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阳江市江城区托幼机构儿童的蛲虫感染率 ,探索控制蛲虫病在托儿机构中流行的有效措施。方法 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查卵方法进行普查 ,检验阳性者服用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研所研制的康乐糖进行驱虫治疗 ,采用前后对照的方法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江城区托幼机构儿童的蛲虫感染率为 36 5 % ;男性和女性的蛲虫感染率分别为 37 2 %和 35 7%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各年龄组间蛲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低年龄组的感染率较低 ;城区与乡镇的儿童蛲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普治后儿童蛲虫感染率为 0 8% (2 /2 5 0 ) ,与普治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江城区托幼机构儿童的蛲虫感染率较高 ,用康乐糖普治后感染率明显下降 ,流行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
赣州市学龄前儿童蛲虫感染情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赣州市学龄前儿童蛲虫感染情况,为蛲虫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透明胶纸粘贴法,对赣州市692名2~6岁儿童进行蛲虫感染检查。结果学龄前儿童蛲虫感染率为7.80%,男童感染率为8.29%,女童感染率为7.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7,P>0.05);私立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率为10.26%,公立幼儿园为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52,P<0.05);不同年龄组儿童蛲虫感染率不同2,~岁、3~岁、4~岁、5~6岁儿童蛲虫感染率分别为1.52%5,.62%,10.42%,1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24,P<0.01)。结论赣州市学龄前儿童蛲虫感染率为7.80%。蛲虫感染率与性别无关,与年龄、卫生条件和卫生习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儿童蛲虫病感染情况,为蛲虫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太仓市2005—2011年对幼儿园儿童的蛲虫调查资料。结果调查儿童10 854名,蛲虫感染率为1.29%,2005—2011年感染率为0.20%~2.74%,且呈下降趋势。不同年龄组、不同地区幼儿园儿童感染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太仓市儿童蛲虫感染率处于较低水平,但仍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4.
杭州市3~6岁外来民工子女蛲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杭州市3~6岁外来民工子女蛲虫感染情况,为蛲虫防治提供更好的依据。方法:选择以外来民工子女为主要入托生源的幼儿园6所,抽查417例年龄为3~6岁的儿童。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采集的标本送杭州师范大学寄生虫实验室统一检测。结果:417例外来民工子女蛲虫总感染率为6.17%,男童感染率为7.51%,女童感染率为5.88%,男、女童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外来民工子女蛲虫感染率明显高于2007年文献报道的杭州市学龄前儿童蛲虫的感染率(4.35%),两者感染率经统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杭州市3~6岁外来民工子女蛲虫感染率为6.17%,高于杭州市普通居民子女的感染率,要注意对外来民工子女的卫生保健和宣教,同时要加强对私立幼儿园的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庐山区儿童蛲虫感染状况.[方法]采用透明胶纸肛周粘贴法随机对庐山区城区和乡村幼儿园3~6岁儿童313名开展蛲虫感染情况的检查.[结果]庐山区儿童蛲虫平均感染率为14.37%,其中农村儿童蛲虫感染率为22.22%;城市儿童的晓虫感染率为9.56%,农村高于城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蛲虫感染率随年龄增长有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明显;不同性别之间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农村儿童晓虫感染率高于城市儿童,与其接受集体生活和教育机会的增加密切相关,应采取对策,加强对农村儿童蛲虫感染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了解三亚市幼儿园儿童的蛲虫感染现状,为该地区儿童的蛲虫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三亚市城区和农村18所幼儿园1 234名儿童为调查对象,连续3d采用圆底试管透明胶带肛周粘贴法采集肛拭标本,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结果 蛲虫卵阳性者280名,感染率为22.69%.男童感染率为22.92%,女童为22.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4,P>0.05).小班感染率为19.77%,中班为22.5%,大班为25.23%,各年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34,P>0.05).