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生隐球菌致头皮和颅骨损害1例报道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隐球菌病是由新生隐球菌引起的人和动物的播散性感染,最常累及肺及中枢神经系统,文中报道1例新生隐球菌致头皮和颅骨损害. 方法 全面临床检查排除其他疾病,患者皮损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并对皮损处分泌物进行真菌培养和形态学鉴定,分离菌株进行rDNA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测序鉴定,对分离菌株进行抗真菌药物体外药敏试验和致病性检查. 结果 患者头部CT示颅骨破坏,头皮肿胀.皮损病理示:肉芽肿性炎,并可见球形病原体,特殊染色示PAS( +)、PAM( +)、阿新兰染色阳性.分泌物墨染涂片显微镜下见圆形菌体,沙堡培养基25℃培养出乳白色菌落,表面光滑湿润.科玛嘉平皿划线培养菌落呈淡紫红色.根据真菌形态学特点和基因序列结果 鉴定为新生隐球菌.体外药敏试验显示该菌对伏立康唑、伊曲康唑敏感.致病性研究显示对小鼠具有致病性且呈播散性. 结论 该病例为国内首报的由新生隐球菌所致的头皮和颅骨损害.  相似文献   

2.
隐球菌病 (Cryptococcosis)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真菌感染 ,是由新型隐球菌引起的 ,可表现为隐球菌脑膜炎、隐球菌脑膜脑炎以及甚为少见的脑实质的隐球菌孤立性肉芽肿 (cryptococcalgranuloma) 3种类型[1]。为提高其诊断水平 ,本文报道 4例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例中 ,3例为手术切除标本 ,1例为尸检标本 ;男 3例 ,女 1例 ;年龄 2 4~ 52岁 ,平均 40 .5岁。入院时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抽搐 ,2例有轻度颈部抵抗感 ,1例病变在小脑者伴走路不稳 ,仅 1例有发热。 2例曾做CT检查 ,分别见左颞叶及小脑有占位性病变。 …  相似文献   

3.
隐球菌脑膜炎 (隐脑 )是隐球菌随尘埃从呼吸道吸入 ,由肺经血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而感染。其起病隐匿 ,病情复杂 ,致使预后较差。国外报道病死率为20 %~30 %[1],国内报道病死率为28.3 %~66.6 %[2,3],故应引起临床医师的注意。本文总结我院感染科1991~2000年收治的22例隐脑病例的临床特征 ,对其诊断与治疗进行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均为住院病人 ,行脑脊液(CSF)墨汁染色镜检发现新型隐球菌或培养出隐球菌。其中男17例 ,女5例 ;年龄29~71岁 ,平均年龄(46±17)岁。同时合并有基础…  相似文献   

4.
肺隐球菌病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隐球菌病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所引起的慢性或急性深部真菌病,隐球菌进入肺部常为感染的第一步,其后可能出现全身播散,尤其可引起隐球菌脑膜炎.近年来无论在免疫力低下或免疫力正常的个体中,肺隐球菌病的报道都逐年增多,现将近年来有关肺隐球菌的诊治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正>不典型原发性隐球菌肺炎(新型隐球菌肺炎)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亚急性或慢性肺部真菌性疾病。新型隐球菌属酵母菌属,广泛存在于土壤和禽类的粪便之中,亦可以腐物形式寄生于人的呼吸道内。新型隐球菌为机会致病微生物,长期应用免疫抑  相似文献   

