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探讨昆明地区胃十二指肠溃疡与HP -CagA感染的相互关系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组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 (DU) 4 8例 ,胃溃疡 (GU) 4 8例 .对照 1组为同期住院的本科及其它科住院的非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 48例 .对照 2组为同期普查的健康人群 48例 .血清HP -CagA -IgG抗体的检测采用斑点金免疫渗泸法 (DIGFA) .结果 :192例中 ,HP -CagA -IgG总的检测率为 5 0 5 2 % (97/ 192 ) ,其中DU组85 42 % (4 1/ 48) ,GU组 70 83 % (34/ 48) ,非消化系统疾病组 2 5 0 % (12 / 48) ,健康人组 2 0 83 % (10 /48) .Du组的HP -CagA -IgG阳性率显著高于两个对照组 (χ2 =2 0 10 3 ,P <0 0 0 0 1) ;GU组CagA -IgG阳性HP感染率显著高于两个对照组 (χ2 =13 92 1,P <0 0 0 1) .结论 :提示昆明地区CagA阳性的HP感染与DU和GU的发病密切相关 ;高毒株HP感染是溃疡形成的重要因素 .  相似文献   

2.
幽门螺杆菌毒力菌株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间接ELISA法 ,测定 1 674例经胃镜检查患者的血清幽门螺杆菌 (HP)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CagA)抗体 ,探讨HP菌型差异与其致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结果 :疾病组血清CagA抗体检出率为 4 9.70 % ,高于健康组的38% (P <0 .0 5) ;活动期十二指肠溃疡 (DU)的抗体检出率显著高于活动期胃溃疡 (GU)、胃癌 (GC)和慢性胃炎 (CG)(P <0 .0 1 ) ;活动性炎症的抗体检出率显著高于非活动性炎症 (P <0 .0 1 )。随CG炎症程度加重 ,抗体阳性率呈递增性增加 (P <0 .0 5,P <0 .0 1 ) ;GC及各癌前病变抗CagA检出率与健康组比较无差异。提示 :HP产毒菌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粘膜炎症活动及损伤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胃粘膜三点活检碱性品红染色 ,评价其在检测HP感染中的价值 ,并对慢性胃病与胃癌中HP感染进行了研究。方法 :对 1 3 97例患者通过胃镜进行胃窦、体、底三部位取材 ,并用 0 .2 5 %碱性品红染色 ,油镜下观察胃粘膜病变及HP感染情况。结果 :慢性胃炎HP总检出率 83 .2 5 % ,阴性率 9.81 % ,可疑 6.94%。HP检出率随慢性胃炎炎症程度加重而增高 ,感染程度亦有类似趋势 (P均 <0 .0 0 1 )。消化性溃疡和肠化生组HP检出率最高 ,其次为异型增生组。胃癌组HP检出率 80 .77% ,萎缩性胃炎组为 67.74%。结论 :胃粘膜三点活检碱性品红染色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准确、价廉的诊断HP感染的方法。HP感染在慢性胃病及胃癌发生发展中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HP)相关性胃疾病、端粒酶活性与胃癌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利用TRAP ELISA方法 ,检测 94例胃粘膜活检标本 ,其中正常胃粘膜 10例 ,浅表性胃炎 2 1例 ,萎缩性胃炎 33例 ,不典型增生7例 ,胃癌 2 3例。胃粘膜病变中HP阳性 4 1例 ,HP阴性 2 0例。结果 :端粒酶活性表达在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及胃癌组织中与正常胃粘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或P <0 .0 1) ,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最强 ;HP阳性胃粘膜病变组与HP阴性胃粘膜病变组比较有十分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HP感染可使端粒酶活性表达增强 ,促进细胞增殖。HP相关性胃疾病增殖特性与胃癌的增殖特性相似。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醋氨己酸锌 (ZAC)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双模拟方法治疗经胃镜检查证实的消化性溃疡 135例。