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背景: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基因表达产物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补阳还五汤具有改变血液流变学的性质、降低血脂、抗动脉硬化的功效。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治疗作用,并在分子水平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高脂饮食加维生素D3诱导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32只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摸球法均分为4组干预:补阳还五汤组、川芎嗪组、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观察各组血脂水平及主动脉中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mRNA的表达。结果与结论:造模成功率为92%。各组血脂水平比较:补阳还五汤组指标接近正常,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各组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mRNA表达比较:正常对照组无表达,补阳还五汤组显著低于模型组和川芎嗪组。说明益气活血代表方剂补阳还五汤可以下调主动脉组织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mRNA的表达,降低血脂,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主动脉组织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背景:调脂治疗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一、二级预防中的作用已得到充分肯定,银杏叶提取物具有一定的降脂作用。目的:建立高脂大鼠模型,观察银杏叶提取物新配方(由银杏总黄酮和银杏内酯组成)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的干预及肝脏脂肪变性程度。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单位: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心内科,苏州大学药学系,苏州中药研究所。材料:选取清洁级 SD 大鼠 60只,适应性饲养 1周后,随机分成 6组: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力平脂 25m g/(kg·d)组、银杏叶提取物新配方20m g/(kg·d)组、银杏叶提取物新配方 40m g/(kg·d)组、银杏叶提取物新配方 80m g/(kg·d)组,10只 /组。方法:力平脂 25m g/(kg·d)组、银杏叶提取物新配方 20m g/(kg·d)组、银杏叶提取物新配方 40m g/(kg·d)组、银杏叶提取物新配方 80m g/(kg·d)组均以 10m L /kg 体积于每天上午 9:00~10:00灌服给药,正常对照组和高脂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灌服。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于每天下午 1:00~2:00同时以 10m L /kg 体积灌服脂肪乳剂,连续 28d。第 29天各组分别测定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载脂蛋白 AI、血清载脂蛋白 B。同时取出各组大鼠肝脏进行病理检查,观察肝脏脂肪变性程度。主要观察指标:造模后各组大鼠的血脂情况以及肝脏脂肪变性程度。结果:实验选用大鼠 6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造模后各组大鼠血脂情况的比较:高脂模型组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1),但血清三酰甘油仅有轻度升高(P >0.05);银杏叶提取物新配方 20~80m g/(kg·d)组均可不同程度地抑制大鼠高脂血症的形成,表现为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明显降低(P <0.05或 0.01),并有一定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载脂蛋白 AI及降低血清载脂蛋白 B 的作用,其中银杏叶提取物新配方 80m g/(kg·d)组最为显著(P <0.05)。②造模后各组大鼠肝脏脂肪变性程度的比较:高脂模型组大鼠的肝病理检查可见弥漫性脂肪空泡;银杏叶提取物新配方 40,80m g/(kg·d)组大鼠肝脂肪变性程度有一定的减轻,尤以银杏叶提取物新配方 80m g/(kg·d)组效果明显。结论:提示银杏叶提取物新配方可有效地纠正高脂血症的脂质代谢,对高脂饮食所致的高脂血症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验方参芍宽心合剂已应用于临床,取得满意疗效;实验观察了参芍宽心合剂对心肌梗死模型大鼠血清细胞黏附分子1及E-选择素水平的影响,从动物实验方面探讨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10/2006-06在唐山工人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①实验干预:选用雄性SD大鼠50只,鼠龄10周。采用结扎心脏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将40只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宽心合剂小、大剂量组及治疗对照组,每组10只。取10只大鼠设为假手术组,仅开胸前降支穿线不结扎。于造模后24h模型组、假手术组开始灌胃生理盐水10mL/(kg·d);宽心合剂小、大剂量组:于造模后24h开始灌胃含宽心合剂生药15和30g/(kg·d)混悬液,参芍宽心合剂成分为丹参、黄芪、赤芍等;治疗对照组灌胃消心痛混悬液10mL/(kg·d),连续灌胃4周。②实验评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E-选择素的含量。结果:进入结果分析的大鼠保持为50只。①给药4周后血清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假手术组低于其他各组,差异有十分显著性意义(P<0.01);经治疗对照组与小剂量宽心合剂组低于模型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宽心合剂大剂量组低于模型组,差异有十分显著性意义(P<0.01)。②给药4周后血清E选择素水平:假手术组低于其他各组,差异有十分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对照组和宽心合剂组低于模型组,差异有十分显著性意义(P<0.01)。且宽心合剂两个剂量组低于治疗对照组及模型组,差异有十分显著性意义(P<0.01)。宽心合剂大剂量组低于宽心合剂小剂量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参芍宽心合剂可以降低心肌梗死模型大鼠血清内皮因子的表达,保护内皮功能,这可能是参芍宽心合剂有效治疗心肌梗死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中药复方制剂处理后损伤的人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水平的变化,分析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途径。方法:实验于2004-01/2005-12在龙华医院科研实验中心完成。①选择SD大鼠7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7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复方0.4g/mL,0.8g/mL,1.6g/mL及3.2g/mL组,每组10只。以上各组大鼠分别灌胃生理盐水、生理盐水、1g/L氟伐他汀、0.4g/mL,0.8g/mL,1.6g/mL及3.2g/mL中药复方(以黄芪为君,栝楼、薤白为臣)生药,2mL/(次·只),分别腹主动脉采血,分离血清。②人血管内皮细胞HMEC-1与大鼠分组情况相同。