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雌激素抗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衰老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用60 μmol/L过氧化氢(H2O2)作用HUVEC 72 h产生诱导型细胞衰老模型,观察17β-雌二醇(E2)对内皮细胞衰老的干预作用.实验分空白组、H2O2刺激组、H202 E2组及H2O2 E2 ICI 182780组.用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细胞的衰老,同时检测细胞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活性,检测细胞内ATP水平及活性氧(ROS)水平,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结构变化.结果 H2O2刺激组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细胞比例增加,细胞衰老明显,同时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活性下降,ATP水平下降,ROS水平增加,线粒体结构受损;而H2O2 E2组能明显减轻上述各种变化;H2O2 E2 ICI 182780组能明显阻断E2的各种保护作用.结论 E2具有抗血管内皮细胞衰老的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保护线粒体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血管内皮细胞在传代中的衰老与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在传代过程中的衰老过程及机制。方法新鲜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体外培养,免疫组织化学鉴定;电镜观察细胞结构;流式细胞术检测传代细胞周期;特异染料法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在传代过程中,细胞结构逐渐退化。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多,细胞从DNA合成前期进入DNA合成期的比例逐渐降低,从DNA合成后期进入分裂期的比例逐渐增加。其中,处于静止期和DNA合成前期的细胞由第2代的74.17%增加至第8代的88.80%,处于DNA合成期的细胞由第2代的20.04%降低至第8代的7.95%。细胞增殖指数由第2代细胞的25.83%降低至第8代细胞的11.41%。代表线粒体膜电位的平均荧光强度逐步降低。结论内皮细胞传代过程中,细胞结构退化,细胞生长渐趋停滞,出现衰老特征。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线粒体功能下降,可能是细胞衰老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克山病区粮喂养豚鼠10周,可见其血浆、红细胞及心肌线粒体中的硒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降低,红细胞膜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趋向增加,膜脂受氧自由基作用产生的共轭双烯、荧光色脂明显增加,表明存在膜的氧化损伤。实验组心肌线粒体中的心磷脂(CL)减少,细胞色素氧化酶(CCO)活性降低,园二色性(CD)异常,而补充青菜组随 CL 的增加,可见其 CCO 酶活性,CD 谱均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各实验组心肌线粒体、亚线粒体及纯化 CCO 的 CD 谱异常,峰值(208及224nm)明显低于对照,说明其线粒体 CCO 构象出现了异常。文中讨论了克山病发病的分子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常见的、多因素导致的肝脏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许多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细胞衰老在NAFL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细胞衰老包括端粒缩短、核面积增大、基因组和线粒体DNA损伤等一系列细胞状态的改变,不仅可以影响肝星状细胞(HSC)的激活和肝...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细胞衰老模型——MN模型,来解释细胞衰老的机制。按照本模型,细胞衰老是线粒体(M)和细胞核(N)恶性相互作用的结果。若干实验证据被援引来初步支持本模型。  相似文献   

6.
衰老又称老化,通常是指在正常状况下生物发育成熟后,随年龄增加,自身功能减退,内环境稳定能力与应激能力下降,结构、组分逐步退行性改变,趋向死亡,不可逆转的现象[1].1956年,Harman首先提出来衰老的自由基假说,之后又提出人类衰老过程中线粒体DNA是自由基攻击的首要目标.19世纪80年代初Miquel等提出"细胞衰老学说",认为衰老是由于氧自由基攻击线粒体DNA引起的一个生物过程.1989年Linnane等提出线粒体衰老假说.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线粒体与衰老的关系,线粒体与衰老的关系也成为研究前沿.\  相似文献   

