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发性与初发性脑梗死颈动脉斑块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斑块性状和部位与复发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对105例复发性脑梗死(复发组)、80例初发性脑梗死(初发组)和95非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对照组)患者进行检测,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数目及部位,并测量血管壁的厚度和斑块的大小及厚度。结果复发组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为67.6%高于初发组及对照组,双侧颈动脉受累及一条血管多个斑块及各型斑块并存多见,颈总动脉(CCA)分叉处发生率最高。软斑及合并溃疡的混合斑是脑梗死主要的栓子来源之一。结论颈动脉不稳定性粥样斑块的存在是复发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颈动脉超声检查对复发性脑梗死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媚  张临洪  杨顺实 《江苏医药》2008,34(5):518-519
我院对复发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探查,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数目及部位,并测量血管壁的厚度和斑块的大小及厚度,计算斑块积分,旨在研究复发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特征及彩色多普勒在脑梗死复发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斑块硬化的关系,为预防、诊断和治疗脑梗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90例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期住院治疗的90例非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分别对上述患者行颈动脉彩超检查,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率和不同类型斑块的发生情况,比较不同病情脑梗死患者各种类型斑块的检出率。结果 观察组颈动脉粥样斑块硬化检出率为83.33%,对照组的检出率为18.8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软斑和混合斑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型病情患者混合斑的检出率明显低于中、重型病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斑检出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斑块硬化存在着密切关系,硬化斑块的性质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脑梗死的病情轻重。  相似文献   

4.
彩超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复发脑梗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建丽  高俊峰 《安徽医药》2011,15(3):345-347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CAA)斑块与复发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240例脑梗死和100例非脑梗死患者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入组者的年龄、性别、伴发疾病与CAA斑块发生的关系,通过不同级别的CAA斑块在各组中的分布的情况比较,以及不同性质斑块的发生情况,来了解CAA斑块在复发脑梗死发生中的作用。结果 CAA斑块的发生与年龄、伴有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异常明显相关(P<0.05);脑梗死组CAA斑块的发生率较非脑梗死组高(P<0.01),复发脑梗死组斑块的发生率及斑块级别更高。复发脑梗死组斑块多为扁平斑、软斑及混合斑(60%),溃疡斑少见。结论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异常是CAA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CAA斑块与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复发脑梗死斑块的发生率及斑块级别更高,且多为扁平斑、软斑及混合斑(60%),溃疡斑少见。彩色多普勒超声是监测CAA斑块的最简捷的方法,对临床脑梗死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彩超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关系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彩色多普勒特征,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关系的相关性价值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5月至2011年1月临床经CT或MRI扫描证实的脑梗死患者42例,进行双侧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 42例脑梗死患者,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者30例,发病率约71.4%,左侧多于右侧,且多发于颈动脉分叉处,以软斑较多见,溃疡斑和软斑与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 脑梗死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密切相关,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态、性质及其血流动力学变化,对指导临床治疗有极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0例脑梗死患者和80例健康体检者,分为脑梗死组和对照组,行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其斑块存在情况及颈动脉狭窄程度等相关信息.结果:脑梗死组斑块检出率为63.7%,颈动脉狭窄发生率为58.8%;对照组斑块检出率为5%,颈动脉狭窄发生率为3.7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组的斑块检出率和颈动脉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通过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研究其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对MRI的弥散加权成像(DWI)证实的60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60例非脑血管病患者(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方法分析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分布、形态、数量和回声特征.结果 脑梗死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斑块、狭窄程度及斑块性质与非脑血管病组比较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人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特点。方法选择本院2006年9月至2009年2月收治的160例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颈动脉斑块的总体发病率左侧高于右侧,斑块部位以颈动脉分叉处最多见,其次为颈总动脉主干及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发病率最低。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目前是诊断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良好手段,它可以清楚观察到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态、性质、部位、管腔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10.