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HMEC-1细胞均通过高脂血清处理细胞建立细胞损伤模型。各组细胞分别应用相应组别的大鼠血清处理72h,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水平,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HMEC-1细胞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mRNA表达水平。结果:各组HMEC-1细胞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及其mRNA表达水平比较:中药复方0.4g/mL,0.8g/mL,1.6g/mL及3.2g/mL组细胞培养上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4.33±0.19,4.44±0.34,3.46±0.17,4.33±0.27,6.27±0.25)μg/L(P<0.01)],其中中药复方1.6g/mL组作用最为明显,而且显著低于西药组(4.55±0.20)μg/L(P<0.01);以上各剂量中药同时能明显下调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mRNA表达水平,其中中药复方3.2g/mL组作用最为明显,而且显著低于西药组[0.63±0.12,1.03±0.12(P<0.01)]。结论:以黄芪为君,栝楼、薤白为臣的中药复方制剂可明显下调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及其mRNA表达水平,从而减少细胞间黏附及血管内皮损伤,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可能通过这一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及羟苯磺酸钙对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9/2005-02在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实验室完成。①实验分组:雄性SD大鼠55只,随机选择10只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大鼠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72h后断尾取血测空腹血糖≥16.7mmol/L者为造模成功,成模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20只和羟苯磺酸钙治疗组20只。②实验方法:羟苯磺酸钙组大鼠给予羟苯磺酸钙120mg/(kg·d)灌胃。其他两组大鼠灌胃等量生理盐水。③实验评估:12周后麻醉下处死动物,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光镜下观察大鼠视网膜病理变化;以RT-PCR法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mRNA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蛋白表达。结果:5只造模未成功弃之不用,余50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血糖:糖尿病模型组及羟苯磺酸钙治疗组血糖均高于正常组(P<0.01)。羟苯磺酸钙治疗后血糖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糖尿病模型组高于正常组(P<0.01)。羟苯磺酸钙治疗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细胞间黏附分子1mRNA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1mRNA在糖尿病组表达最强,羟苯磺酸钙组表达低于糖尿病组(P<0.01)。④细胞间黏附分子1蛋白表达:各组均有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糖尿病大鼠较正常大鼠表达增强,羟苯磺酸钙治疗后呈下降趋势。结论: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增强,羟苯磺酸钙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甙对大鼠肝卵圆细胞增殖模型肝脏缝隙连接蛋白32、43表达、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功能和肝卵圆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三七总皂甙调节肝卵圆细胞增殖的可能机制。方法:实验于2004-07/2006-02在江西省分子医学重点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健康雄性清洁级Wistar大鼠,体质量150g左右,随机分成对照组(n=6)、模型组(n=38)、三七总皂甙组(n=37)。三七总皂甙注射剂(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惠赠)。②实验方法:模型组大鼠按20mg/(kg·d)剂量灌喂2-乙酰氨基芴,连续4d,第5天不灌喂,行2/3肝切除,术后次日按20mg/(kg·d)剂量继续灌喂5d;三七总皂甙组大鼠按模型组建模时,即第1次2-乙酰氨基芴灌胃前1h予以三七总皂甙25mg/(kg·d)腹腔内注射,并持续实验结束。模型组、三七总皂甙组在术后4h,4d,8d,12d,16d随机取6只大鼠检测。对照组大鼠未作特殊处理,作正常对照。③实验评估:采用组织病理技术观察肝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和细胞形态学方法计数肝卵圆细胞;切开标记/染料示踪技术确定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技术检测缝隙连接蛋白32蛋白及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blot及RT-PCR技术分析CX43蛋白及mRNA水平。结果:肝功能衰竭导致模型组大鼠死亡8只,三七总皂甙组死亡7只,共66只进入结果分析。①大鼠肝卵圆细胞的活化、增殖情况:对照组,模型组和三七总皂甙组4h未见肝卵圆细胞增殖。模型组4d汇管区有肝卵圆细胞增殖反应,8d肝卵圆细胞增殖达峰值,12d肝卵圆细胞从汇管区向肝实质内浸润,16d肝卵圆细胞增殖较12d减少。与模型组比较,三七总皂甙组4,8,16d减少(P<0.05),12d增殖肝卵圆细胞增多(P<0.05)。②大鼠肝脏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的变化:各时点模型组、三七总皂甙组大鼠肝脏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均低于对照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三七总皂甙组各时点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升高(P<0.01)。③大鼠肝脏CX32、CX43蛋白及CX32、CX43mRNA表达:模型组、三七总皂甙组各时点CX32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三七总皂甙组4d表达上调(P>0.05),余时点均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CX32mRNA水平4h~16d各时点均低于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三七总皂甙组4h上调(P>0.05),4~16d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三七总皂甙组CX43蛋白表达上调,模型组4h~16d各时点CX43蛋白均高于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三七总皂甙组在4h下调(P>0.05),4d、8d时点表达下降(P<0.01),12,16d时点升高(P<0.05,P<0.01)。模型组CX43mRNA4h~16d各时点均高于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三七总皂甙组CX43mRNA水平与蛋白趋势一致,呈现表达峰值低、持续时间长的特点。结论:三七总皂甙可使大鼠2-乙酰氨基芴喂食 肝切除术模型肝脏的肝卵圆细胞增殖峰低、滞后、持续时间长,其机制与调节大鼠2-乙酰氨基芴喂食 肝切除术模型肝脏的缝隙连接蛋白时空表达模式改变肝脏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7.
