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评价血糖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 该项前瞻性研究共纳入2127例ACS患者。根据血糖水平≤5.8mmol/L、≤7.2mmol/L、≤10.0mmol/L、>10.0mmol/L,将患者分为4组(Q1到Q4),对各组患者的血糖水平与住院主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探讨血糖水平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近期预后的影响,从内分泌角度分析糖尿病患及应激性高血糖患其血糖水平对ACS影响的机制及处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糖控制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记录878例ACS患者基线时各指标、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住院期间所有测得的血糖结果.(1)将878例ACS患者患者分为生存组和住院期间死亡组,组间比较临床情况.(2)全部患者按照其住院期间血糖平均值和标准差各自分为四组(四分位法),组间比较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3)以基线指标、血糖控制指标为自变量,住院期间死亡率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探讨对于住院期间死亡率有显著影响的独立风险因素.结果 (1)生存组与死亡组各项血糖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2)全部患者按随血糖变异性分组时,随血糖变异性增大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增加,组间差异明显.按照平均血糖分组时,结果同上.(3)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糖变异性升高是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 ACS患者住院期间的血糖变异性和血糖水平均与近期预后不良相联系.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ACS患者的血糖监测和对血糖稳定性的控制.  相似文献   

4.
随着对心血管疾病研究的不断深入,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糖升高的现象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在一些血糖升高的患者中通常存在糖尿病或糖耐量受限。这种情况说明他们或多或少的存在潜在的胰岛素抵抗或胰岛B细胞功能不全,从而通过其他机制产生不良预后。相比来说,关于ACS时出现的高血糖报道还不是很多见。本文综合近年相关研究结果,对于ACS伴发急性高血糖的发病率、原因及对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影响以及预后进行相关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探讨入院血糖水平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10年10月ACS患者246例纳入研究,记录ACS患者基线时各指标,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和死亡情况,以及入院时的血糖值。按血糖水平进行分组,A组:2.8~6.9mmol/L,B组:7.0~11.09mmol/L,C组:〉11.1mmol/L,组间比较临床情况和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基线指标为自变量,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探讨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独立危险因素。结果246例ACS患者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影响不良事件发生即预后的变量分别是入院时血糖水平、心梗面积(用CK-MB值评估)、心梗范围(MIS)、ST段抬高ACS发生率、再梗死率、心率。各组比较,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入院血糖水平等6个因素与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相关,其次是入院其血糖水平、ST段抬高发生率、心梗范围、心梗面积、心率、再梗死率。结论入院血糖水平与ACS患者住院期间近期预后不良相关,入院血糖水平升高是ACS患者风险发生的标志。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连续入选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确诊ACS并行PCI术的患者共2254例,根据入院时血清ALP水平分为两组:低ALP组1805例(ALP≤96.7U·L-1)及高ALP组449例(ALP>96.7 U·L-1),通过COX回归分析研究血清ALP水平对ACS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与低ALP组相比,高ALP组患者男性(37.9%vs 27.4%,P<0.001)及中重度钙化病变(11.1% vs 6.5%,P=0.001)比例更高。高ALP组患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白细胞、血小板、脑钠肽数值较低ALP组显著升高(P<0.05)。随访显示高ALP组的术后1年全因死亡率(4.9% vs 2.5%, P=0.007)及心源性死亡率(3.8% vs 2.1%,P=0.039)较低ALP组显著升高。多元COX回归分析显示,血清ALP水平是ACS患者PCI术后1年全因死亡(HR 1.894, 95% CI 1.111-3.228;P=0.019)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合并高水平ALP的ACS患者PCI术后具有更高的全因死亡风险,血清ALP水平是ACS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7.
于文江  彭丽岚 《心脏杂志》2005,17(3):303-303
目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概念是目前冠心病研究的重要进展,本文作者探讨高血压患者首发ST段抬高ACS心电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5年连续收治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529例,并发高血压者367(男219,女148)例,对照组随机选血压正常AMI患者60(男33,女27)例;观察该组心电图某些指标及近期临床特征。结果:观察组PTFV1(≤0.03mm.s)负值增长0.04±0.01mm.s,ΣST段抬高振幅26.1±4.2mm,Q波导联数6.7±1.3,QTc间期460.0±50.2ms,对照组PTFV1、ΣST、Q波导联数、QTc分别为0.02±0.01mm.s;12.1±1.9mm;4.0±0.8;420.0±4…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影响急诊入院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胸痛、胸闷急诊入院的1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出院后1个月内是否死亡分为存活组(134例)与死亡组(20例),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急诊入院ACS患者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死亡组患者年龄较存活组大[(76.0±11.3)岁vs(62.5±10.3)岁,P0.01],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比例较存活组明显增加(35.0%vs 18.7%,P0.05);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存活组[(5.0±5.3)d vs(12.3±6.0)d,P0.01];胸痛就诊时间显著长于存活组[(12.3±6.0)d vs(5.0±5.3)d,P0.05]。死亡组患者舒张压水平较存活组显著下降(P0.05),心率较存活组增快(P0.01),脑钠肽(BNP)水平及心肌肌钙蛋白(cTnI)最高值均较存活组增高(P0.01或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95%CI, 1.134:1.061~1.212,P0.001)、院前心脏骤停(OR:95%CI, 8.946:1.607~49.815,P=0.012)、舒张压(OR:95%CI, 0.965:0.938~0.994,P=0.016)、心率(OR:95%CI, 1.049:1.020~1.079,P=0.001)、胸痛就诊时间(OR:95%CI, 1.023:1.002~1.045,P=0.032)是影响急诊入院ACS患者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较大、院前心脏骤停、胸痛就诊时间较长、舒张压低、心率快是影响急诊入院ACS患者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影响急诊入院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胸痛胸闷入急诊科诊断为ACS后由急诊科转入心内科或心内科重症病房(CCU)的1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出院后1个月内是否死亡分成存活组(n=134)与死亡组(n=20),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急诊入院ACS病人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 结果 与存活组比,死亡组病人年龄明显较大(76.0±11.3 vs.62.5±10.3 岁;P < 0.05),合并糖尿病的比例较存活组明显增加(35% vs. 18.7%;P < 0.05);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存活组(5.0±5.3 vs.12.3±6.0天,P < 0.05);死亡组胸痛就诊时间显著长于存活组(12.3±6.0 vs.5.0±5.3天,P < 0.05)。