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调查本科护生实习早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量表对144名本科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本科护生实习早期的职业生涯规划总分为(155.75±23.71)分。不同特征的本科实习护生在“护理专业是否为第一志愿”“专业选择的决策者”及“选择护理专业的依据”3个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学校应加强本科护生的早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利于稳定护理人才,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本科实习护生的核心能力和专业观状况,找出存在问题,改进临床教学。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本科师生均参与评价的方式,对本科护生的临床护理能力、评判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教学能力及专业观几方面进行调查。结果教师评价本科护生核心能力达到较好,总得分为(100.08±17.52)分,本科护生自评核心能力达到中等,总得分为(94.57±20.65)分;教学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均分最高,评判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专业观均分最低;师生对26项目的评价,6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师对护生的评价结果总体高于护生的自评结果。结论本科护生核心能力在中等以上,但在评判思维、解决问题能力和专业观方面存在不足,需要采取相应教学改进措施,提升本科护生职业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3.
学习迁移理论指导在临床护理教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学习迁移理论指导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提高临床护理教学水平。方法采用等组实验研究法,将138名护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运用传统临床护理教学,实验组采用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方法,比较临床护理教学效果。结果两组护生的专科理论成绩、平时成绩、专科操作以及护理病历书写成绩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习迁移理论指导临床护理教学可以提高护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她们的理论基础知识、病历书写以及护理操作技能水平,培养她们的思辨能力、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4.
本科护生护患沟通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护患沟通能力及其影响因素,为护理本科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护理专业学生护患沟通能力评价量表和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对172名本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004年级与2005年级本科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科护生护患沟通能力得分与学校、家庭、个人三方面中的12项因素呈正相关(P〈0.05)。结论在本科护生的教育过程中,护理教育者应该注重对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PBL教学法对于培养本科护生科研能力的作用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分析PBL教学法对于培养本科护生科研能力的效果。方法把60名本科护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人,对照组以传统教育方法实行老师一对一指导。实验组分三个层次采用PBL小组形式教学。结果两组护生实习前科研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结束后实验组护生的临床科研能力及毕业论文写作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BL教学法能够充分调动本科护生自主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更好地提高本科护生在临床护理中发现问题并合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有利于培养本科护生独立研究和创新的能力,可有效促进本科护生的个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龚敏  宋意  李明曲 《护理学报》2010,17(15):8-11
目的了解护理管理者及在院本科护士对本科护士临床能力的评价,为本科护士正确评价自身能力及医学院校护理本科教育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不记名调查问卷收集资料,以信访的方式分别对94名本科护士和38名临床护理管理者进行本科护士临床能力的调查,对比分析护理管理者与本科护士本科护士临床能力评价的差异。结果护理管理者对本科护士的理论知识、自学能力、护理教育能力、沟通交流能力、护理科研能力、护理管理能力、判断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英语水平满意度的评估均高于本科护士自身的评估(P〈0.01或P〈0.051,本科护士对其团队合作意识、对服务对象的责任感、适应能力的满意度均高于护理管理者(P〈0.01或P〈0.05)。结论本科护士要坚定专业信念,客观认识自身发展优势;护理本科教育要增加人文社会课程的比例,提高护生综合素质,选择和建设一批高层次的临床护理教学基地,促进护生专业思想的稳定;临床护理管理者要根据本科护士的优势安排其工作.建立职业阶梯式发展体制,做到人尽其才。  相似文献   

7.
PBL教学法对本科护生临床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对本科护生临床学习自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制自主学习能力评价表比较实施PBL教学法前后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变化情况。结果实施PBL教学法后护生自主学习能力5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PBL教学法后护生的总体自主学习能力较实施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PBL教学法是提高本科护生临床学习自主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临床情景模拟培训对实习护生临床决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日的探讨临床情景模拟训练对实习护生临床决策能力的影响。方珐对在我院实习的护理本科生163人进行临床决策能力测量,分层抽样抽出测量得分在70-80分段的81人,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在教学中增加临床情景模拟训练。结果实验组在培训3个月末的测试结果与入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6个月末与人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在培训3、6个月末时的测试结果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牦床情景模拟训练在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可提高护生的护理临床决策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民族护理本科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为建立针对不同民族护理本科生的培养教育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彭美慈等修订的评判性思维量表,对新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1—4年级本科护生(2005级-2008级)进行普查。评判性思维得分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不同民族本科护生之间评判性思维能力的两两比较采用LSD法。结果汉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其他少数民族本科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分别是(283.65±26.75)、(279.92±30.71)、(266.94±27.99)、(266.40±30.82)、(270.70±18.80)分。汉族与维吾尔族本科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在总分和各维度得分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汉族与哈萨克族本科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分析能力和认知成熟度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回族与维吾尔族、回族与哈萨克族除在认知成熟度方面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其他各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本科护生在评判性思维自信心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汉族本科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较高,不同民族本科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不同。