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EUS—FNA)对腹腔占位病灶的诊断价值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9-05~2011-06因腹腔占位行EUS-FNA的患者19例,回顾性分析EUS-FNS病理的阳性率及EUS-FNA与手术后病理的符合率。结果19例患者穿刺病理结果,腺癌ll例,假性乳头状瘤1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PMT)I例,炎性改变6例,穿刺检查阳性率为68.4%。其中7例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与穿刺标本病理或细胞学结果符合6例,符合率为86.O%。本组19例患者EUS.FNA术后无出血、穿孔、感染及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结论EUS—FNA是一项准确而安全有效的技术,对腹腔占位病灶尤其是胰腺肿瘤的定性诊断及进一步治疗方案的确定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电子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EUS)结合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excavation, ESE)及外科手术在食管黏膜层及黏膜下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常规电子内镜检查发现食管黏膜层及黏膜下病变行EUS检查患者118例共120处病灶。将EUS拟诊诊断与内镜下手术及外科手术术后病理结果(包括病理类型、起源)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其符合率。结果 黏膜层病变术后病理与EUS拟诊符合率为100%(16/16),分层诊断准确率为93.75%(15/16);黏膜下病变术后病理与EUS拟诊符合率为88.5%(92/104),分层诊断准确率为97.1%(101/104);本研究中,所有病变术后病理与EUS拟诊的总体符合率为90%(108/120),总体分层诊断准确率为96.7%(116/120)。结论 EUS能准确地显示食管各层结构、判断肿瘤的起源,较准确地估计肿瘤的性质。对于食管肿瘤治疗方式的选择、扩大内镜下手术治疗适应证、指导外科手术治疗,均能起到较好的作用,应在治疗前常规应用。对黏膜下病变,提倡在EUS的指导下进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对疑似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物的鉴别价值。方法对11例经内镜及超声内镜初诊为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物,但内部回声欠均匀/分层欠清晰/远场探测不清的患者进行EUS-FNA,对比细胞学和/或病理学检查与术后病理结果及随访结果。结果 11例病变均成功实施FNA,其中,获取满意病理学标本(包括组织学诊断及细胞学诊断)者占100%,对恶性占位诊断的敏感性为83.3%,特异性为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83.3%,其中包含伪装成黏膜下肿物的恶性上皮组织肿瘤4例。结论 EUS-FNA是一项安全、可行且有效的诊断方法,可辅助鉴别上消化道肿物性质,指导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EUS)对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内镜检查发现的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进行EUS检查.总结其中经手术病理确诊者24例II缶床资料,分析EUS图像特征及误诊原因.结果 外压性病变5例(20.8%),其中纵隔神经鞘瘤1例.纵隔淋巴结核1例,纵隔肠源性囊肿1例,胰腺癌2例,定位诊断和定性诊断准确率均为60.O%.黏膜下病变19例(79.2%),其中间叶源性肿瘤9例,脂肪瘤1例,食管支气管源性囊肿1例,食管结核2例,胃壁脓肿1例,胃壁蜂窝织炎1例,胃癌2例,胃壁巨大憩室嵌入脾脏1例,壶腹癌1例.有2例进行了EUS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EUS-FNA),均获得细胞病理学诊断,并与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相符;定位诊断准确率94.7%,定性诊断准确率63.2%.结论 EUS对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有很高的定位诊断价值,但对其定性诊断价值较低,积极开展EUS-FNA是提高定性诊断准确性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诊治上消化道黏膜层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16例经胃镜检查并经超声内镜(EUS)明确起源于黏膜层的隆起性病变患者,行EMR切除,术后标本送病理检查,并定期门诊内镜随访.结果 116例患者共119处病灶,116处(97.5%)获完全切除,平均随访4.5个月无复发.术后病理为43处息肉、40处平滑肌瘤、15处炎症、9处间质瘤、2处早癌、2处类癌、2处黏膜下囊肿、其他6处,其中28例曾行术前病理活检,14例(50%)术前、术后病理吻合,14例(50%)依靠切除后大体标本送检明确诊断.并发出血20例,均经处理后停止出血,无1例发生穿孔.结论 EMR是治疗上消化道黏膜层病变安全、有效、实用的微创技术,因组织切除、取材完整,可提高病变确诊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对食管平滑肌瘤的诊断价值及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的效果。方法对经EUS检查拟诊为黏膜肌层平滑肌瘤进行EMR治疗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病变部位的EUS图像、病理诊断结果及治疗效果。结果 38例患者病变均完整一次性切除,病理均提示为起源于黏膜肌层的平滑肌瘤,术中基底部渗血5例,经处理后出血停止,无穿孔发生,术后复查胃镜所有病例创面愈合良好,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EUS诊断食管平滑肌瘤准确率高,EMR是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的微创、安全、有效、快捷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超声内镜在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总结行上消化道ESD治疗的60例患者,ESD术前均行超声内镜检查,对比超声内镜结果与ESD术中情况以及术后病理。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ESD手术,病灶完整切除率达100%,所有病例ESD术前超声内镜显示病变来源层次均与ESD术中情况一致,准确率达100%,而术前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也达91.7%。结论 EUS对判断上消化道病变的起源层次有较高的准确性,与术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较高,对ESD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8.