6.
肺隐球菌病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隐球菌病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新型隐球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尤其在土壤、鸽粪中居多,也可以腐物形式寄生于人的呼吸道内.人体通过吸入隐球菌孢子造成肺部感染,肺隐球菌病的发病率并不高,近年报道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由于肺隐球病临床表现、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临床上常常不能及时做岀诊断,造成漏诊和误诊.现报道我院收治的12例住院患的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7.
持续腰池脑脊液引流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齐龙  肖游章  叶琳  肖绍武  郭晓莹 《医学争鸣》2005,26(13):1247-1248
0引言 隐球菌性脑膜炎(隐脑)是由隐球菌属中某些种或变种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一种深部真菌病. 隐脑在我国仍以散发为主,近年来发病呈明显上升的趋势;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AIDS患者隐脑的发病率更高[1]. 隐脑的误诊率较高,其治疗中存在较多问题,因为在现有的抗真菌治疗条件下,国内外文献报道其病死率仍高达25%~60%[1]. 现将我科1997-01/2005-01收治的19例中,进行了持续腰池脑脊液(CSF)引流的9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与对照组10例观察报告如下,探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免疫缺陷宿主合并隐球菌脑膜炎(CM)的临床特征,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78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依据患者是否存在免疫缺陷分为免疫缺陷宿主合并隐球菌脑膜炎组(ICH-CM组)和非免疫缺陷宿主合并隐球菌脑膜炎组(NON-ICH-CM组),主要观察两...  相似文献   

9.
肺隐球菌病(pulmonary cryptococcosis)是由新型隐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感染引起的一种少见的肺部真菌病。隐球菌仅侵犯肺脏或者首先累及肺脏称之为原发性肺隐球菌病。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2],但由于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3~5],诊断仍存在一定难  相似文献   

10.
肺隐球菌病(pulmonary cryptococcosis,PC)的致病菌为新型隐球菌,存在于土壤及鸽粪中,也可以腐生物形式寄生于人体呼吸道内.主要由呼吸道吸入引起肺部感染或产生全身播散[1].PC国内报道尚不多见[2].  相似文献   

11.
张蓉君  徐西华 《重庆医学》1996,25(6):379-380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CNM)是由新型隐球菌(CN)感染引起的,国内儿科少有报告,它易与多种颅内病变混淆,容易误诊,死亡率高,应引起临床医师高度重视,现将我院1977~1984年收治的3例CNM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社区感染肺隐球菌病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社区感染肺隐球菌病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7年12月在复旦大学中山医院住院的30例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患者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16~70岁,平均(44±12.64)岁.66.7%无明显基础疾病,HIV抗体均阴性.30%无症状,70%有以下表现:干咳(16.7%)、咳痰(46.7%)、发热(23.3%)、胸痛(13.3%)、胸闷(13.3%).症状轻,体征不明显,有一定自限性.影像学表现:53.3%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结节、团块影,40%以渗出、实变为主,余为弥漫性混合病灶.病理学改变:96.7%见肉芽肿性病变,其中93.1%多核巨细胞胞浆内外见透亮空泡样隐球菌孢子,过碘酸雪夫(PAS)和Grocott六胺银(GMS)染色阳性率皆为89.7%;3.3%为慢性炎症.活检肺组织涂片或痰涂片找到新生隐球菌孢子各1例(3.3%),活检组织培养或痰培养新生隐球菌阳性率分别为16.7%和3.3%.15例行隐球菌乳胶凝集试验,阳性率93.3%.结论 社区感染肺隐球菌病多发生于健康状况较好的人群,临床表现轻微,影像学表现多样,病理学及相应病原学、血清学检查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正肺隐球菌病是由吸入环境中的新生隐球菌或格特隐球菌而引起的。肺隐球菌病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患者和非HIV相关免疫低下患者多见,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免疫功能正常患者亦被报道,肺隐球菌病不再是一种罕见的机会性感染疾病。对于临床医生而言,由于肺隐球菌病患者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征的不典型,特别是免疫功能正常患者,易造成临床的漏诊及误诊。  相似文献   

14.
《北京医学》2012,34(6)
目的 总结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检测指标变化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地坛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405例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53例确诊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患者分别采用墨汁染色镜检法、乳胶凝集法、真菌培养法检测脑脊液中的隐球菌,分析不同检测方法的阳性率及符合率.并根据405例艾滋病患者血液中CD4+T细胞水平进行组间隐球菌感染率的对比分析.结果 53例确诊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患者中,真菌培养法阳性23例(43.4%),墨汁染色法阳性25例(47.2%),乳胶凝集法阳性53例(100.0%).以真菌培养法为标准,墨汁染色法符合率为69.6%( 16/23),乳胶凝集法符合率100.0% (23/23).405例艾滋病患者血液中CD4+T细胞水平在<100/μl、101-349/μl及>349/μl 3组的隐球菌感染率分别为19.5%(39/200),8.4%(11/131),4.1%(3/74),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7.4%的患者抗真菌治疗有效.结论 艾滋病患者伴随CD4+T细胞水平的减低,隐球菌感染的危险性增高.乳胶凝集法检测隐球菌抗原是隐球菌脑膜炎早期的敏感、特异的检测指标.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疾病的转归有益.  相似文献   