7.
钱杰  张丽蓉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1,21(2):160-160,F003,F004
随着增龄生物体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方面出现的一系列慢性、进行性、退化性变化 ,其中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衰老时各组织线粒体氧化磷酸化 (OXPHOS)功能下降。关于衰老已有很多学说 ,包括氧自由基、凋亡、基因等学说。氧自由基学说认为衰老是自由基引起的组织随机毒害的结果 〔1〕。而有人认为细胞程序死亡对衰老起主动作用并引起特征性形态改变及衰老性生长停滞 ,衰老细胞的死亡实质上就是细胞凋亡〔2〕。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转换器 ,动物体 95 %的能量产生于此。线粒体受核 DNA(n DNA)和线粒体 DNA(mt DNA)双重控制 ,其中 mt DNA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富硒麦芽粉水提取物能否抑制K562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 Coulter细胞计数法检测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以及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的水平,DNA特异染料Hoechst 33342染色检测染色质凝集,免疫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衰老相关的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细胞衰老.结果 富硒麦芽粉水提取物能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IC50值为0.5 mg/mL.进一步研究发现:富硒麦芽粉水提取物使细胞阻滞在G2/M期、增加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水平,染色质发生凝集,引起细胞凋亡标志蛋白的切割.此外,4 mg/mL的水提取物能引起60%的细胞发生衰老.结论 富硒麦芽粉水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抑制K562细胞增殖的作用,其机制与诱导细胞衰老和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
细胞衰老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是一种典型的年龄相关性疾病,多在老年人发生,1961年Hayflick在对体外培养细胞研究中发现细胞有增殖极限的现象,称之为细胞衰老。目前研究细胞衰老大多集中在对细胞周期机制、自由基及DNA损伤与衰老的关系、衰老的端粒学说、线粒体与衰老、衰老相关基因和长寿基因、细胞信号转导等方面。在对肿瘤和衰老的研究中,人们发现二者的形成过程似乎有一个此消彼长、相互排斥的关系,细胞的衰老可能成为肿瘤形成的天然屏障。大量证据已经显示,细胞除了可以通过凋亡或自杀来抑制肿瘤形成外,还可以通过衰老阻止细胞分裂,进而抑制肿瘤。近期关于癌基因诱导的细胞衰老与肿瘤的关系形成了一个研究的焦点,本文主要对这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并参与细胞凋亡与增殖、核酸合成、自由基的产生等过程.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由于缺乏组蛋白的保护,缺少有效、完整的修复系统等结构特点,很容易受到细胞氧自由基及其产物的攻击而受损引起体细胞突变,从而导致线粒体呼吸链功能障碍而引发肿瘤.mtDNA控制区作为线粒体突变的高发区,他的突变与肿瘤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因此,阐明mtDNA控制区突变与肿瘤之间的关系,对肿瘤的诊断和机制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急性心肌梗死时,过量产生的活性氧和细胞内钙积聚对启动程序性细胞死亡起重要作用。细胞死亡包括坏死、凋亡、自噬及其共同作用。在缺血过程中,肌浆网、肌丝之间的钙处理被中断,同时钙转移至线粒体导致其肿胀,再灌注激活能量传导和心肌收缩导致氧自由基释放及其他离子失衡,在急性缺血一再灌注过程中,主要的死亡途径是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开放和线粒体外膜通透性增加启动内源性程序性坏死和凋亡。尽管国内外学者做了深入的研究,但调节线粒体膜通透性的作用和机制尚未完全了解。外源性凋亡、坏死性凋亡和自噬也可能加重缺血一再灌注所致的损伤。在这篇综述中,我们将讨论心肌梗死时钙失调和氧自由基、Bcl一2蛋白、线粒体膜通透性改变在心肌细胞死亡途径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线粒体异常与肌萎缩侧索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选择性累及脊髓前角细胞和大脑皮质运动神经元,临床表现为上、下运动神经元受损的症状和体征。ALS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谷氨酸介导的兴奋性毒性理论,是一种较为广泛接受的说法。另一方面,线粒体作为产生ATP的重要场所,既能为细胞提供能量,又是氧自由基产生的重要来源,同时在维持钙稳态、调节细胞凋亡中,也  相似文献   

13.
线粒体反应氧体系与脂肪肝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的重要细胞器,是生成ATP的主要场所,在脂质氧化中起重要作用。近年大量研究发现线粒体尤其是线粒体反应性氧体系(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与脂肪肝的发生密切相关。现就线粒体ROS和脂肪肝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进行阐述。 一、线粒体ROS与线粒体损伤 线粒体是细胞内ROS的主要来源,线粒体功能失常可导致肝细胞线粒体ROS泄漏,使体内氧自由基增加。研究发现:脂肪性肝炎患者存在线粒体超微结构损伤,表现为肿胀线粒体内  相似文献   

