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研究阿奇霉素分散片的制备工艺. 方法 以阿奇霉素为主药,羟丙基纤维素和交联羧甲纤维素钠为辅料,制成阿奇霉素分散片,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溶出度. 结果 通过对阿奇霉素分散片含量测定、线性关系、稳定性、回收率、重现性、溶出限度、溶出度均一性实验的研究,建立了可控制其质量的溶出度测定方法 . 结论 所研发的阿奇霉素分散片制备工艺简单,质量稳定,分散性能良好,检测方法 快速便捷.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提高阿奇霉素分散片的质量,研究崩解剂对其分散性的影响. 方法选择羧甲基淀粉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及其他适宜辅料,制备处方. 结果 选择羧甲基淀粉钠作崩解剂及恰当的制剂工艺可以明显提高阿奇霉素分散片的质量. 结论 该处方合理稳定,溶出度和分散均匀性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制备阿奇霉素分散片并考察处方工艺和质量.方法 以崩解时限、可压性和分散均匀性为指标因素,选择适宜的崩解剂、稀释剂、黏合剂、润滑剂;以崩解时限为指标,从正交设计中确定最佳处方,并进行工艺优化和制剂稳定性考察.结果 根据处方制成的分散片的质量符合中国药典要求,加速实验表明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阿奇霉素分散片的处方工艺成熟稳定、可控性好,溶出好.  相似文献   

4.
袁悦  李英  李三鸣 《中国新药杂志》2006,15(17):1470-1472,1475
目的:制备替米沙坦分散片,建立替米沙坦分散片的溶出度测定法。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崩解时间为指标,以羧甲淀粉钠与微晶纤维素的用量、葡甲胺的用量为3个因素,分别设计3个水平优化分散片的处方,采用桨法对自制的分散片与进口普通片进行了溶出度测定,比较研究二者的溶出度Weibull分布参数。结果:替米沙坦分散片工艺简单,在1min内全部崩解,溶出速率明显优于进口普通片,符合分散片的各项质量指标。结论:用优化处方制备的替米沙坦分散片体外溶出特性明显优于普通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贝诺酯分散片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崩解时间为指标筛选辅料的种类;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贝诺酯分散片在5 min内的累积溶出量,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优处方。结果优化最佳处方为微晶纤维素42%,羧甲淀粉钠13%,淀粉2%,硬脂酸镁0.5%。结论所制备的贝诺酯分散片具有良好的溶出度,15 min内即可溶出90%,2.5 min内完全崩解,且符合分散片的其他要求。  相似文献   

6.
盐酸维拉帕米脉冲控释微丸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流化床包衣法制备盐鞍维拉帕米脉冲控释微丸,并考察了羧甲淀粉钠、经丙甲纤维素和乙基纤维素—聚乙烯砒咯烷酮(4:1,ω/ω)的用量对微丸体外释药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包衣微丸可脉冲释药,其中经丙甲纤维素和乙基纤维素—聚乙烯砒咯烷酮(4:1,ω/ω)用量增加,可延长时滞;羧甲淀粉钠用量增加,释药加快;乙基纤维素—聚乙烯毗咯烷酮(4:1,ω/ω)用量增加,释药减慢。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羧甲淀粉钠中残留的氯乙酸对马来酸氯苯那敏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测定不同存放条件下羧甲淀粉钠中氯乙酸残留量,以及以此制备的马来酸氯苯那敏制剂中主成分、最大杂质、总杂质含量,考察羧甲淀粉钠中氯乙酸残留与马来酸氯苯那敏降解程度间的相关性。结果各批样品均有不同程度的氯乙酸残留,近20%的样品氯乙酸残留超过0.2%,最高达1.68%。马来酸氯苯那敏对照品在20℃与40℃条件下存放均稳定,无明显杂质产生;相同存放条件下,马来酸氯苯那敏的降解速率随羧甲淀粉钠中氯乙酸含量的增大而提高;氯乙酸含量相同的羧甲淀粉钠样品的放置温度越高,马来酸氯苯那敏的降解速率越快。结论羧甲淀粉钠中氯乙酸对马来酸氯苯那敏的稳定性存在影响,提示在制剂开发中,需关注辅料中氯乙酸对带负电荷或未共享电子对等易发生亲核反应原料药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考察阿奇霉素分散片的质量现状及存在问题。方法 抽取阿奇霉素分散片43批次,依据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法定标准)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针对法定标准有关物质项对杂质阿奇霉素B易造成漏判的情况,建立新的有关物质测定方法,并对43批次样品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 43批次阿奇霉素分散片按法定标准检验的合格率为100.00%;仅有2批次样品检出阿奇霉素B,检出率仅为4.65%。按照新建立的方法进行检验,43批次全部检出阿奇霉素B,检出率为100.00%,但均在限度内,仅有2批次样品的检测结果接近限值2.0%。结论 阿奇霉素分散片整体质量较好,但仍有提升空间,生产企业应加强基础研究及生产管理。所建立的新的有关物质检验方法专属性强,不易造成阿奇霉素B的漏判,线性关系考察、重复性试验结果及检测限确定结果均满足规定要求,可作为阿奇霉素分散片的有关物质检验及其质量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