城区幼儿园儿童感染率为18.10%,农村幼儿园儿童为26.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60,P<0.01).汉族儿童感染率为19.50%,回族儿童为19.29%,黎族儿童为35.46%,各民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29,P<0.01).父/母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的儿童感染率最高(父亲为27.02%,母亲为26.45%),并且感染率随着父/母文化程度的提高而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9.94,8.32,P值均<0.05).结论 三亚市幼儿园儿童的蛲虫感染率较高,建议相关部门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降低蛲虫感染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南阳市城乡儿童蛲虫感染状况。方法采用透明胶纸肛周粘贴法随机对南阳市城区和乡镇7所幼儿园3-6岁儿童320名进行蛲虫感染状况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年南阳市城乡儿童蛲虫感染率为8.13%,其中城市儿童感染率为4.79%,农村儿童感染率为10.92%,农村高于城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儿童感染率无明显差别,不同年龄组间随年龄增大感染率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农村儿童蛲虫感染率高于城市,与其生活环境,卫生习惯,健康教育等因素有关,应加强管理,采取措施,降低农村儿童蛲虫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淮南市儿童蛲虫感染情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淮南地区儿童蛲虫感染情况,为深入研究蛲虫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一次性透明胶纸拭子法对淮南市3所幼儿园幼儿和2所小学一年级学生进行肛周检查,镜检蛲虫卵.结果淮南市儿童蛲虫感染率为 24.95%,其中幼儿园儿童为27.4%,小学一年级学生为17.3%,差异有显著性(P<0.05);幼儿园小班、中班及大班儿童蛲虫感染率分别为17.2%,26.5%和33.9%,差异有显著性(P<0.05);男、女儿童蛲虫感染率分别为26.2%和23.6%,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淮南地区儿童蛲虫感染普遍存在,有关部门应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和蛲虫疾病的流行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常州市武进区儿童蛲虫感染情况,探讨当前新农村儿童蛲虫感染变化及其对策。方法用透明胶纸肛拭法对常州市武进区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儿童进行蛲虫感染的抽样调查。结果总感染率0.58%,男、女感染率分别为0.59%和0.5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幼儿园组和小学一年级组儿童蛲虫感染率分别为0.37%和0.7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来儿童蛲虫感染率(1.67%)高于本地儿童蛲虫感染率(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来儿童蛲虫感染率高于本地儿童,与其从小养成的卫生习惯及家庭经济条件、卫生条件、家长的卫生意识有关,应加强对外来人口寄生虫病的查治和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南宁市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现状,为儿童保健及蛲虫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自愿受检的原则,对南宁市10所幼儿园共2414名儿童进行蛲虫的病原学检查,分析阳性者的感染情况.结果 首次检查查出感染者117例,对阴性者连续1~2d检查检出感染者106例,蛲虫感染率为9.24%(223/2414).市区和乡镇儿童感染率分别为5.27%和1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童感染率分别为10.74%和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幼儿园大班儿童感染率最高,为15.55%,不同学龄阶段儿童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者的双手、被褥及地面、桌面、玩具等是蛲虫感染的重要来源,感染者多有不良卫生习惯,有症状者128例(57.40%).结论 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儿童蛲虫感染,对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了解东莞市儿童蛲虫感染率及相关因素,为蛲虫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透明胶纸肛周粘贴法,对东莞市按东西南北中方位抽取的1 139名2~11岁儿童进行蛲虫感染状况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儿童感染蛲虫的相关因素.结果 东莞市2~11岁儿童蛲虫感染率为6.15%,其中小学(6~11岁)儿童感染率为6.25%,学龄前(2~5岁)儿童感染率为6.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夜间磨牙、夜惊、烦躁不安、肛周瘙痒症状与蛲虫感染均相关(P值均<0.05).结论 通过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能够从根本上切断蛲虫传播的途径,降低蛲虫感染率.  相似文献   

12.