ZAC治疗组 6 8例 ,其中十二指肠溃疡 (DU) 4 7例 ,胃溃疡 (GU) 2 1例 ;应用ZAC 0 .3g ,口服 ,3次 /d。西米替丁组 6 7例 ,其中DU 46例 ,GU 2 1例 ,应用西米替丁 0 .2g ,口服 ,3次 /d ,晚睡前服0 .4g。疗程 :DU 4周 ,GU 6周 ,结果 :溃疡愈合率ZAC组DU为 48% ,GU为 6 9% ;西米替丁组DU为 5 2 % ,GU为5 0 % ,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疼痛症状缓解率ZAC组DU为 70 % ,GU为 10 0 % ;西米替丁组DU为87% ,GU为 86 % (P >0 .0 5 ) ;不良反应率ZAC组为 16 % ,西米替丁组为 11% (P >0 .0 5 )。结论 :ZAC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消化性溃疡1025例胃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岑朝 《广西医学》2002,24(3):322-325
目的 :了解地区性消化性溃疡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对 16年间经胃镜检查诊断为消化性溃疡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胃镜检查 4 718例 ,检出消化性溃疡 (PU) 10 2 5例 ,胃溃疡 (GU) 2 76例 ,复合性溃疡 (CU) 30例 ,十二指肠溃疡 (DU) 715例 ,其它溃疡 4例 ;溃疡患者男女之比为 5∶1;平均年龄 4 3 8岁 ,胃溃疡、复合性溃疡 5 0~ 6 0岁居多 ,而DU以 5 0岁以下居多 ,各部位的溃疡随年龄增长检出率均逐渐升高 ,其中DU检出 30~ 4 0岁即达到高峰 ,而GU、CU高峰在 5 0~ 6 0岁 ,6 0岁以上患者DU和GU的构成比、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各季节检出率依次为冬 2 7 8%、春 2 1 4 %、夏 2 0 5 %、秋 18 9% ;长期趋势以 5年为一个时间单位检出率分别为 2 6 5 %、2 5 1%、17 0 %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结论 :(1)病变部位以十二指肠溃疡最多 ,胃溃疡次之 ,复合性溃疡较少 ;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 ;(2 )GU、CU、DU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DU发病高峰年龄较GU、CU早 ,青壮年以DU多见 ,老年人DU、GU同样多见 ;(3)PU发病有一定的季节性 ,但各季节均有较高的检出率 ,检出长期变化趋势为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探讨锌剂在消化性溃疡 (Pu)的愈合作用 ,用依安欣治疗PU ,观察溃疡的愈合率、瘢痕 (S2 )的形成率以及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方法 :研究组 70例 ,用依安欣 0 .3 g ,tid ,法膜替丁 2 0mg ,tid ,克拉霉素 0 .2 5 ,bid ,均为口服。对照组 3 6例 ,法膜替丁 2 0mg ,bid ,吉胃乐凝胶 2 0 g ,tid ,克拉霉素 0 .2 5 ,bid。疗程十二指肠溃疡 (DU ) ,均为四周 ,胃溃疡 (GU)六周 ,克拉霉素两组均为两周后停用 ,疗程结束后一周复查胃镜。结果DU治疗四周后的S2 形成率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为 69.7% (2 3 /3 3 )和 2 7.8% (5 /2 1) ,GU治疗六周后S2 形成率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为 70 % (2 1/3 0 )和 3 0 .8% (4 /13 ) ,两组分别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两组DU和GU的愈合率及临床疗效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结果显示研究组的S2 形成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说明锌剂用于消化性溃疡治疗有明显促进胃粘膜愈合作用 ,同时配合抑酸剂更能提高溃疡愈合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北京、新疆库尔勒不同地区、性别、民族、生活环境成年人消化性溃疡(PU)的检出率及与幽门螺旋杆菌(H.Pylori,HP)感染的关系,进一步了解内地和大西北地区PU与HP感染的流行特点.