阿奇霉素分散片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采用L9(3^4)正交设计研究阿奇霉素分散片的制备工艺,优选最佳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湿法制粒压片优选工艺条件,并以崩解时限、硬度、外观作为考核指标。结果 最佳制备工艺是:微晶纤维素17.0%,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4.0%,乳糖4.0%,乙醇制粒(用量9.0%),75℃干燥2h,压片。结论 阿奇霉素分散片的制备工艺合理。  相似文献   

10.
阿奇霉素分散片的制备及质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制备阿奇霉素分散片。方法 以崩解时间为指标比较不同崩解剂的作用,以正交试验设计确定最佳处方,并与普通片进行了体外溶出度的比较。结果 崩解剂以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效果最优,最佳处方崩解时间为92.1s,溶出速度远大于普通片,其崩解时间、分散均匀度达到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要求,稳定性试验表明制剂质量稳定。结论 研制的阿奇霉素分散片溶出迅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羧甲淀粉钠溶液联合健康指导应用于小儿复发性口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83例复发性口腔炎患儿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羧甲淀粉钠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指导。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6%,半年复发率为2.4%(1例),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羧甲淀粉钠药物治疗配合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应用于小儿复发性口腔炎,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是一种值得考虑的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药用羧甲淀粉钠崩解性能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朝  尹正龙  吴懿 《安徽医药》2002,6(4):66-67
目的研究提高合成药用辅料羧甲淀粉钠(CMSNa)产品的崩解性能.方法淀粉适度交联后进行醚化反应,生成羧甲淀粉钠,并测定本品的取代度、黏度,平行条件下测定崩解时限.结果取代度、黏度对产品的吸水速度和吸水膨胀性有显著的影响,决定其产品的崩解性能.结论控制反应过程中氢氧化钠浓度和交联剂用量,可以使本品得较适宜的取代度、黏度,从而提高其崩解性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获取羧甲淀粉钠口服液(CMS-Na)治疗和预防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的临床效果。方法:特选取195名RRI患儿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在进行相同条件的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羧甲淀粉钠口服液。临床诊断结果表明,治疗组显效率77%,有效率19%,总有效率96%,对照组显效率50.53%,有效率26.32%,总有效率76.84%。结论:羧甲淀粉钠口服液对治疗及预防儿童RRI有较好疗效,既可促进急性期呼吸道感染恢复,缩短治疗时间,还可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RRI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前的药品名称,五花八门,实在令人眼花缭乱,就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阿奇霉素就有:阿奇霉素、阿齐红霉素、阿泽红霉素、氮红霉素、通达霉素、舒美特、希舒美、叠氮红霉素、欣匹特、泰力特、普利瓦、洛奇、维宏、费舒美(阿奇霉素分散片)、齐隆迈(注射用阿奇霉素)、妥新、集琦、派奇、氮甲红霉素、  相似文献   

15.
