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部外科根治性切除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重点对腹部外科手术治疗的18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做好各种术前准备,术后加强观察和护理,积极预防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结果:本组患者心理状态稳定,无护理并发症发生,手术效果满意。结论:加强心理护理,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术后严密周到的观察及护理,严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肝门部胆管癌手术的成功率,降低病死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肝门部胆管癌的根治性外科治疗与姑息性治疗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不同的手术方式及姑息性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我院治疗74例肝门部胆管癌的病历纪录,分析切除率、生存率等数据.结果 手术切除组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6.60%、36.20%和10.60%,高于引流组的60.00%、14.30%和0.00%(P均小于0.05);根治性切除组的1、3、5年生存率分...  相似文献   

3.
肝门部胆管癌是一种特殊的临床病理类型的癌。该处有重要的入肝血管,故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是腹部外科困难的手术之一。我科于1998年12月行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杨科   《中国医学工程》2015,(1):159+162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联合扩大肝切除治疗体会。方法对我院扩大肝叶切除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研究。结果左半肝和尾状叶切除患者为6例,右半肝和尾状叶切除切除8例,手术无死亡病例,1、2、3年后生存率分别为92%、71.4%、57.15%。结论对肝门部胆管癌应持较积极的手术态度,肝叶切除是其根治性切除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胆管癌联合扩大肝叶切除可获得较好的远期存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包括术前加强心理护理、积极改善病人的全身情况等;术后重点对预防并发症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细致而全面地观察病情变化。进行有效的胃肠减压,做好腹腔引流管、T型管的护理是护理好病人的关键。结果:病人均康复出院。结论: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由于手术范围大,吻合口多,出血多,易出现并发症,因此,做好术前术后护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70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分型,不同的手术方法及随诊治疗结果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按Birmuth-Corlette分型法,Ⅰ型8例,Ⅱ型16例,Ⅲa型20例,Ⅲb型12例,Ⅳ型14例。17例确诊前曾有胆囊结石和(或)肝内外胆管手术史,22例患有胆囊结石或胆管结石或同时患有胆囊和(或)胆管结石。B超、CT及MRCP胆道的确诊率分别为75.7%、80%、91.4%。70例患者中,根治性切除8例,姑息性切除12例,胆道引流术36例,未手术14例。总手术率80%(56/70),根治性切除率13.4%(8/70)。根治性切除的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5%(6/8)、50%(4/8)、12.5(1/8)。姑息性切除的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0%(4/8)、12.5%(1/8)、0。两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道引流患者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25%(2/8)、12.5%(1/8)、0。非手术患者的平均存活时间为5个月,1例超过1年。结论:胆石症可能是肝门部胆管癌的重要诱因,提高手术切除率是改善肝门部胆管癌预后的有效方法,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骼化,肝部分切除术可提高根治性切除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联合肝叶切除在肝门胆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施行胆管癌切除的75例肝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切除方式分为两组:肝切除组32例,施行肝叶切除联合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骼化清扫;非肝切除组43例,施行癌肿局部切除联合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骼化清扫,比较两组的根治切除率、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两组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死亡.切肝组和非切肝组的根治性切除率分别为78.13%和25.58%,差异有显著性(P<0.05),切肝组与非切肝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2.6个月、13.5个月,两组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1.48%、48.15%、29.63%及54.29%、22.86%、8.5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切肝组与非切肝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7.50%和13.9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联合肝叶切除有利于肝门胆管癌的根治性切除,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殷显玉  王婧婧  孙熹旻  余婷   《四川医学》2022,43(12):1203-1209
目的 开发并验证预测肝门部胆管癌(pCCA)根治性切除术后生存时间(OS)的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2月至2018年6月接受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共310例。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n=217)和验证组(n=93)。应用建模组数据,通过多因素Cox回归模型确定与pCCA根治目的切除术后OS独立相关的因素,并通过R中“rms”包开发模型。应用验证组数据,通过R中“rms”包验证模型。通过一致性检验和校准曲线来评价模型的准确性。比较模型与第八版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肿瘤分期预测pCCA根治性切除术后OS的能力。结果 研究队列的中位OS为23.0个月(95%CI 20.5~25.5),1年-、3年-、5年-OS率分别为74.9%、33.7%、22.8%。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CA19-9>150 U/L、肿瘤浸润长度>3 cm、大血管侵犯、微血管侵犯、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是影响pCCA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OS的独立危险因素。模型在建模组和验证组的C-指数分别为0.721(95%CI 0.678~0.764)和0.704(95%CI 0.689~0....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联合肝脏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01—2006年我院肝胆外科联合肝叶切除治疗肝门部胆管癌12例临床资料。结果联合行左半肝切除5例,右半肝切除6例,左三叶切除1例;手术并发症发生率56%,围手术期死亡2例。1,2年后生存率分别为100%、60%。结论对肝门部胆管癌应持较积极的手术态度,肝叶切除是其根治性切除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外科治疗中具有发展潜力与前途。  相似文献   

10.
