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偏头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偏头痛是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根据Kurtzke 调查,美国1982年年发病率250/10万,患病率2000/10万。我国1983年六大城市调查表明偏头痛年发病率20.2/10万,患病率523.9/10万。血管和神经因素:偏头痛的血管理论是根据早先 Wolff 等的研究即偏头痛是由于脑血管痉挛继发脑血管扩张起始的。最近Olsen 等用氙作颈内动脉注射测定偏头痛病人局部脑血流量(rCBF)。发现14例典型偏头痛发作时11例病人头痛侧 rCBF 平均下降52%,其中7例 rCBF 降低到不足以维持  相似文献   

2.
慢性偏头痛(CM)是偏头痛的常见致残性并发症。每年,约2.5%的发作性偏头痛(EM)发展为CM,即偏头痛慢性化。CM较EM患者社会经济状况更加恶化,生活质量下降,头痛相关负担加重。CM的发病机制可能与皮质正常抑制能力减弱、脑干疼痛系统调制障碍和三叉神经血管系统的致敏有关。其治疗包括去除危险因素、药物治疗和枕神经刺激。本文就CM的诊断、患病率、疾病负担、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偏头痛发病机理与防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最近调查发现大约17.6%的妇女、5.7%的男性平均每年有1次以上的偏头痛发作[1]。此外,尚有许多人具有偏头痛的遗传发病倾向。由于多种原因,偏头痛是一种最易误诊、误治和了解得非常不够的疾病。事实上,有大约60%的妇女、70%的男性偏头痛患者从未诊断为这种疾病。目前,虽然有许多  相似文献   

4.
偏头痛是一种遗传因素明显的原发性头痛,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偏头痛的遗传基础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其主要目标是鉴定易感基因。到目前为止,基因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的一种偏头痛是家族偏瘫性偏头痛。影响无先兆偏头痛和先兆偏头痛等普通偏头痛的基因型及基因数量还不清楚。本文阐述了家族性偏瘫性偏头痛基因与普通偏头痛的关系,并从候选基因研究法与全基因扫描法两方面阐述与偏头痛相关的基因。  相似文献   

5.
偏头痛的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偏头痛是一种遗传因素明显的原发性头痛,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偏头痛的遗传基础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其主要目标是鉴定易感基因。到目前为止,基因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的一种偏头痛是家族偏瘫性偏头痛。影响无先兆偏头痛和先兆偏头痛等普通偏头痛的基因型及基因数量还不清楚。本文阐述了家族性偏瘫性偏头痛基因与普通偏头痛的关系,并从候选基因研究法与全基因扫描法两方面阐述与偏头痛相关的基因。  相似文献   

6.
我国六城市居民偏头痛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文报告我国六个城市偏头痛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患病率为6.3/1000,好发于年轻女性(女:男=3.5:1),诱发因素主要是精神情绪因素,病例对照研究表明:阳性家族史及过敏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8.
神经肽与偏头痛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许多神经肽参与了偏头痛的发生。某些因素激活了脑血管周围的三叉神经末梢,释放神经肽,如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P物质等,使脑血管过度扩张,血浆蛋白渗出,产生无菌性神经源性炎症,导致头痛的发生。多种神经肽的拮抗剂已被试验用于偏头痛的治疗,如CGRP的拮抗剂BIBN4096BS已在临床用于偏头痛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偏头痛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偏头痛发病机理研究方面的新进展,不仅介绍了两大经典学说—血管源学说和神经源学说的新成果,也阐述了偏头痛发病机理的新理论,如高钾诱导的血管痉挛假说、低镁学说、免疫学理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学说等,旨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促进该病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0.
偏头痛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4年国际头痛协会(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HIS)分类标准,偏头痛分为有先兆偏头痛(migraine with aura,MA)和无先兆偏头痛(migraine without aura,MO).MO临床表现为中重度、单侧、搏动性头痛,并伴有恶心、呕吐、畏声、畏光等症状,持续几小时至几天;MA在临床上的表现除具有以上症状外,还会在偏头痛发生之前出现神经系统的症状,如,视野缺损,构音障碍,一侧的轻偏瘫,面部或四肢末梢的感觉麻木等先兆症状[1].另外,偏头痛患者不存在神经系统的阳性体征,并且辅助检查无阳性结果.通过流行病学研究得出,在普通人群中偏头痛的发病率约为15%,其中,女性患病率约为男性的3倍[2],40岁之后患病率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1.
实验性偏头痛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属于中医“头风”、“头痛”、“厥头痛”等范畴 ,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偏侧搏动性头痛 ,可伴有恶心、呕吐、视物异常、耳鸣等症状。目前关于偏头痛的发病机制研究尚无定论 ,针对偏头痛的防治手段也各有利弊 ,而该病的发病率仍居高不下 ,国内外偏头痛患者所付出的物质或者精神方面的代价也相当巨大 ,因此防治偏头痛的药物研究成为当今一大医学研究热点。祖国医学虽经几千年的临床实践 ,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偏头痛治疗经验 ,然而 ,由于实验性偏头痛动物模型的缺乏 ,很多药物的主要药效研究、有效组分的确定、作用机…  相似文献   

