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多种原因剖腹产率近年成倍增长,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因此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妇产科学会于1982年6月19日组织了专题讨论会。现将主要内容整理如下:陈静坤(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我院剖腹产率自1961年的1.9%逐年上升,1980年最高,达15.6%,1981年略有下降。剖腹产指征 1961~1963年以骨盆狭窄、高年初产、再次剖腹产为主。1971~1981年逐渐转向重视胎儿,指征为胎儿窘迫、臀  相似文献   

2.
剖腹产术是产科解决异常妊娠与分娩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临床上认为是处理难产比较安全的方法。现将本院1979年4月~1981年8月的269例剖腹产术总结讨论如下。一、手术率:剖腹产率因不同医院而有所差异。近数十年来国内外资料均表明剖腹产率逐年有所增加,而在1972年后,剖腹产率突然持续上升达12.7~15%。最近国外有报导剖腹产率达18.5%。我院两年来住院分娩的总数为1770例次,其中5例双胎则为1775产次;难产总数523产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院剖腹产率逐年上升,其原因与计划生育的蓬勃开展,“一孩化”日益普及有关。因而母婴要安全对产科医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加之初产妇比例大,一致认为早处理比晚处理强,所以剖腹产目前已成为某些产科情况的主要处理措施。我院1979年~1982年住院分娩总数为4,232例,剖腹产数316例,剖腹产率为7.5%,现将资料比较完整的243例作一探讨。临床资料分析一、历年剖腹产率我院1979~1982年四年内分娩总数  相似文献   

4.
作者分析了我院1949~1982年中的30年的剖腹产3995例。并按不同时间,划分为四组,剖腹产率逐渐由A组的4.1%上升至D组的25.9%,围产儿死亡率由137.3‰下降至12.1‰。剖腹产上升的原因,主要是胎儿窘迫、臀位、产程延长,其次是重度妊娠中毒症及严重心脏病,胎盘功能不全是新的指征。剖腹产率上升与初产率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5.
在产科中,由于人们忽视产道血肿这一出血原因,往往延误治疗。现将我院1980年1月~1983年9月阴道分娩4493人次中发生产道血肿1l例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 1.发生率:1980年1月~1983年9月阴道分娩共4493人次,发生产道血肿11例,总发生率为0.25%。 2.分娩方式:自然分娩6例,产钳分娩4例,臀助产1例。 3.妊娠合并症:妊娠中毒症5例(重度2例,中度1例,轻度2例),早破水1例。 4.症状:眩晕6例,心悸6例,会阴肛门坠、胀痛5例,阴道出血量多6例,休克4例。 5.发现血肿时间:产时1例,产后1小时3例,产后5小时2例,产后10~15小时5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于技术的进展和围产医学的重视,剖腹产率在不断增加,尤其是初产妇臀位,过期妊娠,胎儿宫内窘迫等都大部分通过剖腹产来处理。下面就我院1988~1989年所做的406例剖腹产分析讨论如下: 临床资料我院88~89年共接收分娩人数为2342人。而剖腹产为406例,剖腹率为17%88年剖腹产数为194例,下段为77例,占剖腹产40%。腹膜外为117例占60%。89年剖腹产为212例,下段为43例,占21%,腹膜外为169例占剖腹产80%。406例剖腹产指征如下表: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合分析武汉市1978~1981年22所医院(见注)11,451例剖腹产术,着重探讨剖腹产率逐年上升和剖腹产指征的变迁,并与同地区医院1951年~1953年422例剖腹产1973~1977年3,881例剖腹产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8.
北京妇产医院子痫的发病率由1960~1965年的0.12%,降至1981~1982年的0.07%(P<0.01),同时期产妇死亡率由4.2%降至0,围产儿死亡率由16.2%降至0。治疗方法从1981年的定时给强镇静剂,改为静滴大量硫酸镁和血浆扩容,并不失时机的选用剖腹产终止妊娠。剖腹产使用率1981~1982年达50%。 讨论了子痫的预防、治疗和剖腹产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正> 本文分析1977年1月~1981年12月5年内我院收治的450例剖宫产。重点讨论剖宫产率、指征的变化和对母婴有何影响等。临床资料一、剖宫产率从1977年1月~1981年12月,芷我院自然分娩总数是8827例次,剖腹产450例,其剖宫产率为5.1%。按年分组,1981年剖宫产率最高,为9.1%,1978年剖宫产率最低,为2.3%。其剖宫产率逐年变化详见表1。表1 1977年~1981年各年剖宫产率比较  相似文献   

10.
<正> 剖腹产术是解决妊娠与分娩异常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手术与麻醉技术的提高,输血、抗菌素等条件的改善,剖腹产术的安全性日益增加;同时随着计划生育的普及与深入,臀位、宫内窒息、妊毒症、过期妊娠等剖腹产率逐年上升。现将我院7年中258例剖腹产作一分析: 一、剖腹产手术率:我院73年~80年2月分娩总数3345人次,剖腹产共258人次,初次剖腹产245人,再次剖腹产13人,总手术率7.7%。二、手术指征:骨盆狭窄为最多,共86例,占33%,其次为头盆不称,胎儿宫内窒息、妊毒症各25例,各占9.6%。三、手术方式:①古典式剖腹产24例,操作较简单,费时较短,多用于急救胎儿,前次剖腹产有重度粘连者,前置胎盘等。②子宫下段剖腹产220例,占85.2%,为我院主要的手术方式;③腹膜外剖腹产10例,多用于胎膜早破宫内有感染者。④剖腹产加  相似文献   

