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156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配合中药熏洗和单纯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12周后对比两组患者腕关节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腕关节功能达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效果良好,腕关节功能恢复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采用钢板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全组病例随访3 ~36个月,平均18个月,患者腕关节功能根据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价结果为优31例,良2例,差2例,优良率90.1%.术后发生腕管综合征1例,3个月后自行缓解;2例桡骨关节面塌陷.结论 内固定可以较好恢复腕关节面的平整,外固定支架可维持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稳定;二者结合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即可保持骨折良好的对线、对位,能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又可预防骨折的再次移位和畸形愈合.  相似文献   

3.
刘华  朱哲 《中国当代医药》2011,(29):187-188
目的:探讨用外固定支架配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AO分类C型骨折疗效及分析。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采用外固定支架配合有限内固定治疗65岁以上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3~12个月,平均8个月。术后12周内骨折全部达到临床愈合标准,平均为8周。术后腕关节功能根据Dienst功能评估标准优15例,良13例,可6例,优良率为82.4%。结论:外固定架配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C型骨折固定可靠、操作简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22例。结果术后随访3~15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8.5周。影像学按Lidstrom评分系统行评价:优15例,良5例,中2例,优良率90.9%;按Gartland-Werley评分标准评价腕关节功能:优14例,良4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81.8%。结论应用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是一种手术操作简单,骨折复位良好,疗效满意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20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采用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结果20例患者平均随访14个月,疗效评价:优良率90%。结论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具有稳定性好,损伤小,复位良好,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等优点,能够较好地防止骨折畸形愈合和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活血消肿方中药熏洗配合手法按摩对桡骨远端骨折后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10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活血消肿方中药熏洗配合手法按摩,实施干预2周后,观察两组腕关节功能以及腕关节活动度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外固定加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效果. 方法 采用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内固定对我院20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进行治疗,观察腕关节活动范围和影像学指标,对复位质量及效果进行评价分析. 结果 本组均获13~24个月随访.术后3~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疼痛减轻.术后1年X线检查结果示掌倾角5~15°,尺偏...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外固定架治疗的效果。方法以外固定支架或辅以克氏针,严重骨缺损植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32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32例均随访,时间2~12个月, X线提示骨折全部愈合。腕关节功能按Sarmiento标准评定,优21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0.63%。结论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手法复位较困难,并因石膏外固定难以维持复位而常发生再移位,且因桡骨短缩日后发生撞击综合征的可能性大。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术后配合合理有效的功能锻炼,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25例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应用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于6~8周拆除外固定支架,全部骨性愈合。桡骨远端关节面恢复程度好,均在2mm内,按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评价治疗效果,优良率为91.5%。结论: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有效解决了传统手法复位后应用夹板或石膏固定时缺乏支撑的缺点,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采用组合式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本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85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行石膏固定,治疗组行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疗,于术后12个月进行回访。结果对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采用组合式外固定支架的方法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采用石膏固定的患者。结论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采用组合式外固定支架的方法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7~2008年,作者采用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18例20侧,骨折类型按A0分型B2型4侧,B3型5侧,C1型4侧,C2型3侧,C3型4侧。均为闭合性骨折。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13个月(10~22个月)。腕关节功能评价按Sarmiento标准进行评定: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治疗组优良率为85%。结论对于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的疗效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2.
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疗效。方法以外固定支架或辅以克氏针、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33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33例获得4—24个月(平均12个月)的随访,所有骨折均临床愈合,平均愈合时间8周。腕关节功能按Sarmiento标准进行评定,优20例,良9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7.87%。结论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可靠,术后可以早期锻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白玉明  刘颖  马世云  王怀良 《河北医药》2009,31(13):1589-1590
目的探讨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38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6周。在术后第1天、拆除外固定支架前、随访结束时进行临床和放射学评估。结果38例患者骨折均愈合。按Dienst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结果优24例,良9例,可5例。结论非桥式混合外固定支架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一种理想的方法,适用于AO分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A3~C3型,尤其是C1、C2型。  相似文献   

14.