背景:现代医学发现通心络制剂除了具有抗凝和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外,对血管内皮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制剂通心络是否影响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黏附分子的表达。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神经内科。材料:实验于2002-10/2003-01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神经内科实验室完成。选择雄性SD大鼠2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5只、模型组10只和通心络组10只。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脑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除将尼龙线插在颈外动脉接近颈内动脉分叉处外,其余同模型组。通心络组大鼠在缺血再灌注前给予通心络粉剂1.0g/(kg·d),溶在生理盐水中灌胃1周。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灌胃等剂量生理盐水。各组大鼠麻醉后取脑制备切片,行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染色。主要观察指标:①缺血再灌注后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阳性微血管表达数目。②缺血再灌注后细胞间黏附分子1mRNA阳性微血管表达数目。结果:①假手术组手术侧大脑半球皮质和基底节区未见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蛋白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mRNA阳性微血管表达。②模型组大鼠缺血2h再灌注6h后,缺血侧大脑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蛋白表达水平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③通心络组缺血侧大脑半球皮质和基底节区蛋白和mRNA阳性微血管数较模型组显著降低犤(10.42±1.98),(12.42±2.14)/高倍视野;(8.54±2.00),(11.12±1.56)/高倍视野犦(P<0.05),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蛋白阳性微血管表达数目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通心络可以降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转录和翻译过程,有助于减轻脑缺血后的炎症性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维生素C对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主动脉细胞间黏附分子1 mRNA表达的调控作用,以及对血脂、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6/12在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和娄底市中心医院药剂科完成。①选用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取大鼠30只,利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法诱导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20只,采用随机区组法将其分为2组:治疗组(n=10):按100mg/(kg·d)灌胃1g/L维生素C(天津药业焦作有限公司,批号:040217-1),1次/d;模型组(n=10):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其余10只大鼠设为对照组:注射等量柠檬酸钠缓冲液。每组干预16周。②干预结束后,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大鼠血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测定血清糖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分离主动脉,原位杂交检测主动脉内膜细胞间黏附分子1 mRNA表达。③均数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因造模失败脱失10只,最终进入结果分析30只。①主动脉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 mRNA表达: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主动脉内膜层细胞胞浆细胞间黏附分子1 mRNA表达显著上调,分别为66.38±8.69,29.33±4.39(P<0.05);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细胞间黏附分子1 mRNA阳性表达减弱(49.78±8.63,P<0.05)。②血糖水平:干预后模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模型组相近(P>0.05)。③血脂水平:干预后模型组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糖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治疗组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糖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维生素可下调主动脉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 mRNA表达,并改善血脂水平,但无降糖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黄芪和白芍复方制剂治疗痛经的效果,分析其药理作用。方法:实验于2002-01/2003-12在河北省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室完成。选用雌性SD大鼠110只,雌性昆明种小鼠50只。实验共分3个层次:①实验1:选用雌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痛经模型组,田七痛经胶囊组,黄芪和白芍复方制剂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实验前大鼠背部皮下注射己烯雌酚4d。