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乳腺黏液癌的超声图像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乳腺黏液癌的超声图像特征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其超声诊断准确率。方法对14例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黏液癌患者的超声图像及其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乳腺黏液癌术前超声诊断为乳腺恶性肿瘤8例,可疑恶性肿瘤5例,误诊为良性结节1例。14例黏液癌超声表现为纵径与横径比值均<1,多数单纯型黏液癌形态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后方回声增强,单纯型黏液癌很少出现微钙化及晕征。混和型黏液癌形态多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后方回声衰减。CDFI示9例肿瘤周边或内部可见点条状血流信号,脉冲波多普勒显示血流阻力指数(RI)均>0.7。术后病理诊断单纯型黏液癌11例,均无腋窝淋巴结转移;混合型黏液癌3例,其中2例伴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结论不同病理类型乳腺黏液癌超声图像具有一定特征,认识这些特征有助于乳腺黏液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79例乳腺癌患者术前均行腋窝淋巴结高频超声检查,观察有无肿大淋巴结,淋巴结形态、大小、数目等二维声像图特征及其血流分布,术后与病理对照分析。结果79例患者中,51例检出淋巴结肿大,敏感性64.5%(51/79),其中可疑淋巴结转移27例,病理证实淋巴结转移25例,敏感性92.6%(25/27)。结论高频超声是检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淋巴结横径(T)〉5mm,纵径/横径比(L/T)〈2,可作为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参考指标,边缘形态、内部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分布等声像图可作为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高频超声诊断小乳腺癌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小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19例小乳腺癌 (直径 <2 cm)的二维声像图、彩超多普勒显像 (CDFI)、能量图显像 (PDI)的特点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 :19例小乳腺癌均为单发 ,发生在乳腺外上象限 14例 ,内上象限 3例 ,外下象限 2例。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 9例。病理类型 :单纯癌 9例 ,髓样癌 6例 ,浸润性导管癌 3例 ,小叶癌 1例。 19例小乳腺癌二维声像图均表现为低回声结节 ,多数边界清楚 ,边缘不整齐 ,表面不光滑 ,少数有角样伸出。肿块纵横径比 >1,有 6例肿块内有点状或簇状砂粒状高回声。 CDFI和 PDI均见血流信号 ,并显示血管走行扭曲。阻力指数 >0 .70。本组 19例小乳腺癌有 9例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纵横径之比 >1,PDI显示淋巴门结构紊乱。结论 :下列方法有助于小乳腺癌的诊断 :(1)逐一多切面扫查 ,尤其乳腺边缘部位以免漏诊 ;(2 )二维声像图仍是发现小乳腺癌的主要方法。由于恶性肿瘤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CDFI和 PDI有助于小乳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3)发现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并有形态和 PDI血流改变是帮助确定诊断可靠佐证。高频超声、CDFI和 PDI联合应用 ,相互补充 ,综合判断 ,可以大大提高小乳腺癌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乳腺黏液癌的超声声像特征及其与不同病理组织类型之间的关系,提高乳腺黏液癌的超声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后病理证实的22例23个乳腺黏液癌病灶的声像特征,根据美国放射学会的超声BI-RADS要求分析肿块的声像特征等并于术前进行BI-RADS分类诊断;根据病理组织类型进行超声声像图分析.结果 病理组织学分类包括15个单纯型和8个混合型,前者包括7个富细胞型,8个少细胞型.所有患者均存在无假包膜的实性肿块,86.7% (13/15)的单纯型病灶境界清楚,内部回声等于或略低于皮下脂肪回声;93.3%(14/15)的单纯型病灶后方回声增强.所有单纯型肿块方向平行于皮肤.75.0%(6/8)混合型肿块边界较模糊并细小毛刺边缘,内部回声更低(P<0.01),混合型较单纯型更具恶性特征.总体65.2%(15/23)的病例疑恶性,提示BI-RADS 4级或5级,其中单纯型9例(60.0%),混合型6例(75.0%).结论 乳腺黏液癌尤其单纯型不具备典型乳腺癌恶性肿块的声像特征,单纯型常表现良性肿块声像改变,但均无假包膜这一良性肿块声像特征,混合型肿块较单纯型更具有恶性声像特征,建议超声以BI-RADS4级来提示乳腺黏液癌以避免延误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黏液癌的超声图像特点及超声误诊原因,以提高超声检查准确率。 