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戊型肝炎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建国  史正全 《安徽医药》2006,10(2):137-137
我院2004年7月至2005年7月共收治戊型肝炎患者86例,对其进行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6例病患中,男性69例,女性17例。年龄25~55岁68例,55岁以上18例。诊断按2000年西安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1]确诊为戊型肝炎,临床分型:急性肝炎64例(黄疸型61例,无黄疸型3例),急性重型肝炎2例,亚急性重型肝炎20例。病原学分型:单纯戊型肝炎病毒感染25例,甲型与戊型肝炎病毒合并感染2例,乙型与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56例,其中,合并慢性乙型肝炎36例、乙肝后肝硬化20例,与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3例。合并妊娠4…  相似文献   

2.
乙型、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为探讨重叠感染后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本研究将46例乙型、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的患者中病毒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了有关资料的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佛山市戊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佛山市散发性急性戊型肝炎病(HEV)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佛山市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87例散发性戊型肝炎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 戊型肝炎全年散发,以第二季度为高发,占30.8%;中青年患者占71.3%;单纯抗-HEV-IgM阳性25例(28.7%),单纯抗-HEV-IgG阳性29例(33.3%),两者同时阳性33例(37.9%);甲、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1例,乙、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1例.结论 散发性戊型肝炎预后较好,乙、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及老年患者肝功能损害严重.  相似文献   

4.
苏春雄  邓带群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2):3426-3427
目的:了解戊型肝炎病毒(HEV)临床特点。方法:用ELISA法检测标本的肝炎病毒标志物,确诊为戊型肝炎后临床上给予护肝、降酶、综合治疗处理。结果:抗HEVIgM阳性37例,其中男33例,女4例。单纯戊型肝炎病毒感染24例,戊型肝炎病毒合并甲型肝炎病毒感染2例,戊型肝炎病毒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11例。34例病人均治愈出院,2例病人因经济原因、病情重住院2~5天自动出院后死亡1例。结论: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存在性别和年龄及重叠感染上差异。及时正确治疗,做好病情观察,加强护理可减轻病人的痛苦、促进病人病情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与肝炎重症化的关系。方法择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7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纳入本次实验研究,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临床各项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结果经过临床研究观察后得知,重叠HEV感染患者中,重型肝炎与中型肝炎的感染发生率较高,与轻型肝炎的感染发生率相比较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肝炎重症化过程中,HEV重叠感染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提示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更加深入研究二者之间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6.
散发性戊型肝炎2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散发性戊型肝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对260例戊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病程等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60例戊型肝炎患者中,成人多见,主要临床症状为尿黄(95.4%)、纳差(90%)、乏力(86.5%)、恶心(48.1%)、发热(33.1%)、腹胀(30.0%)、皮肤瘙痒(14.2%),黄疸多见(93.2%),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明显。慢性肝病重叠戊型肝炎组黄疸、ALT水平与单纯戊型肝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白蛋白水平下降较明显(P〈0.05),病程延长(P〈0.05),重型肝炎发病率升高(P〈0.01)。结论临床上戊型肝炎以单纯散发性较为多见,肝脏炎性反应明显,预后良好。慢性肝病基础上重叠戊型肝炎会导致病情加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从而为临床研究提供理论借鉴。方法单纯糖尿病、单纯病毒性肝炎以及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各97例,依次设为A、B、C组,对比分析各自的流行病学特点,最后整理总结出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在不同组别上各病症的表现不同,病毒性肝炎分布显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患者数最多,占50%以上,重叠感染均为乙型肝炎病毒重叠其他肝炎病毒感染,临床类型分布上,合并组肝硬化和重型肝炎病例数多于单纯肝炎组,但其慢性肝炎病例数仅为单纯肝炎组的50%,而糖尿病型别分布,均以2型糖尿病患者居多,约占总数的65%以上,在年龄、性别分布上,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多以40~60岁的男性为多。结论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多见于中年男性,且出现肝炎后肝硬化及慢性乙型肝炎,以2型糖尿病患者居多。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干扰素α-2b 500万U肌内注射,同时给拉米夫定0.1g口服;对照组仅给予拉米夫定,用法、疗程同治疗组。观察2组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及血清病毒学标志物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PⅢP)、Ⅳ型胶原(C-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HA和C-Ⅳ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BV-DNA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治疗能明显抑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明显改善肝纤维化指标,减轻肝纤维化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李嘉 《华夏医药》2002,6(1):41-42