廖志光 《北方药学》2016,13(4):32+31
目的:研究探讨关节功能锻炼配合中药熏洗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法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后腕关节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以及康复效果进行统计并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腕关节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为(3.35±3.25)分。对照组治疗后腕关节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为(9.24±3.15)分。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20,P<0.01)。观察组优良率为92.0%,对照组为7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74,P<0.05)。结论:对于桡骨远端骨折,在康复过程中接受关节功能锻炼同时接受中药熏洗治疗,能有效促进骨折的康复,降低关节功能障碍发生程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跨腕关节支撑钢板固定与跨关节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将10具新鲜尸体前臂标本去除软组织后,制备成AO C3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模型,并随机分为跨腕关节支撑钢板固定组及跨关节外固定支架固定组,每组5具。分别行跨腕关节支撑钢板固定及跨关节外固定支架固定,行轴向压缩试验及三点弯曲试验,观察两组轴向载荷时桡骨位移变化及弯曲载荷时桡骨桡度变化。结果在轴向压缩试验中,跨腕关节支撑钢板固定组轴向压缩强度大于跨关节外固定支架固定组(P〈0.05,P〈0.01);在三点弯曲试验中,跨腕关节支撑钢板固定组较跨关节外固定支架组桡度变化小、稳定性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跨腕关节支撑钢板抗压缩及抗弯曲性能优于跨关节外固定支架,适用于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夹板联合石膏托固定与外支架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将220例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10例。所有患者接受骨折后常规治疗和密切护理,研究组采用小夹板联合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对照组使用外支架固定治疗。治疗后随访3~12个月,比较2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改良Mcbride腕关节功能评价标准对所有患者进行腕关节功能评价。结果研究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和腕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率高于对照组( P均<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小夹板联合石膏托在治疗非开放型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时具有明确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外固定加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效果. 方法 采用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内固定对我院20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进行治疗,观察腕关节活动范围和影像学指标,对复位质量及效果进行评价分析. 结果 本组均获13~24个月随访.术后3~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疼痛减轻.术后1年X线检查结果示掌倾角5~15°,尺偏角10~25°,桡骨相对高度>1 cm,成角、侧移及尺桡下关节分离纠正;腕关节活动度掌屈20~60°,背屈20~60°,桡偏0~5°,尺偏10~30°,前臂旋前40~80°,旋后40~100°,腕部疼痛1例.腕关节功能采用Jakim标准进行评定:本组优9例,良7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0%.2例出现钉道浅表感染,经换药处理后,伤口愈合;1例出现腕部无力、疼痛症状,骨折愈合后减轻;均未出现神经损伤、掌骨骨折及明显关节面塌陷. 结论 外固定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效果可靠、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陈波  杨红  田枫 《中国医药》2012,7(7):879-880
目的 探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12例,依据Jakim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本组12例中位随访时间为18个月.按Jakim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7例,良3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83.3% (10/12).外固定时间6~8周.术后测量掌倾角5~180,尺偏角为200~350,骨折愈合时间为5个月(4~7个月).无钉道松动及钉道感染,无骨折再移位、肌腱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既提高了腕关节面骨折复位率,又维持了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稳定,同时还避免了二次取内固定的手术.具有复位良好,固定满意,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3月-2005年12月,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34例。按AO/ASIF分型:A3型11例,C2型12例,C3型11例。结果:本组34例随访6—28个月,平均11个月。术后测量掌倾角0度-18度(平均11度),尺偏角为20度-35度(平均26.1度),骨折愈合时间平均7.5个月(6—12个月)。术后腕关:常功能:优20例,良10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88.2%。结论:有限内固定可以较好的恢复腕关节面的平整,外固定支架很好的维持了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稳定,两者结合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具有复位良好、固定可靠、疗效满意、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锁定钢板(LCP)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11年1—12月在我院行钢板内固定治疗的80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采用LCP内固定后,术后8周桡骨短缩、掌倾角及尺偏角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随访12个月后解剖评分、功能评分及治疗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LCP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可维持良好骨折复位,保证腕关节功能恢复,且近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