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常州第二人民医院乳腺外科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8例乳腺黏液癌患者,共60个病灶(单纯型36例,共36个病灶;混合型22例,共24个病灶)的声像图做回顾性分析,超声表现包括肿块数量、大小、边界、形态、内部回声、后方回声及肿块内部是否伴微钙化灶、肿块内部血流情况及腋下淋巴结受累情况。 结果58例乳腺黏液癌患者中有44例术前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超声诊断准确率为75.9%(44/58);9例单纯型乳腺黏液癌术前超声参照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级2~3级,其中1例误诊为脂肪瘤,2例误诊为囊肿,5例误诊为纤维腺瘤或腺病,1例误诊为导管内乳头状瘤;另外5例混合型乳腺黏液癌术前超声BI-RADS分级为5级,误诊为浸润性导管癌。 结论超声检查对乳腺黏液癌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单纯型黏液癌具有良性乳腺肿块的一些声像图特征,应特别注意与乳腺良性肿块鉴别;混合型黏液癌具有浸润性导管癌的部分声像图特征,应特别注意鉴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二维及彩超对乳腺癌及腋窝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乳腺癌和27例腋窝癌性转移性淋巴结的二维声像图和CDFI特征,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本组乳腺癌二维超声声像图极大部分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低或不均匀,纵横 比>1占32.08%,CDFI血流显示率86.79%,RI平均为0.54。腋窝转移性淋巴结二维声像特征;淋巴结肿大,呈圆形或卵圆形低回声结节,多发或融合在一起,周边及内部见血流信号。结论 二维结合CDFI提高了乳腺癌及腋窝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准确性,为临床采用不同的治疗手段提供无创性综合检测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
超声复合成像技术在诊断早期乳腺癌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多角度复合成像技术诊断早期乳腺癌临床应用价值,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超声复合成像诊断乳腺癌.手术病例证实80例,观察早期乳腺癌的声像图特征,测量、记录肿块大小、边界、内部回声有无钙化、彩色血流分布及阻力指数,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12例临床不能触及肿块乳腺的病变中,经超声发现乳腺内实质性肿块10例,病理确诊为乳腺癌,捡出微小钙化10例;70例可扪及乳房肿块,病理确诊为乳腺癌有70例.病理类型有:浸润性导管癌、髓样癌、黏液癌;80例患者中含有沙砾样钙化35例,腋窝淋巴结转移20例.结论:超声复合成像技术比常规超声具有潜在优势,可以较好地观察病灶内部回声及边界显示情况,提高病变边界组织边缘显示的连续性,更适合于肿块内部细微组织的观察,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乳腺黏液癌的超声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乳腺黏液癌及其亚型的声像图和病理特征分析,阐述超声对乳腺黏液癌敏感性低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乳腺黏液癌56例的超声和病理资料,用统计学方法比较黏液癌单纯型和混合型的声像图特征和诊断敏感性。结果本组超声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为59%(33/56),误诊率为41%,其中误诊为乳腺纤维腺瘤11%(6/56),仅提示乳腺实性占位或误诊为其它良性病变者30%(17/56)。乳腺黏液癌病理显示肿块约半数呈膨胀性生长,边界清楚,癌细胞异型性不明显,核分裂象少见,富含黏液;超声检查乳腺两亚型癌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黏液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肿瘤生长缓慢,约半数肿瘤的声像图酷似纤维腺瘤,因此超声检查对乳腺黏液癌诊断的敏感性低。  相似文献   

9.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转移超声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LNM)的相关因素.方法 分析18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原发灶和腋窝淋巴结的超声表现,免疫组化方法 测量原发灶ER、PR、CerbB-2表达.结果 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原发灶的最大径、血流分级、腋窝可探及淋巴结个数,以及CerbB-2表达与腋窝LNM转移密切相关(P<0.05),ROC曲线示原发灶最大径的截断值是2.05 cm.结论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原发灶及腋窝淋巴结超声表现,结合CerbB-2表达,能较准确的判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筛状癌(Invasive cribriform carcinoma,ICC)的超声表现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ICC患者的超声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7例乳腺ICC患者的中位年龄为47岁,大部位于单侧乳腺外上象限。