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生儿疾病是儿科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宋代刘昉的《幼幼新书》对新生儿的护理和新生儿疾病的防治是一大贡献。其提出的优生优育的思想具有一定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并提出对脐风、鹅口疮等新生儿疾病的防治。《幼幼新书》对临床具有较高参考价值,并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刘昉对于新生儿学的贡献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2.
<正>刘亚农(1884—?),字幼雪,福建侯官人(今福州人),为末代帝师陈宝琛及门弟子,少年时期病中自学中医,后又跟福州名医邱肖川学习中医。年轻时边做官边行医,中年后弃政从医,悬壶济世于北京、福州等地。积极推动中医事业的改革,著书立说,捐资办学,倡导建立中西医学会,主张中西医取长补短,以中为主,兼学西医之长,为民国时期重要的中医名家。然而对于这样一位当时的中医界泰斗,现有的文献仅零星记载其观点或著作,未见对其进行系统研究。今查阅文献,对刘亚农的生平与著作进  相似文献   

3.
宋禧原有《庸庵文集》三十卷《庸庵诗集》十卷,文集久失。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得文39篇,附十卷诗后,编为十四卷,入《四库全书》。《全元文》据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集外又补辑3篇,入编为41篇。今从《永乐大典》及元明人其它文献中复拾辑其遗文4篇及罕见其传之《文章绪论》一文,并考其生平及著作,以补《全元文》之缺。  相似文献   

4.
清代医家郑重光擅长方术,精于伤寒,对前人著述多有发挥,自成特色。郑重光生于公元1638年,卒于公元1716年,祖籍新安歙县,出生于江苏仪征,又寄居江都,后迁扬州府城。郑重光字在辛,号素圃,著有《伤寒论条辨续注》《素圃医案》《温疫论补注》《伤寒论证辨》《伤寒论翼》(《伤寒论翼》未见单行本,后有将5种书合刊为《郑素圃医书五种》)。  相似文献   

5.
吴崑的生平、著作及学术功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崑(1551—1620),字山甫,号鹤皋,自号参黄子。我国明代著名医家、医学理论家、藏书家。代表著作有《黄帝内经素问吴注》、《脉语》、《医方考》、《针方六解》等,在中医理、法、方药及针灸等方面都为祖国医学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吴崑弃儒从医、悬壶济世的同时,又有大量医学著作流传于世,从其诸多著作中,不仅可见其知识的渊博,更见其谦逊、勤奋、严谨的治学态度,更重要的是他在创新意识的指导下,结合自己丰富的临证经验,摒弃空谈、突破前人,为后世树立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典范,深为后人所推崇。  相似文献   

6.
宋·吴洪撰《脉赋解义》 ,该书久佚 ,今发现存于《诊脉须知》中。《诊脉须知》共 5卷 ,此乃书商辑成 ,内含多种宋代脉书。因吴仲广的脉书置于首卷 ,故其署名被误以为是《诊脉须知》全书的作者 ,且被误作明代人。与《诊脉须知》合刊的《诊脉要诀》3卷 ,经考为《察病指南》的更名书。明代还有两个与吴洪同名的医家 ,籍贯不同 ,且均未著脉书。  相似文献   

7.
通过搜集与整理岭南医家的学术、临证资料,发掘、总结岭南冠心病学术和岭南名家的胸痹临证经验,探讨岭南冠心病治疗、辨证的地域特色,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岭南医学,提高冠心病的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8.
兰茂,字廷秀,号止庵,外号和光道人、玄壶子、洞天风月子,云南嵩明杨林千户所石羊山人(现嵩明县杨林镇)。兰茂原籍河南洛阳,一说武涉。兰茂生于明洪武三十年,卒于明成化十二年(公元1397—1476年),享年八十岁。兰茂是云南历史上著名的民间中医药学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学者。他酷爱本  相似文献   

9.
收集整理民国时期岭南地区较早一批针灸医家之一的陈主平的现存针灸著作,考证其生平事迹,探讨其针灸著作《中医刺灸术讲义》和《刺灸术讲义》的关系和学术特点。陈主平主张取穴重解剖定度量,依度量定穴位位置;取穴治疗,关键在辨证论治,认为欲辨证论治,需明《内经》、《难经》要旨;急症治疗,刺灸较药物治疗为宜。陈主平著作为岭南地区现存最早的针灸教材,对后世岭南针灸教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吴崐是新安医学名家之一.1584年,吴崐撰成《医方考》6卷.1594年,撰成《素问吴注》24卷.1618年,撰成《针方六集》6卷,由程标捐资刊刻.吴崐尚撰有《脉语》2卷,成书年代不详.《医方考》有明刊本、日本及朝鲜刊本、旧抄本、现代版本4类版本.《吴注素问》有明清刊本、日本刊本、旧抄本、影印本、现代版本5类版本.《针方六集》有明刊本、抄本、影印本及现代版本4类版本.《脉语》多与《医方考》合刊,除部分现代版本未附《脉语》之外,《脉语》的版本大致同于《医方考》.  相似文献   