吴正美  胡明  王甫香 《安徽医药》2010,14(12):1431-1432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用彩色多谱勒超声对90例脑梗死患者,65例非脑梗死者(对照组)进行颈动脉探查,观察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比较两组动脉粥样斑块的性质与形态。结果脑梗死组中71例患者颈动脉共有115块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发生率为78.9%,对照组中有15例共有15块斑块形成,发生率为23.1%;脑梗死组颈动脉IMT(1.26±0.27)mm和对照组IMT(0.53±0.25)mm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脑梗死组颈动脉斑块以脂质型软斑块且不规则为主,而对照组颈动脉斑块以钙化型硬斑块且规则型为主。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与形态与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关联性。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脑梗死的患者38例,设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非脑梗死的患者38例,设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彩超检查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斑块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检查、评价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对脑梗死的诊断、治疗、预后评价临床意义显著,具有较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与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36例脑梗死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进行检查,并与文中合并高血压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比分析。结果136例脑梗死患者共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108例(80.6%),斑块分布以颈动脉分叉处多见,高龄、高血压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与脑梗死密切相关(P<0.005)。论结不稳定性斑块脱落是造成脑梗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彩超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将病例分为脑梗死组及非脑梗死组,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的厚度(intima—medium thickness IMT)及粥样硬化斑块。结果101例脑梗死患者63例颈总动脉IMT增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为84.2%;40例非脑梗死者6例颈总动脉IMT增厚.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为32.5%,两组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脑梗死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密切关系。彩色多普勒超声是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最简捷的方法,对临床预防脑梗死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相关性,为临床准确预测及积极预防脑梗死疾病发生情况给予可靠依据,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完成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查工作,记录检查结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为82.11%,显著高于对照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18.7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师根据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情况,给予积极的稳定斑块或消除斑块措施,降低脑梗死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正>本研究对脑梗死患者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狭窄程度及斑块情况,并与非脑梗死患者进行比较,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患者纳入标准:脑梗死诊断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会议修订的标准[1],并经颅脑CT或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确诊;患者知情同意。病例排除标准;排除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胶原系统疾病、有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病史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方法:收集经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存在颈动脉粥样斑块的98例患者,男54例,女44例。给予辛伐他汀治疗(40mg,每晚1次),治疗8周、24周后用颈动脉多普勒超声观察颈动脉斑块的变化。结果:低回声、混合回声斑块明显减少,高回声斑块很少改变。结论:辛伐他汀可明显消退含脂质成分多的颈动脉斑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方法:收集经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存在颈动脉粥样斑块的98例患者,男54例,女44例。给予辛伐他汀治疗(40 mg,每晚1次),治疗8周、24周后用颈动脉多普勒超声观察颈动脉斑块的变化。结果:低回声、混合回声斑块明显减少,高回声斑块很少改变。结论:辛伐他汀可明显消退含脂质成分多的颈动脉斑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60例作为脑梗死组,同期在医院门诊或体检中发现的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但无明显心脑血管疾病表现者5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使用同一型号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比较2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量、类型,以及颈动脉血管狭窄程度,并比较脑梗死组患者梗死侧和非梗死侧斑块情况。结果脑梗死组斑块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且不稳定性斑块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脑梗死组梗死侧斑块数量明显多于非梗死侧,其中不稳定性斑块所占比例高于非梗死侧,脑梗死组颈动脉血管狭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脑梗死组患者梗死侧颈动脉血管狭窄程度较非梗死侧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性斑块为脑梗死的高度预警信号,应积极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9.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超声的发展,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检出和定量评价颈动脉疾病,成为临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相关疾病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斑块与老年性脑梗死的临床关系。方法根据研究方向,选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50例脑梗死者作为患本次的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另选50例非脑梗死者作为对照组,均采用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测,观察患者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情况。结果 50例脑梗死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其中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为80.0%;结果还表明观察组的血压、血脂、血糖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结论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形成脑梗死的重要因素,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血糖是形成颈部动脉斑块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