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预后。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伴有2型糖尿病患病史的20例患者设为AMI-DM组,将其余单纯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36例患者设为AMI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一年内出现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梗死发作及猝死的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心率失常发生率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AMI-DM组患者无痛性 AMI、感染、休克及心力衰竭等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 AMI 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AMI-DM 组患者的预后情况明显差于AMI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比单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严重,且复发的几率较高,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2.
吴广钊 《广西医学》2012,34(4):461-462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72例(DM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0例(NDM组),对比两组的临床特点、生化指标、并发症、梗死部位.结果 DM组无痛性AMI比率为30.56%,明显高于NDM组的12.86%(P<0.05);DM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0.56%、62.50%、34.72%,病死率为12.50%,均明显高于NDM组的15.71%、32.86%、18.57%及2.86%(P<0.05);DM组多部位梗死发生率为47.22%,明显高于NDM组的30.00%(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易并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感染等,以多部位梗死为主,心功能较差、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3.
李爱萍 《吉林医学》2012,33(35):7655-765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与同期非糖尿病组合并心肌梗死作比较。方法:将30例诊断为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病例,与同期32例为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病例,从临床表现和合并心律失常、心脏泵衰竭、合并高脂血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①糖尿病组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多见;②糖尿病组无痛心肌梗死发生率高,猝死率高;③合并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多见;④严重心律失常多见;⑤NYHA心功能Ⅲ~Ⅳ级多见;⑥糖尿病组心律失常(包括房室传导阻滞,室早、室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快速房颤、房扑、窦缓)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无论在死亡率还是在实验室检查方面都有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并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提高其诊疗水平。方法32例糖尿病合并AMI(观察组)与58例无糖尿病的AMI(对照组)患者发病时状态、梗死部位、易患因素等进行比较两组临床特点有何不同。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多不典型,发病年龄较早,静息状态下发病多、无痛型多、血脂高、常合并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病死率较高。结论2型糖尿病并AMI并发症较多,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对比分析35例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DM组)与55例非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NDM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DM组高血压、家族史较NDM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DM组多部位梗死、不典型胸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感染、死亡率均较NDM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具有更高的冠心病易患因素,症状不典型,梗死面积大,严重心脏并发症及死亡率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DM)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方法:取糖尿病36例和非糖尿病38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对比分析其临床症状、体征、并发症及预后。结果:DM组发生多部位梗死高于非DM组,DM组患者无痛性AMI发生率高,DM组发生AMI时并发症及病死率明显高于非DM组。结论:DM合并AMI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以无痛性多见,易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等并发症,病死率高,临床医生应提高警惕,早期发现及时治疗,以改善DM合并AMI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王薇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6):195-196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48例与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46例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及病死率并进行比较。结果DM组无痛性心梗、并发症(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及住院病死率显著高于NDM组,P<0.01,死因主要是心力衰竭和心脏骤停。结论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症状不典型,无痛性梗死多、并发症及病死率高,预后差。积极控制血糖,纠正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是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时心电图特点,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 选取我院2型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48例为研究组,另外随机选取我院30例不伴有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2组患者出现急性心肌梗死时的心电图特征及差异.结果 研究组较对照组更多出现心律失常、ST段改变、非Q波性梗死,心肌梗死范围更大.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由于临床症状不典型、心电图表现不典型更易误诊漏诊,应注意心电图其他非特异性改变,提高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原因以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7月—2013年7月间诊治的20例2型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死亡的患者,将其列为观察组;并选择同一时期20例非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肌梗死的生存患者进行对照。结果观察组患者中6例为无痛性心肌梗死,占30.0%,对照组的患者中2例,占10%;观察组再梗死病例为3例,占15.0%,对照组为2例,占10%;观察组中多部位梗死病例为8例,占40.0%,对照组中为5例,占25.0%;观察组中急性心力衰竭为10例,占50%,对照组中6例,占30.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的患者预后效果差,病死率较高,应早期控制血脂、血糖,降低并发症出现的概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和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的122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患者出院时的静息心率水平分为4组(A组:心率<60次/min,共312例;B组:心率为60~80次/min,共287例;C组:心率为80~100次/min,共345例;D组:心率>100次/min,共284例)并进行定期回访调查。了解各组患者3个月内,1年内,2年内的再梗死情况、发生心力衰竭再入院情况和猝死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3个月内,1年内,2年内各组发生再梗死的患者例数情况均为D组>C组>B组>A组(P?0.05)。3个月内各组发生因心力衰竭而再次入院的患者例数情况D组>C组>B组>A组(P<0.05),1年内和2年内各组发生因心力衰竭而再次入院的患者例数情况均为D组>C组>B组>A组(P?0.05)。3个月内,1年内,2年内各组发生猝死患者例数情况均为D组>C组>B组>A组(P?0.05)。结论:心率过快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再梗死,心力衰竭,猝死的机率均较大,应引起临床医生的广泛重视。医生应严格控制患者的心率水平,以达到理想的预后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AMI合并2型DM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5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非糖尿病患者71例进行比较。结果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者脂代谢异常明显,无痛性心肌梗死发生率高,梗死面积大、部位多,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结论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糖尿病是减少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并发症和防止心肌梗死发生的重要手段。