方法:2000年7~12月对北京、库尔勒(塔里木石油工人)两地有上腹不适症状的患者1 802例,年龄在14~86岁,进行常规电子胃镜检查和快速尿素酶(HPRUT)实验;取胃窦、胃体黏膜做病理(Giemsa染色)找HP,我院除上述方法外,还采用13C呼气实验,判断HP的感染.结果:(1)北京汉族、库尔勒汉族和维族患者十二指肠球溃疡(DU)检出率分别为9.2%、18.1%和23.1%(P<0.01);胃溃疡(GU)检出率分别为2.2%、5.0%和7.7%(P<0.01).(2)北京汉族、库尔勒汉族和维族男性患者DU检出率分别为10.3%、25.6%和25.0%(P<0.01);GU检出率分别为0.6%、8.1%和8.3%(P<0.01);女性的DU检出率分别为7.7%、8.7%、和19.7%(P<0.01);GU检出率分别为4.3%、1.1%、和6.6%(P<0.01).(3)北京汉族、库尔勒汉族和维族DU患者合并HP感染的检出率分别为72%、84.4%和92.3%(P>0.05);GU患者合并HP感染的检出率分别为50.0%、63.6%和75.0%(P>0.05).结论:库尔勒地区的PU患者检出率高于我院的PU患者检出率;两地相同性别间的PU检出率不同,库尔勒地区男性PU患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北京PU患者;库尔勒地区女性PU患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北京PU患者;两地间PU患者中合并HP感染的检出率相同,无明显差异.研究表明:地区不同、性别、民族不同和社会环境不同其PU的发病率不同,其病因是多层次、多因素、多水平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本地区表达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的幽门螺杆菌(HP)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方法将127例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分为四组。采用金标免疫斑点法检测各组患者血清中HP抗体,采用间接ELISA法测定各组CagA-IgG,并作组间的比较。结果慢性胃炎(CG),十二指肠溃疡(DU),胃溃疡(GU),胃癌(GC)患者及无症状组(AC)血清中HP抗体的检出率分别为74.2%,85.7%,81.5%,77.8%,61.6%,CagA-IgG的检出率分别为61.3%,66.7%,63.0%,70.4%,34.0%。经χ2检验显示,在DU与GU组,HP及CagA HP感染率均明显高于AC组(P<0.05、P<0.01),而CG及GC组与AC组比较,HP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CagA HP感染率仍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胃肠疾病组间的HP及CagA HP感染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广州地区,仅DU与GU组的HP感染率高于AC组,而CagA HP感染率在CG、DU、GU与GC组,均高于AC组,可见CagA-IgG的表达情况,可为胃十二指肠疾病的致病因素与诊疗、防治提供依据,但不能作为区分CagA HP感染所致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单一指标。  相似文献   

10.
上消化道出血1150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 (UGIH)发病特点和抑酸剂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992~ 2 0 0 1年 1150例住院 UGIH者临床资料。结果  UGIH主要病因 :十二指肠溃疡 (DU)、胃溃疡 (GU)、急性胃粘膜病变 (AMGL)、胃癌 (GC)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EGV)。近年复合性溃疡(CU)增加 (P<0 .0 5) ,慢性胃炎 (CG)减少 (P<0 .0 0 1)。 GU、DU、CU多为轻度出血 ,AGML多为轻、中度出血 ,GC、EGV多为中度出血 (均 P<0 .0 5)。 40岁前 UGIH主要病因是 DU和 AGML (P<0 .0 5) ,70岁后主要是 GC(P<0 .0 0 1)。 CU、DU、GU冬季多发 ,夏季少发 (P<0 .0 5)。 DU并UGIH者 ,质子泵抑制剂 (PPI)组较 H2受体拮抗剂 (H2 RA)组止血中位天数短 (P<0 .0 5) ;对 CU、AGML、GU,PPI和 H2 RA止血时间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结论  DU、GU、AGML、GC、EGV是 U GIH主要病因 ,病因分布与检查时间段和出血程度有关。年龄和季节是 UGIH影响因素。 DU的抑酸治疗首选 PPI。  相似文献   

11.
