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研究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冠心病是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尽管随着药物治疗、介入技术和外科水平的提高,心肌梗死的病死率有所下降,然而成功接受再血管化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中,仍有超过30%的患者发生远期左室重构,引发心力衰竭。因此,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防治仍然是目前临床关注的热点和难点。自2001年干细胞移植用于治疗心肌梗死以来,包括BOOST(2004,2006)、TOPCARE—AMI(2002,2004、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可导致心肌细胞死亡,而心肌细胞缺乏增殖能力,在心肌损伤发生后不能再生,只能由成纤维细胞填充,最终被瘢痕组织所替代,并逐步发生心室重构形成慢性心力衰竭。当前治疗AMI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溶栓治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  相似文献   

3.
心肌梗死早期给予骨髓干细胞(bone marrow cells,BMCs)冠状动脉内注射途径方法简单,创伤小。BMCs定向分化能力较强,自体BMCs有较易获得,具有无免疫排斥、不引起伦理道德上的争议等优点。经冠状动脉内注射移植骨髓干细胞能够改善心功能,但机制有待阐明,研究样本量小和远期的疗效不确切等问题尚需解决。动物研究提示,骨髓干细胞中的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在4周内能短暂改善左心室功能,可能为早期的旁分泌效应所致。监测骨髓干细胞植入后的存活、生物学特性及功能的方法尚待完善。  相似文献   

4.
研究发现骨髓干细胞可以分化为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以及平滑肌细胞 ,从而为骨髓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此外 ,一些研究表明心肌梗死早期伴随有自发性骨髓干细胞的梗死区定向迁移 ,而由于目前已知的多种骨髓干细胞移植方案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潜在危险性 ,动员骨髓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成为目前研究的前沿问题。  相似文献   

5.
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尽管目前已成功应用许多措施防止或减少心肌梗死发生 ,然而对于梗死区域的坏死心肌或无功能心肌 ,现有的内外科治疗手段却是很有限的。最近研究应用干细胞移植有可能取代受损心肌细胞并建立新的血管来供应血运。目前 ,用于尝试治疗心肌梗死的干细胞包括 :骨髓干细胞[1] ,骨骼肌干细胞[2 ] 和胚胎干细胞[3] 。其中骨髓干细胞的应用显示了特有的优势。首先 ,某些骨髓干细胞 (bonemarrowstemcell,BMCs)为多潜能细胞 (multipotent) ,具有分化成为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潜能 ;其次 ,骨髓干细胞容易从自体采集 ,避免了胚胎干细胞…  相似文献   