11.
剖腹产术是解决难产方法之一,它的使用范围近年来渐趋扩大,结合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手术率亦逐年上升,但过份利用剖腹产术作为解决难产的倾向,增加产妇的痛苦,并造成以后人工流产术的困难或再次分娩子宫疤痕破裂的危险。因此对手术指征应严格掌握。本文将我院1977年1月~1979年10月期间剖腹产术330例进行临床分析,结合文献重点探讨有关手术适应症,并介绍新的子宫下段切口改良术式,以供参考。 (一) 手术率:我院在这期间分娩总数7325人,其中剖腹产手术330例,手术率为4.5%。1978年全国统计,50年代手术率为0.2~2.3%,60年代1.2~7.4%,70年代3.1~12.3%,可见手术产的应用率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剖腹产率普遍增加。我院1976年10月至1981年3月行剖腹产592例,现就其适应症进行分析,并对下段剖腹产与腹膜外剖腹产方式进行比较。资料分析一、剖腹产率:1976年10月~1981年3月,我院共收治产妇4735例,剖腹产率为12.5%。1977年为5.77%,而1980年为17.17%,与国内外近年来剖腹产率增高是一致的。据报导英国剖腹产率为4—8%,澳大利亚为7—12%,美国超过15%。  相似文献   

13.
我院妇产科于1985年援藏时发现西藏高原剖腹产率较低,为探明原因及了解剖腹产的手术指征,对拉萨市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1981~1984年93例剖腹产分娩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根据近年资料统计,剖腹产率明显上升,手术指征也有变异。今将我院1969~1980年548例剖腹产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讨论。资料分析一、剖腹产施行率 1969~1980年我院分娩总数10061人次中剖腹产548次,平均剖腹产率为5.4%,各年度剖腹产率逐年上升,见表1。二、产次、年龄与剖腹产率的关系在10061例分娩中,初产妇4504例中剖腹产334例(7.4%);经产妇5557例中剖腹产214例(3.8%);P<0.001。按产妇年龄分:20~  相似文献   

15.
1978~1987年我院收治双胎妊娠188例,除去孕周不足28周者6例,现将182例进行统计分析。材料和方法 182例双胎妊娠共有364例围产儿,10年分为两个阶段,1978~1982(简称前阶段),1983~1987(简称后阶段),前、后两阶段双胎妊娠及围产儿分别为95,190例;及87,174例。一、诊断:182例双胎妊娠产前诊断出双胎妊娠168例占92.30%。7.70%于临产后始诊断出。前阶段产前诊断率为87.37%,后阶段为97.70%,后阶段产前诊断率明显提  相似文献   

16.
<正> 近年来国内外剖腹产率均有上升。本院1976~1979年剖腹产率为5.43%,自1980年下半年开始逐渐上升,1982年为12.94%。鉴于剖腹产有增加趋势,以及剖腹产对产妇尚有一定的危害性,兹对本院近年来剖腹产工作作一总结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探讨今后如何掌握剖腹产指征,以提高工作质量及围产期效果。  相似文献   

17.
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康岚 《海南医学》2006,17(5):127-127,31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02年5月~2004年5月期间,在本院住院的足月妊娠的初产妇360例,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有产科剖腹产指征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80例剖宫产术后在清理阴道积血后将米索前列醇400ug经肛门送入直肠深达4~5cm,观察半小时内阴道出血量,对照组180例不放米索前列醇.结果实验组平均出血量3.68ml,显效率100.00%;对照组平均出血量21ml,有效率55.56%,两组对比统计学处理,用t检验,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米索前列醇预防剖腹产术后出血效果满意.减少宫缩乏力的发生,达到了预防产后出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 1983年 1月— 1992年 12月 ,剖宫产 1186例 ,其中因骨盆狭窄而剖宫产 5 44例 ,主要原因为我院地处高寒地区 ,为佝偻病、大骨节病的高发区 ,佝偻病、大骨节病对孕妇分娩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分娩总数 6 917例 ,剖宫产 1186例。年龄19~ 42岁 ;初产妇 2 6 7例 ,平均孕 36 4 周。1.2手术指征 见表 1。表 1 剖宫产指征手术指征例 (% )手术指征例 (% )骨盆狭窄 544 45 .87宫缩乏力 383 .2 0过期妊娠 1 4 2 1 1 .97高龄初产 35 2 .95臀 位 1 2 81 0 .97前置胎盘 2 1 1 .77胎儿宫内窘迫 93 7.84巨…  相似文献   

19.
罗萍  孙中彩 《河北医学》2000,6(8):721-722
现就我院 1995年 1月至 1999年 2月行腹膜外剖宫产术 74 8例 ,对其术式及指征讨论如下 :1 临床资料1.1 指征 :1995年 1月至 1999年 2月共分娩 3658例 ,剖宫产 74 8例 ,剖宫产率 2 0 .4 %。 1995年以前 ,大多为产程发动 ,产程较长 ,或宫口开大 3~ 7cm或胎膜已破且宫腔感染者行腹膜外剖宫产术。 1995年以后 ,我们放宽了手术指征。见表 1:表 1  1995年 1月至 1999年 2月腹膜外剖宫产的手术指征手术指征例数 %头盆不称 32 6 43.6宫内窘迫 87 11.6骨盆狭窄 42 4.6胎膜早破 44 5 .9过期妊娠 486 .4胎位异常 83 11.1妊高征 5 16 .8宫颈水肿 44 …  相似文献   

20.
我院于1979年12月试行剖腹产即时置节育环(简称剖腹产安环),至1982年9月共置393例,随访180例,小结如下. 一、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在本院按指征行剖腹产。临产后未在院外行阴道检查,体温及白细胞计数正常,术中见子宫正常、无胎盘粘连、宫腔感染及附件炎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