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10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加强护患沟通,做好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术后应密切观察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严防颅内出血,避免过早活动,科学饮食,对可能出现的出血、感染、血管痉挛等并发症采取有效预防措施。结果:本组10例动脉瘤患者行栓塞治疗,1例出现皮下血肿。全部治愈,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介入治疗前后采取有效而完善的护理措施是成功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6月-2006年5月,我们采用GDC介入治疗6例颅内动脉瘤,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6例,男3例,女3例,年龄40—60岁,合并糖尿病1例,高血压、冠心病2例,均无手术禁忌证。[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病情观察及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方法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做好术前各项必要检查,常规及急救物品准备;术中积极配合术者做好用药、输液及监护工作。结果2例痊愈,1例死亡,低于本病的平均死亡率。结论做好围手术期护理,严密监视病情变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具有反复出血的潜在危险性。治疗分为开颅手术和介入治疗,即血管内栓塞术两种。血管内栓塞治疗因其具有创伤微小、并发症少等特点,日益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围手术期护理是神经介入治疗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术前心理护理、生命体征监测及常规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观察穿刺点出血情况,防止渗血及皮下血肿。  相似文献   

5.
李翠华 《河北医学》2007,13(10):1228-1229
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AN)是一种严重的血管性疾病,是引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最常见的原因,可占SAH病例的85%。我科自2006年6月开展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共实施11例手术。现将颅内动脉瘤经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46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 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加强护患沟通,做好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术后应密切观察意识、瞳孔、肢体活动及生命体征的变化,严防颅内再出血,血管痉挛、血栓栓塞、穿刺处血肿等并发症采取有效预防措施.结果 45例痊愈,1 例死亡,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 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严密监测病情变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促进痊愈、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34例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了术前心理护理、术中生命体征监测,及术后穿刺点和全身肝素化的观察。结果:34例患者介入治疗均获得成功,未出现脑栓塞、动脉瘤破裂、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术后发生脑水肿7例,肢体活动障碍2例,语言障碍1例,经过精心护理及康复治疗后均明显好转出院。结论:精心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对保证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成功及减少并发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颅内动脉瘤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病残及死亡率较高,发病率为0.5%~1%,其破裂出血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之一[1].近年,随着神经介入的逐渐发展,颅内动脉瘤手术适应证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9.
孙金凤 《中外医疗》2014,(13):165+167-165
目的探究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方法选取67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相关护理。结果通过围手术期的护理,患者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8例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在护理后均得到良好的恢复。结论颅内动脉瘤患者在介入治疗时,护理人员对其采用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能够减少并发症,使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0.
介入治疗手术前后采取有效而完善的护理措施是成功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对1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电解可脱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后严密观察患者,以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围手术期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护理措施。 方法对18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以下护理措施:①术前进行疾病康复知识的指导、行为的规范及心理护理。②术后及时细致观察病情,高度重视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并进行及早预防、及早诊治。 结果184例颅内动脉患者瘤中,行开颅显微镜下动脉瘤颈夹闭术171例。孤立术3例,动脉瘤包裹术5例,动脉瘤切除术5例。治愈170例,遗有神经系统损害12例.死亡2例. 结论术前、术后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原发病的治愈率、减低致残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对脑血管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疗效的影响。方法:对30例血管内栓塞治疗的脑动脉瘤患者进行精心的术前准备和心理干预、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及预见性护理。结果:3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继发脑血管痉挛6例,经临床治疗恢复良好。术后复查动脉瘤未显影,载瘤动脉供血正常,康复出院。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心理干预、术后预见性的观察与护理,是介入治疗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介入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15.
脾动脉瘤(splenic artery aneurysm,SAA)是常见的内脏动脉瘤,大约占内脏动脉瘤的60%。其早期诊断困难,85%~90%患者无症状;3.0%~9.6%可发生自发性破裂大出血,死亡率为10%~25%,对于妊娠期妇女或门静脉高压患者死亡率更高。多年来SAA多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本研究拟总结其围手术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颅内动脉瘤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的脑血管疾病 ,目前仍主张采取积极的外科治疗。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 ,保证患者安全渡过围手术期 ,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作者结合我科 1998年 1月至 2 0 0 1年 6月收治的 139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临床护理情况 ,探讨了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39例患者中男 75例 ,女 6 4例 ,年龄 8~74 (平均 4 0 .8)岁。其中 10例为巨大动脉瘤 ,11例为颅内多发性动脉瘤。临床表现以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为首发症状 83例 ,其次为头痛、头晕、动眼神经麻痹、癫发作等。1.2 治疗 本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患者在基础护理的同时增加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治疗和护理的效果,分享护理体会,讨论提高治愈率和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有效方法.方法 方便选择2015年1月—2017年3月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在围手术期,给予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增加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护理措施对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进行治愈率和满意度的对比.结果 对照组的30例患者中治愈20例,治愈率为66.67%,对照组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满意度为80.00%,观察组的30例患者中治愈27例,治愈率为90.00%,观察组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满意度为96.67%,两组治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118,P<0.05);两组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满意度对比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431,P<0.05).结论 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给予常规护理加上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手术的成功率得到有效的提高,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患者的康复得到促进,患者围手术期的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18.
2007年1月-2008年8月,我科共收治颅内动脉瘤63例,顺利实施介入栓塞术或夹闭术56例,手术率88.89%。术后半年随访,按国际上的HuntandHess五级分类法,I级21例,Ⅱ级13例,Ⅲ级13例,Ⅳ级9例,V级7例。按格拉斯哥转归评分评为最高15分,最低5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如何做好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及宣教并行出院指导。结果提高患者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结论加强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敬伟   《中国医学工程》2013,(10):122-123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抽取我科收治的颅内动脉瘤行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则在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重点加强心理、饮食、康复护理方法。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分别给予Glasgow昏迷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前后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患者顺利度过手术,无术后并发症,疾病恢复效果理想。结论全面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治,并保证了手术的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