苏州市区学龄前儿童蛲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市各行政区学龄前儿童目前蛲虫感染情况,为蛲虫病的防治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苏州市8个行政区的共3869名学龄前儿童采用透明胶带纸肛拭法进行蛲虫感染的检查。[结果]全市儿童蛲虫总感染率是0.103%;男女儿童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儿童的蛲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我市学龄前儿童蛲虫感染率较低为0.103%,卫生条件、卫生习惯的好坏与蛲虫感染率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儿童蛲虫感染状况,为蛲虫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连续5年对天宁区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开展蛲虫感染监测。结果 2009—2013年监测儿童2 512人,蛲虫感染率为0.40%,男童与女童、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的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感染儿童当年均未服用驱虫药物。结论天宁区儿童蛲虫感染率较低,集体驱虫服药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海南省城乡儿童蛲虫感染情况,为制定儿童蛲虫病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抽取的海南省城乡1 696名儿童连续3d采用透明胶纸肛周粘贴法,进行蛲虫感染检查及问卷调查,收集蛲虫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696名儿童3次连续检查累计总感染率为51.24%.其中县级市、乡镇、小学、私立学校和幼儿园的儿童蛲虫感染率分别明显高于省级市、城区、幼儿园、公立幼儿园的儿童(P值均<0.05).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男、女童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园卫生条件、个人卫生习惯及家庭状况较好的儿童蛲虫感染率较低;反之较高.结论 海南省城乡儿童蛲虫感染率较高,蛲虫感染与地区、托管机构、年龄、卫生环境和个人卫生习惯、家庭状况密切相关.应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江门市城镇与郊区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现状,为蛲虫病防治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采用透明胶纸粘贴法,对江门市9所幼儿园中的1285名儿童进行调查,对感染者给予驱虫治疗。结果1285名儿童中阳性者83人,感染率为6.46%,其中城镇组感染率为2.29%,郊区组感染率为16.85%。儿童年龄越大,感染率越高,不同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江门市农村学龄前儿童蛲虫感染率较高。应定期查治,减少儿童交叉感染的机会,降低蛲虫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广州市荔湾区儿童蛲虫感染状况。方法 2013、2015、2017和2018年分别对广州市荔湾区2~7岁入托儿童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定性检查蛲虫卵,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 323名儿童的蛲虫感染为0.77%,男童与女童蛲虫感染率分别为0.85%与0.68%。四年的感染率依次为0.69%、0.51%、1.24%、0.68%。6岁组的感染率最高,为1.46%,4与6岁组儿童感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南片与北片儿童感染率分别为0.66%与0.87%。结论荔湾区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率较低,病例分布不均衡。年龄大的儿童蛲虫感染率略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清远市清新区农村留守儿童蛲虫感染状况,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3—2017年选取清远市清新区禾云、龙颈、浸潭及石潭4个农村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山区镇15所幼儿园及小学的农村留守儿童为调查对象,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定性检查蛲虫卵,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4 549名留守儿童,检出蛲虫卵感染者976例,平均感染率为21.46%,感染率呈逐年平稳下降趋势(P0.05)。男童感染率为23.76%(591/2 487),女童感染率为18.67%(385/2 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2~4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为32.27%(357/1 091);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P0.01)。结论清远市清新区农村留守儿童蛲虫感染率较高,应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尤其要做好农村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托幼机构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8.
健康教育在防治儿童蛲虫感染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解江门市蓬江区托幼机构儿童蛲虫感染状况,探讨健康教育在预防儿童蛲虫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用透明胶纸肛拭法镜检蛲虫卵,利用黑板报、发放宣传单对家长进行肠道寄生虫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在幼儿园以上课形式,每天一次,每次15分钟对儿童开展有关健康行为及卫生习惯的健康教育,半年后复查蛲虫卵。结果 干预前蛲虫感染率2 35 % ,其中城区蛲虫感染率为1 37% ,郊区蛲虫感染率为6 78% ,城区与郊区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 <0 0 1)。干预后,蛲虫感染率为0 96 % ,干预前后差异有显著意义(P <0 0 1) ,其中城区蛲虫感染率为0 6 6 % ,郊区为2 2 9% ,差异有显著意义(P <0 0 1)。结论 健康教育能提高家长和儿童对蛲虫感染的认识,改变不卫生习惯,对预防和控制蛲虫感染起到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山西儿童蛲虫感染现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山西省10岁以下儿童蛲虫感染的总体情况,为蛲虫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山西省4个地区随机抽取的1237名10岁以下儿童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进行蛲虫感染的检查。结果:1237名儿童的总感染率为9.46%,其中男童感染率为9.56%,女童感染率为9.34%,男女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区儿童感染率(12.48%)高于农村(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10岁儿童感染率最高(14.66%),明显高于4~7岁儿童(9.25%)和4岁以下儿童(4.51%),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山西省10岁以下儿童蛲虫总感染率为9.46%,蛲虫感染与年龄、生活环境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锦州地区儿童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我们于1994年10月至1997年4月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本市郊区5个村520名小学生及学龄前儿童和市内5所小学530名学生及学前班儿童的粪便进行蛔虫、蛲虫的调查。结果表明,农村520名儿童蛔虫感染率为31%,蛲虫感染率为24%。城市530名儿童蛔虫感染率为2.8%,蛲虫感染率为1.8%。农村和城市蛔虫、蛲虫感染情况,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490名学龄前儿童蛔虫感染率为18.6%,蛲虫感染率为16.9%。560名小学生蛔虫感染率为15.2%,蛲虫感染率为9.3%。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蛔虫、蛲虫感染情况,经统计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