目的 对戊型肝炎(HEV)与甲、乙、丙、丁四型肝炎重叠感染的临床状况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抗-HEV IgM。结果 在202例戊型肝炎患中单独HEV感染为47.52%,与HBV重叠感染率为41.09%,HEV与HBV的重叠感染明显高于HEB与HAV及其它病毒的重叠感染;HEV与HAV重叠感染并不加重病情,而与HBV重叠感染的病死率高于其它组。结论 HEV可以与任何一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但以与乙型肝炎重叠为,且在慢性肝损害基础上重叠HEV感染可以增加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与转归.方法 老年戊型肝炎52例,并以同期住院的轻中年戊型肝炎106例对照.观察分析老年组及对照组的临床表现及肝功能改变情况.结果 老年组纳差、乏力、恶心、呕吐等临床表现发生率明显低于中青年组,其黄疸程度深,低蛋白血症及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发生率显著高于中青年组,病程长,可重叠丙、乙型肝炎病毒患染.结论 老年性戊肝临床症状较轻微,肝功能损害较严重,肝内瘀胆明显.住院时间延长,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门诊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每周1次皮下注射180μg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阿德福韦酯,10 mg/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乙型肝炎病毒(HBV)DNA、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阴率和HBeAg血清转换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LT和AST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患者HBV DNA、HBeAg转阴率和HBeAg血清转换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双虎清肝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联用双虎清肝颗粒(12g/次,每天2次)和拉米夫定(100mg,每天1次),对照组单用拉米夫定(100mg,每天1次),疗程均为6个月。应用RIA法分别检测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各组患者血清LN、HA、PCⅢ、CIV的含量。结果治疗后2组血清LN、HA、PCⅢ、CIV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或0.01),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虎清肝颗粒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具有明显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临床应用整合终末期肝病模型(iMELD)评估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短期预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0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病例资料,依据是否发生肝炎肝硬化情况分为非肝硬化组(120例)和肝硬化组(60例),均通过iMELD评估短期的预后情况.结果 本研究数据显示,两组iMELD评分、MELD评分、血清钠、C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734、7.135、7.231、8.264,均P<0.05);非肝硬化组中生存患者与死亡患者的iMELD评分、MELD评分、PT、PT的INR和C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712、6.854、7.302、9.496、7.302,均P<0.05);肝硬化组中生存患者与死亡患者的iMELD评分、MELD评分、PT、I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022、7.214、7.126、6.563,均P<0.05).两组<30分、30~40分、41~50分、51~60分和>60分阶段的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51、1.402、1.021、2.351、0.241,均P>0.05).应用iMELD预测患者3个月内的预后分析,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1,标准误差为0.021,95.0%的可信区间为0.452~0.772,预后ROC曲线的最佳临界值是44.62分,敏感度51.0%,特异度88.3%.结论 iMELD对是否存在有肝硬化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短期预后评估效果差异不大,但是采取iMELD能够有效地判断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病情程度,值得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多角度分析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水平与乙肝病毒(HBV).DNA载量之间的定量关系,为HBsAg定量结果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有肝病理活检,同时检测HBsAg定量与HBV—DNA的182例慢性乙肝患者临床资料。从3个角度分组分析各组HBsAg水平与HBV—DNA载量的线性关系:依据182例患者HBV.DNA载量结果(0.000~5.745)的分布规律,分为低载量组(0.000-1.915)、中载量组(〉1.915~3.830)和高载量组(〉3.830~5.745),即相当于原始结果的0~104、〉104~106、〉106-108U/mL;依据乙肝e抗原(HBeAg)结果分为阴性组和阳性组;依据纤维化病变的程度分为无明显纤维化组(S0-S1期)、明显纤维化组(S2-S3期)和早期肝硬化组(s4期)。结果HBV.DNA低、中、高载量组间HBsAg水平差异比较:总体水平以及HBV.DNA高载量组与低、中载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BV.DNA低、中载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载量与HBsAg水平的线性关系:总体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448,P〈O.01];HBV—DNA低、中栽量或HBeAg阴性时,二者均无相关性(P〉0.05);HBV.DNA高载量、HBeAg阳性及肝纤维化病变各组二者呈高到低度负相关(r=-0.553、-0.635、-0.459,P〈O.01);随肝纤维化病变程度的进展,二者相关性下降(r=-0.535、-0.459、-0.218,P〈O.05),HBeAg阳性时的相关性最高(r=-0.635,P〈O.01)。结论慢性乙肝患者HBsAg水平与HBV—DNA载量呈负相关,但不能直接反映HBV复制的状态.实际工作中对HBsAg定量结果应依据病程和HBeAg等相关检查进行分析和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水平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及化学发光法检测146例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及4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血清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层粘连蛋白(LN)及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并就上述指标与临床肝功能指标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A、Ⅳ-C、LN、PCⅢ水平均不同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在不同病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慢性乙肝患者血清Ⅳ-C、PCⅢ水平与血浆PT呈正相关,HA、Ⅳ-C、LN水平与Alb呈负相关,HA水平与TBil呈正相关,PCⅢ水平与ALT呈正相关,LN水平与CHE呈负相关.结论 检测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A、Ⅳ-C、LN、PCⅢ水平,可反映肝纤维化进展情况和肝功能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16.