6.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肌梗死是近年来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心功能,且具有取材方便、不涉及伦理道德问题等优点,成为研究的热点。近年来有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心功能的改善、细胞移植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取得很大的进展,但同时也发现了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7.
骨髓干细胞动员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髓干细胞可以分化为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等,能再生心肌和血管,可用于心肌梗死的治疗。而骨髓干细胞动员疗法又以其无创伤性及不需专门设备,不必在体外分离纯化和扩增等优点而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就骨髓干细胞的特性,动员治疗机制及其基础和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肌梗死后导致的心功能障碍和心律失常的细胞学基础是正常心肌细胞的丧失,而代之以纤维瘢痕组织的修复。骨髓间质干细胞具有心肌再生能力,因而显示出其治疗心肌梗死的巨大潜能。现综述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兴起、移植途径、作用机制、异体移植和免疫反应、细胞疗法和基因治疗相结合、临床实验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肌细胞丢失和心室重构是导致心力衰竭进展和临床死亡的主要原因。干细胞在心肌再生方面具有极大的潜能,因而成为国内外心血管领域备受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尤其是AMI尚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10.
心肌梗死可引起心肌细胞的丢失,进而引起心脏功能的下降,是心力衰竭最主要的病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是一类具有横向分化为各系统器官和组织能力的干细胞,能补充丢失的心肌细胞并通过旁分泌等机制增强心功能,为心肌梗死提供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极具发展潜力。本文对BM—MSCs的分离培养、诱导因素、移植以及临床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系统评价经冠状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BMSC)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安全性.方法 全面检索PubMed、MEDLINE、Cochrane EBM、BIOSIS等数据库.以急性心肌梗死症状出现24 h内成功实施再灌注治疗者为研究对象;试验设计体现随机对照原则;经冠状动脉移植细胞类型为非动员自体BMSC.结果 5项研究入选总病例数620例,随访4~18个月.死亡、再次心肌梗死、血运重建等临床不良事件及其联合终点的发生均显示出BMSC移植的有益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层分析显示,BMSC移植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1年后死亡、血运重建、因心力衰竭再入院或再次心肌梗死联合终点发生率(OR=0.45,95%CI 0.28~0.74,P=0.002);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4~7 d行干细胞移植可降低血运重建发生率(OR=0.60,95%CI 0.37~0.97,P=0.04)及死亡、血运重建或再次心肌梗死联合发生率(OR=0.58,95%CI 0.37~0.91,P=0.02),而术后24 h内移植可显著增加血运重建和再次心肌梗死的联合发生率(OR=2.56,95%CI 1.03~6.34,P=0.04).结论 经冠状动脉自体BMSC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是安全的,而且急诊PCI术后4~7 d移植较术后24 h内移植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肌机械钻孔结合复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缓释支架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心肌血运重建的作用。方法:建立猪急性心梗模型后,于缺血区进行直径3.0mm的透壁性钻孔再生血管术(drilling transmyocardial revascularization,TMDR)并置入等直径的缓释支架,在孔道周围分五点进行细胞移植。心梗模型建立后0.5h及术后6周行心肌核素显像检测。取术后6周的心肌标本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术后6周,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新生血管密度及心肌局部血流灌注均显著增加(P〈0.001),联合治疗组中上述指标明显高于支架或细胞单独治疗组(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联合治疗更有利于移植细胞存活,存活细胞分化成血管内皮细胞,参与新生血管网的形成。结论:复合bFGF的缓释支架及BMSCs移植可引发强烈的血管生成效应,减轻并改善缺血缺氧造成的心肌损伤,增强细胞移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经冠状动脉移植的安全性和对心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2003年3月以来,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静脉溶栓或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加支架治疗后2周内行择期冠状动脉造影或PTCA加支架治疗,其中50例抽取骨髓40ml,提取单个核细胞,经冠状动脉注入,另34例不做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经冠状动脉移植,作为对照组。81例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2年均行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另3例未完成超声心动图随访观察)。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随访无明显不良反应,心功能明显改善,运动耐量增加。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室壁运动记分指数(WMSI)显著改善,峰值LVEF和WMSI与基础状态LVEF和WMSI的差值在治疗前后相比,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经冠状动脉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6个月~2年的临床观察无明显不良反应,具备安全性,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显示出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治疗对梗死后心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AIMS: Recent data suggest that the administration of bone marrow-derived stem cells (BMSC) might improve myocardial perfusion and left ventricular (LV) function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spontaneous mobilization of BMSC expressing the haematopoietic and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associated antigen CD34+ after AMI and its relation to post-infarction remodelling. METHODS AND RESULTS: Peripheral blood concentration of CD34+ BMSC was measured by flow cytometry in 54 patients with AMI, 26 patients with chronic stable angina (CSA), and 43 normal healthy subjects. In patients with AMI, LV function was measured by 2D-echocardiography. Eighteen AMI patients were reassessed at 1 year. BMSC concentration was higher in patients with AMI (mean peak value: 7.04+/-6.27 cells/microL), than in patients with CSA (3.80+/-2.12 cells/microL, P=0.036) and in healthy controls (1.87+/-1.52 cells/microL, P<0.001). At multivariable analysis statin use (P<0.001), primary percutaneous intervention (P=0.048) and anterior AMI (P=0.05) were the only independent predictors of increased BMSC mobilization after AMI. In the 28 patients without subsequent acute coronary events reassessed at 1 year follow-up, CD34+ cell concentration wa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global and regional improvement of LV function (r=0.52, P=0.004 and r=-0.41, P=0.03,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AMI is followed by enhanced spontaneous mobilization of BMSC, in particular, in patients on statin therapy and following a primary percutaneous intervention. More importantly persistent spontaneous mobilization of BMSC might contribute to determine a more favourable post-AMI remodelling.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经冠状动脉内注射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治疗前壁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安全性.方法 15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药物治疗同时,进行冠状动脉内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细胞治疗前后测定血浆及骨髓中CD34+细胞含量;移植前、移植后24 h和随访12个月时分别测定血浆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网织红细胞、D-二聚体(D-Dimer)、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C reactive protein,hs-CRP)、肌钙蛋白T(troponin T,TnT)、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creatinine,Cr)及尿酸(uric acid,UA)水平.入组及随访12个月时行动态心电图(Holter)评价心律失常发生情况,观察并记录移植前后及随访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 分离后骨髓单个核细胞数量为(1.48±0.52)×109;CD34+细胞占1.28%±0.17%,数量为(18.57±9.14)×106.移植前循环血中CD34+细胞0.33%±0.12%,术后24 h达峰值1.30%±0.35%,72 h基本恢复至移植前水平0.53%±0.21%.移植后24 h血浆NT-proBNP较移植前无显著性变化(1 864.00±412.60μg/L比1 864.00±369.70μg/L,P0.05),随访12个月时较基线显著降低(701.05±154.60μg/L比1 864.00±369.70μg/L,P<0.05).移植后2、6、14、24 h血浆TnT、CK-MB水平较移植前均无显著变化.与基线相比,移植后24 h、12个月血浆BBC、Hb、网织红细胞、D-Dimer、hs-CRP及肝、肾功能均无显著变化.术后12个月随访未见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结论 经冠状动脉注射骨髓单个核细胞未引起微栓塞、炎症反应及心肌损伤,不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对血液系统、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无影响,长期随访未见与移植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本研究提示经冠状动脉注射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治疗方法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运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移植归巢到急性心梗区域,研究不同环境下MSC在心肌内的分化状态及程度。方法 选用SD雄性大鼠,体重200~250g,随机分为4组:急性心肌梗死(AMI)干绷胞移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组(20只)、AMI干细胞移植组(20只)以及单纯G-CSF组(20只)以及单纯对照组(10只)。于治疗4w后取材,检测心肌梗死区及其周围的血管密度值。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抗体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肌浆蛋白(myogenin)、肌球蛋白(myosin)、缝管连接蛋白43(Cx43)及结蛋白(desinmim)在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并用共聚焦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方法标测PCNA、myogenin。结果 胶体金标记的MSC经G-CSF诱导移植到心脏内在梗死部位与心肌生长为一体,颜色为黑色,存HE切片中移植细胞的胞浆呈现紫红色,极易识别。血管密度检测结果显示G-CSF+MSC移植组心肌梗死区血管密度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抗体PCNA、myogenin、myosin、Cx43及desinmim在G-CSF+MSC移植组心肌梗死区中的表达明显。其他各组未见明显表达。结论 G-CSF能够明显动员MSC归巢,促进梗死区血管新生,在梗死区分化成新的心肌。  相似文献   