死亡组舒张压水平较存活组显著下降(P<0.05),死亡组心率较存活组心率增快(P<0.05),死亡组BNP水平及cTnI最高值均较存活组增加。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95%CI, 1.134: 1.061-1.212, P <0.001);院前心脏骤停(OR:95%CI, 8.946: 1.607-49.815, P =0.012);舒张压(OR:95%CI, 0.965: 0.938-0.994, P = 0.016);心率(OR:95%CI, 1.049:1.020-1.079, P=0.001);胸痛就诊时间(OR:95%CI, 1.023: 1.002-1.045, P =0.032)是影响急诊入院ACS病人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 结论:年龄较大、院前心脏骤停、胸痛延误时间较长、舒张压、心率均是影响急诊入院ACS病人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C反应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转归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人体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转归预测的可靠性、敏感性及作为临床疗效判定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156例,按临床分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AP)5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48例,急性心肌梗死组(AMI)44例,选择正常人50例为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清CRP含量,并动态观察ACS患者CRP的变化,按治疗效果分为稳定组和恶化组,对比分析各组间CRP含量的差异。结果SAP组的患者血清中CRP含量有所增高,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和SAP组与UAP及AMI组比较在CRP含量上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即UAP组和AMI组的患者血清中CRP含量明显增高,高于对照组和SAP组。而UAP组与AMI组比较在CRP含量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即AMI组患者血清中CRP含量明显高于UAP组。ACS组患者在入选的第1d和第2d血清中CRP含量无明显差异,从第5d起稳定组患者血清中CRP含量逐渐下降,而恶化组患者血清中CRP含量逐渐升高,两组间比较从显著性(P<0.05)到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ACS患者随着病情的稳定血清CRP的含量逐渐下降,而随着病情的恶化血清CRP含量逐渐增加,可作为ACS患者预后判断的早期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7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ACS患者130例(急性心肌梗死7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3例(SAP组)、健康体检者89例(健康对照组),使用ELISA法检测各组IL-7水平并进行比较,并跟踪随访130例ACS患者的病情,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IL-7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和SAP组比较,UAP组和AMI组IL-7水平均显著升高[(1.84±0.47) pg/ml、(2.11±0.63) pg/ml比(4.87±0.52) pg/ml、(5.15±0.71) pg/ml,P<0.05或P<0.01],健康对照组与SAP组,UAP组与AMI组之间IL-7水平无显著差异(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CS患者血清中IL-7的水平是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12,95%CI:1.061~1.418).结论:白细胞介素-7作为机体重要的炎症因子之一,其水平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异常升高,可能具有判断疾病预后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血浆C型凝集素样受体2(CLEC-2)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就诊的150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LEC-2评估ACS患者预后的最佳截断点。根据CLEC-2评价ACS患者预后的最佳截断点将患者分为高CLEC-2组(n=32)和低CLEC-2组(n=118)。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ACS患者血浆中CLEC-2水平,并通过Cox回归分析其与ACS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血浆CLEC-2评价ACS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85(95%CI:0.812~0.958),最大约登指数为0.643,最佳截断点为158.63 pg/mL,敏感度为71.87%,特异度为92.37%。两组在年龄、ACS家族史、CLEC-2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CLEC-2组主要不良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低CLEC-2组(71.88%对7.63%,P<0.001),平均生存时间明显低于低CLEC-2组[17.25(15.40~19.10)个月对23.34(22.91~23.77)个月,P<0.001]。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CLEC-2水平与ACS患者MACE发生密切相关。结论:高CLEC-2是ACS患者PCI后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入院即刻血糖可能反映机体在应激性刺激过程中产生的应激反应的强烈程度。入院即刻血糖的水平与体内炎症反应强度、血容量、血小板聚集及黏附等存在相关性。对入院即刻血糖的研究可以为评估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ary syndrome,ACS)患者的预后提供新的指标。现就入院即刻血糖的特性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女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分析。方法:分析急性冠状动脉事件全球注册(GRACE)研究中登记的明确诊断为ACS的住院313例女性患者的病例资料,与857例男性患者的危险因素及预后进行比较。结果:1.女性ACS患者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的比例大,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女性患者并发症多,预后较男性差,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女性ACS患者住院期间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为发病年龄、糖尿病及高血压,而男性住院期间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为发病年龄及体质量指数。结论:女性ACS患者较男性ACS患者危险因素多,预后差。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Female sex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ces in diagnostic and management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 Our aim was to analyze sex differences in ACS with interventional management in a tertiary care hospital.

