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针刺运动疗法包括针刺和运动两方面,即针刺得气后实施手法的同时,指导患者进行相关运动以活动患肢或相应部位。临床上针刺运动疗法多用于运动系统软组织损伤及运动系统疾病,对脏腑疾患和神经系统疾病亦有疗效。笔者用针刺运动疗法治疗颈肩腰腿痛及运动系统软组织损伤效果颇好,介绍如下。1肩痛张某,女,54岁。反复左侧肩痛2年余,再发伴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针刺在治疗痉挛型脑瘫小儿运动功能障碍方面的临床研究进展。方法通过回顾2010—2015公开发表的相关临床研究文献,归纳了针刺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不同运动功能的治疗效果,对针刺治疗小儿脑瘫运动功能改善的机制作了初步探讨。结果针刺对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粗大运动功能及整体功能方面疗效显著,对精细运动及歩行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但临床研究不多。结论针刺若同时结合现代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矫形支具等康复治疗手段或在针刺取穴方面开拓新思路,则能更好地发挥出针刺的治疗效应。  相似文献   

3.
梅国胜  王光义 《四川中医》2010,(12):105-106
临床观察平稳阴阳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肢体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探讨二者结合治疗中风患者偏瘫运动功能的机理和意义,并通过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观察平衡阴阳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善,为临床寻求一种更有效、综合的康复干预措施提供依据。并为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治疗提供有特殊疗效的俞穴。缺血性脑卒中采用平衡阴阳针刺加背俞穴治疗的方法,效果明显优于传统针刺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运动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和常规组各50例。常规组仅进行常规治疗,针刺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针刺运动疗法,并对治疗后患者的水肿、疼痛等症状和运动功能进行评价。结果针刺运动疗法后观察组各个阶段的腰腿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MacNab腰腿痛疗效评价、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高于常规组,疗效明显提高,水肿、疼痛等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均P0.05)。结论针刺运动疗法可明显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患者的水肿、疼痛,恢复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分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中风恢复期以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患者60例,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传统针刺组)和治疗组(分期针刺组)。后期应用运动功能评定(FMA)、步行能力分级(FAC)等量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对中风后运动功能障碍均有改善,但从治疗后FMA、FAC等量表比较,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中风后运动功能障碍方面,分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效果优于传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运动康复治疗网球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门诊部2015年4月—2016年4月接诊的58例网球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29例),两组患者同时给予局部针刺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运动康复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观察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运动康复治疗网球肘临床效果理想,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运动疗法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症状的缓解作用以及其生活质量的提高作用,为慢性疲劳综合征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83例诊断为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针刺疗法,治疗组采用针刺联合运动疗法,两组患者在治疗3个月后采用SF-36以及FS-14、FAI进行效果评价。结果:针刺联合运动疗法能显著改善患者疲劳的程度以及生活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运动疗法对改善患者疲劳状况及生活质量方面优于仅仅采用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8.
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运动疗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功能恢复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80例患者,10d为1个疗程,治疗1~5个疗程。结果:经1~5个疗程治疗和半年随访,显效43例,有效3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5%。结论:针刺结合运动疗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功能恢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醒脑开窍法联合靳三针对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比较针刺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将43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醒脑开窍法联合靳三针治疗组23例和传统针刺组20例,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和修订Barthel指数(MB I)对其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对照观察两组针刺法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醒脑开窍法联合靳三针治疗组和传统针刺组治疗前后FMA评分、MMSE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针刺有助于中风后遗症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针刺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康复效果 ,探讨其生理学基础。方法 :以 12 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 6 9例采用传统针刺疗法配合现代康复治疗技术 ,对照组 5 1例采用常规中西药配合针刺治疗。结果 :治疗后 3个月 ,康复组肢体运动功能 Brunnstrom分级积分提高优于对照组 (P<0 .0 5 ) ,康复组步行能力和步态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 (P<0 .0 1)。结论 :针刺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较针刺配合药物治疗效果好 ,急性期应用现代康复治疗技术治疗偏瘫患者有利于患侧肢体运动功能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治疗帕金森病原发性运动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关于针刺治疗帕金森病原发性运动症状与西药比较的随机对照研究,进行文献评价后提取相关数据,运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疗效及安全性等的分析评价。