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是对左、右心室收缩或舒张不同步的患者,通过置入右心室及左心室电极达到同时起搏左、右心室,恢复心室同步收缩或舒张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目前,CRT改善心衰伴心室不同步患者心功能的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其结果依赖于多因素的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在CRT的治疗反应中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部分适合CRT的心衰伴心室不同步患者却对CRT无反应。本文就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在32例合并糖尿病(DM)的心衰(H F)患者和65例无DM的H F患者中,对比长期进行心室再同步化治疗(CRT)的疗效。分别在CRT前和之后6个月采集临床数据。长期随访是在植入术后2年内进行。伴有和不伴糖尿病的心衰患者接受心室再同步化治疗的疗效对比@Kiès P. @Bax J. J.$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Leiden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Leiden, Netherlands Dr. @Molhoek S. G. @姜朝晖…  相似文献   

3.
心脏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CRT)已经成为缺血性或扩张型心肌病合并慢性心衰及心室不同步患者的Ⅰ类适应症(证据水平A)[1-2].CRT植入技术相对较困难,除常规右房、右室起搏外,CRT还需行左室起搏,最常用的是经冠状静脉窦( coronary sinus,CS)将左室电极导线送到心脏静脉起搏左室.本研究报告1例植入CRT过程中并发CS夹层继续手术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4.
于君 《医学综述》2014,20(20):3754-3756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为心力衰竭(心衰)的治疗方法之一。CRT可以改善轻、中、重度心衰患者的症状及心功能,降低心衰住院率及心血管病死率。但CRT并非对所有的患者都有效,临床工作中仍有30%左右的患者治疗效果不佳,即"无反应"。研究指出,QRS波的宽度与形态、患者性别、左心的大小与功能、右心功能、伴随疾病、左心室导线的位置、心肌瘢痕组织、CRT植入后参数的优化、双心室起搏比例等均会影响CRT植入后的反应性。  相似文献   

5.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对心衰终末期药物治疗不敏感的患者,是一种新的治疗选择。已获得窦性节律患者的大量资料,但CRT治疗慢性房颤(AF)患者并无广泛研究。因此,对CRT治疗心衰和慢性房颤患者的临床反应及长期生存率进行了评估,并与接受CRT治疗的窦性节律患者进行比较。60例(30例窦性心律,30例慢性房颤)心衰终末期、心功能纽约心脏协会分级Ⅲ~Ⅳ级、左室射血分数<35%、QRS间期>120m s、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安装了双心室起搏器。评价了CRT基线和治疗6个月后纽约心脏协会分级、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记分及6m in步行试验结果。长期随访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组织同步显像(TSI)与二维斑点追踪技术(STI)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术前患者左室不同步性筛选价值及不同方法之间的敏感性.方法 30例正常成人为对照组,30例心力衰竭患者为心衰组,其中心衰组中6例经CRT治疗.平静状态下获取心尖四腔切面、心尖二腔切面、左室长轴切面与左室短...  相似文献   

7.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与传统起搏治疗在适应证和植入技术上有很大不同.CRT治疗伴有收缩不同步的心衰患者,通常需要经静脉植入3根电极导线.其中通过冠状静脉窦植入左室电极导线来起搏左室,其起搏部位在CRT治疗中起相当重要的作用.有时还需寻求其它起搏模式,比如经胸植入左室电极导线来弥补冠状窦和静脉分支解剖所造成的治疗局限.除此之外,对右房、右室电极导线部位及起搏模式在CRT治疗中所起的作用也在进行各种优化探索.  相似文献   

8.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作为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和主要死因,是21世纪心血管领域的重要挑战之一。我国2003年抽样调查显示,成年人心衰患病率为0.9%,每年发病率为0.5-1.0%。心衰治疗以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及住院率为目的,包括以减轻心脏负荷、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室重塑的药物治疗及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为主的非药物治疗。随着心衰病程延长及疾病进展,药物干预疗效有限,尤其对于晚期心衰患者,心脏增大,左右心室收缩不同步,伴有左侧束支通路的传导异常,引起房室、室间、室内收缩不同步及室间隔矛盾运动,瓣膜反流加重,射血分数进一步减低。CRT对此类患者而言,可提高心肌收缩同步性,增加心排出量,恢复受损心脏的传导系统,提高其远期生活质量,成为终末期心衰患者的主要选择,该文将对不同具有生理性起搏功能的CRT的应用做进一步阐述。  相似文献   

9.
徐耕  王宇星 《浙江医学》2010,32(11):1583-1584,1726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对于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单中心和多中心研究已证实,CRT是通过改善房室、室间和室内的同步,延长左心室充盈时间,增加心室收缩的协同性,减少二尖瓣反流,拮抗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逆转左心室重塑,从而起到治疗作用的。  相似文献   

