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软组织肉瘤(soft tissue sarcomas,STS) 是起源于结缔组织的软组织恶性肿瘤,具有多种不同类型。手术是 STS 主要治疗方法,放疗也是其重要的治疗方式并且是综合治疗早期选择之一。对 STS 进行放疗已经超过 50 年历史,术前和术后放疗对于局部控制都有疗效,只是不良反应不同。软组织肉瘤放疗技术包括远距离放疗(适形放疗、调强放疗、立体定向放疗等) 、近距离放疗(组织间插植放疗、腔内后装放疗、术中放疗等) 等。放疗技术的进步,提高了放疗的精准性和确定性,降低了对病灶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本文主要针对 STS 放疗技术以及适用原则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放疗患者应用氧化苦参碱观察其是否具有阻断正常组织放射性损伤的生物活性.方法:78例确诊的妇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单纯盆腔野根治性放疗,治疗组用岩舒注射液静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动态检测所有患者放疗过程中及放疗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维连接蛋白(FN)的含量.结果:氧化苦参碱能降低血清TGF-β1的含量,但反应较迟缓,对于晚期的放射性损伤可能更具有临床意义.放疗过程中氧化苦参碱能明显降低血清FN含量,预防急性放射性损伤的发生.结论:氧化苦参碱可以干预盆腔组织放射性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外科手术、细胞毒性治疗(放疗,化疗)是目前治疗肿瘤的主要方法,近年来由于化疗新药的不断涌现和放疗技术的迅速提高,使恶性肿瘤的控制率得到较大的改善.但是放疗和化疗的治疗指数低,当放疗剂量超过正常组织的耐受量时则能造成严重的放射损伤,正常组织的剂量受限,极大的限制了放疗根治肿瘤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125I粒子组织问放疗易引起肠道组织损伤,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肠道组织的更新速度快,处于M期、G2期及S后期的细胞多相关.肠道组织接受放疗的耐受剂量约为160 Gy,若吸收剂量大于其耐受剂量时即可发生肠道组织的放射性损伤.在125I组织间放疗的临床应用中,粒子植入前通过治疗计划系统制定科学、严密的计划,操作过程中应用超声、CT、MRI及其他影象学技术进行准确的定位,在粒源和肠道组织间设置适当的屏障保护,可以减少肠道组织的放射性损伤.  相似文献   

5.
正常组织的放射损伤存在个体差异,对于放射敏感性高的患者,标准剂量的放疗便可能引起严重的放射损伤,而对于正常组织耐受性较好的患者,还有提高放疗剂量的空间,如果能提高对这部分患者的放疗剂量,则可以进一步提高肿瘤控制率。因此,如何在治疗前用简便、准确的方法预测正常组织放射敏感性以及放疗出现的放射损伤风险实现个体化放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通过检测射线导致的淋巴细胞中DNA或染色体损伤程度、凋亡情况、遗传变异来分析放射敏感性以及正常组织放射损伤有其自身的优势。现就外周血淋巴细胞放射敏感性检测在预测肿瘤放疗导致的正常组织损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放疗是宫颈癌的重要治疗手段,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治疗主要依赖体外放疗和腔内后装放疗。宫颈癌放疗过程中,阴道既是治疗的靶器官,也是重要的危及器官,当其受到较高辐射剂量时,必定会发生放射性损伤。阴道放射性损伤及其所致的性功能障碍成为宫颈癌幸存者长期困扰的重要问题。本文将对近几年有关阴道剂量学和阴道放射性损伤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归纳,探究其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及诊治预防。  相似文献   

7.
后装放疗是利用近距离后装机,通过施源管将放射源送到宫腔内,使肿瘤组织较正常组织得到较高的放射剂量,大大减少了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也称近距离放疗。由于这种治疗方法在多个护理环节上具有特殊的要求,并且对放疗效果有直接影响,因而护理工作显得十分重要。现将我科近二年来收治的310例宫颈癌后装放疗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介入化疗在中晚期宫颈癌综合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髂内动脉化疗灌注栓塞术在中晚期宫颈癌综合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130例Ⅱa-Ⅲ期宫颈癌中行髂内动脉化疗灌注栓塞术78例,其中联合手术54例,放疗24例;行腔内后装治疗52例,其中联合手术22例,放疗30例.结果: 介入化疗组病灶反应率达84.6℅,48例宫颈癌根治术中无残端癌细胞,宫旁病灶为坏死组织,12例阴性淋巴结为坏死组织.结论: 中晚期宫颈癌介入化疗联合手术、放疗是有效方法,能提高手术切除率,提高放疗效果,改善预后,是治疗该病的一种新手段,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放疗在盆腔肿瘤中的治疗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治疗的同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放射性直肠损伤,通过改进放射技术、照射剂量和优化分割剂量、使用辐射防护剂等可以减少和预防放射性直肠损伤。放疗技术的改进包括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调强放疗(IMRT)等精确放疗技术,提高肿瘤靶区的剂量,并使肿瘤靶区剂量分布更均匀,能够较好地避开周围的重要器官和组织,减轻正常器官和组织的放射损伤。照射剂量和分割剂量的优化,其机制是根据不同组织的细胞增殖快慢不同,分别给予大剂量分割、超分割和加速超分割,提高肿瘤控制率。使用辐射防护剂保护正常组织的机制是通过阻止自由基的间接损伤和修复直接、间接损伤的DNA,促进损伤细胞的恢复,同时不保护肿瘤组织。  相似文献   

