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小儿高热惊厥(FC)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60例小儿FC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引起小儿FC的最常见原因是上呼吸道感染,有效降温是防治FC复发的关键.结论 FC反复发作易发展为癫痫,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诊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儿在1~2周全部治愈出院,无后遗症,无死亡病例.随访2年再发高热惊厥9例,其中有2例转为癫痫,脑电图为痫样异常放电,该类患儿惊厥发作次数均在3次以上.结论 一旦小儿发热,及时尽快到医院就诊,家里常备体温计、压舌板、止惊药、退热剂等,如发现患儿体温在38.5℃左右,立即采用物理降温.如有高热惊厥家族史,且发作持续时间长、复发次数多可预防用药.  相似文献   

3.
小儿高热惊厥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治疗及预防。方法75例患儿均给予吸氧、退热,抗惊厥等急救处理。75例患儿用地西泮,剂量为0.05~0.1mg/(kg·次),加5%葡萄糖液缓慢静脉滴注,惊厥停止,止惊效果明显。惊厥控制后给予鲁米那常规剂量口服,3—5mg/(kg·次),2~3次/d,维持用药至体温正常,预防惊厥的复发。结果75例患儿均治愈出院,无1例死亡。结论对高热患儿要早期预防惊厥的发生,一旦发生应积极控制,儿科医师应做好家长的健康指导,使家长认识到发热与惊厥的关系,积极退热,指导家长正确掌握物理降温的方法,以免惊厥复发。  相似文献   

4.
小儿高热惊厥37例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门诊收治的37例高热惊厥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儿全部治愈。无后遗症,无死亡病例。结论及时迅速的控制惊厥、高热,加强综合护理是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小儿高热惊厥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特点、规范治疗研究预后情况及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对68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的发病年龄、病因、发热程度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病多见于6个月~5岁,男多于女,病因以上呼吸道感染为最常见。全组高热惊厥患儿均治愈出院,住院5~15d。又复发史者28例,占42.65%。长期随访19例复发或严重病例,2例转化为癫痫。结论小儿在高热时(39℃以上),易引起抽搐。有发热的患儿应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避免发生惊厥。小儿高热患者要及早预防惊厥的发生,一旦发生惊厥,则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治疗控制。  相似文献   

6.
高热惊厥是小儿惊厥最常见的原因,发病率高,约3%—4%。发作之前有高热,多由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易引起患儿脑损伤,导致癫痫和智力低下,故严重影响儿童心身健康。本文通过96例小儿高热惊厥临床分析,着重对首发年龄.惊厥持续时间与预后关系及本病合理防治措施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①来源:根据1984年全国小儿神经病学专题讨论会制定的高热惊厥诊断标准,从我院1988—1994年儿科住院病人中筛选出符合高热惊厥诊断96例(男53例,女43例),复习每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病原因,年龄分布,发热的程度与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本院内117例小儿高热惊厥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与治疗进行分析探讨。结果惊厥发作时体温在38℃以下6例(5.1%),38℃-39℃53例(45.3%),39.1℃-40℃42例(35.9%),40℃以上16例(13.7%)。结论提高临床医生、患者家属对高热惊厥的认识,对其的治疗和预防有积极的意义。一旦发生惊厥,应及时采取有力的抢救措施。为了避免或减少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生,关键在于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8.
高热惊厥是指在小儿发育的某一时期,单纯由发热诱发的四肢、躯干与颜面骨骼肌突然发生不自主收缩,并伴意识障碍,常见于0.5~6岁儿童。发作时病情危急,体温常升高至38.5~40.0℃,70%以上的高热惊厥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1]。惊厥可暂时引起脑功能障碍,发作时间长或反复发作会造成患儿智力下降,给患儿与家庭带来极大伤害。现将我院儿科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64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王文辉  周旭晨 《河北医药》2007,29(4):357-358
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是小儿惊厥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小儿人群的5%~6%,多发生于6个月~5岁的小儿,高峰年龄9~18个月[1-3].国外习惯称热性惊厥(febrile convulsion,FC),是一组与发热有关的非颅内感染所致的惊厥,绝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仅有2%~7%的患儿转变为癫痫,患儿转为智力低下[4].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诊治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6月至2008年11月收治的60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该组患儿主要采用药物、物理降温的治疗方法。结果采用降温方法和药物治疗,小儿的高热体温在1h内能够缓解或降至正常,达到了控制体温的目的,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对于小儿高热惊厥的早期诊断、及时防治、科学护理能够减少患儿后遗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处理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50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男性35例,女性15例,初发年龄平均2.98岁;发热开始至惊厥发作时间<24h共78.00%,全身性发作94.00%;初发时体温38.5~39.5℃82.00%;24h内惊厥发作1次者42例84.00%;高热惊厥持续时间<5min共32例64.00%;单纯性共72.00%;血常规白细胞正常范围70.00%;治疗后复发者24.00%,演变为癫痫者4.00%。结论高热惊厥常常发生突然,可留有后遗症如癫痫和智力不全等应该积极处理,有复发危险因素者需要预防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特征,熟悉预防及急救的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3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并随访现察。结果:136例起病年龄2个月-9岁,3岁以前起病116例(85.3%),3岁以后起病20例(14.7%),本组高热惊厥初发时有42例(30.9%)发热原因不明,其余伴随有明显感染的,上感59例(43.4%),支气管炎、肺炎18例(13.2%),菌痢7例,幼儿急疹5例,胃肠炎3例,流行性腮腺炎1例,水痘1例。结论:本组高热惊厥具有明显临床特征。高热惊厥防治原则:避免高热惊厥的发生,发生高热惊厥时要立即控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允许小儿惊厥持续20—3min及以上,即使是轻微的抽动也要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高岭 《中国实用医药》2009,4(16):150-151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转归,总结此病防治经验。方法对125例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病年龄、性别、基础病因、发病季节、体温高度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5例高热惊厥患儿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4.5d。长期随访52例,5例转化为癫痫。结论提高临床医生、患者家属对高热惊厥的认识,对其的治疗和预防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黄梅香 《中国医药指南》2013,(9):744-744,748
目的总结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护理体会,探讨并分析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9月收治小儿高热惊厥病例(39例)有针对性的采取科学、全面的、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由于采取的临床护理措施有效,39例小儿高热惊厥病例全部痊愈,并发症发生为0,病死率为0。结论精心的护理可以减少病例发生并发症及死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特征及治疗、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85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经止惊、退热,积极治疗原发病后病情即得到控制,临床分型诊断为单纯型高热惊厥者65例,复杂型高热惊厥者20例。1—5年随访50例再发12例。再发者中有2例后转为癫痫,脑电图为痫样异常放电。结论治疗小儿高热惊厥应以预防为主。儿科医师应对患儿家属进行相关性教育,教会其如何识别惊厥,如何看温度计,如何止惊。同时使小儿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营养均衡,增强小儿的抵抗力,避免感染和发热。对有家族史的患儿一旦有发热应立即止惊,避免造成脑损害。  相似文献   

