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两种不同麻醉方法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忠华 《重庆医学》2002,31(11):1086-1087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两种不同麻醉方法的效果。方法 将 2 4 0例病人分成两组 ,A组 180例 ,采用全麻 硬膜外联合麻醉 ,术中维持用异丙酚 2~ 6mg/kg-1.h-1微泵静滴。B组 6 0例 ,采用静吸复合全麻 ,术中吸入异氟醚维持。分别监测两组病人麻醉前、插管即刻、气腹后 5min、30min、拔管时的SBP、DBP、HR ,术后清醒时间、术毕躁动及恶心呕吐情况。结果 B组病人麻醉及手术过程中 ,BP、HR平稳 ,术后患者苏醒快 ,苏醒质量佳 ;B组病人则BP、HR波动较大 ,且患者苏醒相对缓慢 ,苏醒质量相对欠佳。结论 A组全麻 硬膜外联合麻醉效果明显优于B组全麻。  相似文献   

2.
上腹手术的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上腹手术的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36例上腹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A组)和单纯全身麻醉组(B组),每组18例。两组连续监测诱导前、术中各组BP、HR、SpO2、ECG变化,记录用药剂量和术毕苏醒时间,观察患者术后有无躁动。结果两组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后血压、心率比基础值均下降。A组12例仅间断吸入异氟醚,6例未吸入麻醉气体;B组手术过程中均吸入异氟醚。B组与A组比较,全麻用药剂量多,术后苏醒时间长(P〈0.05)。B组有6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烦躁,经镇静镇痛处理后缓解,有3例出现恶心、呕吐。结论上腹手术应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不仅全麻用药量少,苏醒迅速,而且麻醉平稳,术中循环稳定,还可以术后硬膜外镇痛,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复合吸入全麻对异氟醚最低肺泡清醒浓度(MAC—awake)的影响。方法200例腹部外科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单纯吸入全麻组,100例)和EI组(硬膜外麻醉复合吸入全麻组,100例)。EI组先给予硬膜外麻醉。两组均选择异丙酚和维库溴铵诱导进行气管内插管,术中均用异氟醚、维库溴铵维持麻醉;均用Evans麻醉深度评分法维持术中麻醉深度在2~4分之间。记录异氟醚MAC-awake值;苏醒时间;潮气量(Tv)、呼吸频率(RR)、血压(BP)、心率(HR)、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动脉血氧分压(PO2)、肌松及有无躁动情况。结果EI组异氟醚/VIAC—awake值明显低于Ⅰ组,苏醒时间却更长(P〈0.05);TV、RR、PCO,、肌松(TOF值:T4/T1〉7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BP、HR较Ⅰ组平稳(P〈0.05);躁动例数(2例)明显少于I组(29例)。结论硬膜外麻醉复合吸入麻醉能降低异氟醚最低肺泡清醒浓度;维持循环系统稳定;减少术后躁动。  相似文献   

4.
林毅 《重庆医学》2005,34(4):538-539
目的比较全麻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开胸手术时对血流动力学、全麻药用量、术后苏醒情况及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将48例ASAⅠ~Ⅱ级择期开胸手术病人分为全麻组(A组)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B组).A组采用氟芬合剂、依托咪脂和维库溴铵静脉注射诱导,芬太尼、氨氟醚及维库溴铵维持麻醉.B组则先行T7~8硬膜外腔穿刺置管,观察无全脊髓麻醉征象和待阻滞平面出现后,采用与A组相同的方法诱导气管内插管;麻醉维持方法同A组,但术中每隔1h经硬膜外导管间断给予1.5%利多卡因5ml.观察麻醉前、气管插管时、切皮时、拔除气管导管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术中用药情况、术毕至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及术后24h随访情况.结果(1)与全麻相比较,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病人手术期平均动脉压、心率平稳,差异非常显著(P<0.01);(2)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全麻药和肌松药用量少于全麻组,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缩短(P<0.01);(3)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病人术毕到疼痛开始时间比较长,术后镇痛效果优于全麻组(P<0.01).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应用于开胸手术优越于全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与单用静吸复合麻醉用于上腹部手术 (肝、胆、脾、胃等 )时 ,哪一种麻醉方法更能满足手术要求 ,同时又能尽量减少用药量 ,以及满足部分患者术后镇痛的要求。