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评价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EUS)对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通过对97例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及51例其他隆起性病变进行EUS检查,并与内镜活检、切除和手术病理进行比较.结果: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种类的分布有一定规律,其中间质细胞瘤最为常见,本组占35.81%(53/148);EUS 对本组的总诊断符合率达91.22%(135/148);各种黏膜下肿瘤的声像图具有一定的特征.间质细胞瘤的声像图特征为低回声,呈梭形或椭圆形,病灶边界清楚、包膜光滑、回声均匀.恶性间质细胞瘤边界不清,包膜完整性差,回声不均,常有断裂征;与间质细胞瘤难以鉴别的神经源性肿瘤与颗粒细胞瘤的声像图呈低回声.与胃镜、钡餐造影、CT等相比,EUS更易确定病变的性质.结论:EUS对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更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EUS)对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诊断价值与内镜下治疗价值。方法 对常规内镜发现的67例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行超声内镜检查和CT检查,并经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获取肿瘤标本,送病理组织学检查,比较EUS、CT与病理结果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67例病例中,对比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诊断准确率,EUS(88.1%)明显高于CT(26.9%)(P<0.05)。EUS能清晰地显示出消化道管壁的层次,可较准确地判断出肿瘤的起源,但在显示恶性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及淋巴结转移方面,CT优于EUS。结论 EUS可较准确的判断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大小、起源及边界,并对其微创治疗的选择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对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7月—2020年8月收治的SMT患者82例,患者均行EUS检查;根据EUS结果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包括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经黏膜下隧道内镜肿瘤切除术(STER)、内镜全层切除术(EFTR)等,比较EUS与病理结果的诊断符合率、根据EUS诊断结果制定的术前方案与实际的手术方案符合率。结果 EUS能清晰显示消化道SMT的层次来源、大小、回声、边界;经EUS诊断85例病灶,12例EUS诊断与病理诊断不一致,其中2例食管间质瘤、2例胃间质瘤、1例胃窦血管球瘤、1例副脾、1例神经鞘瘤、1例腺肌瘤、1例纤维瘤误认为平滑肌瘤,2例胃平滑肌瘤、1例胃体异位胰腺均误认为间质瘤,EUS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率为85.9%(73/85);ESD手术40例,ESE手术34例,STER手术2例,EFTR手术9例,其中2例术中转腹腔镜术,术后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根据EUS制定的术前方案与实际的手术方案符合率为97.6%(83/85)。结论 EUS是诊断消化道SMT较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电子胃镜(Esophagogastroduodenoscopy,EGD)和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在上消化道粘膜下病变中的诊断符合率。方法分析162例先后进行EGD和EUS检查的上消化道粘膜下病变病例的诊断符合率。结果EGD和EUS诊断符合率分别是:食管静脉瘤100%,壁外压迫94.40%,异位胰腺92.90%,十二指肠Brunner腺增生症90.90%,粘膜下良性肿瘤88.90%,怀疑恶性病变66.70%。