护生评判性思维的养成与宗教信仰、民族个性、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整个护理教育过程息息相关,护理院校针对不同民族护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各民族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对促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护理教育及临床护理工作的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积极情感互动在护理临床带教中是否具有推动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护生120名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名。实验组在教学中通过情感互动来激发护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对照组在教学中不运用情感互动。1个月后对护生的临床技能测试与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护生的自我管理、热爱学习、自我控制三个维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537,3.980,2.858;P〈0.05或P〈0.01);两组护生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7.562,5.496,6.590,4.267;P〈0.01)。结论情感互动能激发护生的参与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激发护生的潜能,提高护理临床教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不同群体对本科实用型护理人才临床能力的期望状况.方法 采用本科实用型护理人才临床能力期望问卷,对护理管理者、临床带教教师、本科学历护士、本科实习学生、护理院系专职教师、临床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本科实用型护理人才应具备的临床能力,并比较不同群体的差异.结果 临床处置能力和沟通能力排在前两位,科研能力排在最后一位.不同群体对临床能力的重要性评价存在一定差异,护理管理者对管理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评分较高,学生对观察病情、发现护理问题、制订护理方案等的评分低于带教教师.结论 临床处置能力和沟通能力是本科实用型护理人才被期望具备的首要能力,应引起护理管理者和护理教育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Clinical teaching is a dynamic process that occurs in a variety of sociocultural contexts. The quality of student-teacher interaction in the clinical field can either facilitate or hinder the students' learning in the clinical area.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 study to explore Jordanian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effective clinical teacher characteristic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verall, the nursing students rated the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of the clinical teacher as the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which when compared to the Western population was different. When male and female nursing students' perceptions were compar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However, responses of nursing students from the three academic years differed significantly in that second-year students rated the clinical teachers' relationship with students as most important and fourth-year students rated personal qualities of the clinical teachers as most important. The results were significant in that they were congruent with the students' level of education and most importantly, their cultural beliefs and values about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3.
对44名本科实习护生临床能力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评价本科实习护生毕业时所具备的实际临床能力。方法根据自行研制的本科实习护生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编制本科实习护生临床能力评价表,采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方式对44名本科实习护生进行评价。结果44名本科实习护生的临床能力大部分处于良好和中等水平,少数处于优秀或及格水平,不及格人数为零;临床处置能力、护理沟通能力、健康教育能力、职业心理素质相对较强,而临床科研能力、临床管理能力和临床教学能力相对较弱。结论被选取的本科实习护生临床能力现状与预期期望相吻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护理专业实习生对临床能力培养的需求,为今后制订相应培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45名护理本科实习生和60名护理专科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习生对各项临床能力的培养需求程度均较高,其中对理论知识、临床护理能力、沟通协作能力的需求最高。本、专科生对临床能力需求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从排序看,本科生除对临床护理能力需求较高外,对护理职业素质需求也较高,而专科生则以临床护理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需求为主。结论护理专业实习生对临床能力的培养需求程度较高,本、专科生各项临床能力需求排序有所不同。教育者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制订相应的临床能力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5.
对临床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调查   总被引:85,自引:2,他引:83  
目的 :了解护理临床带教老师和本科学生对临床教学行为的认知。方法 :选择整群抽样 ,采用自设调查表对北京和天津地区四所三级甲等教学医院承担本科生临床带教工作的临床教师以及本科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部分访谈。结果 :教师和学生都认为“护理能力”行为是临床教师最重要的行为特征 ,其次是“教学能力”行为和“评价”行为。国内教师和学生对临床教师的“教学能力”行为重要性认识与国外相比仍有差异。结论 :国内师生对临床教师的“教学能力”行为重要性认识不足 ,师生双方在护理教育理念上与国外教育者、学习者存在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6.
临床学习环境对护理本科生专业能力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临床学习环境对护理本科生实习1个月末至6个月末专业能力发展的影响.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分别在护理本科生进入临床实习后1个月末和6个月末,发放护理本科生专业能力问卷,6个月末同时发放护理本科生临床学习环境评价问卷.结果 临床学习环境评价较好的护理本科生,在专业能力总分及运用护理程序、个体照顾、管理和评判性思维维度得分方面高于临床学习环境评价较差的护理本科生(P<0.05).结论 临床学习环境对护理本科生专业能力发展有一定影响,临床学习环境评价越好,护理本科生越能够形成良好的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护理本科生临床能力、自我效能感的现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教师帮助学生提高临床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及临床能力自评量表对在三级甲等医院实习的128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理本科生自我效能感均分为(2.58± 0.85)分,临床能力均分为(4.16±0.53)分.护理本科生临床能力总分及各因子和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了解护理本科生临床能力的现状及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有助于临床带教教师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从而提高学生总体临床能力.  相似文献   

18.
对护理本科生临床能力期望的研究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32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生应具备的临床能力。方法采用问卷法咨询40名护理教学和管理专家。结果临床处置能力、沟通交流能力是护理本科生最受重视的临床能力;健康教育能力是护理本科生重要的临床能力;此外,护理本科生应该具备一定的临床管理科研能力。结论护理本科生应具备的临床能力包括临床处置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健康教育能力、临床管理及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9.
刘敏  李颖 《中华护理教育》2011,8(8):348-349
目的 采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评价护理本科毕业生的临床能力.方法 设置OSCE考站,对2010届护理本科145名毕业生进行考核和成绩分析.结果 在本次考试中毕业生成绩分布均匀,分数在合理范围内,考试的信度及效度较好.结论 OSCE能够客观地反映毕业生的临床能力,但其考站的设置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