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宫颈癌前病变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宫颈病变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阶段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正确的治疗,使宫颈癌成为一种可以预防、可以治愈的疾病;方法:对于有症状的病人及高危人群,根据临床规范诊疗程序,结合目前国内外最新检查方法通过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多点活检组织学检查、宫颈锥切术,对于宫颈癌前病变CIN作出及时的诊断和正确的治疗,使宫颈癌成为一种可以预防、可以治愈的疾病;结果:通过仔细筛选和系统检查,宫颈癌前病变CIN可以被识别,正确的治疗;结论:宫颈病变可以在CIN阶段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正确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一组宫颈癌前病变的总称,包括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和宫颈原位癌(carcinoma insitu,CIS)。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在性质上已不同于正常细胞,为良性上皮向癌变方向发展的一个过渡阶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病变及宫颈鳞癌的标记物--Ki-67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4例宫颈鳞癌、77例宫颈上皮内病变、23例正常宫颈组织中Ki-67的表达水平,并加以分析。结果:①Ki-67阳性表达率在宫颈鳞癌中最高(100%),宫颈上皮内病变次之(93.33%~100%),正常宫颈组最低(39.13%)。宫颈上皮内病变及宫颈鳞癌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从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病变到宫颈鳞癌,Ki-67的表达强度逐渐增强,两者呈正相关(r=0.7708)。结论:Ki-67参与宫颈上皮内病变、宫颈鳞癌的发生。作为早期诊断宫颈上皮内病变及宫颈鳞癌的标记物,Ki-67的检测可提高宫颈鳞癌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阴道镜在诊断宫颈病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6570例宫颈病变患者的阴道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6570例宫颈病变患者中,组织病理学检查625例,确诊为宫颈上皮肉瘤样变138(CINⅠ-Ⅲ级)例(22%),宫颈原位癌213例(2,08%),宫颈浸润癌24例(3.84%),宫颈慢性炎症450例(72%)。结论阴道镜检查对诊断宫颈疾病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确定宫颈病变种类,探讨宫颈上皮内瘤样变与宫颈侵润癌的检出率。方法对2006年9月-2007年3月阴道镜检查790例,定位活检218例资料分析。结果诊断为异常阴道镜图象并取活检218例,发现CIN48例,宫颈侵润癌2例。结论阴道镜是辅助诊断宫颈疾病的重要方法,在宫颈病变观察及指导活检中居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宫颈疾病尤其是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对于其相应的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电子阴道镜结合病理学检查,提高了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早期诊断率,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普遍的检查方法。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应用阴道镜诊断宫颈疾病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宫颈在妊娠期发生一系列组织化学及血液流变学改变,使其较易发生水肿,分娩时某些产科异常,则是产生宫颈水肿的直接原因。宫颈水肿可致难产,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对减少母婴围产期并发症极为重要。本文就其诊断与处理做一简单叙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阴道镜检查对诊断宫颈湿疣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病理学确诊为宫颈湿疣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其诊断。结果56例宫颈湿疣患者,其中尖锐湿疣45例(占80.36%),扁平湿疣11例(占19.64%),临床诊断宫颈湿疣19例,临床检出率为33.93%,阴道镜诊断宫颈湿疣49例,阴道镜检出率为87.5%,其中阴道镜诊断宫颈尖锐湿疣45例,诊断符合率为100%,扁平湿疣4例,误诊7例,诊断符合率为36.36%。结论阴道镜检查对诊断宫颈湿疣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杨宏  赵立志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8):2104-2104
目的:探讨宫颈病变的最佳诊断方法。方法:对我院2004年至2007年就诊的200例经阴道镜检查并经病理学确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阴道镜检查结果、宫颈刮片、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例中检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5例,宫颈鳞癌2例;阴道镜检出了94.25%宫颈病变,宫颈涂片检出了87.26%宫颈病变,细胞学与阴道镜下活检联合应用无漏诊。结论:阴道镜对宫颈病变的诊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EEP)在诊断和治疗宫颈病变中的应用。方法对经阴道镜及活检初步诊断为各种宫颈病变的86例病人,采用宫颈LEEP治疗,官颈病变移行区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观察不良反应,统计手术时问、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LEEP治疗成功率为96.5%(83/86),平均手术时问为5.1min,出血量每例平均9.1mL。无继发性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结论LEEP为诊断和治疗宫颈病变提供可靠的病理标本,对诊断、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杨小梅 《中国热带医学》2009,9(7):1304-1304,1271
目的 评价细胞学和电子阴道镜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2006年4月-2008年2月233例宫颈涂片和阴道镜检的结果,与活检组织病理学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233例中检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63例,CINⅡ55例,CINⅢ(原位癌)14例,3例宫颈浸润癌,其余98例为慢性宫颈炎。宫颈涂片检出了93.63%宫颈病变。阴道镜检出了93.56%宫颈病变,细胞学与阴道镜下活检联合应用可提高早期诊断率。结论细胞学与阴道镜下活检联合应用能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2.
