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涛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34(4):54-55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采用中医辨证加针灸手法治疗。结果19例患者中痊愈12例,占63.2%;显效5例,占26.3%;好转2例,占0.11%;总有效率为100%。结论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20 0 0年 6月至 2 0 0 2年 6月 ,我们同期随机分组采用理疗加中药和曲马多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观察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止痛效果 ,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带状疱疹皮损已痊愈但均有后遗神经痛 ,共 70例。其中男 46例 ,女 2 4例 ,年龄 48-72岁 ,平均 59岁。1 .2 治疗方法理疗中药治疗组 :所有病例均服中药 (药方 :郁金、延胡索、金钱草、炙甘草、丹参、当归、红花、乳香、没药、柴胡 ) ,日一剂煎服 ,早晚各服1次 ,同时每日上午进行理疗。理疗具体方法为疼痛在腰以上者取合谷、曲池穴 ,在腰以下者取阳陵泉…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128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药物治疗,观察组进行针灸治疗,进行两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结果:观察组具有82.8%治疗有效率,对照组具有67.2%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针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开展针灸治疗能够收获显著疗效,具有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针灸围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12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针灸围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针灸围刺治疗,对照组口服西药消炎痛,肌内注射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结果治疗1疗程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3.6%,无不良反应;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1%,不良反应轻微。结论针灸围刺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并发症之一,其病程长,疼痛剧烈,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以探讨此病的临床治疗思路为主旨对此病的成因及治疗方法从中西医两个方面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针灸与中药配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灸和中药配合治疗(针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31例病人针药治疗组予活血化瘀、疏肝理气中药,配合局部梅花针叩刺、拔罐和穴位注射治疗.使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同时观察28例病人西药治疗组,予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和口服抗抑郁药物治疗,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针药组止痛有效率81%,西药组5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针灸与中药配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较好的疗效,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
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状疱疹是一种病毒性皮肤病,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因病毒累及神经节后根而发病.本病骤然发病,沿一侧周围神经分布区出现集簇性水疱,排列呈带状,伴有神经痛及附近淋巴结肿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针灸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33%,对照组有效率73.33%,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肯定,操作简单,安全无不良反应,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桃红四物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64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针灸联合桃红四物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VAS、PSQI评分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75%,较对照组的81.25%显著提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PSQ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TNF-ɑ、IL-6、IL-1β、IL-10指标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NF-ɑ、IL-6、IL-1β、IL-10指标水平均显著改善,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NF-ɑ、IL-6、IL-1β、IL-10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灸联合桃红四物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改善其睡眠质量,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一贯煎加减配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2月-2018年12月收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治疗组采用一贯煎加减口服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甲钴胺和芬必得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 相似文献
11.
带状疱疹是由病毒引起的非传染性皮肤病 ,随着现代医学对带状疱疹的规范治疗 ,其后遗神经痛已较少见 ,某些中老年人的后遗神经痛 ,缠绵难愈 ,治疗甚是棘手 ,我们自 1998年以来 ,运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本病 2 6例 ,疗效显著 ,现小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中 ,女 16例 ,男 10例 ,年龄最小 36岁 ,最大 78岁 ,病程最短 14天 ,最长 6年 ,均为带状疱疹结痂后病损区域出现疼痛。1 2 治疗方法 中药以活血化瘀组方 ,红花、归尾、延胡索、鸡血藤、全蝎、赤芍各 10克 ,丹参、白茅根各 15克 ,乳香、青皮、甘草各 6克 ,日 1剂 …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166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口服加穴位针灸治疗组(A组)72例;针灸组(B组)56例;西药口服组(C组)38例,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A组与B组及C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口服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3.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急性带状疱疹后的并发症,在老年患者中发生率较高,疼痛顽固,因其临床治疗困难,日益受到临床医师关注。笔者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定义、发病机理、临床特征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阿是穴联合夹脊穴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阿是穴联合夹脊穴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PHN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1组(20例)和对照2组(20例),治疗组针刺局部阿是穴和华佗夹脊穴,对照1组仅取局部阿是穴,对照2组仅取华佗夹脊穴,三组均给予常规电针结合艾灸治疗。观察首次针灸后镇痛持续时间和镇痛疗效。结果:三组首次针灸后镇痛持续时间与镇痛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阿是穴联合夹脊穴配合常规针灸治疗PHN,可明显提高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5.
刘兴东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2(2):144-145
自1993年以来,笔者采用耳针结合TDP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80例,并与西药治疗30例进行对照比较,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急性带状疱疹后的并发症,是临床治疗较棘手疾病之一.本文选用近年来有代表性的医学文章,从中医辨证治疗、针灸、外治以及综合疗法4个方面,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医治疗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杨淑敏 《中外健康文摘.新医学学刊》2007,(2)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累及神经及皮肤的常见病,临床以身体一侧出现带状分布的成簇小水疱,并伴有局部神经痛为特征。但在中老年患者中经常出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从2004年以来,我院门诊一直采用中药口服加局部针灸治疗该病,取得较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8.
带状疱疹常产生剧痛,疱疹后遗神经痛更使患者食不甘、寝不安,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我科从1996年初开始采用康络素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后遗神经痛,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带状疱疹患者49例,后遗神经痛患者3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带状疱疹患者24树,后遗神经痛患者2例,男14例,女12例,年龄32~87岁;对照组带状疱疹患者25例,后迫神经病患者1例,男11例,女15例,年龄对~77岁。起病后就诊时间最短2天,最长19天。疼痛发生部位:18例于面颈部,23例于胸腹部,7例于腰背部,4例于四肢。受损神经以面… 相似文献
19.
唐晓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1)
正带状疱疹是人体中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次活跃所致的一种综合征。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带状疱疹的一个常见并发症~([1])。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治疗,包括预防用药和治疗用药(缓解疼痛),应考虑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以及患者的临床情况(如:并发症、禁忌证等)。对于难治 相似文献
20.
<正>为探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的优势方法,笔者从2006年2月至2009年5月采用3种不同的治疗方案,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纳入标准:①所有入选患者必须是经过本院或外院确诊的带状疱疹患者,并经过正规的治疗,疱疹已完全消退,遗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