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究揿针结合电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电针组和观察组,治疗3周。药物组采取药物治疗;电针组采用药物结合电针足运感区、肾俞穴、中髎穴、会阳穴进行治疗;观察组在电针组的基础上采用揿针下腹部阳性反应点。每组35例,其中药物组脱落3例,剩余32例;电针组脱离1例,剩余34例。比较3组治疗前后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生活质量评分(QOL)及前列腺体积(PV)。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33/35)高于电针组及药物组,观察组IPSS评分及QOL评分低于其余两组,Qmax高于其余两组,PV低于药物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揿针结合电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能够改善患者下尿路症状及生活质量,提高最大尿流率并缩小前列腺体积。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前列宁胶囊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tBPH)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与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法将9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前列宁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保列治治疗。观察两组治疗12周后的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QOL)及主要症状改善情况,并观察其安全性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I-PSS评分、QOL分值及排尿不尽感、排尿等待、夜尿次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对前列宁胶囊和保列治的耐受性均良好,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前列宁胶囊对前列腺增生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温针八髎穴结合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肾虚血瘀型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用坦索罗辛,治疗组用温针灸及中药治疗。观察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QOL)、膀胱残余尿量(PRU)、最大尿流率(Qmax)、前列腺体积(PV)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7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指数、膀胱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等指标均改善,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温针八髎穴配合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肾虚血瘀型可明显减少膀胱残余尿量、增大最大尿流率、改善前列腺症状和生活质量,减轻小便困难。  相似文献   

4.
芒针治疗前列腺增生排尿困难: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芒针疗法与常规针法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引起的排尿困难症的临床效应的差异。方法:采用多中心协作随机对照的方法,150例患者随机分为芒针组(72例)和常规针刺组(78例),均取秩边、中极,每天治疗1次,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间隔2天,共治疗2个疗程。分别观察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积分、尿流率、残余尿的变化。结果:芒针组有效率为83.3%,常规针刺组有效率为44.9%,芒针组能有效改善I-PSS症状积分、增加尿流率、减少残余尿量,与常规针刺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芒针疗法对BPH引起的排尿困难症疗效优于常规针刺,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晶珠前列癃闭通胶囊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结合口服晶珠前列癃闭通胶囊治疗,对照组仅口服晶珠前列癃闭通胶囊,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 Qmax)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I-PSS评分、QOL评分、Qmax均有所改善;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I-PSS积分、生活质量评分(QOL)降低显著,最大尿流率(Qmax)增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上,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0%。结论:电针结合晶珠前列癃闭通胶囊能够明显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I-PSS评分、QOL评分和Qmax ,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益肾补气通瘀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63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观察,探讨益肾补气通瘀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方法:选择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患者63例,给予益肾通胶囊治疗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最大尿流率。结果:用药前后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改善有显著意义(P〈0.05),最大尿流率改善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益肾补气通瘀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不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而且大大改善患者下尿路梗阻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深刺膀胱经穴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5例和药物组30例。针刺组取膀胱经穴秩边、中膂俞、中骼、会阳,隔日1次深刺,对照组13服盐酸特拉唑嗪2mg,每日1次。2组均治疗4周。结果:针刺治疗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定(QOL)、最大尿流率(Qmax)、前列腺体积、内腺动脉血流动力学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改善(P〈0.01),PVR较药物治疗后有明显减少(P〈0.05);针刺治疗后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阻力指数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改善(P〈0.01),舒张期血流速度、内腺动脉血管内径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针刺组有效率为85.7%,对照组有效率为83.3%。结论:深刺膀胱经穴可显著减轻本病患者的前列腺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显著降低残余尿量,提高最大尿流率,有效改善内腺动脉血液动力学,其临床疗效与口服盐酸特拉唑嗪的效果相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前列腺炎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至2010年7月间的39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有年龄、病史、生活质量评分(QOL)、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值、前列腺体积、尿流速以及手术情况等。结果:39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中合并前列腺炎的患者有354例(89.94%),单纯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44例(11.06%)。两组进行比较后发现,合并前列腺炎组患者病史较长,IPSS和QOL评分显著增高,前列腺体积也明显增大,尿流率减小,有较高的概率发生尿潴留,外科手术可能性大。然而两组在年龄和PSA值的差异不大。结论:前列腺炎可能是前列腺增生的诱因,并且炎症增加了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下尿路症状及急性尿潴留、手术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热敏灸结合芒针透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尿动力学、外周血中雌雄激素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的影响。方法:对门诊收集到的确诊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9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3组分别予热敏灸干预、芒针透刺干预及热敏灸结合芒针透刺干预,干预手法均为1次/d,干预周期均设定为14 d。于首次治疗开始前以及末次治疗结束后,应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患者的尿流量(Qmax)、平均尿流率(Qave)、残余尿量(PVR)、超声下的前列腺体积、外周血中激素睾酮(T)、雌二醇(E2)、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及临床疗效等进行测评与判定。结果:经14 d干预治疗后,3组I-PSS、QOL、前列腺体积、PVR、E2及PSA水平均有下降,Qmax、Qave及T水平均较前升高(均P<0.05);且接受热敏灸结合芒针透刺的联合治疗组相关指标数值显著优于接受单种治疗方法的热敏灸组及芒针透刺组(P<0.05或P<0.01)。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7%(26/30),高于其余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热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头针结合运动疗法与常规针刺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非特异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脱落2例)和对照组(32例,脱落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穴取L1~L3夹脊穴、阿是穴、肾俞、大肠俞、腰阳关、委中;观察组采用头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头针穴取健侧足运感区,患侧攒竹、瞳子髎,留针期间行麦肯基疗法。