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膀胱功能训练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拟行子宫广泛性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的患者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术后实施妇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膀胱功能训练,术前1 d由责任护士指导患者进行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包括腹肌、缩肛运动锻炼和排尿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尿潴留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尿潴留发生少于对照组。结论:术后早期膀胱功能训练能有效预防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护理方法.方法:将55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全部患者均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进行常规留置导尿管等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心理疏导、提肛收腹训练及膀胱灌注.结果: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残余尿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术前、术后综合护理,可有效预防和减少宫颈癌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发生,促进膀胱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影响。方法将60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上予以健康宣教、加强膀胱功能训练、及掌握术后拔除导尿管时机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自行排尿有效率、发生尿潴留率、二次留置导尿管发生率及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护理干预,可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尿潴留的发生,促进膀胱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提肛运动联合膀胱功能训练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94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宫颈癌根治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做提肛运动和膀胱功能训练。观察两组残余尿量、导尿管重置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残余尿量和导尿管重置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提肛运动联合膀胱功能训练可以增强盆底肌群的反应和收缩能力,促进宫颈癌根治术后膀胱功能的恢复,减轻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吴婉如  黄柳华  杨小巍 《全科护理》2011,9(31):2869-2870
[目的]探讨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护理对策。[方法]将88例宫颈癌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膀胱功能训练、膀胱注药和人文关怀。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膀胱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再置管率。[结果]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及再置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积极的预防对策可减少宫颈癌病人术后并发尿潴留。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6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预防术后尿潴留,比较2组的排尿情况、尿潴留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的膀胱功能恢复好于对照组,首次排尿后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术后14 d尿路感染少于对照组,尿潴留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4 d的躯体功能、宫颈癌特异性模块、功能状况等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有效促进宫颈癌患者术后排尿,预防尿潴留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宫颈癌术后病人尿潴留的预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鄢家莉 《护理研究》2006,20(11):989-990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方法]将66例宫颈癌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病人术后常规留置尿管定时开放。观察组病人术前给予心理疏导、提肛收腹训练及术后采用个体化放尿。[结果]观察组病人尿潴留发生率、残余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人(P<0.05)。[结论]加强宫颈癌病人术前、术后综合护理,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宫颈癌病人术后尿潴留的发生,促进宫颈癌术后膀胱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部穴位按摩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收治的40例宫颈癌手术患者设为观察组,给予腹部按摩预防术后尿潴留,另选取2014年1—12月收治的40例宫颈癌手术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术后膀胱功能、尿潴留情况以及术后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膀胱功能好于对照组,自行排尿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切口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穴位按摩能够有效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发生,并能提高患者舒适度,促进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9.
宫颈癌术后病人尿潴留的预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鄢家莉 《护理研究》2006,20(4):989-990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方法]将66例宫颈癌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病人术后常规留置尿管定时开放。观察组病人术前给予心理疏导、提肛收腹训练及术后采用个体化放尿。[结果]观察组病人尿潴留发生率、残余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人(P〈0.05)。[结论]加强宫颈癌病人术前、术后综合护理,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宫颈癌病人术后尿潴留的发生,促进宫颈癌术后膀胱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尿管拔出后残余尿量(100ml)及尿潴留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排尿后残余尿量、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膀胱功能,减少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对宫颈癌术后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宫颈癌手术患者115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膀胱低频电刺激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尿管留置时间、残余尿量、膀胱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尿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P 0. 05),膀胱功能好于对照组(P 0. 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宫颈癌术后患者实施膀胱低频电刺激训练可有效促进患者膀胱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排尿反射训练在预防宫颈癌患者根治术后尿潴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8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拔除导尿管前观察组实施排尿反射训练,对照组按术后常规护理。结果:两组拔除导尿管后排尿情况、残余尿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拔除导尿管前加强排尿反射训练,可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尿潴留的发生,促进膀胱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根治术后留置导尿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行宫颈癌根治术的82例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膀胱功能锻炼、监测尿量和护患共同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膀胱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拔除尿管后的残余尿量及尿潴留发生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术后膀胱功能的恢复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宫颈癌患者进行早期系统护理干预,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从而提前拔除留置的尿管,减少膀胱功能障碍的发生.方法 将80例宫颈癌行子宫广泛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系统护理干预(心理护理、盆底肌肉训练、排尿中断训练、腹肌训练、Valsalva屏气法及Crede手压法、定时开放结合个体化放尿、热滚动按摩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加上一些简单的膀胱功能训练.比较2组术后留置尿管的时间.结果 治疗组留置尿管的时间为(9.65±1.49)d.对照组的时间为(15.88±4.03)d,有显著差异,术后残余尿、尿潴留及泌尿系统感染发生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系统的护理干预能有效缩短宫颈癌术后留置尿管的时间,减少膀胱功能障碍的发生,提高宫颈癌患者的手术效果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尿潴留的影响。方法:将46例早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导尿管拔出后残留尿量(100 ml)及尿潴留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膀胱功能,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黄芳  全健  刘金明  梁春燕  韦川妹  谭雪玲 《全科护理》2020,18(10):1221-1224
[目的]探讨如厕体验结合凯格尔运动对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40例宫颈癌病人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另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40例宫颈癌病人作为观察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如厕体验结合凯格尔运动。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膀胱功能、尿潴留发生情况、疼痛评分、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膀胱功能优于对照组,自主排尿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残余尿量、切口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如厕体验结合凯格尔运动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干预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发生,帮助病人回归正常排尿方式并顺利自行排尿,提高病人舒适度,促进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凯格尔运动联合艾灸穴位治疗在改善宫颈癌患者术后膀胱功能障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4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病区行宫颈癌根治术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1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凯格尔运动训练,观察2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凯格尔运动训练配合艾灸穴位治疗。比较3组患者术后干预后尿潴留的发生率、膀胱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3组患者的留置尿管时间、残余尿量、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膀胱功能分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膀胱功能为Ⅲ~Ⅳ级的患者比例较对照组、观察1组低。术后生活质量比较中,3组患者术后14 d生理得分、功能得分、宫颈癌分量表等维度得分和生活质量总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凯格尔运动联合艾灸穴位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宫颈癌患者术后尿潴留率,促进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提高术后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盆腔肌肉训练在预防骨科术后患者尿潴留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100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盆腔肌肉训练。比较两组术后尿潴留发生情况,有无膀胱充盈感、自主排尿及排尿完全感,同时根据排尿顺畅程度及残余尿量评价膀胱功能,并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统计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膀胱充盈感和自主排尿及排尿完全感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膀胱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腔肌肉训练对预防骨科术后患者尿潴留有较好效果,可改善膀胱功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蒋平平  赵倩宇  王迎芝 《妇幼护理》2023,3(11):2537-2539
目的 探讨基于 Orem 护理模式的早期膀胱功能训练在妇科术后留置导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2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我院妇科收治并予手术的术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 92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46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留 置导尿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 Orem 护理模式的早期膀胱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拔管后首次排尿时间,膀 胱刺激征及尿路感染,尿潴留及重置导尿管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拔管后首次排尿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 膀胱刺激征、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尿潴留及重置导尿管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妇科术后留置导尿管患者实施基于 Orem 护理模式的早期膀胱功能训练,可有效促进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有助于降低尿 路感染及尿潴留的发生,促进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促进宫颈癌根治术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科收治的80例宫颈癌根治术后留置尿管的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研究组则采用康复护理,主动训练膀胱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拔除尿管第1次排尿后膀胱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膀胱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前术后早期引入康复护理,主动训练膀胱功能,可加快盆丛神经的恢复并改善手术后膀胱功能,促进术后膀胱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