10.
虽然放疗是鼻咽癌重要治疗方法 之一,且约70%~80%鼻咽癌患者由此获得长期生存,处于放射野内的动脉是否被诱发血管内皮损伤及造成相应并发症正日益受到关注[1-3].笔者回顾本科收治的鼻咽癌放疗后晚期血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资料,探讨鼻咽癌放疗后晚期血管损伤影像学特点,为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上颌窦恶性肿瘤术后放疗及鼻咽癌病人放疗后所引起眼部疾病的组织学改变及临床表现.方法选择上颌窦恶性肿瘤术后放疗后和鼻咽癌外照射后的12例病人所引起的眼部病变进行临床分析.结果上颌窦恶性肿瘤术后放疗后4例致患侧眼青光眼、白内障.鼻咽癌外照射后病人8例致双眼不同程度的放射性视网膜病变,并对12例病人进行针对性的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激光治疗,但其对人体造成的损害是很严重的.结论对眼部周围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对眼球引起组织学改变,损伤是不可逆的,放疗时定位及控制好剂量,保护好正常组织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放疗患者应用氧化苦参碱观察其是否具有阻断正常组织放射性损伤的生物活性。方法:78例确诊的妇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单纯盆腔野根治性放疗,治疗组用岩舒注射液静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动态检测所有患者放疗过程中及放疗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维连接蛋白(FN)的含量。结果:氧化苦参碱能降低血清TGF-β1的含量,但反应较迟缓,对于晚期的放射性损伤可能更具有临床意义。放疗过程中氧化苦参碱能明显降低血清FN含量,预防急性放射性损伤的发生。结论:氧化苦参碱可以干预盆腔组织放射性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0引言 放疗是头颈部肿瘤有效的治疗手段,也是鼻咽癌治疗的首选方法.在鼻咽癌放射治疗过程中,由于其丰富的颈部淋巴引流,甲状腺被部分或全部包括在照射野内.甲状腺受到较高剂量的照射,常常出现辐射诱导损伤,导致多种甲状腺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甲状腺功能减退.另外,鼻咽癌放疗导致垂体接受较高剂量的照射,也可以引起中枢性的甲状腺功能减退.而鼻咽癌放疗后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临床极为少见.现将我院收治的鼻咽癌放化疗后两年出现Graves病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放射治疗是头颈部肿瘤常用的治疗手段.虽然包括三维适型技术在内的精确放疗可有效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及治愈率,但肿瘤周围的腮腺、脑脊髓、颅神经等正常组织会受到一定剂量的放射.因此,部分患者治疗后可能出现放射性损伤从而使生存质量降低,远期不良反应对放疗后长期生存者的影响尤为显著.减少放射损伤的关键在于控制正常组织的受放射体积和剂量.本文对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相关正常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及剂量体积效应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放射治疗与肿瘤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其目的就是给予肿瘤致死的照射剂量,而少损伤或不损伤肿瘤周围正常组织。目前,放疗已经成为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据统计,放疗可以通过提高肿瘤剂量来提高局部肿瘤控  相似文献   

16.
谭燕 《四川肿瘤防治》2007,20(3):223-226
外科手术、细胞毒性治疗(放疗,化疗)是目前治疗肿瘤的主要方法,近年来由于化疗新药的不断涌现和放疗技术的迅速提高,使恶性肿瘤的控制率得到较大的改善。但是放疗和化疗的治疗指数低,当放疗剂量超过正常组织的耐受量时则能造成严重的放射损伤,正常组织的剂量受限,极大的限制了放疗根治肿瘤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放疗是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手段之一,提高放疗效应的原则是增强肿瘤对放疗的敏感性,减少对正常组织和脏器的放射损伤,伽玛刀作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因其治疗精度高,已广泛应用于I临床,在行伽玛刀治疗的同时应用顺铂,可起到放疗增敏作用[1],提高肿瘤对伽玛刀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前列腺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放射治疗是前列腺癌的治疗手段之一。提高放疗剂量可以明显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但同时也增加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三维适形放疗是一种全新的治疗技术。既能提高肿瘤局部照射剂量,又不增加周围正常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9.
腔内后装放疗在直肠癌治疗中对肿瘤的根治、外照射后补量以及提高局部控制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而如何能准确提高肿瘤局部射线剂量的同时保护周围正常组织、最大程度减轻肠道损伤也是非常有价值的.为此笔者研制了"腔内后装放疗保护器"(已获专利),并在临床应用中收到较好效果[1],现就其使用中的质量控制做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20.
放射增敏剂的增敏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放射线入射生物体后,直接损伤生物大分子DNA,或通过其产生的自由基的间接作用,导致DNA损伤或细胞死亡等生物效应。这种应用放射效应治疗肿瘤的方法,就是放射治疗(放疗)。目前放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每年接受放疗的癌症患者约为60%~70%,恶性肿瘤放疗的5年生存率逐步提高,90年代已达45%,立体定向及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的广泛应用,明显提高了治疗的精度及治疗剂量,保护了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但大多数恶性肿瘤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却没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