球者 3 3例 ,右半球者 18例 (SAH不能确定其部位 ,不予统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支架植入与药物治疗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无症状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60例,分为支架组28例和药物组32例,治疗后3个月、6个月比较2组患者狭窄血管相关性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生率、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 (1)支架组3例术后出现颈动脉窦反射,2例出现高灌注综合征,2例出现脑血管痉挛;(2)药物组1例患者服药期间出现上消化道出血;(3)支架组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无狭窄血管相关性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生,药物组患者在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分别有6例、4例发生狭窄血管相关性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4)支架组发病后6个月后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无症状性重度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较药物治疗的并发症多,但在预防脑卒中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急性期低血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选择 1995年~ 2 0 0 0年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 187例 (脑出血 6 3例 ,脑梗死 112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 12例 )中发生卒中后低血压者 43例 (2 3.0 % )进行分析 ,以探讨急性脑卒中后低血压的发生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2 7例 ,女 16例 ,年龄 42~ 89岁 ,平均 71.2岁。脑卒中诊断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标准[1] ,并经头部CT或MRI证实。低血压患者符合1982年 2月全国急性“三衰”会议制定的关于低血压的标准[2 ] 。1.2 低血压与卒中类型 卒中后发生低血压者脑出血 2 8例 (6 5 1% ) ,脑…  相似文献   

10.
腔隙性脑梗塞约占缺血性中风的20%,具有独特的临床及病理特征,但相关的危险因素却很少有人论及。作者对1985~1992年203例腔隙性脑梗塞的危险因素进行了探讨。 患者203例,年龄20~85岁,平均63.7岁,其中13%的患者4次住院。5种主要临床综合征者占48%,其中纯运动性卒中108例(53%),讷吃手拙笨综合征22例(11%),共济失调轻偏瘫21例(10%),感觉运动性卒中39例(19%),纯感觉性卒中8例(4%);其它类型者5例(2%)。在早期的CT扫描中,梗塞的部位确定者占27.8%,10.1%无临床相应的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心房纤颤(AF)对脑卒中死亡率的影响,作者对伴AF的脑卒中病人211例(73.6±9.5岁,男性40%)和无AF的卒中病人837例(66.5±11.2岁,男性64%)进行了回顾性对照研究.AF组女性较多,年龄较大,神经系统病损、CT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移植及基因工程的快速发展,生物起搏成为治疗缓慢心律失常的新方向,生物起搏器的研究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①细胞治疗:将具有多向分化能力的胚胎干细胞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植入心脏分化成起搏样细胞后发挥起搏功能。②基因转移:将窦房结细胞中的起搏基因通过载体转入心脏,使普通心肌细胞转化成自律细胞从而产生自主兴奋。③基因细胞治疗:将起搏基因转染干细胞后注入心脏,两者共同增强心肌生物起搏功能。尽管目前生物起搏器在大量动物实验中取得成功,但应用于临床仍面临许多问题,随着窦房结细胞起搏机制进一步阐明,心脏生物起搏器必将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于CISS分型的进展性卒中(SIP)危险因素及短期预后分析,为优化进展性卒中的诊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自2016年11月至2017年2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SIP患者共58例,观察并记录入组患者在发病时、发病后48h、72h、7d的SSS评分。根据临床资料得出患者的CISS分型,依CISS分型分为五组:大动脉粥样硬化组(LAA),心源性卒中组(CS),穿支动脉疾病组(PAD),其他病因组(OE),病因不确定组(UE)。结果对基于CISS分型的SIP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高龄、房颤在CS组占比最大,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在PAD组占比最大,吸烟史在LAA组占比最大。对早发型、迟发型的SIP的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入组患者发病时、发病后48h、72h、7d的SSS评分进行分析,PAD组SSS评分均最高,即症状较轻,CS组SSS评分均较低,即症状较重。