17.
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同种异体骨髓间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k stem cells MSCs)移植至梗死心肌后对兔的一般情况、心功能、梗死面积和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 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将5-溴脱氧尿核苷(bromodeoxyuridine,BrdU)标记的MSCs注入心肌梗死区.测定各组手术前后体重和心功能并取出心脏作相关检查.结果 与急性心肌梗死组比较,MSCs组术后一般情况好,6周时体重明显增加(P<0.05),术后3周、6周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均明显增加(P<0.05),梗死面积明显缩小(P<0.05),毛细血管数目显著增多(P<0.01).MSCs组心肌梗死区可见BrdU阳性细胞,电镜下可见不成熟的心肌样细胞.结论 同种异体MSCs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除提高心功能外,尚可改善兔子的一般情况,增加体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系统评价经冠状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BMSCs)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检索PubMed、MEDLIN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以急性心肌梗死症状出现24 h内成功实施再灌注治疗者为研究对象;试验设计体现随机对照原则;移植细胞种类为非动员的自体BMSCs;具有3个月以上左心室功能的随访资料.结果 7项随机对照研究共纳入545人,平均随访4.9个月,BMSCs移植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基线增加8.89%(95%CI3.42,14.36;P=0.001),与对照组相比,其绝对增量增加5.65%(95%GI 2.24,9.06;P=0.001);移植组左心室舒张末容积/腔径基线测量值与随访值相比显示出更有利于基线的显著改变(P=0.01),且改善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标化均差-0.23;95% CI-0.59,0.12;P=0.20);移植组左心室收缩末容积/腔径较基线测量值无显著改变(标化均差-0.11;95%CI -0.32,0.11;P=0.33),而与对照组相比却显著缩小(标化均差95%CI-0.53,-0.09;P=0.005).结论 BMSCs移植治疗显著改善了心肌梗死后LVEF,并有效防止了左心室收缩末容积的不良增加,但未有效改善左心室心肌重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同种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行性。方法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移植组各25只。应用液氮冷冻法制作心肌梗死模型。移植组梗死部位注入经5-氮胞苷(5-aza)诱导和溴氮胞苷标记的大鼠MSCs,对照组梗死部位注入等容量DMEM液。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1周和术后4周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收缩期峰值速度(Vs)、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指标评价心功能。移植组于术后4周处死,移植心肌行溴氮胞苷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对照组(n=13)和移植组(n=15)相比,术前及术后1周的心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移植组心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移植部位免疫组化可见溴氮胞苷染色阳性细胞。结论经5-aza诱导的MSCs同种移植入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受损心肌后能存活并改善宿主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20.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体移植对缺血心肌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目的 :了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s)在心肌梗死 (MI)的缺血心肌微环境中转化为心肌细胞并改善心功能的可行性。方法 :结扎兔左前降支制作急性MI模型 ,骨穿抽取骨髓 ,分离培养扩增MSCs ,其中一组于培养基中加入 5 氮胞苷 (5 aza) 10 μmol/L。术后 2周进行MI瘢痕内移植 5 溴脱氧尿嘧啶 (BrdU)标记的MSCs,对照组注射培养基。MI术前、术后 3d及移植后 4周做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 ,移植后 4周从右颈总动脉插管至左心室测左室压力变化 ,随后处死动物取左室标本作冰冻切片 ,采用免疫荧光方法鉴定植入细胞。结果 :细胞移植组左室切片中均可见BrdU染色阳性细胞即植入细胞 ,对照组未见BrdU染色阳性细胞。超声心动图检测证实移植后 4周细胞移植组左室收缩末期直径、舒张末期直径均小于对照组 (分别为P <0 .0 1及P <0 .0 5 ) ,小轴缩短率、射血分数均大于对照组 (均P <0 .0 1)。导管测压显示细胞移植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压低于对照组、左室压上升及下降最大速率高于对照组 (均P <0 .0 1)。加 5 aza细胞移植组与不加 5 aza组上述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缺血心肌内注射MSCs可依赖组织微环境转化为心肌细胞修复梗死心肌 ,显著改善心功能 ,可用于MI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