温尔刚  董科  俞小炯  许建  熊伟 《四川医学》2008,29(7):862-863
目的 总结肝门胆管癌的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997年1月-2006年1月9年肝门胆管癌手术切除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 25例手术切除患者中行根治性切除(R0)11例,非根治性切除14例(R1,R2),根治性切除组中位生存期32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1%、36%、12%,好于非根治性切除组(P<0.05).结论 手术切除是治疗肝门胆管癌的有效治疗方法,根治性切除能更好地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 The rese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hepatic artery is often required in radical surgery for hilar cholangiocarcinoma. In this study, we report our experience in performing arterioportal shunting as an alternative for the arterial reconstruction. Methods Four patients with hilar cholangiocarcinoma underwent extended left hepatectomy and caudate Iobectomy combined with en bloc resection of the hepatic artery and arterioportal shunting with restriction of the arterial caliber. The efficacy of arterioportal shunting was assessed b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 Results All the four patients recovered uneventfully without any complications. CTA showed a patent shunt and normal liver regeneration. No signs of portal hypertension were found at one year of follow-up. Conclusions Arterioportal shunting with restriction of the arterial caliber appears to be a feasible and safe alternative for the microvascular reconstruction after hepatic artery resection in radical surgery for hilar cholangiocarcinoma.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空肠壁浆肌层门静脉壁缝合技术在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区域切除术后胆道重建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2月潍坊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施行的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区域切除手术病人45例。根据入院时间及胆道重建方式分为传统胆肠吻合组( A组)和空肠浆肌层门静脉壁缝合组( B组)。结果采用传统方式吻合者25例,空肠门静脉缝合技术20例,术后暂时性胆漏发生率分别为36.0%(9/25)和5.0%(1/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吻合口不同程度狭窄发生率分别为28.0%(7/25)和0(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空肠门静脉缝合技术行肝门胆管癌切除术后的胆道重建,不仅符合手术要求,而且明显降低了术后胆漏及胆肠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肝脏空肠U型缝合技术在肝门部胆管癌切除后胆道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6年11月~2010年10月施行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手术病人35例,根据入院时间和胆道重建方式,分为传统胆肠吻合组(A组)和肝脏空肠U型缝合组(B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采用传统方式吻合者17例,U型缝合技术吻合者18例,术后暂时性胆漏的发生率分别为35.29 %(6/17)和5.56%(1/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8);吻合口不同程度狭窄的发生率分别为23.53%(4/17)和0(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5);手术时间A组(240±18)min和B组(220±1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5).结论 采用肝脏空肠U型缝合技术进行肝门部胆管癌切除后的胆道重建,不仅简单易行、省时,而且术后胆漏、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4.