方法 :2 4例上腹部手术的病人 (胆囊切除、胃大部切除等 ) ,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组 (简称A组 ,n =12 ,芬太尼 /异丙酚 ,司可林麻醉诱导 ,1%普鲁卡因 /司可林 ,安氟醚维持 ,T8~T9或T7~T8穿刺 ,L D A合剂 )和单用静吸复合全麻组 (简称B组 ,n =12 ,芬太尼 /异丙酚 /司可林诱导 ,1%普鲁卡因 /司可林 /安氟醚维持 ) ,连续监测ECG、HR、sPO2 、BP ,分别于术前、术中、术后观察病人对刺激的反应。麻醉效果主要指病人对手术刺激的反应、肌松程度、术后苏醒快慢等及麻醉药用量的多少等。结果 :A组病人术中对手术反应轻 ,肌松程度好 ,术后苏醒迅速 ,同时可满足部分患者的术后镇痛的要求 ,且麻醉药用量显著小于B组。B组病人吸入麻药以及静脉给司可林用量都较A组用量大 ,且术中出现摇头、流泪、四肢抽动等反应 ,术后苏醒延迟普遍 (术后 0 5~ 1h苏醒 ) ,苏醒后肌张力恢复慢 ,又不能满足术后镇痛。两组麻醉诱导时生命体征无明显差异。结论 :上腹部择期术病人 ,提倡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麻醉在开胸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ASAI-Ⅱ级择期开胸手术病人30例,随机分为复合组15例,用安氟醚吸入全麻加硬膜外阻滞;对照组15例,全凭安氟醚吸入全麻。对两组在术中循环应激、苏醒和拔管时间及术后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复合组循环应激反应显著轻于对照组(P<0.01);术毕苏醒和拔管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拔管后病人无躁动不安,术后镇痛方便、可靠,咳嗽排痰好。结论安氟醚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是应用于开胸手术中的一种安全、合理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
ASAⅡ~Ⅲ级胸腹手术病人30例,年龄30~72岁,麻醉过程如下:①持续监测BP、MAP、HR、SPO2的变化并记录。②经T6-7、T8-9穿刺置管,并推注2%利多卡因实验量。③全麻诱导:力月西0.1mg-0.2mg/kg、乙咪酯0.3mg/kg、芬太尼2ug/kg、司可林100mg插管,手术开始后,硬膜外推注利布合剂8~10ml,定时维持5ml/次,术中全麻转浅时酌情给芬太尼及吸入安氟醚、万可松维持肌松。④术中输血输液,维持生命体征平衡,术后常规PCEA。⑤与同期全凭静吸复合麻醉病人做BP、HR、麻醉药用量、平均拔管时间作对比。结果表明:硬膜外阻滞加浅全麻,用于胸腹部手术病人的麻醉,能减少全麻药用量,缓解手术麻醉所致的应激反应,术中循环功能平稳,术毕病人早期清醒,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可靠,有利于病人术后呼吸功能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8.
全麻复合连续硬膜外麻醉手术中心血管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文娟 《海南医学》2003,14(4):27-27
目的:通过40例静脉复合胸段连硬膜外麻醉和静复合麻醉的病人,对比观察在术前,入室时,气管插管,手术切皮,术中,术毕以及拔除气管导管时的心血管反应。方法:选择开胸和上腹部手术的病人;使用芬太尼/咪唑安定/异丙酚/仙林静复合全麻。另一组全麻加胸段硬膜外,使用0.5%耐乐品和1%利卡因麻醉,术中监测ECG、HR、BP、SPO2。结果:全麻+硬膜外组与全麻组比较,血压胡术中1h,术拔除气管导管后有所下降。心率两组均表示比术前加快,但以全麻组明显。复合全麻组全麻用药少,苏醒快而且平稳,未出现烦躁不安,催醒药的使用亦减少而且全麻加硬外的病人可进行术后止痛,有利病人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硬膜外复合全麻在开胸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开胸手术病人115例,ASAⅠ-Ⅲ级,随机分成硬膜外复合全麻组(A组)58例,单纯全麻组(B组)57例。A组选取L5-6或T6-7行硬膜外穿刺,置入硬膜外导管,全麻诱导咪唑安定0.1mg/kg,芬太尼4-6μg/kg,维库溴铵0.1mg/kg,插入气管导管行机械通气,术中维持采用硬膜外注入1%利多卡因+0.2%地卡因,根据麻醉深度调节安氟醚浓度。B组诱导同A组,维持采用安氟醚、芬太尼,两组均间断给予肌松剂。比较两组病人麻醉期间血压、心率的变化,麻醉药用量,术毕苏醒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拔管时血压、心率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人麻醉药用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人术后苏醒时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硬膜外复合全麻用于开胸手术安全有效,更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ASAⅡ~Ⅲ级胸腹手术病人30例,年龄30~72岁,麻醉过程如下①持续监测BP、MAP、HR、SPO2的变化并记录.②经T6~7、T8~9穿刺置管,并推注2%利多卡因实验量.③全麻诱导力月西0.1mg~0.2mg/kg、乙咪酯0.3mg/kg、芬太尼2ug/kg、司可林100mg插管,手术开始后,硬膜外推注利布合剂8~10ml,定时维持5ml/次,术中全麻转浅时酌情给芬太尼及吸入安氟醚、万可松维持肌松.④术中输血输液,维持生命体征平衡,术后常规PCEA.⑤与同期全凭静吸复合麻醉病人做BP、HR、麻醉药用量、平均拔管时间作对比.结果表明硬膜外阻滞加浅全麻,用于胸腹部手术病人的麻醉,能减少全麻药用量,缓解手术麻醉所致的应激反应,术中循环功能平稳,术毕病人早期清醒,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可靠,有利于病人术后呼吸功能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