术前超声诊断为恶性肿瘤4例,性质待定2例,误诊为良性肿瘤1例。其声像图表现:形态欠规则或不规则,边界欠清或不清,多数内部为低回声,后方回声略增强,可伴有微钙化,CDFI示肿块内可见点状、短棒状血流信号,脉冲多普勒阻力指数(RI)平均为0.84。术后病理诊断5例为经典型,2例为混合型,3例伴有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结论:超声在乳腺ICC的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超声医师应了解乳腺ICC的超声特征及临床病理特点,以提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皮CEUS诊断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转移的价值。方法 对79例乳腺癌患者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行前哨淋巴结经皮CEUS,采用目测法分析造影模式,利用时间-强度曲线获得相关参数,并将CEUS结果与病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79例中,32例存在前哨淋巴结转移(转移组),47例无转移(无转移组)。转移组前哨淋巴结增强模式以不均匀增强为主,无转移组以均匀增强为主(P<0.001);转移组与无转移组灌注强度差、达峰强度及达峰平均强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造影剂到达时间、达峰时间及上升斜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经皮CEUS对预测乳腺癌SLN转移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钩针穿刺定位对引导手术切除活检乳腺隐匿性病灶的应用价值。方法超声引导下对乳腺及腋窝隐匿性病灶进行经皮穿刺钩针固定,随后外科手术切除活检,统计分析病灶良恶性、病理类型、超声检查对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效率、病灶完全切除率等。结果切除的61个隐匿性病灶中,恶性病灶16个(26.2%),良性病灶45个(73.8%);病灶的完整切除率100%;超声检查对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敏感性93.8%,特异性91.1%。结论超声靶向钩针固定技术可以精确定位乳腺隐匿性病灶,协助手术医生以较小范围完整切除病灶,利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频二维超声、彩色及能量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PDI)对小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6例小乳腺肿块(〈2.0cm)的二维超声声像图特征,CDFI、PDI等项指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小乳腺癌与良性肿块在边界、后方回声情况、纵横比、有无钙化灶等四个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41例小乳腺癌中38例(92.7%)具有血流特征,其中穿入性血流23例(56.1%),25例伴有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45例良性病变中9例伴有同侧腋窝淋巴结反应性肿大。结论小乳腺癌的二维图像、CDFI、PDI在诊断小乳腺癌及转移性腋窝淋巴结方面均有特征性表现,其特征性表现对提高小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准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及CDFI鉴别实块型肉芽肿性乳腺炎和乳腺癌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确诊的12例肉芽肿性乳腺炎和328例乳腺癌患者的二维超声及CDFI特征,比较分析其超声表现。 结果 12例肉芽肿性乳腺炎中,7例为实块型,二维超声表现为乳腺腺体内实质不均质肿块,内部低回声中可见腺体样稍强回声,呈假肾征;乳腺癌二维超声表现为实性肿块,形态不规则,纵径大于横径,内部为不均质低回声,可见砂砾样钙化,边缘不规则,可见成角、毛刺,周围见不规则、厚薄不均的恶性晕环。CDFI示实块型肉芽肿性乳腺炎血供丰富,血管分布于肿块边缘或局部;而CDFI显示穿入血管、穿入血管分支、直接血管分支及中央粗大血管是乳腺癌的特征性血管分布形式。二者血流阻力指数均偏高。 结论 实块型肉芽肿性乳腺炎和乳腺癌的二维超声和CDFI表现不同;超声对于两者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CT灌注成像鉴别兔腋窝炎性增生性与转移性淋巴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CTPI)鉴别腋窝炎性增生性与转移性淋巴结的价值。 方法 将14只健康雌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平均分为2组,分别建立腋窝炎性增生性淋巴结模型和VX2种植性乳腺癌腋窝转移性淋巴结模型,建模成功后行CTPI。分析两组淋巴结病变的时间-密度曲线(TDC)、各CT灌注参数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间的差异,并以病理为基础初步对BF、BV值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进行相关性研究。 结果 转移组淋巴结BF值明显高于炎症组(P=0.004),分别为(150.00±70.00) ml/(min·100 g)、(75.00± 40.00)ml/(min·100 g);BV、PS及MTT值与炎症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转移组淋巴结的TDC呈速升速降型,炎症组淋巴结的TDC以缓慢上升型为主。两组淋巴结的BF、BV值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r=0.821,P<0.001;r=0.519,P=0.001)。 结论 CTPI可在毛细血管水平反映兔淋巴结的血流灌注状况,推测淋巴结内血管生成状态,有助于鉴别良、恶性淋巴结。  相似文献   

