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AEEG)与脑干诱发电位(BAEP)在癫痫患儿检测中的意义。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38例癫痫患儿AEEG、BAEP的检测结果进行总结。结果:AEEG正常6例(15.8%),异常32例(84.2%)。其中,非特性异常12例,痫样波20例。BAEP正常15例(39.5%),异常23例(60.5%)。其中,21例BAEP改变形式多样,异常指标相混出现。AEEG与BAEP异常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X^2=5.329,P〈0.05。结论:癫痫患者存在脑功能损害及脑干功能异常是无可置疑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在语言障碍儿童中的变化规律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丹麦维迪KEY-POINT诱发电位仪,对我院2006年8月~2008年12月间79例语言障碍儿童进行BAEP检测结果 分析.结果 患儿BAEP总异常率为64.6%,其中15.7%为双侧BAEP各波消失;11.8%为单侧BAEP各波消失,伴另侧BAEP各波异常;72.5%为各波潜伏期(PL)、波间期(IPL)异常.结论 BAEP是一种简便、无创性、阈值稳定、结果 可靠、重复性强的检查方法 ,对于语言障碍儿童听力损害及神经传导通路的异常可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分析动态脑电图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取本院于2008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6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脑电图监测,观察组患者使用动态脑电图结合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进行监测,比较两组的预后评估价值差异。结果观察组的真阳性及真阴性人数均多于对照组,假阳性及假阴性人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检测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均高于对照组,错误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脑电图结合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的预后评估敏感性及特异性,增加评估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郑锦萍 《广州医药》2002,33(3):44-44
有关脑干脑炎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报告不多 ,国内尚无专题报道 ,现将 2例脑干脑炎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报告如下。例 1 男 ,38岁 ,发热 ,咳嗽 1天 ,昏迷 10小时拟病毒性脑炎住院 ,经抗感染治疗 ,2 4h渐清醒但出现双侧听力下降伴耳鸣 ,视物重影不清 ,头颅CT示头颅及脑干未见异常 ,EEG示正常范围脑电图 ,BAEP示右侧异常、左侧可疑异常 ,经用激素、抗病毒、营养细胞治疗 ,19天后听力改善 ,复视消失拟“病毒性脑干脑炎”痊愈出院。例 2 男 ,2 7岁 ,吞咽困难 ,饮水不能 ,左侧颜面、肢体 (上肢尤甚 )感觉减退 ,右侧中枢性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在语言障碍患儿中表现特征、检查技术特点及临床价值.方法 (1)分析120dBpeSPL获得的Ⅰ、Ⅲ、Ⅴ等的BAEP波的潜伏期、波间期;(2)降低刺激强度检查,获得不同分贝的听阈结果,并与120dBpeSPL进行比较.结果 (1)237例语言障碍患儿BAEP异常168/237例(70.9%),其中132dBpeSPL检查BAEP听力丧失116/237例(48.9%),听阈不同程度增高52/237例(21.9%);听阈完全正常69/237例(29.1%).(2)22/237例(9.3%)患儿120dBpeSPLⅠ、Ⅲ、Ⅴ等BAEP波的潜伏期、波间期正常,但听阈却有不同程度增高.结论 (1)语言障碍患儿BAEP异常率高,但尚有近1/3患儿听觉功能正常,故应早期、及时进行BAEP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听神经损害或听觉功能异常;(2)语言障碍患儿仅作120dBpeSPL检查是不够的,必须测定听阈.当听阈增高时,需逐级增加刺激强度检测,才能准确反应患儿的听觉功能.  相似文献   

7.
8.
本文报告了52例听觉正常儿童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波潜队期、波间期等项参数。对不同性别以及左右两侧耳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儿童BAEP 的Ⅰ、Ⅲ、Ⅴ波波形出现率成年结果一致;儿童Ⅰ、Ⅲ、Ⅴ波PL 较成年人正常值长(P<0.01);女性儿童BAEP 的PL IPL 较男性与短,与成年人性别差异一致;左右两侧BAEP 比较,左侧Ⅰ、Ⅲ泼PL 短于右侧(P<0.05),其余各值无显著性差异,但也表现为左侧稍短于右侧,与文献记载不同。  相似文献   