杨成武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8):1364-1365
目的:探讨经肝前径路分离左、右肝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接受经肝前径路分离左、右肝治疗的9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9例均术后病理证实为胆管腺癌,均因高龄、一般状况差、肝功不良等而不能耐受大部分肝切除。术中阻断半肝血流确认左右肝界限之后,在肝脏左右叶之间横断肝脏,切除2~3级胆管分支。结果:无围手术期死亡,1例发生胆漏住院时间延长。1例于术后9个月时因复发死亡,1例因心梗于术后8个月死亡。7例至今存活,其中5例存活超过10个月。结论:对于不能耐受肝切除的高位胆管癌患者,经肝前径路分离左、右肝切除胆管的方法是安全可行的,避免了肝脏切除,近期疗效可,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Hedgehog信号通路核心蛋白Sonic hedgehog(Shh)和Patched(Ptch)在肝门部胆管癌中的表达及与肿瘤侵袭性和根治性切除术后肿瘤复发的关系,探讨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4例肝门部胆管癌、7例胆管炎性病变组织中Shh和Ptch的表达,分析Shh、Ptch与肝门部胆管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根治术后复发的关系。应用Kaplan-Meier法对肿瘤根治术后至肿瘤复发时间跨度进行单因素分析,并经Log-rank检验;选择可能对肝门部胆管癌患者预后产生影响的临床病理指标进行量化,依次引入COX风险比例模型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肝门部胆管癌Shh和Ptch阳性表达强度明显高于胆管炎性病变组织;Shh和Ptch表达与肝门部胆管癌侵袭性呈正相关;Shh和Ptch表达与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呈正相关;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Shh和Ptch高表达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时间更短(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Shh和Ptch表达是影响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的独立因素。结论 Shh和Ptch表达与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后短期复发有关,Shh和Ptch可以作为预测胆管癌根治术后复发的独立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125 Ⅰ放射性粒子对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78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CD)27例、B组(125 Ⅰ粒子)39例及C组(PTCD 125 Ⅰ粒子)12例,通过观察术前术后总胆红素的改变、肿瘤大小的变化及患者的生存率,分析125 Ⅰ放射性粒子永久性植入治疗胆管癌的疗效.结果 术后半个月,A,B,C 3组总胆红素下降率分别为81.5%(22/27),66.7%(26/39),83.3%(10/12),A,B两组及B,C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术后1年3组(CR PR)分别为29.6%(8/27),74.4%(29/39),75.0%(9/12),A,B两组及A,C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生存率,B组为89.7%,82.1%,C组为91.7%,83.3%,明显高于A组的59.3%,33.3%(P<0.05).结论 对肝门部胆管癌,125 Ⅰ放射性粒子有治疗作用,PTCD术为姑息性治疗,125 Ⅰ放射性粒子联合PTCD术可取得更佳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肝门胆管癌多排螺旋CT(MDCT)动态增强扫描的CT表现及薄层重建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肝门胆管癌的MDCT表现;所有病例均行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准直器厚度为2.5mm,常规重建图像厚度和间隔均为6mm,肝门部位行层厚和间隔3mm薄层重建。结果:22例肝门胆管癌按CT表现形式分为肿块型、结节型和壁厚型,平扫所有病灶均表现为等低密度。肿块型特点为肝门肿块,动脉期表现为轻度不均匀边缘部强化,静脉期病灶强化更明显;结节型表现为肝门部<2cm的结节,动脉期主要为边缘明显环状强化,静脉期持续明显强化,且向中心部充填;壁厚型表现为肝门部胆管壁局限性不规则增厚>2mm,动脉期及静脉期均呈明显环状强化。86.3%的病例延迟强化。薄层3mm图像对显示病灶的部位、大小、强化特征及判断肝门部侵犯等均明显优于6mm图像,10min比3min延迟显示结节更清楚。结论:肝门胆管癌动态增强CT表现有明显特征性;MDCT10min延迟扫描及薄层重建可明显提高小病灶诊断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6月至2002年6月手术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1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切除数占同期总手术倒数47.6%(10/21),根治性切除率为28.6%(6/21),无手术死亡。根治性切除患者中有2例分别于术后16个月和21个月死于肿瘤复发,有4例仍存活,平均生存18个月。姑息性切除患者有1例存活,其余3例死亡,平均生存10.5个月。结论:肝门部胆管癌应尽可能行切除手术,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骼化和联合肝切除是根治术的基本要求和延长生存期的重要措施。用PMOD进行刮吸解剖,对手术成功有帮助。  相似文献   

19.
陈伟  简志祥  陈烈欢 《循证医学》2008,8(4):252-256
疾病的正确诊断和合理治疗是患者和医务工作者共同的心愿。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吴一龙教授指导临床医生应用循证医学理论进行肿瘤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开展临床病例讨论。讨论会上各学科共同围绕一个病例或一个病种进行会诊,临床、病理、B超、放射影像等资料齐全,除相关科室提前准备的中心性发言外,到会人员各抒己见,气氛热烈。参会人员受益匪浅,提高了对疑难病例的诊治水平。为了将他们的诊治经验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临床医生获益,我刊开辟“循证病例讨论”栏目,希望广大医务工作者关注此栏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的疗效。方法  5 7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中 30例行外科手术治疗 ,2 7例行非手术引流治疗。结果  30例手术治疗患者中 11例存活 14月以上 ,2 7例行鼻胆管引流或内置管引流术患者均在 8月内死亡。结论 外科手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疗效明显优于ENBD或ERBD胆管内引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