结果共纳入14项研究,包括632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刺可有效降低UPDRSⅢ评分,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针刺还可降低震颤评分,而对降低强直评分和动作迟缓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治疗可有效改善帕金森病患者原发性运动症状,针刺联合西药效果优于单用西药。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以上结果还需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以期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频率捻转手法针刺足三里穴对大鼠胃运动和胃迷走神经传入纤维放电频率的影响,探讨针刺手法作用规律。方法:选用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60次/min针刺组和120次/min针刺组。20%乌拉坦麻醉后暴露胃体部,经十二指肠放置球囊于胃窦部,分别用60、120次/min两种频率的均匀捻转手法针刺足三里,使用Biopac生理记录仪记录针前、行针时、留针时和出针后的胃运动和胃迷走神经传入纤维放电信号,对胃运动频率、波幅和迷走神经放电频率进行提取分析。结果:针刺正常大鼠足三里后,60次/min捻转手法对正常大鼠胃运动波幅、频率呈现抑制作用,120次/min捻转手法对大鼠胃运动波幅呈现促进趋势;行针及出针5 min、15 min时,捻转60次/min组胃迷走神经放电频率减少,针刺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频率捻转针刺手法对健康大鼠胃运动和胃迷走神经传入纤维放电频率作用效果有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运动疗法对脑血管病偏听偏瘫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把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现察组,两组患者均采用神经内科常规的药物治疗和针刺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再配合运动疗法治疗,2个月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可促进脑血管病偏瘫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运动结合手法治疗跟痛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12月收治的90例跟痛症患者,均分为针刺运动结合手法组与跟骨垫治疗组,分别采用针刺运动结合手法治加跟骨垫和单纯使用跟骨垫治疗,应用Maryland足功能评分分别于治疗开始前、治疗后及治疗后1个月进行治疗效果评估。结果治疗结束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Maryland足功能评分针刺运动结合手法组为(92±5. 75)分、(89±5. 0)分,高于跟骨垫治疗组(78±5. 05)分、(68±5. 75)分。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跟骨垫治疗组。结论传统针刺手法结合运动是治疗跟痛症的有效疗法,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巨刺运动疗法对于肩关节周围炎疼痛及关节功能活动的即刻疗效。方法将60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巨刺运动组30例和常规针刺组30例。巨刺运动组选取阿是穴的健侧对应点,针刺得气后嘱患者活动患侧肩关节;常规针刺组取肩贞、肩髃、臂臑、曲池、外关、后溪及阿是穴。对比2组即刻镇痛及即刻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即刻疼痛及功能活动均明显改善,但巨刺运动组总有效率为97%,常规针刺组为90%,巨刺运动组的总体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组。结论巨刺运动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时的即刻镇痛和即刻关节功能活动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抗氧化系统、能量代谢系统等方面研究针刺大椎穴、足三里穴治疗对运动性疲劳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游泳训练模型,60只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安静对照组、运动对照组、运动+大椎穴+足三里穴组和运动+足三里穴组4组各15只。其中安静对照组不进行游泳训练也不针刺,其余3组每天进行游泳训练60 min,运动对照组运动后不进行针刺,剩余2组运动后进行针刺实验,连续5周。测定与运动性疲劳相关的生化指标。结果:本实验表明针灸大椎、后三里能够使大鼠血清乳酸、血清尿素氮和肝脏丙二醛水平降低,血糖和肝、肌糖原水平及肝脏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等抗氧化酶活性升高。结论:针刺大椎、后三里两穴不仅能够缓解运动性疲劳,且其作用效果优于单纯针刺足三里穴。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常规针刺治疗与针刺配合运动针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急性期的疗效差异,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可参考的方法。方法:按病员到我科诊治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共80例,每组40例,治疗组采取针刺治疗配合运动针疗法,对照组采取针刺常规治疗,15天1个疗程,1疗程后观察病情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动针疗法配合针刺治疗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针刺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全面检索截止2012年针刺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文献共980篇,经过筛选,最终纳入13篇文献.采用Jadad 量表评价文献质量,使用RevMan4.2.7进行Meta分析.结果 通过Meta分析不分级的文献,发现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针刺合并康复治疗有效率高于针刺、康复、西医等治疗,提示针刺合并康复功能训练的治疗方案较优胜.结论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的恢复有利,但鉴于目前缺乏相关高质量临床研究文献,尚需要更多设计良好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证实其效果.  相似文献   

19.
运动疗法配合针刺对3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针刺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均应用常规降压药物,治疗组叠加运动疗法和“四关穴”针刺。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86.7%,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血压波动平均次数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运动疗法配合针刺控制血压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
<正>突发性聋患者自愈率仅约39%[1],临床治疗有助于减少听力残疾发生概率。临床一般推荐糖皮质激素+血液流变学治疗措施综合应用、高压氧[2]等。针刺治疗突发性聋有独特优势,针刺结合高压氧治疗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优于单纯高压氧治疗[3]。既往在疼痛和脑卒中针刺治疗领域,针刺配合特定部位运动形成针刺运动疗法,有助于提升运动疗法的作用,但在突发性聋针刺领域中,尚缺少针刺运动疗法方面的研究。笔者在指导患者行捏鼻闭嘴呼吸调控咽鼓管开放及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聋患者的同时给予针刺治疗,此法有助于进一步提升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