10.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慢性心衰患者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临床指标,包括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心电图QRS时限、心脏彩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运动耐量(6min步行距离)等指标.结果 22例患者死亡,其中由于心衰恶化死亡13例,心源性猝死7例,电击死亡1例,脑卒中死亡1例,4名患者失访,2l例患者存活,其中行三腔心脏起搏加体内自动转复除颤的患者全部存活,存活患者心功能及运动耐量有明显提高.结论 CRT能改善心衰患者的生存,CRT/D能降低心衰患者的猝死,因此对于有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适应证的患者应积极进行CRT治疗.  相似文献   

11.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被认为是治疗心衰的主要手段。左室不同步的出现被认为是对CRT的阳性反应。目前,只有当患者出现宽QRS综合波时,才适合做CRT。尽管带有窄QRS综合波的患者可能出现左室不同步。本研究中,通过组织多普勒显像,评价了64个带有窄QRS综合波的心衰患者中左室不同步的发生率。带有一个窄QRS综合波的心衰患者左室不同步出现的频率@Bleeker G.B. @Schalij M.J. @Molhoek S.G. @腾增辉  相似文献   

12.
心力衰竭(心衰)和心律失常是心脏病晚期的两大临床难题。心衰造成严重临床症状,心律失常造成猝死。但是对于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目前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晚期的研究显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可减少收缩期前二尖瓣反流,改善心脏左右心室间收缩的同步性,改善心衰患者临床症状,置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减少心脏猝死。因此置入具有CRT和ICD功能的装置(CRT—D)可望改善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国内由于各种原因,这方面工作尚未充分开展,而关于CRT—D植入术后的护理国内报道也甚少,近日我院为1例扩张性心肌病左心功能不全患者植入CRT—D。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为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的终末阶段,是具有较高住院率和病死率的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治疗方法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出现了心脏起搏器等非药物治疗方法和技术.心力衰竭患者伴有心脏电传导异常,导致心室收缩不同步,这种非同步收缩会导致心脏病理生理学改变,加重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是一项非同步收缩心力衰竭患者新的非药物治疗手段.临床研究表明,心脏再同步治疗可以改善患者心功能,生活质量及降低病死率.最新指南将心力衰竭合并失同步患者作为CRT治疗的Ⅰ类适应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可减少心室内和心室间的不同步,缩短总体等容时间(t-IVT)。本研究比较心室不同步和t-IVT预测CRT临床疗效的程度。方法和结果:评价39例心力衰竭患者在CRT之前和CRT后6个月的心室不同步。  相似文献   

15.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是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通过双心室起搏来实现心脏机械同步化,可以提高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再住院率和死亡率[1],但仍有20%~30%的心力衰竭病人疗效不佳[2],目前认为起搏参数优化是提高CRT治疗效果的一种方法[3].本研究应用超声心动图指标评价起搏参数优化对左室收缩同步性及心功能的影响,研究超声心动图指导起搏参数优化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已成为慢性心衰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手段,临床应用显示仍有30%左右的患者无反应。本文综述了影响CRT疗效的主要因素,并进一步阐述了优化CRT疗效的策略,包括优化适应证、优化左室导线植入部位、术后CRT参数的程控优化、药物优化以及采用新的起搏模式。  相似文献   

17.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主要是一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心肌收缩功能减退,伴或不伴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可改善心脏左右心室间收缩的同步性,减少收缩期前二尖瓣反流,改善心衰患者临床症状,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能够减少室速、室颤所致的心源性猝死。植入具有CRT和ICD功能的装置(CRT-D)可改善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长其生存期~([1])。本篇个案汇报一例因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充血性心衰于我院行CRT-D植入患者住院及围手术期间的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18.
王勇  冯毅 《医学综述》2008,14(10):1504-1507
慢性心力衰竭是具有较高住院率和病死率的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治疗方法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出现了心脏起搏器治疗等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心力衰竭患者伴有心脏电传导异常,导致心室收缩不同步;这种非同步收缩会导致心脏病理生理学改变,加重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是一项非同步收缩心力衰竭患者新的非药物治疗手段。临床研究表明,心脏再同步治疗可以改善患者心功能,生活质量及降低病死率。最新指南将心力衰竭合并失同步患者作为CRTⅠ类适应证。现综述分析CRT方法的作用机制、疗效等,并对今后发展方向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9.
吴宁  周微微 《现代医学》2013,(6):434-436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是近年来国内外兴起的非药物治疗心力衰竭并恶性心律失常的一种介入治疗方法,兼有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和除颤功能,协调双心室的同步活动及预防心律失常导致的心脏性猝死。因此,CRT与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的联合应用在心力衰竭的治疗中拥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静息状态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可以降低功能性二尖瓣反流(M R)。本研究评估了采用CR T的心衰患者中,运动诱发的M R的变化。在非同步和再同步化左心室中分析运动诱发的M R变化的决定因素。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心衰患者功能性二尖瓣反流的作用@Lancellotti P. @Mélon P. @Sakalihasan N. @腾增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