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潘娟 《大家健康》2014,(7):140-141
目的:分析和研究艾塞那肽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我们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服用二甲双胍未能有效控制血糖患者100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患者在口服二甲双胍基础上加用基础或预混胰岛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口服二甲双胍基础上加用艾塞那肽治疗,将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16周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检测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应用于糖尿病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值,并且患者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较轻微,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分析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自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110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完全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艾塞那肽联合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结果:治疗12周后发现对照组患者降糖达标率(41.82%)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降糖达标率(61.82%),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FBG、HbA1c、BMI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2小时PBG比观察组虽然也高,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64%)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73%),经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停药后均消失,没有造成不良后果。结论: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良好,不仅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和体重,而且发生低血糖的不良反应概率很低,是临床中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首要选择,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采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结束后对2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进行观察,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血糖水平,毒副作用小,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康志强 《中国医疗前沿》2012,(20):21+92-21,92
目的观察艾塞那肽对二甲双胍及预混胰岛素治疗未能有效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90例入选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预混胰岛素组、二甲双胍联合预混胰岛素组,给予口服最大耐受剂量二甲双胍及胰岛素治疗至少2个月,在此基础上加用艾塞那肽注射液,观察3个月测量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BMI变化情况。结果三组患者在原方案基础上加用艾塞那肽注射液治疗3月后HbAlc、FPG和PPG、BMI均较前降低(P〈0.05)。结论使用艾塞那肽可改善T2DM患者的血糖和胰岛β细胞功能,并对降低体重有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1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单纯口服二甲双胍片,治疗组加服六味地黄丸,治疗时间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血脂指标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血糖指标、血脂指标及尿微量白蛋白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而对照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及西格列汀联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144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分析,以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二甲双胍治疗)与观察组(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总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93.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为1.39%,与对照组的2.7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及西格列汀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良好,患者血糖控制好,药物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加用二甲双胍对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治疗的7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使用诺和灵30R控制血糖,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控制血糖,治疗3个月后,观察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BG)、糖化血红蛋白(Hb Alc)、血糖控制达标情况、血糖控制达标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FPG、2 h BG、Hb A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糖控制达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血糖控制达标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且上述观察指标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低血糖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用二甲双胍可增加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达标率,缩短血糖控制达标时间,对无二甲双胍使用禁忌的患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在常规服用二甲双胍基础上,治疗组予艾塞那肽皮下注射,对照组予胰岛素(诺和灵50R)皮下注射,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艾塞那肽组的血糖控制和胰岛素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两组空腹血糖下降幅度相似,艾塞那肤对餐后血糖的控制更好;艾塞那肽对肥胖患者有控制体重增加,减轻体重作用,降低血脂,左心室内径缩小.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能有效控制血糖,并有效控制体重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二甲双胍分别联合艾塞那肽或磷酸西格列汀治疗二甲双胍单药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1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40例二甲双胍单药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艾塞那肽组和西格列汀组,每组70例,其中艾塞那肽组接受二甲双胍联合艾塞那肽治疗,西格列汀组接受二甲双胍联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疗程均2个月.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纤维蛋白原(FBG)、餐后2 h血糖(2 hPG)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艾塞那肽组患者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西格列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塞那肽组患者经治疗后血糖达标时间为(8.4±1.6)d,明显短于西格列汀组的(13.2±2.8)d,血糖达标率为100%,明显高于西格列汀组的8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塞那肽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8.57%,其中恶心3例、呕吐2例和腹泻1例;西格列汀组的主要不良反应为咳嗽2例、腹泻1例和鼻塞1例,发生率为5.7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低血糖发生.结论 二甲双胍分别与艾塞那肽和西格列汀联合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均能有效控制T2DM患者血糖和降低HbA1c水平,安全性均较高,但艾塞那肽的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方案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期间本单位医务所收治的12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常规行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利拉鲁肽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略高于对照组(7.94%),但无组间差异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可靠,可有效提升血糖控制效果,且不良反应风险较低,该方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王琼 《大家健康》2017,(12):113-114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维格列汀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度该院收治的10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二甲双胍口服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并比较不同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在空腹血糖、产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方面相近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产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研究组患者改善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胰岛素和GLP-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与单纯口服二甲双胍治疗相比,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更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其值得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12.
