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抽动障碍儿童伴发的行为问题,为抽动患儿行为问题的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父母问卷)对97例抽动障碍儿童和97例对照组儿童的行为进行评定。结果: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父母问卷)显示抽动组心身障碍、冲动-多动、焦虑、多动指数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品行问题、学习问题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孩在学习问题、冲动-多动方面评分显著高于女孩(P<0.05),而女孩在心身障碍及焦虑方面评分显著高于男孩(P<0.05)。结论:抽动障碍儿童伴有比较明显的行为问题,男孩倾向于多动和冲动,女孩倾向于焦虑及心身障碍。  相似文献   

2.
高桦  刘苓 《吉林医学》2012,(1):137-139
目的:了解芜湖地区儿童行为问题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对芜湖地区6 381名(3~16岁)儿童进行测查,由家长填写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父母版)及一般情况调查表。结果:芜湖地区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达25.25%;男童的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多动指数4个因子分明显高于女童,女童的心身障碍和焦虑2个因子分明显高于男童;不同年龄组的儿童行为问题各因子分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行为问题有显著差异,父母良好的养育态度及管教方式可减少孩子行为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了解徐州市4-6岁儿童的行为发育状况。方法,采用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在徐州市对徐州市泉山区幼园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并与内蒙,上海和美国和常模比较。结论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性对心理特性和行为发育的一定的 影响,家庭,学校和医生要重视儿童的心身障碍(Ⅲ)  相似文献   

4.
王丽  王念蓉  赵妍  樊欣 《重庆医学》2021,50(7):1205-1207
目的 对重庆市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进行现状调查,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儿童心理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重庆市主城6个城区及5个区县幼儿园5 135名4~6岁儿童家长及带养人采用Conners父母用症状问卷(PSQ)进行行为问题调查.结果 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总检出率为13.30%,主城区检出率(14.47%o)高于区县(12.04%),男童检出率(15.81%)高于女童(1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因子按检出率高低排序依次为学习问题(8.24%)、心身问题(4.67%)、多动指数(2.49%)、品行问题(2.32%)、冲动-多动(1.07%)、焦虑(0.43%).男童在心身问题、冲动-多动及多动指数方面检出率较女童高,男童在品行问题、冲动-多动及多动指数方面得分较女童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庆市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较高,男童外向性行为问题检出率高于女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onners父母行为问卷(PSQ)在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72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作PSQ测评,按性别和年龄段分组将PSQ各因子分与常模进行比较。结果72例ADHD的6项因子分高于全国常模(P<0.05~0.01)。女孩心身障碍、头痛、胃痛、其他疼痛、大便有问题等因子分高于男孩;男孩则在对大人粗鲁无礼、交友困难、易发脾气、好动不安、不喜欢受约束、多制造麻烦、自夸、推诿他人、经常打架、努力中易泄气、妨害其他儿童、家中被指责、品行问题和学习问题等因子分方面高于女孩(P<0.01)。有14条题项以及学习问题、品行问题和冲动兴奋障碍与多动指数有关(P<0.01)。结论PSQ方便、实用,能够对ADHD进行量化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综合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科门诊治疗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6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采用单纯的药物治疗,观察组34例采用药物联合心理行为护理干预,每周2次,3个月、6个月采用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表进行评价。结果:3个月观察组的品行问题、冲动多动、多动指数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观察组的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障碍、冲动多动、焦虑、多动指数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7.
155名10~15岁儿童长处和困难问卷(父母版)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笳  陈中鸣 《现代实用医学》2006,18(9):662-663,665
目的对儿童情绪行为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采用美国心理学家Goodman编制的“儿童长处和困难问卷(SDQ)”对155名10~15岁中小学生进行评估。结果儿童情绪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5.5%。在困难总分、品行问题方面男孩评分明显高于女孩。在社会行为方面女孩评分显著高于男孩。低龄组的多动、品行问题分显著高于高龄组,情绪症状、同伴交往障碍分则显著低于高龄组。与上海常模对照,同伴交往问题和女孩困难总分明显高于常模。结论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儿童存在不同的困难问题。加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公德教育,有助于预防儿童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8.