结论高龄、房颤者易患进展性心源性卒中;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者易患进展性穿支动脉疾病;有吸烟史者易患大动脉粥样硬化型SIP;SIP的患者,穿支动脉疾病组短期预后良好,心源性卒中组短期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颅内大血管闭塞致急性缺血性卒中多模式血管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共16例颅内大血管闭塞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分别为左侧和右侧颈内动脉眼动脉段栓塞各2例(4/16)、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栓塞4例(4/16)、左侧大脑中动脉M2段栓塞1例(1/16)、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栓塞3例(3/16)、左侧大脑前动脉与大脑中动脉分叉部栓塞3例(3/16)、基底动脉中下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1例(1/16),采用多模式血管内治疗(包括导管抽吸、机械取栓、动脉溶栓、球囊扩张术和支架植入术),术后即刻采用脑梗死溶栓血流分级(TICI)评价血管再通、入院时和术后21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术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价预后,并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6例患者中6例(6/16)实现完全血管再通(TICI分级3级),8例(8/16)实现部分血管再通(TICI分级2级),包括TICI分级2a级1例(1/16)、TICI分级2b级7例(7/16),2例(2/16)未实现血管再通(TICI分级0~1级)。术后21 d NIHSS评分低于入院时[12.50(6.75,19.25)分对18.00(13.25,21.50)分;Z=-2.287,P=0.022]。术后3个月m RS评分1分者2例(2/16),2分4例(4/16),3分5例(5/16),4分2例(2/16),5分2例(2/16),6分1例(1/16)。术后并发肺部感染2例(2/16),牙龈出血1例(1/16),原发梗死灶发生缺血性卒中出血性转化3例(3/16),包括HI2型2例(2/16)、PH1型1例(1/16)。结论多模式血管内治疗方法如导管抽吸、机械取栓、动脉溶栓、球囊扩张术和支架植入术治疗颅内大血管闭塞致急性缺血性卒中安全、有效,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学术背景:植入电子起搏器是目前治疗症状性缓慢心律失常的主要方法,然而它存在许多缺点。能否利用分子生物学原理发展生物起搏器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通过转染编码If电流的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通道基因,过度表达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通道,增加心脏舒张期内向电流,从而在窦房结被抑制时提供起搏作用,这种利用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构建的生物起搏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成为电子起搏器最为理想的替代方法。 目的:总结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通道基因构建生物起搏的研究进展。 检索策略:由该论文的研究人员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79-01/2007-06的相关文献,检索词“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cyclic nucleotide-gated channel; biological pacemaker”,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共检索到157篇文献,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与生物起搏及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通道基因密切相关。②同一领域选择近期发表或在权威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 文献评价:文献的来源主要是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通道基因的基础实验。所选用的36篇文献中,10篇为综述,其余均为临床或基础实验研究。 资料综合:①在4种异构体中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通道1,2,4是心脏中的主要部分,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通道3只在胚胎起搏细胞中有低水平表达。起搏活性小的区域(如心室肌),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通道2的表达占优势;而起搏活性高的区域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通道4的表达占优势。此外,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通道2在整个发育阶段,是心室的主要异构体,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通道2: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通道4的相当表达量在乳鼠为5:1,成年鼠为13:1。②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通道通道缺陷可导致病窦综合征。③到目前为止,转染编码If电流的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通道基因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实现生物起搏的。 结论: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必将成为改善生物“起搏”功能最理想的方法,以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通道基因和细胞为主的生物起搏在缓慢性心律失常治疗中必将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6.
卒中在临床上很常见 ,年发病率 182 /10万人口〔1〕,卒中后癫发作已愈来愈引起重视。有报道脑卒中后癫发生率为4 3 %~ 42 8% ,其差异是由于研究对象不同 ,有些只包括脑梗死 ,有些则为脑出血患者。本文选择了 2 3 6例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 ,以了解脑卒中后癫的发生率、临床特征及预后。1 临床资料所有 1996 0 5~ 1999 0 2在上街人民医院内科住院确诊为脑卒中的患者 ,除外无CT或MR检查及病历记载不详细者 ,共计2 3 6例。男 172例 ,女性 64例 ,平均年龄 5 4 3岁。其中诊断为脑梗死 (IBI) 183例 ( 77 5 % ) ,脑出血 (ICH) 2 2例…  相似文献   

17.