李小囡  李可心  张英 《吉林医学》2012,(34):7476-7477
目的:评价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糖尿病住院患者20例(治疗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艾塞那肽治疗,随机选择与治疗组同时期住院,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小时血糖(PG2h)、糖化血红蛋白(HbA1c)无显著差异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FBG、PG2h、HbA1c、BMI、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两组治疗16周后FBG、PG2h、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16周后的BMI明显小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发生症状性低血糖及夜间低血糖次数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艾塞那肽可有效控制血糖,并且能明显降低BMI和低血糖发生次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诺和锐30联合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控制血糖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64例T2DM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在使用诺和锐30的同时加用二甲双胍口服,对照组单用诺和锐30治疗,观察12周,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的胰岛素用量、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达标时间、体重指数(BMI)。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胰岛素用量、FPG、2hFPG、HbA1c、血糖达标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诺和锐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DM患者可更好控制血糖,并可减少胰岛素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近1年内初次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4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格列齐特缓释片组(对照组)和利拉鲁肽组(观察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格列齐特缓释片60 mg,每日晨起空腹服用,同时加二甲双胍0.5 g,2次/d治疗;观察组给予利拉鲁肽0.6 mg,1次/d(第1周)、1.2 mg,1次/d(第2周),同时加二甲双胍0.5 g,2次/d治疗。治疗12周后检测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腹部内脏脂肪厚度(VAT),比较两组间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VAT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上述4项指标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低血糖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疗效及安全性均优于格列齐特缓释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接收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68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治疗差异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单一治疗,而研究组则采用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降糖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FBG、Hb Alc、BMI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中采用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不仅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而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陕西医学杂志》2018,(1):114-116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防治效果及对机体免疫的影响。方法:将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应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应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15周后临床治疗效果、平均体质指数、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免疫球蛋白水平(IgA、IgG、IgM)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平均体质指数、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IgA、IgG、IgM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gA、Ig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Ig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体质指数、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7%(71/7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33%(58/7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3/7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3%(4/7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防治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高会敏  尚勇 《中外医疗》2016,(2):137-139
目的 探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整群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单纯应用二甲双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情况及治疗总有效率. 结果 两组治疗前FPG、2hPG、HbA1c及胰岛素敏感指数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四项指标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显效21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P<0.05). 结论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较单纯二甲双胍治疗具有更好的血糖控制效果,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治疗,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的下降成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7.14%,对照组为26.19%,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因高血糖引起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艾塞那肽治疗对病程≤5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影响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就诊我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9例,在常规治疗(饮食控制及运动)或口服二甲双胍基础上加用艾塞那肽,疗程3个月,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2 h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2h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血脂及BMI,记录艾塞那肽的不良反应。结果:加用艾塞那肽治疗后,患者FPG、2 hPG、HbA1C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BMI、血脂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期间无低血糖发生。结论:艾塞那肽可有效控制血糖,并且不增加体质量、同时可改善脂代谢,减少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讨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利拉鲁肽与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选我院收治于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的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观察,其中单纯接受二甲双胍治疗者归于A组,采取利拉鲁肽与二甲双胍共同治疗者归于B组,对两组的用药效果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接受血糖指标及胰岛素敏感指数检测,检测数据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测定的血糖指标及胰岛素敏感指数较A组均显著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用药过程均有出现轻度不良反应,A组与B组总发生率依次为5.0%与7.5%,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利拉鲁肽以及二甲双胍共同治疗,可取得较理想的血糖控制效果,且两药合用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