在注射己烯雌酚的当天开始给药。田七痛经胶囊组按1.6g/kg剂量灌胃田七痛经胶囊混悬液[主要成分为三七、延胡索、小茴香等,广州敬修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1220619,0.4g/粒],黄芪和白芍复方制剂高、中、低剂量组按1.6,0.8,0.4g/kg剂量灌胃黄芪和白芍复方制剂混悬液(由黄芪、白芍、益母草、熟地、当归等9味中药组成,由河北省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室研制,批号:200207102,0.5g/粒,胶囊内容物为棕黑色粉末,每克相当于原生药5.74g。实验时将黄芪和白芍复方制剂内容物置于乳钵中研细加水研匀,制成不同浓度的混悬液),痛经模型组灌胃等容积生理盐水。注射己烯雌酚第4天及给药后1h,每只大鼠腹腔注射催产素2U,观察30min内引起扭体反应次,而后用放免法测定血浆β-内啡肽水平。②实验2:将雌性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痛经模型组,田七痛经胶囊组,黄芪和白芍复方制剂高、中、低3个剂量组,每组10只。小鼠皮下注射己烯雌酚混悬液,连续9d,从第10天起,每天上午皮下注射己烯雌酚,下午灌胃给药,田七痛经胶囊组按2.0g/kg剂量灌胃田七痛经胶囊混悬液,黄芪和白芍复方制剂高、中、低剂量组按2.0,1.0,0.5g/kg剂量灌胃黄芪和白芍复方制剂混悬液,痛经模型组灌胃等容积生理盐水。连续3d,于末次给药后30min腹腔注射催产素,记录注射后30min内扭体反应次数。③实验3:将其余健康雌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灌胃等容量自来水灌胃20mL/(kg·d)],血瘀模型组[蒸馏水灌胃20mL/(kg·d)],复方丹参片组[灌胃复方丹参片(主要成分为丹参、三七、冰片,石家庄神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34070,0.25g/片)混悬液含生药4g/(kg·d)],黄芪和白芍复方制剂高、中、低剂量组[按1.6,0.8,0.4g/kg剂量灌胃黄芪和白芍复方制剂混悬液20mL/(kg·d)],每组10只。每组均连续7d。第8天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其他各组均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8μg/kg)2次,2次间隔2h,第2次给药后立即将动物置冰水中5min,处置后24h。采用锥板旋转法测定全血黏度和全血还原黏度,利用上述参数计算红细胞指数。④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复方丹参片组及黄芪和白芍复方制剂高、中、低剂量组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时采血失败分别为1,1,2,2只,进入结果分析分别为9,9,8,8只,其余各组无脱失值。①实验1:田七痛经胶囊组和黄芪和白芍复方制剂高、中、低剂量组大鼠30min扭体次数明显少于痛经模型组(P<0.05~0.01)。黄芪和白芍复方制剂高剂量组大鼠血浆中β-内啡肽水平明显高于痛经模型组(P<0.05)。②实验2:黄芪和白芍复方制剂对痛经小鼠模型30min扭体次数的影响田七痛经胶囊组和黄芪和白芍复方制剂高、中、低剂量组催产素所致小鼠30min扭体次数明显少于痛经模型组(P<0.05~0.01)。③实验3:黄芪和白芍复方制剂高、中、低剂量组和复方丹参片组全血黏度均明显低于血瘀模型组(P<0.05~0.01);复方丹参片组和黄芪和白芍复方制剂中剂量组红细胞阳性指数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0.05)。结论:①黄芪和白芍复方制剂对痛经有治疗作用,其作用发挥可能与改善体内内源性疼痛物质β-内啡肽含量有关。②黄芪和白芍复方制剂还可通过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起到活血化瘀作用,从而治疗痛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百合科植物大蒜球茎中分离出的一种化合物大蒜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及高血脂对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02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完成。选择健康的雄性Wistar大鼠70只,将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对照组10只,糖尿病造模组60只,糖尿病造模组大鼠以高脂高糖饲料(配方:20%蔗糖、2.5%胆固醇、10%猪油、1.0%胆盐、66.5%基础饲料)诱导4周加链脲佐菌素注射进行造模,空腹血糖≥11.1mmol/L为造模成功。将造模成功糖尿病大鼠56只纳入实验,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即阳性对照组12只,2型糖尿病模型组、大蒜素60,40,30mg/(kg·d)剂量组各11只。2型糖尿病模型组喂基础饲料;阳性对照组喂高脂高糖饲料加大蒜素60mg/(kg·d);大蒜素60,40,30mg/(kg·d)剂量组喂基础饲料加大蒜素60,40,30mg/(kg·d);连续喂养3周。观察不同剂量大蒜素对2型糖尿病、高脂糖尿病和正常大鼠血糖及尿量的影响。结果:对照组10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糖尿病造模组大鼠56只造模成功,进入结果分析。①高脂高糖饲料喂养4周后,糖尿病2型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血脂增高、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下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5.63~14.22,P<0.01)。②分组施加大蒜素等干预3周后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2型糖尿病模型组大鼠实验前后血糖无明显变化(t=0.18~1.80,P>0.05);大蒜素60,40,30mg/(kg·d)剂量组实验前后血糖均有所下降(t=9.48,7.70,2.35,P<0.01~0.05);实验后大蒜素60mg/(kg·d)剂量组血糖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③实验后大蒜素60,40,30mg/(kg·d)剂量组糖尿病大鼠的尿量显著降低(P<0.01);阳性对照组大鼠尿量也略有降低,但是实验前后比较差异不大(P>0.05);大蒜素60mg/(kg·d)剂量组大鼠尿量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大蒜素能够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糖,降糖效果与给药剂量呈正相关,高血脂影响血糖的代谢。  相似文献   

11.