15.
叶程军  郑临 《浙江医学》2007,29(4):378-380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cryptococcal neoformans menimgitis,CNM)是新型隐球菌引起的最常见的隐球菌病(cryptococcal),约占新型隐球菌感染的77%~80%[1]。  相似文献   

16.
肺隐球菌病(pulmonary cryptococcosis, PC)是由新型隐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 CN)感染引起的肺部真菌病,尸检病例少见,由于本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及CN不易识别而容易误诊或漏诊.  相似文献   

17.
全身播散性隐球菌病主要是由新型隐球菌及格特隐球菌引起的全身不连续的两个及以上部位病变的疾病,其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均无特异性,诊断困难。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收治1例全身播散性隐球菌病患儿,男性,15岁,因“咳嗽、腹痛、间断发热半月余”以肺部病变查因、血液系统疾病,收住学生儿童结核科。通过该病例报道,分析治疗思路,旨在提高对儿童全身播散性隐球菌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检测指标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地坛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405例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53例确诊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患者分别采用墨汁染色镜检法、乳胶凝集法、真菌培养法检测脑脊液中的隐球菌,分析不同检测方法的阳性率及符合率。并根据405例艾滋病患者血液中CD4+T细胞水平进行组间隐球菌感染率的对比分析。结果 53例确诊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患者中,真菌培养法阳性23例(43.4%),墨汁染色法阳性25例(47.2%),乳胶凝集法阳性53例(100.0%)。以真菌培养法为标准,墨汁染色法符合率为69.6%(16/23),乳胶凝集法符合率100.0%(23/23)。405例艾滋病患者血液中CD4+T细胞水平在100/μl、101~349/μl及349/μl3组的隐球菌感染率分别为19.5%(39/200),8.4%(11/131),4.1%(3/74),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7.4%的患者抗真菌治疗有效。结论艾滋病患者伴随CD4+T细胞水平的减低,隐球菌感染的危险性增高。乳胶凝集法检测隐球菌抗原是隐球菌脑膜炎早期的敏感、特异的检测指标。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疾病的转归有益。  相似文献   

19.
肺隐球菌病(pu lmonary cryptococcosis,PC)是由新型隐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 ans,CN)感染引起的肺部真菌病,尸检病例少见,由于本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及CN不易识别而容易误诊或漏诊。现报道一例急性PC合并肺出血而急速死亡的尸检病例,以供临床及病理提高对本病认识。1临床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肺内外隐球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肺外隐球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隐球菌感染住院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及转归,根据是否有肺外累及分为肺隐球菌感染组(pulmonary cryptococcal infection,PC)和肺外隐球菌感染组(extrapulmonary cryptococcal infection,EPC),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资料进行分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隐球菌播散至肺外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收集病例51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21例,年龄中位数为55(40,64)岁,合并基础疾病者39例。其中PC组41例,EPC组10例。EPC组实体器官移植和慢性肝病的比例(40.0%和40.0%),高于PC组(7.3%和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C组患者出现头痛症状的比例(50.0%),高于PC组(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C组降钙素原、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酐高于P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C组白蛋白、外周血CD4+T细胞、外周血CD8+T细胞低于P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C组病死率(60.0%)高于PC组(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实体器官移植(OR=10.470,95%CI为1.089~100.651,P=0.042)和白蛋白降低(OR=0.783,95%CI为0.637~0.962,P=0.020)与出现肺外隐球菌感染独立相关。结论 肺外隐球菌感染患者比肺隐球菌感染患者预后差,实体器官移植和白蛋白降低是肺外隐球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