王涛  郭鹏 《医药导报》2009,28(4):503-504
目的 对阿奇霉素颗粒处方进行筛选和改进,以期达到掩盖其特有的苦味,并选择适合生产的制备工艺. 方法 从混悬剂种类、制粒情况、混悬性能、混悬剂用量、制粒目数调味剂筛选阿奇霉素颗粒处方. 结果 阿奇霉素 100 g,蔗糖1 800 g,甜菊苷30 g,羧甲基淀粉钠(CMS)20 g,羧丙甲纤维素(HPMC)30 g,香兰素20 g,共制备1 000袋. 结论 该处方有效掩盖阿奇霉素固有的苦味,所得成品口感良好,制备工艺简单.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药杂志》2004,13(7):F006-F013
药品名称(商品名)类 别 剂 型 规 格—————]百—罹—j■1F————]曰再写雨i■—————1r1矿—覃—i匿l抗感染药硫酸奈替米星葡萄糖注射液硫酸西索米星氯化钠注射液苦参素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头孢替唑钠注射用头孢替唑钠注射用头孢替唑钠注射用盐酸克林霉素注射用盐酸克林霉素注射用盐酸克林霉素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酮康唑洗剂阿奇霉素葡萄糖注射液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注射用头孢替唑钠阿奇霉素分散片利巴韦林颗粒利巴韦林颗粒泛昔洛韦注射用乳糖酸…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患者在采取阿奇霉素联合羧甲司坦治疗的效果。方法57例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29例)与参照组(28例)。实验组采取阿奇霉素联合羧甲司坦治疗,参照组采取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发热时间、住院时间、啰音消退时间、消咳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4%,低于参照组的2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5,P<0.05)。治疗后,实验组心理得分(84.31±6.75)分,角色得分(82.78±5.23)分,饮食得分(80.63±5.64)分,交际得分(81.36±6.85)分;参照组心理得分(73.68±5.23)分,角色得分(71.87±5.56)分,饮食得分(72.67±5.38)分,交际得分(71.64±5.87)分,实验组心理、角色、饮食、交际得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患者而言,采取阿奇霉素联合羧甲司坦治疗时可提高疗效和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羧甲淀粉钠治疗小儿口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74例患者被随机分为实验组(n=38)和对照组(n=36),对照组给予思密达治疗,实验组给予羧甲淀粉钠和利多卡因治疗。结果两组在总有效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痊愈率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为66.7%,实验组达到86.8%,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羧甲淀粉钠联合利多卡因治疗小儿口腔炎安全有效,且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含透明质酸钠(SH)的阿奇霉素(AZI)滴眼液最优处方的筛选及制备工艺的考察。方法:采用Box-Behnken设计,以滴眼液p H、透明质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和透明质酸钠的质量浓度为因素,以药物在泪液中的动力学行为作为评价指标,考察各因素的影响,确定最合理的处方。进一步制备了阿奇霉素滴眼液,根据《中国药典》要求考察滴眼液的渗透压,黏度及表面张力。结果:阿奇霉素滴眼液的最优处方为溶液p H 5.5,透明质酸钠相对分子质量150万,透明质酸钠质量浓度为0.6 g·(100 m L)-1。为保证滴眼液的无菌要求,制剂不耐受高压蒸汽灭菌,需无菌操作。结论:采用Box-Behnken设计筛选处方是可行的,依据最优处方制备的阿奇霉素滴眼液能有效延长药物结膜滞留时间,同时满足药典对滴眼液渗透压及黏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张辉生 《北方药学》2018,15(6):24-25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羧甲司坦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0例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0例.对照组进行阿奇霉素治疗,研究组给予阿奇霉素联合羧甲司坦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发热、咳嗽以及肺部啰音症状持续时间、临床治疗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均得到有效改善,且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羧甲司坦治疗可有效减少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治疗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