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1 毫秒
1.
肺血栓栓塞的临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以提高其诊断率和治愈率。方法对45例确诊为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1例抗凝治疗患者中有1例患者因病情进行性加重而死亡,其余患者均症状缓解后出院。4例溶栓治疗者中死亡1例,其余3例3d内症状缓解。结论肺血栓栓塞症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早期诊断至关重要,及时抗凝和溶栓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上急性肺血栓栓塞的症状特点,并对误诊的病例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6例急性肺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6例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的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胸痛、咯血、昏厥等。这些临床症状表现不具备典型性,因此易导致误诊现象产生。结论及早的对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进行检查与预防可以有效的提高确诊率及治疗效果,避免误诊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呼吸内科肺血栓栓塞症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4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诊断标准、治疗方法、临床疗效等,将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 24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误诊率高达33.33%,经临床对症治疗后,87.50%患者好转或治愈出院,死亡率为12.50%,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肺血栓栓塞症诊治要点,对疑似患者及时给予各类临床检查确诊病情,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降低误诊率、漏诊率及死亡率,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产褥期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症状以及原因,为疾病的诊断以及治疗提供保障。方法对我院近来3年接收的80例产褥期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复习相关的参考文献后,开展回顾性分析。结果 80例患者中,75例患者在产后出现肺血栓栓塞症,而剖宫产术是造成孕妇产生该病的主要原因,其次为阴道分娩。出现率最高的临床症状为呼吸困难,咳嗽次之,剩下的分别为胸痛以及发热。对患者采取抗凝或者溶栓进行治疗,症状得到明显的控制,全部患者均没有产生死亡现象。结论剖宫产诱发孕妇产生肺血栓栓塞症的主要因素,孕妇在手术产后的4 d中如果产生气促、胸闷以及胸痛的现象,需要前往医院进行确诊,避免病情增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的临床特征及误诊情况进行分析,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本院于2011年6月~2013年8月收治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42例,对患者临床特征、影像学特征、临床诊断与误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咳嗽、胸痛、咯血、呼吸困难、昏厥高烧、下肢浮肿等,其影像学特征具有多变性。42例患者初步诊断率为40.48%,首次误诊率为59.52%。结论急性肺血栓栓塞缺乏典型临床表现,容易造成误诊。在临床诊断中对该病提高认识有利于早期诊断,在将其他原因所致胸痛、呼吸困难等排除后,对患者尽早展开肺栓塞检查有助于早期确诊率的提高,降低漏诊、误诊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急性肺血栓栓塞的临床特征及护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肺血栓栓塞的临床特征及护理措施。方法 2010年01月至2011年01月,我院诊治20例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其中男12例,女8例,采用溶栓、抗凝等对症处理。同时,手术期间,实施适当的护理措施。结果 20例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溶栓抗凝治疗后,治愈16例,好转4例,无死亡病例。结论急性肺血栓栓塞,溶栓抗凝治疗的同时,实施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正>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急诊科老年和非老年急性肺栓塞的危险因素、临床症状、临床可能评估、治疗方案及转归等,以期对以后的急诊科医师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急性肺栓塞并住院治疗的患者179例。纳入标准:①经胸部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PA)确诊,符合中华医学会《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诊断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诊断标准[1];②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年龄<18岁;②住院时间<3 d。1.2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8.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漏诊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玲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9):155-155
目的:探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3例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漏诊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漏诊的原因。结果: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肺动脉造影或磁共振成像可确定诊断。结论: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非典型患者,进行肺动脉造影或磁共振成像检查是必要的,以便及时作出正确治疗,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肺血栓栓塞的临床诊治措施和效果。方法本次实验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38例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为实验对象,将患者分为单纯抗凝治疗组和抗凝联合溶栓治疗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急性肺血栓栓塞的发生受到多种复杂的因素影响,经过临床治疗,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均显著改善,抗凝联合溶栓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纯的抗凝治疗组,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急性肺血栓栓塞的发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在临床检查的基础上,结合患者的体重和临床症状。