16.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小儿睾丸扭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小儿睾丸扭转的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因急性阴囊肿痛而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125例患儿的声像图特征,并与手术病理、临床最终诊断相比较。 结果 125例中,急性睾丸扭转14例,超声诊断符合率92.86%(13/14),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11例睾丸完全坏死切除,CDFI显示睾丸内无明显血流信号,3例手术复位后睾丸存活,CDFI示睾丸内有少量血流信号;急性睾丸附件扭转68例,睾丸上极或与附睾间见回声不均质结节,内无血流信号,超声诊断符合率97.06%(66/68);急性附睾炎43例,附睾内血流信号明显增多,超声诊断符合率100%(43/43)。 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睾丸扭转具有较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是临床首选的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5例甲状腺癌患者的灰阶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表现进行分析。结果。35例甲状腺癌患者中,低回声的实性结节26例,囊实混合型结节9例,结节边界不清晰27例,结节中检出有砂粒样钙化灶22例,颈部淋巴结转移14例,超声误诊13例,诊断正确率62.9%(22/35)。结论:根据肿瘤灰阶及彩色多普勒声超声的特征性表现,有助于甲状腺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卵巢转移瘤超声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总结卵巢转移瘤超声表现。方法 显示肿瘤部位、大小、内部回声 ,观察肿物内血流、频谱。结果  5 3例卵巢转移瘤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消化道肿瘤 41例 ,肺癌 6例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6例。双侧卵巢转移 2 5例。卵巢转移瘤声像图表现大部分与原发卵巢癌相似。本组有 5例 ,在实性内见有 1~ 2个无回声暗区 ,边光、内无分隔。此种表现是转移瘤的一个特点。彩色多普勒显示肿瘤内血流多在中心呈放射状向周边伸延 ,RI在 0 .3~ 0 .5之间。结论 无肿瘤病史时 ,发现双侧卵巢肿瘤尤其内有光滑无回声时应想到转移瘤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CDFI)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及与临床触诊的对比。方法对67例乳腺患者均行高频CDFI超声检查,并行双侧腋窝淋巴结筛查,并与手诊比较。结果67例患者有20例为单纯增生,其余47例检出乳腺肿块,实性肿块占44例(良性肿块23例,恶性肿块21例);单纯囊性肿块3例。47例患者临床手诊30例包块阳性,占65%(30/47),8例包块待排,占16%(8/47),9例未触及包块,占18%(9/47)。超声检出恶性肿块病例腋下淋巴结9例,良性肿块病例腋下淋巴结15例,其中触诊仅触及7例有腋下淋巴结,占14%(7/47)。结论高频CDFI超声检查对乳腺肿块的诊断、良恶性的鉴别及手术方法的选择均有重要意义。此检查方法应做为乳腺疾病诊断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乳腺小肿块(直径〈2cm)的超声表现特征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其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64例乳腺小肿块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恶性肿块27例,良性肿块37例。分析乳腺小肿块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特征,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其血流分布特征,频谱多普勒检测血流参数阻力指数(RI)的大小。结果 乳腺小肿块良性组和恶性组的形态、边界包膜、纵横比及内部有无微小钙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块血流分级≥Ⅱ级,RI〉0.7,血流频谱表现为峰值前移,舒张末期无血流信号或可见反向血流;良性肿块血流分级多为0-I级,RI〈0.7,血流频谱表现为以静脉血流频谱为主。9例恶性肿块伴有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2例良性肿块为反应增生肿大。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小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结合声像图特征和CDFI表现能有效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