11.
龙日格丹达尔,喀拉喀蒙古人,生于1842年,卒于1915年,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著名蒙医药学家。他从小受戒学法,先后读通了佛教五明,尤其酷爱医方明。由于成绩卓著,成为了蒙古地区所公认的神医。早年因受迫害未能著名,后因十三世达赖喇嘛的发现和推荐,在蒙古地区迅速成名。他先后撰写出版了《诃黎勒晶珠解疑难经》《塔教得》等5部著作,在蒙医药学术界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13.
清代岭南医家麦乃求是岭南伤寒辨证论治派的医家,其著作《伤寒法眼》传承柯韵伯《伤寒来苏集》学术观点。麦乃求主张以六经为纲、以方类证、方证对应的编排体系来研习仲景《伤寒论》;认为伤寒包括发热病与不发热病,仲景六经为百病立法之本;善治伤寒发热,治热病有叶天士遗风。麦氏《伤寒法眼》近现代知晓者少,但麦氏作为岭南清代重要的仲景理论阐扬者,其学术贡献应得到肯定。  相似文献   

14.
<活幼心法大全>九卷,为明代福建宁化的官员兼医家聂尚恒(久可)撰写,成书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此书论痘症、痧症、幼儿杂症,详载各症尤其是痘症的辨治与方药.全书载医论十余条,痘症各阶段的辨治方30首,对痘疹备用紧要诸症附方论16条及处理方药,并附古今治痘要方12首,治痘医案11则.对于痧症及幼儿常见杂证亦有论有方,详列辨治方案.  相似文献   

15.
叶文珍  彭榕华 《西部医学》2018,49(1):41-42;60
<正>萧贤忠(1954—),男,闽县(今福建福州)人,出生于"草药医世家",祖上七代从医,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萧氏中医外科"代表性传承人[1],1993年被列为福建省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人,2000年起任"福州市萧治安中医外科医院"院长,2014年起任福州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福州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福州市鼓楼区第十四及第十五届人大常委。1中医世家,代代相传  相似文献   

16.
《丹溪心法》及朱氏相关著作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后人研究丹溪证治心法的系列著作进行考证,认为其蓝本是《金匮钩玄》。《丹溪心法类集》即是"心法"的陕板;程充徽板《丹溪心法》是"心法"系列著作的代表;卢和《丹溪纂要》、方广《丹溪心法附余》、高子正《丹溪先生治法心要》也各具特色。《脉因证治》、《丹溪手镜》系明代黄济之《本草权度》之伪托,当从系列著作中排除。  相似文献   

17.
秦昌遇,字景明,号广野道人,又号乾乾子。上海人,明代著名医家,撰著甚富,有《伤寒总论》、《脉法颔珠》、《方剂类选》、《病机提要》、《症因脉治》、《幼科折衷》、《幼科金针》、《幼科医验》、《痘疹折衷》和《大方医验大成》等10种著作行世。秦氏生平志趣高雅,董文敏尝绘《六逸图》,皆郡耆宿,  相似文献   

18.
19.
倪维德(1303—1377),明代医家,自幼博学多识,饱读诗书,凡经史子集,医卜方技之书,无不猎涉,以为“医为儒者之一事”,故继承家学,以医为业。倪氏初习《惠民和剂局方》,认为古方新病多不相全,遂改习刘完素、李东垣、张从正,融会三家之学,通晓各科,尤擅眼科。金元三家之中,尤其推崇东垣,故校订罗天益编录的《东垣试效方》9卷,并刊行传世。  相似文献   

20.
正1怀远生平与著作怀远,字抱奇,云间(今上海松江)人,生卒年月不详,清代嘉庆年间名医。怀远家世业医,少年习儒,壮年之时继承家学,以医济世近30年。怀远精研岐黄之说和仲景之论,医术精湛,擅长伤寒和杂症的诊治,并兼通五官科、外科、女科,为具有多学科临证经验的医家。怀远认为医者行医济世而施诸利济,不若著书立说垂之以言。遂博览诸书,详审其要,结合家传经验,并参以己见,历经20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