背景 儿科医生经常面临父母和教师对孩子行为问题报告不一致的情况,但既往关于父母和教师对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评估的研究较少。 目的 调查重庆市主城区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现状,探讨父母及教师对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评估的一致性及差异。 方法 于2018年6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在重庆市主城区幼儿园抽取学龄前儿童2 698例。儿童家长填写Conners父母用症状问卷(PSQ),教师填写Conners教师量表(TRS),比较基于PSQ和TRS的行为问题检出情况。 结果 最终纳入问卷被有效回收的学龄前儿童2 660例(98.59%)。基于PSQ的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4.47%(385/2 660),男童高于女童〔17.91%(245/1 368)比10.84%(140/1 292),P<0.001〕;基于TRS的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4.44%(118/2 660),男童亦高于女童〔6.29%(86/1 368)比2.48%(32/1 292),P<0.001〕。PSQ中,男童在学习问题、心身问题、多动指数上的检出率高于女童(P<0.05);TRS中,男童在品行问题、多动指数上的检出率高于女童(P<0.05)。PSQ中,男童在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问题、多动指数4个因子上的得分高于女童(P<0.05);TRS中,男童在品行问题、多动问题、注意力不集中-被动问题、多动指数4个因子上的得分高于女童(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在男童中,TRS中品行问题、注意力不集中-被动问题、多动指数得分与PSQ中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问题、多动指数得分呈正相关,TRS中多动问题得分与PSQ中品行问题、冲动-多动问题、多动指数得分呈正相关(rs值为0.056~0.113,P<0.05),TRS中多动问题得分与PSQ中焦虑问题得分呈负相关(rs=-0.059,P<0.05);在女童中,TRS中各因子得分与PSQ中各因子得分无相关关系(P>0.05)。 结论 家长反映的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较教师高,家长及教师对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评估虽然存在一定差异,但在品行问题、多动方面的评估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对儿童多动症多动冲动、品行问题、学习问题等多种症状的疗效。方法选取唐山市三家大型综合性医院67例ADHD儿童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二组。观察组32例,接受感觉统合训练,历时5个月,每周3次,每次60~90min,每20次为一疗程;对照组35例,不接受训练,常态生活。使用Conners父母用症状问卷对ADND儿童治疗效果加以评定。结果 1观察组训练前后,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多动冲动、多动指数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身问题与焦虑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训练前后PSQ各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训练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多动冲动、多动指数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身问题与焦虑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觉统合训练不仅能够减轻其多动、冲动等核心症状,还能够改善ADHD儿童的品行问题和学习问题。  相似文献   

10.
采用Conner's问卷对武汉市3─11岁498名儿童的父母进行了儿童行为问题及父母教育子女的态度、方式等方面调查,结果表明:1.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态度及与子女间的关系存在一定的问题,父母经常对子女发脾气者占58.6%;父母对子女要求不一致占54.2%;娇宠子女占51.6%;采取粗暴方式管教子女占51.4%;对子女求全责备占45.0%。2.以儿童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多动指数为因变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均有5项以上的家庭教育因素被选入逐步回归方程,说明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态度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分析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的特点。方法:应用临床心理测定工具分别评价6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及62例正常对照人群的生活事件、人格特征、应付方式、社会支持、患病后的心身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病例组患病前所经历的生活事件频数及紧张值,消极应付方式评分,抑郁及焦虑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积极应付评分、社会支持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事件负性紧张、焦虑和抑郁为主动脉夹层的危险因素,而积极应付方式和社会支持为疾病的保护因子。结论:本研究发现主动脉夹层患者具有特殊的心理社会特征和心身健康状况,除了常规治疗同时,应采取积极的社会心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内蒙古地区健康儿童青少年学生血压(BP)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经体检确定为健康的5 363名10~18岁在校的儿童、青少年学生进行血压、身高、体重的测定,分析其相关关系.结果:儿童青少年学生的血压随着年龄、体重而升高,其中男生的血压高于女生,血压偏高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重、身高和BMI值均显著高于血压正常者(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男女学生收缩压与身高、年龄、体重、BMI值、舒张压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内蒙古地区儿童青少年学生的血压水平随着性别、年龄、体重、身高而改变;儿童、青少年学生血压偏高的问题应引起重视,体重偏高或肥胖者应注意控制体重,以降低患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3.
了解输精管结扎术(以下简称男扎)并发症患者临床症状程度与心身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SCL-90临床症状自评量表调查了192例男扎并发症患者和187例正常男性,并采用自编的男扎并发症调查表调查了男扎并发症患者。结果男扎并发症患者的SCL-90的各因子分、总分和心身症状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男性,相关性分析发现男扎并发症患者的SCL-90的因子分及总分与社会、心理及躯体因素显著相关。结论男扎手术的确给男扎并发症患者造成了明显的心身刺激,并且社会、心理及躯体因素将会明显地影响临床症状的程度。  相似文献   

14.