涉及腔隙性卒中长期预后的资料迄今有限,且结果不同。本文对首次腔隙性卒中长期预后进行了前瞻性调查,同时探讨了临床预后因素和不同发病机理对预后的可能作用。 分别对1990年3月~1993年11月间,表现为首次腔隙性卒中的病人进行了前瞻性调查,早期调查在卒中后第0~3天和/或第7天完成,第1年内每3个月调查1次,以后每6个月调查1次。 共145例病人接受了研究,男93例(64%),女52例(34%),平均64.8±10.8(34~93)岁。137例(94%)首次调查在第3天内,另8例在发病后第4~7天完成。发病至CT扫描的中位时间为4天(3~29天)。在81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患者脑血管储备能力(CVR)与缺血性卒中发生的关系及其危险因素的随访研究。方法连续纳入2014年2月~2016年9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荔湾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或住院就诊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者中发现MCA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脑血管储备能力(CVR),并进行为期1 y的随访,观察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情况。结果 (1)共纳入212例患者,其中31例(14.6%)在随访期间发生缺血性卒中(卒中组);(2)卒中组患者CVR为(12.6±4.8)%,明显低于非卒中组(19.3±4.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卒中组中MCA轻度、中度、重度狭窄者分别为6例(19.4%)、11例(35.5%)、14例(45.2%),与非卒中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VR是缺血性卒中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MCA狭窄的患者中CVR高、狭窄程度低的缺血性卒中事件发生风险低,且CVR是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前,许多临床试验正对缺血性卒中后神经保护剂和溶栓剂改善生存和功能结果的能力进行评价,这些试验因伦理学和方法学需要生存和病度的早期预测因素。作者通过多变量分析,评价缺血性卒中后24小时内入院的152例序列患者8天死亡和3个月死亡、病废的预测因素。 全组152例中,男89例,女63例,年龄24~100岁(平均62.6岁),TIA30例(20%),卒中122例(80%)。既往卒中史17例(11%),心房纤颤29例(19%),近期头痛32例(21例),吞咽困难29例(19%),偏盲35例(23%),CT显示大脑中动脉高密度12例(8%)。入院时检测身体重量指数16~45kg/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狭窄部位对支架成形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共73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根据颅内动脉狭窄部位分为颈内动脉颅内段组(18例)、大脑中动脉M1段组(11例)、椎动脉颅内段组(27例)和基底动脉组(17例),均行颅内动脉支架成形术,记录颅内动脉狭窄改善情况,脑血管并发症(包括穿支事件、动脉夹层、支架内血栓形成、支架远端动脉栓塞和脑组织过度灌注等)和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缺血性卒中和颅内出血),术后30 d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临床预后。结果 73例患者共植入支架73个,包括Apollo球囊扩张式支架35例和Wingspan自膨式支架38例,其中,颈内动脉颅内段组应用Apollo支架10例(10/18),Wingspan支架8例(8/18);大脑中动脉M1段组应用Apollo支架5例(5/11),Wingspan支架6例(6/11);椎动脉颅内段组应用Apollo支架16例(59.26%,16/27),Wingspan支架11例(40.74%,11/27);基底动脉组应用Apollo支架4例(4/17),Wingspan支架13例(13/17),4组患者术中应用支架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422,P=0.201)。治疗后颈内动脉颅内段组[(10.94±1.99)%对(90.89±7.71)%;t=69.545,P=0.000]、大脑中动脉M1段组[(10.37±2.14)%对(87.64±9.46)%;t=26.000,P=0.000]、椎动脉颅内段组[(11.02±1.99)%对(89.11±7.97)%;t=50.726,P=0.000]和基底动脉组[(10.99±3.39)%对(91.35±5.62)%;t=69.545,P=0.000]血管狭窄率均较治疗前改善。73例患者中11例(15.07%)发生脑血管并发症,分别为穿支事件4例、动脉夹层4例、支架内血栓形成1例、支架远端动脉栓塞2例,其中,颈内动脉颅内段组3例(3/18),为动脉夹层2例、支架远端动脉栓塞1例,基底动脉组8例(8/17),为穿支事件4例、动脉夹层2例、支架内血栓形成1例、支架远端动脉栓塞1例,而大脑中动脉M1段组和椎动脉颅内段组无一例发生脑血管并发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63.134,P=0.000);6例(8.22%)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例、缺血性卒中2例,其中,颈内动脉颅内段组1例(1/18),为缺血性卒中,基底动脉组5例(5/17),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例、缺血性卒中1例,而大脑中动脉M1段组和椎动脉颅内段组无一例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H=65.698,P=0.003)。术后30 d颈内动脉颅内段组有1例、基底动脉组有1例mRS评分1分,预后良好率为97.26%(71/73)。结论颅内动脉支架成形术围手术期脑血管和神经系统并发症风险与支架植入部位密切相关,且总体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