Methods

Patients with ACS admitted to a Spanish tertiary care referral center were included prospectively and consecutively. All patients included in the study underwent a coronary angiography.

Results

From the total cohort of 1214 patients, 290 (24%) were women. Women were older (71?±?12.8 vs 64?±?13.4?years, p?<?0.001) and showed lower ischemic risk and higher hemorrhagic risk scores (GRACE 159?±?45 vs 171?±?42, p?=?0.005; CRUSADE 41?±?19 vs 28?±?17, p?<?0.001).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ime to coronary angiography and revascularization rates between sex groups. A lower proportion of women received high-potency antiplatelet agents (29% vs 41.3%, p?=?0.004). In-hospital evolution and one-year mortality were similar between groups.

Conclusions

In our population, there were no gender differences in management and prognosis of ACS. Differences in risk profile among groups could have an influence on antiplatelet therapy.  相似文献   

17.
青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随访35岁以下青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研究其临床特征和预后因素。方法选取319例年龄在35岁以下的ACS患者,于住院期间行冠脉造影(CAG)证实冠脉狭窄性病变并行经皮冠脉介入术(PCI),记录相关临床资料,出院后1、3、6、12个月复查血常规、尿常规、生化、体重、糖化血红蛋白(HbAlC)、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随访出院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共随访1年并记录体重指数(BMI)、HbAlc、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等参数。结果随访期间,共有11个MACE事件发生,其中非致死性心梗1例,反复心绞痛发作者10例,无心源性死亡。单因素分析表明合并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病变支数、BMI≥24kg/m2、术后3个月HbAlc≥6.8mmol/L与MACE发生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多支病变、BMI≥24kg/m2、术后3个月HbAl c≥6.8mmol/L是青年ACS患者PCI术后1年内发生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超重和肥胖是影响35岁以下ACS患者长期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之一,对于合并糖尿病的青年ACS患者,术后HbAlC水平也是其独立的预后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和肽素(copeptin)水平对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方面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入选2010年9月至2011年5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因胸痛入院并确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共112例,分别测定胸痛发作3 h内、6、12及24 h后血清和肽素、肌钙蛋白水平;入院后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并随访1年观察其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单支、双支和三支病变患者的血清和肽素水平分别为(0.46±0.13)μg/L、(0.74±0.32)μg/L和(1.23±0.43)μg/L;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20、20≤积分<40、积分≥40组患者的血清和肽素水平分别为(0.43±0.17)μg/L、(0.59±0.18)μg/L和(1.08±0.42)μg/L,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37±0.62)μg/L,且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血清和肽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Gensini积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0.729,0.659;均为P<0.001)。所有患者随访约12个月[(12.6±1.1)个月],共21例患者发生MACE,MACE组患者的24 h和肽素水平较无MACE组明显升高[(0.82±0.34)μg/L比(0.39±0.13)μg/L,P<0.001]。结论血清和肽素水平可作为反映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一个参考指标;胸痛24 h后血清和肽素水平持续升高可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