14.
细胞衰老研究进展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胞衰老是指正常细胞有限增殖特性,有关细胞衰老机制假说主要有二种,一是分子损伤累积假说,二是基因调控假说,许多研究证实细胞衰老具有重要性生物学意义,细胞衰老被认为是机体抗肿瘤形成机制之一,细胞衰老与机体衰老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15.
野生型Rb基因导入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衰老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腺病毒载体介导的人野生型Rb基因导入后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衰老的作用,并探讨Rb基因抑制平滑肌细胞增生的机理。方法用外源性Rb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感染体外培养的兔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以细胞超微结构、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和β-半乳糖苷酶染色等方法观察平滑肌细胞的衰老变化。结果Rb基因导入可使平滑肌细胞发生衰老,表现为细胞线粒体肿胀,脂褐素堆积,DNA合成减少,细胞停滞在G0/G1期,与衰老相关的β-半乳糖苷酶表达增加。结论野生型Rb基因通过促进细胞衰老而对平滑肌细胞增生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缺氧后处理与氧自由基清除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联合过氧化氢酶(CAT)预处理,对心肌细胞膜和线粒体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两者调控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建立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分对照组、缺氧/复氧组、缺氧后处理组及缺氧/复氧+SOD+CAT组。应用荧光探针测定心肌细胞线粒体活性氧水平,Hoechst染色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凋亡,Wesi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细胞膜和线粒体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缺氧/复氧组、缺氧后处理组、缺氧/复氧+SOD+CAT组细胞线粒体活性氧及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与缺氧/复氧组比较,缺氧后处理组、缺氧/复氧+SOD+CAT组细胞线粒体活性氧及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1);缺氧后处理组及缺氧/复氧+SOD+CAT组细胞膜和线粒体Bcl-2蛋白明显上调,Bax蛋白明显下调。结论缺氧后处理及氧自由基清除剂预处理抑制线粒体活性氧爆发,减轻缺氧/复氧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其抗凋亡可能机制与细胞膜和线粒体Bcl-2蛋白表达上调及Bax蛋白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足溃疡在老年糖尿病人群中常见。对糖尿病足溃疡复杂的分子水平机制研究仍在不断探索中, 细胞衰老对糖尿病足溃疡愈合延迟的作用受到关注, 分析细胞衰老与糖尿病足溃疡的关系, 探索细胞衰老延缓糖尿病足伤口愈合的作用机制, 明确清除衰老细胞、延缓细胞衰老的治疗方法, 可为研发糖尿病足溃疡药物提供新的治疗靶点和策略。  相似文献   

18.
溶血磷脂酸损伤小脑颗粒神经元并诱导细胞凋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溶血磷脂酸 (LPA)对原代培养大鼠小脑颗粒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及其损伤机制。方法 将原代培养的大鼠小脑颗粒细胞暴露于不同剂量LPA中 ,测定噻唑蓝 (MTT) ;应用流式细胞仪、透射电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技术观察细胞的凋亡率、凋亡细胞的核形态及细胞胞质和线粒体内活性氧自由基 (ROS)的形成。结果 LPA对小脑颗粒细胞的损伤呈剂量依赖效应。经 5 0 μmol/LLPA作用后 ,细胞生存率为正常细胞的 (5 4.8± 11.5 ) % ,细胞凋亡率达 (4 0 .5± 2 .3) % ,细胞染色质发生浓缩和形成凋亡小体 ,细胞胞质和线粒体内ROS形成增加 ,而经四甲基吡嗪 (TMP)预处理 ,细胞生存率升至 (84.7± 8.8) % ,细胞凋亡率减至 (16 .7± 5 .8) % ,细胞核形态无明显改变 ,细胞胞质和线粒体内ROS形成被抑制。结论 LPA具有神经毒性作用。通过增加线粒体内ROS形成 ,继而诱导神经元凋亡可能是其损伤机制之一。能减少内源性ROS形成的抗氧化剂可对抗LPA诱导的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研究氟对人脑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体外培养细胞活性氧水平及线粒体融合的影响。方法将0.4mmol/L及4.0mmol/L的氟化钠注入人脑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体外培养细胞中,对照组中仅注入双蒸水,作用时间为0.25d、0.5d、1.0d、2.0d,通过细胞内氧化应激活性氧高质荧光测定试剂盒和活体细胞线粒体形态荧光染色试剂盒Mito Tracher RED对氧自由基和线粒体进行染色处理,对比经不同浓度氟化钠处理的人脑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体外培养细胞中活性氧水平及Ⅱ型线粒体形态与对照组的差异和尿氟含量变化情况。结果染氟人脑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体外培养细胞中活性氧荧光出现染色异常,并且随染氟时间的增加,氟离子浓度越高,活性氧水平上升幅度越大,人脑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体外培养细胞活性氧水平和染氟时间及氟离子浓度呈正相关关系,三组活性氧水平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人脑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体外培养细胞中线粒体融合分裂功能基本正常;经不同浓度氟化钠处理的人脑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体外培养细胞线粒体均分裂亢进,并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及氟离子浓度的增加,人脑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体外培养细胞线粒体分裂程度不断增强;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及氟离子浓度的增加,尿氟含量呈持续上升趋势,三组尿氟含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mmol/L氟化钠组尿氟含量与0.4mmol/L氟化钠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摄取氟量过高时,会导致人脑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细胞氧自由基水平异常增高,使其线粒体呈分裂状,并且随剂量和时间的增加而加重。  相似文献   

20.
细胞衰老指有复制能力的细胞在应激诱导后发生永久性细胞周期阻滞,是人体衰老的重要病理机制。T2DM是一种增龄性疾病,好发于老年人群。细胞衰老与T2DM的发生关系密切:一方面,细胞衰老导致胰岛素抵抗和胰岛B细胞功能障碍;另一方面,糖脂毒性及炎症微环境等又会促进胰岛B细胞衰老和功能障碍。靶向细胞衰老的治疗可降低糖尿病发生风险,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