速可平内镜下喷洒治疗急性期消化性胃溃疡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蝎毒制剂———速可平 (SV)对急性期消化性胃溃疡 (APU)的治疗效果。方法 :46例APU患者随机分组 ,治疗组 2 3例采用速可平内镜下喷洒溃疡面 ,对照组 2 3例单用洁维乐凝胶内镜下喷洒溃疡面。结果 :2组治疗后主症及胃粘膜结构积分均有明显改善 (P <0 .0 5 ) ;溃疡周边胃粘膜血流量治疗后均有显著的改善 (P <0 .0 5 ) ,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 (P <0 .0 5 ) ;治疗组胃溃疡治疗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 5 6 .5 %和 91.5 % ,与对照组 2 6 .0 %和 6 9.5 %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或P <0 .0 5 )。结论 :SV能迅速改善APU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促进溃疡的愈合 ,能有效改善溃疡周边胃粘膜血流量 ,无明显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尿素酶比活性定量分析对HP感染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幽门螺杆菌 (HP)尿素酶比活性定量分析法 ,探讨该法对慢性胃病 HP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患者胃粘膜处理后分别检测 HP尿素酶活性 ,将定量分析法与定性方法 (粘膜涂片革蓝氏染色 ,1min尿素酶试验 ,PCR法和组织学切片 HE染色法 )进行比较。结果 :HP尿素酶比活性平均值在慢性浅表性胃炎 (CSG)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胃溃疡 (GU)、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DU)、胃癌 (GC)组分别为 2 80 .2、389.5、342 .7、832 .0、347.5 (u/ dl) ,患者各组的比活性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9.1u/ dl,P<0 .0 0 1)。该法定量检测 HP:(1)敏感性为 94.0 % ,接近于 PCR法和尿素酶法 ,而高于涂片法和组织学法。(2 )特异法为 91.1% ,与尿素酶法、涂片法和组织学法相近 ,略高于 PCR法。结论 :本研究资料提示胃粘膜 HP尿素酶比活性定量分析有助 HP感染的诊断更适用于科研及治疗后的动态观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汉族、藏族不同民族间球部解剖结构变异及球部溃疡的发生率有无差异。方法 内镜观察 2 2 4 74例汉族和 1 987例藏族的球部解剖结构及球部溃疡发生情况。结果 藏族十二指肠球部解剖结构变异率 2 7.83%,明显高于汉族 1 6.2 3%(P <0 .0 1 ) ,球部溃疡检出率5 .69%,明显低于汉族 1 5 .76%(P <0 .0 0 1 )。结论 藏族十二指肠球部解剖结构变异率明显高于汉族 ,藏族球部溃疡检出率明显低于汉族。  相似文献   

14.
血清CagA-HP IgG的检测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胃溃疡(GU)、胃癌(GC)、慢性浅表性胃炎(CG)及无胃粘膜异常者进行CcgA-HP IgG检测的对照研究.方法:采用ELISA法对210例研究对象进行CagA-HP IgG检测,同时测定HP抗体.结果:对照组CagA-HP IgG阳性率13.2%与各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HP抗体阳性率50%与GU、GC组有显著差异(P<0.001),与CG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agA-HP IgG检测对GU、GC的诊断价值优于HP抗体,并对HP感染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空腹胃液、胃粘膜组织总胆汁酸 (TAB)的含量对胆汁返流性胃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47例胆汁返流性胃炎 (RG)组 ,15例消化性溃疡 (PU)组 ,2 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 (CSG)组及 12例正常对照组在胃镜检查的同时 ,抽取胃液 ,钳取胃粘膜组织作 TBA含量测定。胃粘膜组织同时作 HP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胆汁返流性胃炎组胃液及胃粘膜组织 TBA含量分别为 (315 .85 5 0± 35 .946 8)μm ol/ L ;(0 .2 10 7± 0 .0 810 )μmol/ g。明显高于 PU、 CSG及正常对照组 (P <0 .0 0 1)。胃粘膜组织 TBA含量与胃液 TBA含量呈明显正相关 ,rs=0 .82 8,P <0 .0 0 1。胃粘膜的炎症程度也随 TBA含量的增加而加重。χ2 =15 .6 37,P <0 .0 0 5。随着 TBA含量的增加 ,HP的检出率下降 ,χ2 =9.42 ,P <0 .0 1。结论 :胃液、胃粘膜组织 TBA含量对胆汁返流性胃炎有诊断价值。