背景:补气通络方有补气行血、通络散结、生肌长肉、活血通络之功效,可促进损伤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神经营养,从而促进周围神经轴突再生,促进神经传导功能恢复。目的:观察不同制剂的补气通络方中药对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并与维生素B1,B6的效果进行比较。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院骨科。材料:取封闭清洁级Wistar大鼠48只,统一在右坐骨神经造模后,随机分成4组(n=12),补气通络胶囊组,补气通络注射液组,维生素组,空白组。方法:所有大鼠行右坐骨神经横形切断后即刻原位吻合术造模,制成周围神经损伤模型。术后第3天起给药,1次/d:①补气通络胶囊组大鼠灌胃补气通络胶囊中的药末(含黄芪、人参(新开河参)、当归、川芎、丹参等中药,用生理盐水稀释),给药量生药0.9g/(kg·d)。②补气通络注射液组大鼠腹腔注射补气通络注射液0.9g/(kg·d)。③维生素组大鼠灌胃含维生素B1和维生素B61.5g/L混悬液15mg/(kg·d)。④空白组大鼠生理盐水0.01mL/g灌胃。主要观察指标:给药后4,8,12周每组随机抽取4只,记录双侧神经传导速度,并以同一大鼠的受伤侧神经传导速度除以正常侧神经传导速度值作为神经传导速度恢复率。结果:48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在各时间点补气通络方两个治疗组的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快于维生素组和空白组(P<0.05,0.01),维生素组神经传导速度较空白组快(P<0.05)。②在各时间点补气通络方两个治疗组的神经传导速度恢复率均显著高于维生素组和空白组(P<0.05,0.01),维生素组高于空白组(P<0.05)。结论:胶囊和针剂的补气通络方中药对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均促进作用,效果优于维生素B1和B6。  相似文献   

12.
背景高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脑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高血压和脑卒中的发生中都有重要作用.目的观察长期服用血管紧张素Ⅰ型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脑卒中易感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脑卒中发生率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试验.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材料实验于1999-07/2001-03在武汉大学完成.选取6周龄雄性脑卒中易感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26只和京都Wistar雄性大鼠8只.体质量(144.5~182.1)g. 方法将26只6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易感型自发性高血压组9只,以生理盐水5 mL/d灌胃;氯沙坦10 mg/(kg·d)组9只,以氯沙坦10 mg/(kg·d)灌胃;氯沙坦30mg/(kg·d)组8只,以氯沙坦30 mg/(kg·d)灌胃.3组均在入组时喂高蛋白饲料,入组第2周开始饮15 g/L盐水5 mL/d,1次/d.同期选取8只6周龄雄性Wistar大鼠作为正常组,生理盐水5 mL/d灌胃,1次/d,饲普通饲料,饮自来水.所有大鼠生活在昼-夜节律为12 h,饲养温度为18~20℃,湿度为40%~50%.实验18周后检测大鼠脑卒中发生情况,血压变化.脑卒中临床表现评分标准以1分为活动少,运动量轻度减少或轻度兴奋;2分为活动很少,运动量明显减少或激惹亢奋;3分为俯卧不动,不能行走,忧郁性症状;4分为瘫痪,不能站立,任何1侧或双侧肢体麻痹.利用透射电镜进行脑组织观察,检测脑组织的细胞凋亡情况.主要观察指标①观察18周断头后大鼠的脑组织结构.②TUNEL法检测大鼠的神经细胞凋亡情况.③记录大鼠体质量以及血压和脑卒中发生率及其变化,结果34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3组大鼠脑卒中发生率情况易感型自发性高血压组、氯沙坦10 mg/(kg·d)组及氯沙坦30 mg/(kg·d)组分别为100%,22%,13%.②3组大鼠脑卒中评分易感型自发性高血压组显著高于氯沙坦10mg/(kg·d)组和氯沙坦30mg/(kg·d)组[(3.50±0.55,0.67±1.12,0.38±0.74)分].③3组大鼠脑组织电镜观察易感型自发性高血压组大鼠坏死神经元电子密度增高,有的核膜失去双层结构,嵴断裂、减少甚至消失,呈空泡样改变;氯沙坦30mg/(kg·d)组和氯沙坦10 mg/(kg·d)组大多数神经元染色质分布均匀,核膜规整,细胞形态基本正常;少数神经元核染色质较致密,部分嵴断裂、减少.④3组大鼠脑神经细胞凋亡情况正常组明显低于氯沙坦30 mg/(kg·d)组、氯沙坦10 mg/(kg·d)组及易感型自发性高血压组[(2.5±0.8,13.9±4.3,14.0±4.4,52.0±16.7)%,P<0.05].⑤3组大鼠血压变化实验18周后正常组明显低于氯沙坦30 mg/(kg·d)组、氯沙坦10 mg/(kg·d)组和易感型自发性高血压组[(120.1±7.9,169.4±10.1,216.7±8.3,225.5±6.8)mmHg(1 mm Hg=0.133 kPa),P<0.05].⑥3组大鼠体质量变化实验18周后正常组明显高于氯沙坦30 mg/(kg·d)组、氯沙坦10 mg/(kg·d)组和易感型自发性高血压组[(313.3±10.1,270.8±10.4,258.7±12.7,231.0±6.5)g,P<0.05].结论氯沙坦能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脑卒中发生率、减少其神经细胞凋亡,提示血管紧张素Ⅰ型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可通过拮抗血管紧张素Ⅰ型受体的作用而预防和延缓脑卒中的发生,有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以及血清一氧化氮及内皮素1水平的变化,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①选择2003-10/2004-10菏泽市立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和住院糖尿病患者102例,男58例,女44例,均对实施方案知情同意。