结论掌握一定的EUS知识可以提高EGD对上消化道粘膜下病变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对于应用ESD治疗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例上消化道黏膜局限性隆起病变,先行超声内镜检查,再采用ESD进行治疗,比较术前超声内镜诊断与内镜治疗术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记录手术耗时、整块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局部残留复发率。结果食管病变6例,其中早癌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各1例,平滑肌瘤4例;胃内病变14例,其中胃早癌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各3例,异位胰腺1例,间质瘤7例。术前EUS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为100%。手术时间16~100(32.8±15.7)min;整块切除率85%,出血率为20%,穿孔率10%,术后随访1~12个月,无残留与复发。结论超声内镜对消化道黏膜隆起性病变诊断准确率高,超声内镜辅助下ESD治疗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背景: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术(EUS—FNA)是食管癌淋巴结分期最精确的方法,但是当EUS表现为典型的良性或恶性特征时,该检查并非必要。目的:①探讨一种敏感性与特异性足够高的EUS组合标准,而无需EUS—FNA;②评估选择性应用EUS—FNA的经济效益。方法:利用EUS对144例食管癌患进行前瞻性评估,并通过受试的EUS特征曲线分析来比较原有标准(低回声、边缘光滑、圆形、宽度〉5mm)与改良的标准(前述四个标准加上EUS识别的腹腔淋巴结数目〉5个或EUS肿瘤分期为T3/4)之间的精确性,同时比较这两种诊断标准的应用效果:即常规EUS—FNA(针对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所有患)与选择性EUS—FNA(仅针对EUS恶性标准的敏感性与特异性〈100%的情况)。结果:淋巴结分期的EUS改良标准的精确性较原有标准大为提高(其曲线下面积由0.78增至0.88)。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对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 应用Olympus GF-UM2000型EUS和UM-25R微探头对93例常规内镜检查疑诊为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患者进行EUS检查. 结果 发现外压性改变14例,息肉17例、黏膜炎性隆起7例,黏膜下肿瘤49例,其中间质瘤34例(食道17例,胃14例,十二指肠3例),食道脂肪瘤1例,胃脂肪瘤1例,食道静脉瘤2例,食道囊肿1例,胃囊肿2例,胃异位胰腺2例,十二脂肠Brunner's腺瘤6例.另6例未发现异常. 结论 EUS能清晰显示消化道管壁层次结构,明确病灶起源;结合病变的回声、边界等超声影像特征,可准确判断黏膜下病变性质.  相似文献   

15.
《陕西医学杂志》2017,(1):65-67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对180例上消化道黏膜病变患者进行超声内镜诊断,并根据内镜结果选择内镜下黏膜切除(EMR)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进行治疗,术后定期内镜随访。并对所获得的最终病理检查进行诊断率的分析,分析超声内镜的诊断及治疗结果。结果:病理总诊断准确率为70.35%;超声内镜诊断准确率67.68%。超声内镜图像测量的长径大于2cm的病灶75例,诊断准确率(84.5%)高于小于2cm的病灶123例(61%)(P<0.05),且起源层次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黏膜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并且在超声内镜指导下手术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直肠类癌的超声内镜(EUS)诊断与内镜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04年7月至2010年11月结肠镜检查发现直肠黏膜隆起性病变,EUS结果高度怀疑直肠类癌且病变<1.0cm的患者进行内镜切除.术后明确病变切除是否完整,切除完整后于病变切除创面边缘取材4~6块同时送检.术后病理评价EUS诊断准确率,分析病变侵袭性状况,以及内镜完整切除率.随访观察每半年1次,复查肠镜及肝脏超声.结果 共纳入直肠黏膜隆起性病变患者13例,均为采用EUS筛查高度怀疑类癌且具有内镜切除指征的患者.内镜切除均取得成功,病理证实类癌符合率84.6% (11/13),1例考虑为颗粒细胞瘤,1例考虑为间质瘤.11例类癌患者随访观察(37.7±13.5)个月,无复发和转移病例.