未婚人工流产女青年263例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未婚人工流产女青年心理健康状况。方法以匿名方式发放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自编的流产相关问题问卷调查并分析资料。结果 (1)研究组263例的SCL-90各因子除强迫和偏执以外,其余分值均高于全国常模。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惧和敌对性、精神病性分值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2)流产相关问卷结果显示,76%的未婚青少年女性能自己发现怀孕但不了解人流的危害,23%青少年女性缺乏必要的避孕及生殖健康知识。在263例中有20%青少年未婚女性为2次以上流产。流产给青少年女性的心理带来自责,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体验。结论未婚先孕青年女性的性卫生和性安全知识水平有待提高。积极开展生殖健康心理咨询,指导落实确实可靠的避孕措施,是降低未婚青少年女性人工流产率,保障其身心健康的关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溃疡性直肠炎病人心理社会因素的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应用临床心理测定工具分别评价60例溃疡性直肠炎病人(病例组)及60例正常人(对照组)的生活事件、人格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病例组患病前所经历的生活事件频数及紧张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溃疡性直肠炎病人具有特殊的心理社会特征和心身健康状况,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应采取积极的社会心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医学生心理状态及个性特征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医学生心理状态并探讨其与个性的关系,为改善医学生的心理状况提供依据。方法以河北大学医学部649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进行侧查。结果有13.56%的医学生存在中等以上的心身症状,较为常见的心身症状为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与全国青年常模相比,医学生SCL-90的各因子分均偏高(P〈0.01);与中国大学生样本相比,医学生的躯体化、强迫、焦虑、恐怖4个因子分偏高(P〈0.05),而偏执因子分偏低(P〈0.01)。内向-不稳定倾向的医学生SCL-90的各因子分最高,外向-稳定倾向的医学生SCL-90的因子分最低。结论部分医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心身症状,内向-不稳定倾向的医学生心身症状较外向-稳定倾向的医学生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家庭作业方式干预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66例ADHD患儿随机分为家庭作业干预组(A组)和药物治疗组(B组,干预前评估Conners父母问卷(PSQ),干预12周后再次评估PSQ及临床疗效总评(CGI). 结果干预后2组PSQ各项因子分较干预前均有下降,A组品行问题[(0.9±0.53)分]、心身障碍[(0.59±0.57)分]、焦虑[(0.85±0.52)分]、多动指数因子分[(0.9±0.53)分,(1.43±0.47)分]改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0.01),疗效总评与B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家庭作业方式干预与药物治疗ADHD儿童疗效相当,前者更易于被患儿及家长接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孤独症儿童父母的心理健康、人格特征及其相关性.方法 使用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对68例孤独症儿童的父母和64例健康儿童父母进行对照研究.同时利用t检验和多因素回归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研究组的躯体化、强迫状态、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因子分高于正常对照组,母亲的抑郁因子分高于父亲,差异有显著性.研究组内外向因子分[(47.65±9.97)分]低于对照组[(52.91±11.02)分],差异有显著性(t=2.87,P<0.01);神经质因子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2.01,P<0.05),父亲的内外向因子分低于母亲,差异有显著性(t=2.43,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神经质因子对SCL-90的总分及各因子均有影响.结论 孤独症儿童父母更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母亲的抑郁问题明显多于父亲;其人格特质具有偏内向性和高神经质的特点,父亲比母亲的偏内向性更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皖北某地区小学高年级农村留守和非留守儿童攻击行为与亲子依恋的状况,并探索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皖北某地区农村小学4~6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儿童的一般情况、攻击行为问卷和亲子依恋问卷。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法分析儿童攻击行为与亲子依恋的关系。结果:儿童攻击行为方面,父亲单方打工与父母均打工男童身体攻击行为得分高于非留守男童(P<0.05),父母均打工留守女童身体攻击行为得分高于非留守儿童和父、母单方打工的留守女童(P<0.05);儿童父母依恋方面,各年级比较显示,四年级男童父、母亲近维度得分均高于五、六年级(P<0.01),而四、五年级女童高于六年级(P<0.05);留守儿童攻击行为与父母依恋四维度关系显示:父母依恋得分高的儿童,其攻击行为低(P<0.05~P<0.01)。男童方面,非留守和父亲单方打工儿童攻击行为及其因子影响因素仅为母亲信赖维度,母亲单方打工留守男童的影响因素有父亲信赖和亲近2个维度,父、母均打工男童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为父、母亲近2个维度;女童方面,父、母依恋4个维度中影响非留守女童的因素仅有母亲信赖维度,母亲单方打工女童的影响维度为父、母信赖,父亲单方打工的影响维度有父、母信赖与母亲亲近3个维度,父、母均打工儿童攻击行为的影响维度有父、母信赖和父、母亲近4个维度。结论:留守因素主要影响女童攻击行为;亲子依恋关系对不同性别、不同留守类型儿童攻击行为的影响不同,针对性地建立安全的亲子依恋关系可有效减少儿童的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