抗凝结合溶栓治疗,具有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及时诊断和治疗对中老年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治疗效果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年9月至2013年9月本院收治的48例中老年急性肺血栓栓塞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及时就诊,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在1周内确诊,对照组在1~2周内确诊,对症治疗后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近期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R、P、Pa O2、Pa CO2、P(A-a)O2等临床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诊断和治疗中老年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可确保良好的近期疗效,降低患者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发性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心血管内科2008年10月-2013年10月诊治的6例自发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该病早期诊断的特点。结果6例均无明显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通过CT肺动脉造影( CTPA)确诊。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10 d后复查CTPA,肺动脉血栓消失。结论自发性肺血栓栓塞症病因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诊断需要认真分析和综合判断,以免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的临床特征以及发生误诊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随机抽取在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这段时间里我院收治的患有急性肺血栓栓塞的患者病例45例,对这45例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发生误诊现象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分析表明,急性肺血栓栓塞的临床症状不具有典型性,很容易发生误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胸痛、咯血、晕厥并且影像学特征表现出多样性的特点.结果 对急性肺血栓栓塞予以及时有效准确的诊断,对提高该类患者的临床治愈效果,降低误诊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对其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急性肺血栓栓塞的临床特征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1年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30例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抗凝、溶栓、镇静等治疗,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30例患者在经抗凝、溶栓等治疗和相应的护理干预后,治愈26例,好转4例,无一例患者死亡。结论急性肺血栓栓塞的患者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的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现将我们确诊的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PTE)26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和特殊检查资料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2000年1月~2003年4月确诊为急性PTE患者26例 ,男14例 ,女12例 ,年龄28~83岁 ,平均年龄 (48 1±3 5)岁。1 2危险因素 :下肢深静脉血栓15例 ,静脉曲张10例  相似文献   

15.
肺栓塞(PE)是肺动脉系统被不同的栓子所栓塞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包括肺血栓栓塞症(PTE)、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及空气栓塞,其中以肺血栓栓塞症最为常见[1].PTE的漏诊及误诊率亦较高,研究证明,适宜溶栓治疗技术可迅速溶解部分或全部血栓,恢复肺组织再灌注,减小肺动脉阻力,降低肺动脉压,改善右心室功能,减少严重PTE患者的病死率和复发率.本科对14例急性PTE患者实行溶栓治疗与标准化护理相结合,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护理效果。方法对13例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采取综合治疗和护理措施。结果治愈9例,显效3例,好转1例。结论积极的溶栓治疗及精心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临床治疗。方法本研究选取40例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0年2月~2013年3月收治,依据病情分别采用抗凝治疗及溶栓联合抗凝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并记录预后。结果无溶栓禁忌,且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为大面积及次大面积的患者12例,行溶栓联合抗凝治疗,为100%有效率。针对无抗凝禁忌证,非大面积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患者及有溶栓禁忌证大面积或次大面积栓塞者28例行抗凝治疗,有效率为96.4%。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压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临床表现多样,需明确诊断,依据病情行针对方案治疗,积极抗凝及溶栓,可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血栓栓塞症的易患因素、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治疗和预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呼吸困难是最主要的首发症状,CT下肺动脉造影(CTPA)是主要的确诊检查,抗凝和溶栓治疗均有效。结论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是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肺血栓栓塞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耀辉 《河北医药》2007,29(4):353-353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并非少见病,近年来国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溶栓治疗已被临床广泛应用.自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应用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32例,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老年肺血栓栓塞症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为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通常所称的肺栓塞(PE)即指PTE.老年PTE患者除临床病情复杂、重笃、易发肺梗死以外,高血压病、脑血管病、糖尿病及高龄等也常给治疗方案的制订带来许多困难~([1]).现对老年PTE治疗的现状和目前的认识和发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