当DM发生AMI时,应早期识别,及时处理,防止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和非PCI治疗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择金华市人民医院心内科2012年1月-2014年12月老年急性心肌梗死PCI治疗患者80例作为PCI组和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非PCI治疗患者80例作为非PCI组,收集2组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PCI组的院内死亡率低于非PCI组(P<0.05),PCI组和非PCI组再发心肌梗死、再发心肌缺血和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住院期间院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PCI治疗、年龄、性别、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高血压史不影响住院期间院内死亡情况(P>0.05);1年内,PCI组因充血性心力衰竭再住院率和全因死亡率低于非PCI组(P<0.05),PCI组和非PCI组再发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脑卒中、再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治疗、年龄、性别、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高血压史、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均不影响1年内因心力衰竭再入院情况(P>0.05);PCI治疗与1年内全因死亡呈负相关(P<0.05),是全因死亡的独立保护因素,年龄、性别、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高血压史、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均不影响1年内全因死亡(P>0.05)。 结论 PCI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内死亡率、1年内因充血性心力衰竭再住院率、1年内全因死亡率低,PCI治疗是1年内全因死亡的独立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3.
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并发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PAMI)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T2DM组),35例老年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NT2DM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心电图特点。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易并发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主要临床表现为牙痛、恶心呕吐、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电图易出现室性心律失常、sT段不明显抬高,其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提高对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的认识,积极控制糖尿病,及时确诊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特征。方法:选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45例病人与同期非糖尿病患急性心肌梗死病人45例的临床特征做对照。结果:2型糖尿病病人发生并发症及病死率明显高于AMI组(P<0.05),主要死因为泵衰竭、室颤。结论:DM合并AMI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易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等并发症,病死率高。应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以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绞痛病程时间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06例初发急性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梗死前心绞痛病程时间分为长期心绞痛组A组(疼痛时间>30天)和短期心绞痛组B组(疼痛时间<30天),比较两组患者合并症及并发症,随访1年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显著高于B组(P<0.05),两组患者合并高脂血症无统计学差异.B组患者并发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显著高于A组(P<0.05),两组患者的心律失常无显著性差异.随访1年内A组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长期心绞痛患者合并症较多,左心功能优于短期心绞痛患者,但远期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6.
刘平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8):682-68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并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方法 对58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60例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组女性多(P<0.05),发病时无胸痛者多(P<0.05),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P<0.05),肺部感染发生率高,住院病死率高(P<0.05),预后差.结论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女性患者多,临床症状不典型者多,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高,病情重,病死率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心肌再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我院1995年10月~2003年10月收治的24例心肌再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初发性心肌梗死144例进行对比。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再梗死组有吸烟史、患梗死后心绞痛及合并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者均高于对照组(P<0.05~0.005),出现心力衰竭者较对照组多(P<0.005),病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较多危险因素时易发生心肌再梗死,且预后差,临床上应注意识别高危患者,积极控制危险因素,给予合理的治疗,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B型钠尿肽(BNP)水平在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应激性血糖升高患者近期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舞钢市人民医院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9例,按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分为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应激性血糖升高组(研究组)和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未合并应激性血糖升高组(对照组),其中研究组46例,对照组43例,检测入院后24 h血糖水平、血浆BNP水平和平均心率,入院后2周行心脏超声检查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患者住院两周内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血糖水平、血浆BNP水平和平均心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LVEF、LVF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浆BNP水平对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应激性血糖升高患者近期危险程度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秦学鹏 《中外医疗》2013,32(11):56-56,58
目的探讨高血糖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依据入院时血糖分为血糖正常组(A组)56例和应激性高血糖组(B组)44例,对比2组30d内心力衰竭、再发心肌梗死、梗死后心绞痛及心血管死亡情况。结果 B组患者入院时血糖、入院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患者心力衰竭、再发心肌梗死、梗死后心绞痛及死亡率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有应激性高血糖的非糖尿病AMI患者预后差,应激性高血糖可作为判定非糖尿病AMl预后的一个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20.
袁艳 《吉林医学》2014,(23):5190-5190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临床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研究和分析接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治疗的患者资料,全部100例患者均经临床确诊,对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脑血管病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预后影响最大,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常见基础疾病为冠心病和高血压,高血压、2型糖尿病、冠心病以及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均会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受前壁梗死影响最大,前间壁梗死、广泛前壁梗死、下壁梗死等均会对患者预后造成严重不良影响,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也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结论:在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进行治疗时为了使患者预后获得有效改善必须及早采取有效措施,使患者存活率得到有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