将入选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糖尿病治疗组68例和糖尿病对照组34例。选择本院体检健康者50人为健康对照组,男24人,女26人;均自愿参加本实验。②糖尿病治疗组:在降糖药物应用的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40mL,溶解于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1次/d。糖尿病对照组:在降糖药物应用的基础上给予维生素C2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4周。③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测定采用AcusonSeguia512型全数字化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颈动脉内径,计算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内径的比率。④使用惠普公司超声诊断仪进行非创伤性血管内皮功能的测定。反应性充血肱动脉内径变化率(%)=(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径-安静时肱动脉内径)/安静时肱动脉内径×100%。含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率(%)=(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安静时肱动脉内径)/安静时肱动脉内径×100%。整个试验由同一经验丰富的影像学科医生进行单盲操作。⑤血清学指标的测定:内皮素1水平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试剂盒由北京东亚免疫技术研究所提供。一氧化氮水平测定采用硝酸还原法测定,试剂盒由南京聚力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提供。⑥计量资料组间差异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处理采用直线相关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102例和健康体检者50人均进入结果分析。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内径比率: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均明显大于健康对照组(t=2.8161~6.8243,P<0.01),糖尿病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均明显小于治疗前和糖尿病对照组治疗后(t=2.0859~9.6491,P<0.01)。②反应性充血肱动脉内径变化率、含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率及血清一氧化氮水平:糖尿病患者治疗前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t=7.1612~8.9528,P<0.01)。③血清内皮素1水平:糖尿病患者治疗前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t=9.1353,8.9528,P<0.01),糖尿病治疗组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和糖尿病对照组治疗后(t=6.7574,3.0481,P<0.01)。④反应性充血肱动脉内径变化率、血清一氧化氮水平:糖尿病治疗组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和糖尿病对照组治疗后(t=3.0131~7.9731,P<0.01)。⑤相关性分析结果:反应性充血肱动脉内径变化率与血清一氧化氮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411,P<0.01),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呈显著负相关(r=-0.307,P<0.05);血清一氧化氮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呈显著负相关(r=-0.336,P<0.05)。结论:①糖尿病患者存在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内皮功能失调的病理改变,具血管内皮功能失调可能与血清一氧化氮水平有关。②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逆转或延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加的进程,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冰片及与丹参和三七水溶性组分配伍对缺血性中风大鼠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冰片组、丹参三七合剂组(丹七组)和丹参三七合剂加冰片组(丹冰组),各组于再灌注后24、48和72h灌胃给药,分别给予质量分数为0.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冰片和CMC—Na混悬液、丹参三七合剂(丹酚酸B与三七总皂苷组分组成)、丹参三七合剂加冰片,以正常大鼠为对照组,每组大鼠分别于再灌注24、48和72h末次给药后1h处死取脑。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缺血侧脑组织VEGF mRNA表达。结果:再灌注72h冰片可使VEGF mRNA表达明显上调;冰片与丹参三七配伍后,可使再灌注72hVEGF mRNA表达上调。结论:冰片及丹参三七配伍后可通过促进VEGF的表达发挥脑保护作用,单纯冰片对损伤修复阶段(再灌注72h)VEGF表达具有明显诱导作用,与丹参三七组分配伍后,对增强损伤严重阶段(再灌注48h)的抗损伤能力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5.