而胃粘膜组织 TBA含量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6.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消化性溃疡和反流性食管炎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比较幽门螺杆菌在消化性溃疡(GU和DU)和反流性食管炎(RE)中检出率的不同,探讨幽门螺杆菌对RE的作用.方法入选病例为胃镜室检查且具有Hp检测结果的下列患者:RE,RE GU,GU,RE DU和DU,共2018例,1240例患者进入分析,其中RE 287例,RE GU 13例,GU 225例,RE DU 31例,DU 684例,各组年龄差异无显著性(P=0.20).结果Hp检出率分别为RE 35.2%,RE GU 38.5%,GU56.4%,RE DU 54.8%,DU 70.9%.Hp在GU中的检出率高于在RE和RE GU中的检出率,Hp在RE DU中的检出率高于其在RE中的检出率(P=0.027),但是低于Hp在DU的检出率(P=0.047).结论Hp可能对食管具有潜在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张春华 《黑龙江医学》2001,25(4):248-249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HP)与胃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 本文对以往因上腹不适来本院就诊的2 2 5例患者进行了幽门螺菌检测、胃镜检查和胃粘膜病理活检。结果 提示HP检出阳性率为 53.8%。HP感染时是胃粘膜腺体萎缩和肠上皮化生 (肠化生 )发生率分别为 9.1%和 14.9% ,显著高于无HP感染的胃粘膜萎缩和肠化生发生率 2 .9%和 7.7% (P <0 .0 5)。HP感染时发生胃粘膜萎缩及肠化生的平均年龄分别为 4 6 .6± 14.4岁及 39.3± 13.6岁 ,显著小于无HP感染时的胃粘膜萎缩及肠化生年龄 56 .2± 9.1岁及 58.2± 8.6岁(P <0 .0 1)。结论 提示早年感染HP可使胃粘膜萎缩及肠化生及非典型增生发生率增高 ,增加了患胃癌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8.
小儿消化性溃疡1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小儿消化性溃疡的特征以及探讨其与幽门螺旋杆菌(HP)的关系。方法1200例小儿行纤维内镜检查,并对胃黏膜进行组织培养,病理检查,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HP。结果行胃镜检查的小儿消化性溃疡比率为10.5%(126/1200),其中十二指肠溃疡(DU)占86.5%,胃溃疡(GU)占11.1%,复合性溃疡占2.4%,男:女为2.07:1,以DU多风,DU好发于球部,GU多发于窦部,胃角中段,GU中HP检出率高,DU中HD检出率低。溃疡复发均伴有HP感染。结论小儿消化性溃疡,好发于学龄期以上,以DU多见,DU与HP感染密切相关,复发亦与其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延安市宝塔区消化性溃疡(PU)临床胃镜特点和季节变化规律,为该区的PU的防治提供理论。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09~2008-09经临床和胃镜检查确诊为PU的1066例患者资料。按照病变部位、发病季节和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情况,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法检测对其有无并发症等情况进行分析及比较。结果在4194例胃镜检查者中,检出PU患者1066例,检出率为25%,其中DU占66%,GU占32%,CU占2%。男女比例为2.1∶1,其中DU为2.6∶1,GU为2.2∶1,CU为2.4∶1。GU患者平均年龄比DU患者大;DU发病以30~岁年龄组为最多见,GU发病以50岁年龄组最多见。PU冬季发病率高于夏季,在DU的病变部位中依次为球部前壁58%、大弯侧20%、小弯侧13%、后壁7%、球后2%;GU则窦部45%、胃角22%、胃体10%、幽门管15%、胃底和贲门8%。HP感染在不同类型的PU中无差异(P>0.05)。结论延安市(区)的PU内镜检出率为25%,PU的发生和性别、年龄、季节和溃疡部位密切相关,合并HP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汪文生  李敏  陈刚 《安徽医学》2004,25(5):397-398
目的 了解近 2 0年消化性溃疡的内外科治疗变化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84年 1月~ 2 0 0 3年12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 2 165例 ,其中采用手术治疗 484例 (GU 2 5 1例 ;DU 2 3 3例 )、内科治疗 1681例。结果 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中 ,选择外科治疗方法的比例呈下降趋势 ,且具有总体的差异显著性 (P <0 .0 1) ,特别在 1996~ 1999年段与上一年段相比 (P <0 .0 0 5 )。结论 通过内科的抑酸、抗HP规范治疗、内镜治疗及维持治疗 ,可以明显降低消化性溃疡的外科手术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