结论 EUS在直肠黏膜隆起性病变诊断中具有较高准确性,在评价内镜切除指征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内镜治疗1.0cm以下直肠类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结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方法、肠镜下征象及临床表现特征,探讨内镜技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外科术后病理证实结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例资料及文献复习。结果术前3例均行肠镜检查并活检,病理回报为炎症。1例施行外科开腹手术,2例腹腔镜手术术中见病变广泛粘连、难以分离,中转开腹手术。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结论内镜、超声内镜(EUS)、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EUS—FNA)可做为一种微创、敏感确切的诊断结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或挖除术(ESE)对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对37例常规内镜检查发现并超声内镜(EUS)检查诊断为消化道SMT的患者,分别采用ESD(黏膜肌层或黏膜下层来源)或ESE(固有肌层来源)的方法切除,观察病变完整切除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定期内镜随访。结果3例固有肌层来源肿瘤ESE治疗失败,1例因大出血转外科手术,2例因向腔外突出圈套器切除,其余34例(91.9%)均经ESD或ESE切除。4例发生穿孔,2例迟发性出血,均经内镜治疗后保守成功。平均随访13.8个月,无肿瘤残留及复发。术前EUS对病变定位诊断准确率为94.6%(35/37),而定性诊断的准确率仅为78.4%(29/37)。结论EUS对消化道SMT具有较高的定位诊断价值,但定性诊断准确率不高。在EUS指导下,采用ESD或ESE的方法多可将肿瘤一次性完整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微探头内镜超声(EUS)对食管黏膜下肿瘤(SMT)行内镜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食管SMT患者31例首先行微探头EUS检查判断病变的起源层次,然后采用高频电圈套器切除术、内镜黏膜切除术(EMR)以及囊肿穿刺术给予内镜下治疗。切除标本进行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经微探头EUS诊断31例食管黏膜下肿瘤均起源于黏膜肌层或黏膜下层,其中平滑肌瘤或间质瘤27例,囊肿4例。27例平滑肌瘤及间质瘤中,21例采用高频电圈套器切除术,6例采用EMR方法切除;24例一次切除成功,3例加用热活检钳治疗。无穿孔并发症。4例囊肿中3例成功行内镜下穿刺治疗术,1例穿刺失败,改用高频圈套器切除术。内镜治疗取得26例标本,病理组织学结合免疫组化诊断为平滑肌瘤23例,间质瘤1例,恶性间质瘤1例,慢性黏膜炎症1例。病理与EUS诊断符合率为92.8%。结论微探头EUS对食管SMT有良好的判断价值,可以提高内镜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背景:胰腺癌患的端粒酶活性上调。因此,当胰腺细针穿刺针吸标本不足以做出细胞学诊断时,检测标本的端粒酶活性就可以辅助诊断胰腺癌。目的:检测胰腺占位病变患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EUS—FNA)针吸标本的端粒酶活性,确定其诊断恶性肿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设计:前瞻性、连续性、非随机性队列研究。机构:Wake Forest大学教学医院与三级转诊中心。患:71例患经交叉断面影像学确诊为胰腺占位性病变。干预:EUS—FNA,包括52例实质性及18例囊性占位性病变。主要结果指标:①细胞学诊断;②应用半定量PCR方法检测针吸标本的组织端粒酶活性;③患的人口统计学资料;④临床结果。结果:52例实质占位性病变患细胞学检测结果显示40例为胰腺癌,这些患中有31例端粒酶活性呈阳性,无端粒酶假阳性检测结果。在7例组织学检测阴性的实质占位性病变患中有6例(86%)端粒酶活性检测为阳性,这些患最终经组织学活检确诊为胰腺癌。对胰腺实质占位性病变患,应用端粒酶活性检测胰腺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9%(95%CI 64%~89%)和100%(95%CI 55%~100%)。局限性:胰腺实质性占位病变的细胞学诊断的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降低了通过端粒酶活性对恶性肿瘤的诊断率。结论:检测EUS—FNA针吸标本的端粒酶活性简便易行,并可准确预测恶性肿瘤。如果与细胞学检查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