郝丽  曲艳  王晔  王南  张明谦 《华西医学》2012,(7):1025-1028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PQ)中毒鼠肺组织病理损伤和肺组织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表达及三七总皂甙(PNS)的保护作用。方法 150只SD雄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30只、PQ中毒组(PQ组)60只及PNS组60只。PQ组和PNS组一次性灌胃PQ 25 mg/kg染毒,C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其中PNS组于染毒前15 min以PNS 50 mg/kg阴茎静脉注射保护,以后1次/d给药直至处死前;PQ组、C组分别在同时间点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大鼠在中毒后6、12 h,1、3、5、7 d肺组织病理改变,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分析肺组织HO-1蛋白表达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测定鼠肺组织HO-1 mRNA的表达。结果 C组HO-1蛋白和HO-1 mRNA绝大多数标本有弱表达,个别标本不表达;与C组相比PQ组及PNS组HO-1蛋白和HO-1 mRNA表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Q组HO-1蛋白和HO-1 mRNA的表达在1 d达高峰之后下降,第3天基本恢复到C组水平;PNS组与PQ组相似,但在6 h、12 h、1 d及3 d高于PQ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第5天和第7天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Q组肺组织病理损伤评分在6、12 h,1、3、5、7 d各亚组均高于PNS相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肺组织病理大致正常,与PQ组及PNS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HO-1参与PQ中毒所致急性肺损伤,PNS对PQ中毒所致急性肺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蔗蜡高级烷酸和高级烷醇分离与降胆固醇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甘蔗蜡作为制糖工业的副产品,在非医药方面已有广泛的用途。有实验证实,甘蔗蜡在降低血胆固醇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但其效应及适用于医药应用的甘蔗蜡的分离手段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从国产甘蔗蜡中分离适合医药用途的高级烷酸混合物、高级烷醇混合物,并观察其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的降胆固醇作用。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重庆康尔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药物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5-04/2006-01在重庆康尔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药物研究所完成。选用65只成年Wistar雌性大白鼠,体质量180~220 g,鼠龄3~6个月,SPF级,由重庆中药研究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粗甘蔗蜡购自北京嘉德鸿盛生物化学科技有限公司。26C醇、28C醇、30C醇、32C醇和28C酸、30C酸、32C酸、34C酸为Sigma产品(气相色谱标准品)。其余试剂为国产分析纯级。方法:①将粗甘蔗蜡通过乙醇等有机溶剂反复提取后成为精制甘蔗蜡,进一步通过皂化、加钙等,将高级烷酸混合物与高级烷醇混合物分离。用气相色谱分析其主要成分,高级烷醇混合物主要分析C26、C28、C30和C32,高级烷酸混合物主要分析C26、C28、C30和C32。②按照参考文献叙述的方法,将大白鼠适应性饲养3d后,随机摸球法分为空白组(n=10)和实验组(n=55),断尾采血,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所有大鼠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白组给予普通颗粒饲料,实验组给予高脂饲料(猪油质量分数0.1、蛋黄粉质量分数0.1、胆固醇质量分数0.01、猪胆盐质量分数0.002、普通饲料质量分数0.788)[3],自由摄食与饮水。7 d后尾尖再次采血测定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按血清三酰甘油的高低随机将实验组大白鼠分为5个亚组:阴性对照组、高级烷醇低剂量组、高级烷醇高剂量组、高级烷酸低剂量组、高级烷酸高剂量组,每组11只。高级烷醇高、低剂量组实验鼠灌服5,50 mg/(kg·d)高级烷醇,高级烷酸高、低剂量组实验鼠分别给予分别给予灌服20,200 mg/kg·d高级烷酸,阴性对照组及空白组分别给予灌服等体积的0.3%羧甲基纤维素钠及蒸馏水,均为1次/d。连续给药30 d,最后1次给药16 h后,于麻醉状态下心脏采血,取血清测定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主要观察指标:①分离的高级烷醇混合物、高级烷醇混合物中主要成分含量的百分比。②实验鼠用药前后血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三酰甘油水平。结果:纳入实验鼠65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通过气相色谱分析分析表明,在高级烷醇混合物中以28烷醇(C28醇)含量最多(占73.6%),其主要几种高级烷醇分别为C26醇(5.3%)、C30醇(6.2%)、C32醇(5.1%)4种高级烷醇总量为90.2%。在高级烷酸混合物中,以28碳酸(C28酸)含量最多(占46.6%),其余几种主要高级烷酸分别为C30酸(16.7%)、C32酸(6.8%)、C34酸(9.3%)。4种高级烷酸总量为79.3%。②高级烷醇高、低剂量组及高级烷酸高、低剂量组实验鼠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分别为(1.46±0.27),(1.66±0.33),(1.44±0.25),(2.16±0.52)mmol/L,低于阴性对照组[(2.52±0.83)mmol/L,P<0.01]。高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分别为(0.73±0.09),(0.71±0.07),(0.79±0.10),(0.70±0.08)mmol/L,高于阴性对照组[(0.58±0.13)mmol/L,P<0.05~0.01]。