12.
偏头痛实验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头痛是原发性神经系统和非神经系统综合征,表现为单纯或双侧反复发作、搏动性中重度头痛,发作前可有一过性视物模糊、闪光、偏盲、偏侧肢体感觉及运动障碍、语言障碍等先兆症状,发作期常有恶心、呕吐、畏光、怕声等伴发症.偏头痛的人群发病率超过10%,目前临床上难以彻底治愈.世界卫生组织将严重偏头痛定为最致残的慢性疾病之一,其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尚无定论,目前较公认的理论解释为:遗传易感性所致的内源性痛觉调节系统抑制功能缺陷,在内外环境刺激下,皮质或三叉神经颈髓复合体(trigeminocer-vical complex,TCC)神经电活动异常,引起一系列神经、血管、递质改变,导致偏头痛[1].据此学说目前设计出了多种偏头痛动物模型.本文以诱导靶点为分类依据,将现有的偏头痛动物模型分类并将其原理、方法及特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偏头痛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综述近年来偏头痛发病机制研究 ,包括三叉神经血管假说 ,三叉神经炎性反应学说 ,皮质扩散抑制假说 ,5 羟色胺、一氧化氮、镁、遗传与偏头痛相关性机制的阐明 ,并介绍了偏头痛共发病  相似文献   

14.
偏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患,年患病率女性为3.3%~32.6%,男性为0.7%~16.1%。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01年世界卫生报告将常见疾病按健康寿命损失年进行排列,偏头痛位列前20位。本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  相似文献   

15.
偏头痛型脑卒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偏头痛型脑卒中的临床特征,以期引起对该病的认识与重视。方法:对20例偏头痛型脑卒中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讨论本病的可能发生机理。结果:20例患者平均年龄35.8岁,女性占95%,均有偏头痛史,在偏头痛发作过程中发生脑梗塞。主要临床表现以偏盲为最多;偏身感觉障碍,轻偏瘫次之。  相似文献   

16.
拉莫三嗪是一种新型抗癫痫药物,其抗癫痫谱广泛,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的适应证包括多种部分性发作和全面性发作。与癫痫类似,偏头痛也是发作性疾病,以暂时性脑功能改变为特征,且研究表明两者发病机制中均存在离子通道过度活化及兴奋性氨基酸异常释放。近年来,多项临床试验均对抗癫痫药物在偏头痛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令人鼓舞。循证医学证据显示拉莫三嗪能有效预防有先兆性偏头痛的发作。  相似文献   

17.
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8.
前庭性偏头痛为眩晕和偏头痛共存的良性复发性眩晕,发病率较高,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受到研究眩晕学者们的极大关注。与偏头痛一样,前庭性偏头痛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明确,药物治疗方面缺少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验证药物的有效性。临床研究、动物实验等发现前庭性偏头痛与偏头痛存在许多共性。电生理技术、神经影像技术及检验技术为前庭性偏头痛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有效手段。文中对前庭性偏头痛的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治疗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尽管伽玛刀 (r-刀 )已成为神经外科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 ,但有关的并发症并不少见。在作者治疗的病人中 ,随访到2例发生偏头痛 ,现报告如下。病例报告 :病例一 ,女 ,4 1岁 ,因月经紊乱二年入院。入院查体无阳性体征 ,化验检查见 PRL 为 10 2 6 ng/ dl,MR示鞍内有一 1× 1.5 cm大  相似文献   

20.
运动与偏头痛的关系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的流行病学研究结论并不一致。科学的运动对偏头痛具有保护作用,不恰当的运动则可能诱发或加重偏头痛。既往临床试验证实,系统的运动计划能够有效预防偏头痛发作,降低发作频率、头痛天数、头痛程度及头痛持续时间。运动改善偏头痛的机制涉及多个方面,可能与神经内分泌、神经炎症、神经血管、心理-行为等有关,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该文综述了近期文献,推荐偏头痛患者采取中等-高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单次运动30~60 min,每周3~5次,持续3个月以上,制定个体化的运动方案,以取得更好的疗效。[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1, 48(2):181-18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