16.
张国伟 《北方药学》2015,(9):159-159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高热惊厥的原因、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3年5月~2015年1月收治的72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发病原因、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结果:惊厥发作时患儿体温多在38.0℃以上,最常见的是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在给予及时治疗以后,患儿痊愈出院。结论:及时控制体温,预防惊厥,抗惊厥药物的合理应用等,能够有效降低小儿高热惊厥的复发情况,提高预后效果,减少后遗症。  相似文献   

17.
小儿高热惊厥在临床中是较为常见的急危重儿科病变,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生不同程度阵发性四肢和面部肌肉抽动症状,且存在双侧眼球上翻、斜视或神志不清等现象,如患者发生惊厥持续时间过长或未予以及时救治,常会引发脑组织缺血缺氧性损害,对患者智力发育和生命健康造成极为不利影响,因此合理护理干预对于患者具有重要作用[1]。本文选取52例高热惊厥患儿,经合理护理干预,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52例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经验,探讨护理方法、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及技巧。方法 52例高热惊厥的小儿在临床积极治疗的同时,配合治疗加强患儿的全面护理,控制惊厥发作,预防再发。结果 52例患儿经积极治疗均治愈出院,在全面综合护理下,52例患儿均转危为安,体温降至正常,在院期间仅1例再发惊厥1次,其余无再发惊厥者。结论在临床积极治疗高热引起的惊厥的同时,积极给予止惊、降温,加强患儿全面护理,及时提供恰当的护理措施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高热惊厥15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留叶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14):105-105
高热惊厥是小儿惊厥最常见的原因,是小儿急症常见之一[1],我科自2000年至2005年4月共收治高热惊厥患儿151例,现分析讨论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①性别:151例患儿,男97例,占62·4%,女54例,占35.8%,男女比例:1.8∶1。②年龄:首次发病年龄12天至7岁。其中小于6个月38例,占25%,6个  相似文献   

20.
郭红 《中国医药指南》2013,(35):404-405
目的通过对小儿高热惊厥患儿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的分析,以期找到良好预后的治疗方法和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58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临床资料,从发病年龄、病因以及发热程度、症状等进行研究分析。结果通过研究分析发现,0.5~5岁的幼儿多发小儿高热惊厥病症,且男性多于女性,呼吸道感染为此病症的主要发病原因。58例患儿在我院治疗期间,通过规范治疗和有效护理,患儿在5-15d后均康复出院,其中有复发史者24例,占41.38%,并对其中16例有复发史或病情严重者进行长期随访,其中1例病情转为癫痫。结论小儿出现高热需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因为小儿在高热39℃以上时,会引发抽搐,为避免惊厥情况出现,在幼儿出现高热情况时,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及时诊治,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