9.
儿童氟乙酰胺中毒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与脑电图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慧  吴惠玲 《广州医药》1998,29(2):46-47
对20例氟乙酰胺中毒的病儿进行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脑电图检查。发现病人临床病情轻重与BAEP及EEG改变有着一定的关系。对中毒患儿脑功能变化的观察,EEG改变较BAEP明显。患儿可发生继发性癫痫。中毒症状临床痊愈最早,BAEP随后,EEG最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脑电图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使用MEB-9100型BAEP仪及ZN-7800型8导EEG仪,对36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检查结果的分析.结果 BAEP正常6例(16.7%),异常30例(83.3%).EEG正常2例(5.6%),异常34例(94.4%).结论 在新生儿期,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脑功能的准确评估至关重要.其功能状态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脑电图(EEG)关系密切.BAEP与EEG为临床诊断HIE提供了有价值的客观依据,BAEP能客观、直接地反映脑功能状态及埙害程度,而常规的神经系统检查法和测听方法,在新生儿HIE中应用颇为困难,而BAEP检查敏感性高,影响因素小,结果准确可靠,说明BAEP、EEG对HIE的早期诊断,估计预后,指导治疗均有一定的价值,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唯一可靠的测试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眩晕患者的脑电图(EEG)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变化。方法从1998年1月至12月对所有就 诊的眩晕患者进行EEG及BAEP对照检查。结果EEG异常率较低,仅5.5%,而BAEP异常率达79%年龄小的患者主 要异常表现为Ⅰ波延长,可能系前庭神经局部供血不足所致。而年龄大于45岁的患者主要异常表现为Ⅲ~Ⅴ/Ⅰ-Ⅲ>1,可 能系颈椎病或动脉硬化等原因引起椎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结论眩晕是神经科一种常见症状,可由多种原因引起,EEG 检测的异常率较低。而BAEP反映第八脑神经和脑干听觉通路的活动,凡是累及听觉通路的任一病变或损伤都可出现 异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眩晕患者的脑电图(EEG)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变化。方法:从1998年1月至12月对所有就诊的眩晕患者进行EEG及BAEP对照检查。结果:EEG异常率较低,仅5.5%,而BAEP异常率达79%年龄小的患者主要异常表现为I波延长,可能系前庭神经局部供血不足所致。而年龄大于45岁的患者主要异常表现为Ⅲ-Ⅴ/Ⅰ-Ⅲ>1,可能系颈椎病或动脉硬化等原因引起椎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结论:眩晕是神经科一种常症状,可由多种原因引起,EEG检测的异常率较低。而BAEP反映第八脑神经和脑干听觉通路的活动,凡是累及听觉通路的任一病变或损伤都可出现异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在检测先天性耳聋儿童听神经通路的病变情况、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对76例先天性耳聋儿童进行睡眠状态下的BAEP监测。测Ⅰ~Ⅴ各波峰潜伏期(PL)和峰间潜伏期(IPL),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76例先天性耳聋儿童脑干诱发电位的异常率为99.1%。其中24例(22.2%)双侧Ⅰ、Ⅲ、Ⅴ波波形消失;20例(18.5%)一侧波形消失(其中15例为对侧波形消失,5例为对侧Ⅰ、Ⅲ、Ⅴ波潜伏期延长);53例(49.1%)双侧波形缺如;10例(9.3%)Ⅰ、Ⅲ、Ⅴ波潜伏期延长。结论BAEP对早期诊断儿童先天性耳聋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正常学龄前儿童听觉脑干施展电位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对正常学龄前儿童100只耳进行检测并与100例(200只耳)正常成人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和结论 显示学龄前儿童脑干听觉7诱发电位潜伏期较正常人有延长趋势,但两者相比较除Ⅰ波外无明显差异(P〉0.05),学龄前儿童组内结果比较未见性别及左右侧差异。  相似文献   

15.
6岁前儿童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脑干梗死患者吞咽功能障碍与脑电图结果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021年1月—2023年4月在厦门市仙岳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急性脑干梗死患者纳入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纳入为对照组,纳入的160例研究对象均接受脑电图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分析两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脑电图检查异常率并进行组间比较;比较不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表现的脑梗死患者吞咽困难及预后情况;比较不同脑电图表现的脑梗死患者吞咽困难及预后情况;比较不同预后情况的脑梗死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Ⅰ波、Ⅲ波、Ⅴ波、Ⅰ-Ⅲ波、Ⅲ-Ⅴ波。结果:观察组脑电图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患者比较,正常患者改良Rankin量表问卷(mRS)预后良好、吞咽困难情况较轻(P<0.05);与脑电图异常患者比较,正常患者吞咽困难情况较轻(P<0.05)。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预后良好患者Ⅰ波、Ⅲ波、Ⅴ波、Ⅰ-Ⅲ波、Ⅲ-Ⅴ波均低于预后不良患者(P<0.05)。结论:脑电图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异常患者的预后情况较差,吞咽功能障碍情况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脑电图(EEG)检测在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儿童中的作用。方法对35例确诊为言语语言发育障碍幼儿并做BAEP、EEG检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58例言语语言发育障碍儿童中,BAEP异常50例(86.2%),EEG异常14例(24.1%),BAEP与EEG两组异常率相比较,经χ2检验,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BAEP与EEG是两种简便、无创伤、结果可靠、重复性强的检查方法,可评估语言障碍儿童听力损害、神经传导径路和脑功能异常,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在儿童癫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 115例儿童癫痫与疑似病例的动态脑电图资料,与同期1 115例常规脑电图资料对照。结果动态脑电图组:39%检出癫痫样放电,4.2%捕捉到发作期的脑电图波形变化;常规脑电图组:14%检出癫痫样放电,0.8%捕捉到发作期的脑电图波形变化。经统计学处理,动态脑电图组的癫痫样放电检出率和发作期波形出现率明显高于常规脑电图组(χ2=179.5,P<0.01;χ2=26.45,P<0.01)。结论与常规脑电图比较,动态脑电图在儿童癫痫的诊断中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0.
药物中毒性耳聋儿童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友云  羊毅 《当代医师》1996,1(11):44-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