结论:从国产甘蔗蜡中分离的高级烷醇混合物、高级烷酸混合物均有明显的降低血总胆固醇作用,对降低血三酰甘油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背景:现代医学目前对阿尔茨海默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三七总皂苷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已引起重视和关注,但其作用机制仍不十分清楚。目的:观察具有化瘀止血、活血定痛功效的三七总皂苷对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大脑胆碱能神经病理损害的保护作用。设计: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对照试验。单位:广西中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3-06/2005-04在广西中医学院中药药效研究实验室完成,选用清洁级健康Wistar大鼠90只,雌雄各半。其中15月龄老年鼠75只,3月龄青年鼠15只。方法:实验于2003-06/2005-04在广西中医学院中药药效研究实验室(广西重点实验室)完成。①选用清洁级健康Wistar大鼠90只,雌雄各半。其中15月龄老年鼠75只,3月龄青年鼠15只。设3月龄15只为青年对照组。于15月龄75只中随机抽取15只作为老年对照组。对其余60只大鼠进行造模。以D-半乳糖腹腔注射致亚急性损伤合并鹅膏蕈氨酸损毁双侧大脑Meynert基底核建立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模型。青年对照组和老年对照组均在相同条件下以生理盐水作平行对照。②2周后将存活的造模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三七总皂苷高、低剂量组和石杉碱甲组,每组12只。三七总皂苷高、低剂量组分别按200和100mg/kg灌胃三七总皂苷(云南玉溪维和制药厂生产),1次/d;石杉碱甲组按0.3mg/kg灌胃给药,1次/d,连续4周;模型组、青年对照组和老年对照组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连续4周。③给药结束后行大脑组织病理切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脑切片胆碱乙酰基转移酶免疫反应活性及阳性神经元数量及形态学改变。应用IBAS图像分析系统对胆碱乙酰转移酶免疫阳性神经元进行图像分析处理,测定胆碱乙酰转移酶免疫阳性细胞平均截面积和平均吸光度(A值);用显微镜测微尺测定计算胆碱乙酰转移酶阳性神经元数目。④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计量资料间差异比较。主要观察指标:三七总皂苷对阿尔茨海默病大脑胆碱能神经元分布和胆碱乙酰基转移酶的影响。结果:老年大鼠75只和青年大鼠15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青年对照组胆碱乙酰转移酶免疫阳性神经元最多,免疫阳性物质染色最深;三七总皂苷高剂量组免疫阳性神经元明显多于石杉碱甲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免疫阳性神经元较其他各组的神经元小,且数目明显减少,胞体的轴突及树突变短。②基底前脑胆碱乙酰转移酶免疫阳性细胞数:模型组明显少于其他各组(P<0.05),三七总皂苷低剂量组、石杉碱甲组、模型组明显少于老年对照组(P<0.05),石杉碱甲组、模型组明显少于三七总皂苷高、低剂量组(P<0.05),青年对照组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基底前脑胆碱乙酰转移酶免疫阳性细胞平均A值:变化与各组免疫阳性细胞数变化基本相同。基底前脑胆碱乙酰转移酶免疫阳性细胞平均截面积:三七总皂苷低剂量组和模型组明显小于青年对照组(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三七总皂苷对老年性痴呆大鼠动物模型大脑胆碱能神经元具有较强的保护作用,通过改善和修复受损神经元而提高细胞存活的数量和质量、提高胆碱乙酰转移酶的含量和活性,从而保护和改善中枢胆碱能系统的功能,发挥抗老化、抗痴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赖氨大黄酸(RHL)对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模型大鼠Smad2、Smad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胆总管结扎(BDL)的手术方法建立大鼠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赖氨酸组、低剂量RHL组[35mg/(kg·d)]、高剂量RHL组[70mg/(kg·d)]。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中Smad2、Smad3mRNA的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Smad2、Smad3蛋白时相对表达量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大鼠比较,经RHL治疗后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组织中Smad2、Smad3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大鼠相比,经RHL治疗后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组织中Smad2、Smad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L能够抑制肝纤维化的发展,可能是通过抑制Smad2、Smad3mRNA和蛋白的表达,阻断TGF-β1/Smads信号传导通路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己酮可可碱和苯那普利联用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细胞因子及尿蛋白的影响.方法 80只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己酮可可碱组、苯那普利组及联合组.对模型组和三治疗组给予阿霉素(5 mg/kg) 尾静脉注射,建立肾病综合征模型.自注射阿霉素后,己酮可可碱组和苯那普利组分别给予己酮可可碱50 mg/(kg*d)、苯那普利6 mg/(kg*d)、联合组给予己酮可可碱25 mg/(kg*d)联合苯那普利3 mg/(kg*d)灌胃,共6周.分别于给药2周、4周、6周抽血测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及放入代谢笼留24 h尿测蛋白定量.结果 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在己酮可可碱组、苯那普利组和联合组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均<0.01),而联合组又低于己酮可可碱组和苯那普利组(P均<0.05).结论 己酮可可碱和苯那普利联合应用能进一步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联合治疗疗效优于单独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