利用宫颈细胞电脑检查系统(CCT)对461例宫颈涂片作细胞学诊断,所有涂片全自动电脑分析检测,找出可疑的128个视野的细胞储存于数码磁带,由病理细胞学专家在高分辨电脑显示器作进一步复诊,对可疑细胞经显示器的坐标位置在光镜下复况玻片,作出最后诊断,结果:鳞状上皮浸润癌3例(0.65%),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10例(2.17%),上皮内非典型细胞15例(3.25%),乳头状瘤病毒感染13例(2.82%)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26岁,剖腹产术后6个月,夜间突发性大量阴道流血,并轻度腹痛,遂来我站检查。B超声像显示为:子宫大小形态正常,约6.7cm×5.8cm×5.2cm,肌层回声均质,子宫内膜回声增强,明显增厚约2.4cm。子宫颈部增大,可见妊娠囊回声,约1.2×1.1cm,囊内似见胎芽,无明显服心搏动。因宫颈妊娠为罕见病例为排除宫颈部那氏囊肿,遂为患者做尿妊娠试验,结果为HCG(+);结合患者症状和HCG(+),B超诊断为宫颈妊娠。经住院流产后病理验证,确诊为宫颈妊娠,B超诊断符合。讨论宫颈妊娠是指孕卵在子宫颈管内着床和发育,故又称宫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在诊断宫颈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宫颈病变患者580例进行阴道镜检查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0例宫颈病变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并全部行病理活检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142例,宫颈浸润癌21例,慢性宫颈炎417例。结论:阴道镜检查对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阴道镜在诊断宫颈病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300例宫颈病变患者的阴道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300例宫颈病变患者中,组织病理学检查285例,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样变36例(CINⅠ级~Ⅲ级)(12%),宫颈原位癌7例(2.3%),宫颈浸润癌4例(1.3%),宫颈慢性炎症253例(84.3%)。结论:阴道镜检查对诊断宫颈疾病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宫颈高分化腺癌,比较少见。因其癌组织与正常宫颈腺体十分相似,因此,诊断有一定的困难。近15年来,我们共遇高分化腺癌6例。现结合文献复习,讨论本病的诊断体会。  相似文献   

17.
宫颈机能不全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经阴道B超早期诊断宫颈机能不全及早期治疗的效果。方法测量29例宫颈机能不全者的宫颈长度,观察有无内口开大的征象,并与50例相同孕周的正常妊娠者进行比较。结果正常妊娠者的宫颈长度为36±9mm,宫颈机能不全者的宫颈长度显著短于正常妊娠者,并出现内口开大的征象。结论宫颈长度较正常妊娠妇女缩短>30%,伴有内口开大的征象是宫颈机能不全的重要表现。早期进行宫颈环扎术的孕妇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8.
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荣 《中国医刊》2007,42(5):56-58
目的 探讨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2001年9月至2006年6月360例阴道镜检查结果联合病理检查结果回顾性分析。结果 阴道镜活检病理确诊为慢性宫颈炎271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75例,宫颈鳞癌1例,宫颈腺癌1例,宫颈尖锐湿疣12例,阴道镜图像对CIN诊断敏感性为84%,主要分布在20—39岁年龄段。宫颈癌好发年龄为30~49岁。细胞学检查与阴道镜下活检结果有一定相关性,阴道镜图像可纠正假阴性的细胞学结果。结论 阴道镜检查能早期发现宫颈尖锐湿疣、CIN和宫颈癌,可作为宫颈疾病常规检查方法和宫颈癌筛查诊断项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宫颈病变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3年门诊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提示为宫颈炎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病例共1473例,进行宫颈LEEP/锥切术,将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两者的符合程度,判断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结果以宫颈LEEP/锥切术之病理结果作为诊断标准,两者病理结果相符率93.48%(67/102)。10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病例中,LEEP术较活检病理级别降低者占22.55%(23/102);LEEP术较活检病理级别升高者占11.76%(12/102),两种方法结果相比,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阴道镜可发现宫颈微小病灶,结合宫颈活检是诊断宫颈病变的有效手段,适用于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0.
1800例电子阴道镜诊断宫颈疾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玲  涂江莲 《重庆医学》2006,35(12):1119-1121
目的探讨电子阴道镜在宫颈疾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1800例宫颈疾病患者的阴道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在1800例患者中,行病理检查802例,经病理确诊为慢性宫颈炎452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320例,宫颈癌12例,宫颈尖锐湿疣14例,正常宫颈7例,阴道镜对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宫颈癌、宫颈尖锐湿疣的诊断符合率分为96.02%、98.13%、91.67%、92.86%。结论电子阴道镜检查对早期诊断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和亚临床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