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研究壳聚糖絮凝技术用于金银花、栀子药材的中药水提液精制的可行性.方法 考察两种澄清法的沉淀效果对主要有效成分含量影响,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比较.结果 壳聚糖絮凝法与醇沉法同样能使药液澄清,前者保留药液中的有效成分比醇沉法多,壳聚糖絮凝法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结论 壳聚糖絮凝法可代替乙醇沉淀法用于金银花、栀子药材的中药水提液的澄清. 相似文献
2.
壳聚糖对三七茎叶水煮液的絮凝效果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新型澄清剂-壳聚糖,对中药三七茎叶粗粉的煎煮液进行澄清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澄清效果好,能降低成本(壳聚糖用量为0.075g/100ml),使操作更为简便,缩短生产周期,并能有效地保留水提取液中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3.
4.
5.
壳聚糖絮凝法用于虫草菌丝体口服液澄清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采用壳聚糖絮凝沉淀法用于虫草菌丝体口服液的澄清。方法 对絮凝澄清条件进行了优化,并与现行的醇沉工艺制备方法比较,对甘露醇进行定量测定,并进行了稳定性试验。结果 最佳絮凝条件为:壳聚糖加入量为0.1(W/W),温度60℃,pH值为5.0。结论 壳聚糖絮凝法与醇沉法同样能使药液澄清,但前者能更好地保留药液中的有效成分,并能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简化操作。 相似文献
6.
壳聚糖絮凝法精制红景天提取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优选红景天提取液的精制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以絮凝效果为指标,选择壳聚糖浓度、温度、搅拌速度、搅拌时间4个因素。以红景天苷和固体量保留率作为评价两种精制工艺的指标。结果壳聚糖絮凝法的最佳工艺为A2 B1C1D1,即药液中壳聚糖最佳用量为1g·L-1,于4 0℃下5 0r·min-1搅拌5min。壳聚糖絮凝法与醇沉法比较,溶液中红景天苷保留率分别为95 32 %、88 15 % ;固体物保留率分别为5 9 7%、6 3 0 %。结论壳聚糖絮凝法处理的溶液中红景天苷的保留率明显高于醇沉法处理的溶液,且两种工艺的固体量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壳聚糖对当归水煎液的澄清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探讨了壳聚糖用于当归水煎液澄清分离时对阿魏酸提取率的影响。方法:在研究过程中对絮凝澄清液、醇沉液、水煎液进行相关成分的TLC鉴别及含量测定,并作平行比较。结果:壳聚糖絮凝剂对当归水煎液能起到一定的澄清作用。结论:壳聚糖絮凝剂能有效保留当归水煎液中大部分指标成分,阿魏酸的含量及转移率较醇沉法为高。 相似文献
8.
9.
壳聚糖絮凝法制备贞芪扶正口服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优选贞芪扶正口服液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了正交设计法考察提取时间、次数、加水量及壳聚糖在药液中的浓度 4个因素 ,以黄芪甲苷含量为指标成分。结果壳聚糖絮凝法能代替醇沉法用于贞芪扶正口服液的澄清工艺 ,最佳制备工艺为A1B3C3D3,即选用壳聚糖在药液中浓度为 0 0 7%澄清 ,加药材 8倍量的水提取 3次 ,每次 2h。结论制剂稳定 ;测定方法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0.
壳聚糖澄清剂用于中药提取液澄清工艺的实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壳聚糖澄清剂对中药复方提取液的澄清作用。方法 壳聚糖澄清剂去除中药复方提取物中的杂质。结果 本法去除中药提取物中的杂质、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应用新型澄清剂——壳聚糖,对中药三七茎叶粗粉的煎煮液进行澄清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澄清效果好,能降低成本(壳聚糖用量为0.075g/100ml),使操作更为简便,缩短生产周期,并能有效地保留水提取液中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15.
壳聚糖絮凝法澄清复方黄芪水提液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选最佳的复方黄芪水提液的壳聚糖澄清工艺。方法经预试验确定澄清剂的大致剂量,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以药液絮凝度和多糖含量为指标,以壳聚糖加入量、絮凝温度、絮凝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摸索最优的壳聚糖絮凝条件。结果得到了最优的絮凝工艺,即药液中壳聚糖最佳用量为2 g/L,20℃的温度下絮凝24 h。结论壳聚糖絮凝法简便易行,经济实用,制剂澄清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壳聚糖絮凝法用于霉茶醇提液澄清的可行性。方法:壳聚糖用于霉茶醇提液的澄清,通过对总固型物、总黄酮含量的测定,对壳聚糖的用量及澄清工艺进行了优选。结果:壳聚糖絮凝法能使药液澄清,并可以较好的保留有效成分,总黄酮的转移率达到90.51%。优选的壳聚糖澄清工艺为:100g霉茶,提取液浓缩至生药质量与浓缩液体积比为1∶6,于60℃搅拌下加入0.25%的壳聚糖醋酸溶液,加入壳聚糖的量为0.65g,静置12h,滤过。结论:壳聚糖絮凝法能用于霉茶醇提液的澄清,利于进一步纯化制备霉茶总黄酮提取物。 相似文献
17.
壳聚糖用于镇咳宁口服液澄清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壳聚糖澄清法能否用于镇咳宁口服液的澄清工艺。方法:将壳聚糖用于镇咳宁口服液的澄清,并与部颁标准的制备方法比较,对盐酸麻黄碱、甘草次酸、桔梗进行定性,对盐酸麻黄碱进行含量测定,并作了稳定性实验比较。结果:壳聚糖澄清法能使药液澄清,能保留镇咳宁中的有效成分,采用HPLC法测定原工艺与本工艺生产的该制剂中盐酸麻黄碱含量,两基本一致。制剂的澄清度和稳定性均优于原工艺。结论:壳聚糖澄清法可用于镇咳宁口服液的澄清工艺。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