均留针40 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6 d后休息1 d,共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腰部疼痛部位红外热像温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O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腰部疼痛部位红外热像温度较治疗前升高(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头针结合运动疗法可减轻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疼痛症状、改善功能障碍、升高疼痛局部温度,疗效优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头部电针配合坦索罗辛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方法选择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予以坦索罗辛缓释胶囊0.2mg,每晚1次,连服4星期: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为7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PSS评分、QOL评分和MFR、PVR变化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O.01):观察组治疗后I-PSS评分、QOL评分、MFR和PVR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头部电针法能够提高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对照组口服晶珠前列癃闭通胶囊。治疗3个疗程后,对比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RUV)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IPSS评分、QOL评分、Qmax、RU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能够明显改善患者IPSS、QOL评分和Qmax及减少RUV。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康法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ND )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VCIND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头穴丛刺组、针康组(头穴丛刺结合认知功能训练组),每组各30例。康复组采用认知功能训练法、头穴丛刺组采用于氏头穴丛刺法针刺治疗、针康组采用头穴丛刺结合认知功能训练法,共治疗8周,比较3组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组间比较:针康组与康复组及头穴丛刺组的MoCA总评分有显著性差异( P<0.05),康复组和头穴丛刺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针康组中,视空间与执行能力、注意力、语言、延迟回忆、定向力方面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针康法能较好改善VCIND患者的认知功能,且效果优于单纯的认知功能训练与单纯头穴丛刺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按头皮针取穴针刺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148例患者随机分为头皮针组和体针组每组74例。头皮针组选择额中带、额顶带后1/3、顶颞前斜带(对侧)、顶颞后斜带(对侧)为主要治疗带。体针组根据经络选穴进行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临床疗效。结果:头皮针组总有效率95.95%,明显优于体针组。(83.77%)。头皮针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低于体针组(均P〈0.05)。结论:头皮针取穴针刺治疗脑卒中患者有显著的疗效,与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浮针疗法和温针灸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3例。浮针组采用浮针治疗;温针灸组采用温针灸治疗,穴取肩髑、天宗、阿是穴等,两组均配合功能锻炼。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两组疗效及活动相关性疼痛评分(VAS)、肩关节活动范围(ROM)受限度及综合评分。结果:浮针组基本痊愈率为27.3%、总有效率为97.0%,温针灸组分别为6.1%、75.8%,浮针组疗效优于温针灸组(P〈0.05)。两组治疗后VAS、ROM受限度及综合评分比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01);浮针组对VAS、ROM受限度及综合评分的改善均显著优于温针灸组(P〈0.001)。结论:浮针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较为显著,操作简便,依从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温针隔姜灸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温针隔姜灸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 7%,对照组为70. 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生活质量指数(QOL)评分、前列腺体积、膀胱残余尿量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温针隔姜灸治疗前列腺增生有较好疗效,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缩小前列腺体积,降低膀胱残余尿量。  相似文献   

17.
王锦涛 《河北中医》2016,(9):1338-1340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感应电、西药治疗前列腺增生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前列腺增生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非那雄胺片联合甲磺酸多沙唑嗪缓释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电针联合感应电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生活质量(QOL)评分及残余尿量变化情况,并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IPSS评分和QOL评分、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均明显改善,且治疗组IPSS评分和QOL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85.45%,P0.05)。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相比单纯西药治疗来说,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列腺增生尿潴留更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研究,观察不同深度电针次髎、中髎穴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BPH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进针60~75 mm)和对照组(进针25~40 mm),通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膀胱残余尿(PVR)等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患者IPSS、QOL评分、PVR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Qmax较治疗前提高但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IPSS、QOL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两组均能有效改善BPH症状,电针深刺次髎、中髎穴在改善排尿症状及生活质量方面优于常规针刺,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前列汤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BP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服以前列汤为基本方的中药,对照组40例服坦索罗辛。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Ⅰ-PSS)、生活质量指数(QOL)、前列腺体积(PV)、最大尿流率(Qmax)和膀胱残余尿量(PVR)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5.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治疗组在改善排尿症状和生活质量、提高最大尿流率和减少膀胱残余尿量等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者在缩小前列腺体积方面作用不明显(P〉0.05)。结论:前列汤为治疗BPH的有效药品,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通利水道膏神阙穴贴敷对肾虚血瘀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肾虚血瘀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通利水道膏神阙穴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量表(Quality of Life,QOL)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最大尿流速、残余尿量及前列腺体积的改善程度。应用SPSS 2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IPSS评分、QOL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最大尿流速、残余尿量及前列腺体积等指标均有改善(P <0.05),且治疗组在各项指标上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通利水道膏神阙穴贴敷对肾虚血瘀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服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