何敬远 《中国医药科学》2014,(12):123-125,127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6、IL-12及IL-33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ELISA法检测30例丙型肝炎患者、30例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IL-6、IL-12及IL-33的表达水平。结果相比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及健康对照者,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6、IL-12及IL-33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且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6、IL-12及IL-33的含量显著高于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P〈0.01);经治疗后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6、IL-12及IL-33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IL-6、IL-12及IL-33介导的免疫应答参与了丙型肝炎的发病,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中有-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孟蔚  高汇波  张东兰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1):1648-1649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糖代谢异常与乙型肝炎病毒免疫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对12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试验和乙型肝炎免疫学指标检测,以糖代谢异常情况分为糖耐量正常(NGT)组、糖调节受损(IGR)组、糖尿病(DM)组.结果 三组患者腰围、体质量指数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2.71、24.62,均P<0.05);随着糖代谢异常加重,NGT组、IGR组以及DM组的HBsAg、HBeAg和前S1抗原阳性率均逐渐升高,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7.35、21.47、19.37,均P<0.05).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糖代谢异常与病毒感染有关,患者腰围、体质量指数等均与患者糖代谢异常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李新新  张缭云 《中国医药》2014,(8):1164-1166
目的 探讨家族性乙型肝炎的感染途径及其对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279例家族性乙型肝炎感染者当面或电话询问,了解其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途径、治疗及病情进展等情况,并对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79例HBV感染者中母亲单方为HBV感染者占46.6% (130/279),母亲以自然分娩为主,97.2%(70/72)没有采取阻断措施.随着父母年龄的增长,其子女HBV的感染率增加,尤其是40岁以上的父母,感染率为92.9% (92/99) (x2=39.545,P<0.01).抗病毒的进展率较未抗病毒的患者的疾病进展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0%(24/96)比38.8% (71/183),x2=5.338,P<0.05].年龄在40岁以上的患者容易发生疾病进展.终末期肝病--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中,随着疾病进展,HBVe抗原(HBeAg)阳性比例减少[肝硬化38.2%(34/89)、肝癌18.2%(8/44)] (x2=11.353,P<0.05),HBV-DNA阳性比例增加[肝硬化52.8% (47/89)、肝癌56.8% (25/44)](x2=5.300,P<0.05).结论 家族性乙型肝炎的感染途径仍以母婴为主,没有采取阻断措施可能是其高感染率的主要原因;抗病毒治疗可以延缓疾病的进展、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此外还应关注以HBeAg阴性、HBV-DNA阴性感染模式的乙型肝炎终末期肝病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乙肝)病毒再激活与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关系.方法 使用流式细胞仪(流式细胞EPICS XL)检测40例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与35例乙肝病毒再激活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 CD3、CD4、CDs、CD4/CDs)水平.结果 乙肝病毒再激活患者CD3 、CD4及CD4/CDs均显著低于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71.31±5.20)%与(68.57±6.10)%、(37.82±4.90)%与(32.12±5.93)%、(1.37±0.28)与(1.18±0.43),均P<0.05].结论 CD3、CD4低水平及CD4/CDs比例的明显下降可能是引起乙肝病毒再激活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血清免疫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核酸水平变化与HBV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08例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HBV DNA含量高低分为A(〈103拷贝/ml)、B(103∽105拷贝/ml)、C(106∽108拷贝/ml)3组,分别检测3组的乙型肝炎血清免疫标志物(HBV M)与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 DNA)含量。结果 A组的HBeAg为(3.971±14.47)S/CO,B组为(446.7±785.8)S/CO,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抗-HBe、HBeAg、HBsAg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HBeAg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抗-HBs、抗-HB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 M阳性标本中抗-HBs、抗-HBc与HBsAg含量与HBV DNA无相关性,抗-HBe与HBV DNA呈负相关,HBeAg与HBV DNA呈正相关。结论定量检测HBV DNA可真实反映HBV的复制情况,对于传染性评价、乙型肝炎诊治及疗效观察均具有指导意义;定量检测HBV M虽在HBV复制程度的判断及传染性评价方面无明显价值,但可为乙型肝炎数据管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