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2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24例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顽固性心衰)患者用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的效果。方法所有患者治疗前、后测定肾功能(尿素氮BUN、肌酐Cr)、离子(K^+、Na^+、Cl^-)、血气分析、B型脑钠肽(BNP)、心输出量(CO)、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治疗过程中,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血压、心律、心率(HR)变化并每天记录尿量。结果全部患者经过CVVH治疗后,症状与心功能分级明显改善,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及心脏指数均显著增加。结论CVVH能够平稳清除水及毒素并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是治疗顽固性心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CRRT治疗危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CRRT治疗前后危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对51例危重症患者行CRRT治疗,观察血尿素氮、肌酐、血钾、血钠、二氧化碳结合力、血乳酸、血pH值的变化.结果:经CRRT治疗及综合护理后血尿素氮、肌酐水平显著下降,血清钾、钠、二氧化碳结合力维持稳定,血pH值恢复正常,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5) ,存活率28.3%.结论:CRRT治疗能纠正酸中毒及水电质紊乱,维持内环境稳定,提高救治成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对尿毒症合并心衰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从2007年2月~2012年12月所收治的100例尿毒症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呼吸、血清肌酐、血氧饱和度、血尿素氮和二氧化碳结合力,以考察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在经过血液透析治疗后心衰症状和体征都有显著缓解,治疗后的血压、心率、呼吸、血清肌酐、血氧饱和度、血尿素氮和二氧化碳结合力等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透析可以为尿毒症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争取进一步治疗的时间,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床旁床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心外科术后急性肾衰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2014年11月在本院心外科行心脏手术后发生急性肾衰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选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CRRT,观察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心、肾功能。结果:所有30例患者中,存活26例,其中痊愈23例,有效3例,死亡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CRRT在术后2~24 h内应用,连续应用在24 h以上,平均(68.7±6.2)h;治疗后心排血指数(CI)、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中心静脉压(CVP)、血氧饱和度(SpO2)、左室射血分数(LVEF)、氧合指数(PaO2/FiO2)、尿素氮(BUN)、肌酐(Cr)、血HCO3-、血钾、尿量均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外科术后急性肾衰患者早期行床旁CRRT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死亡率,改善心功能及肾功能,疗效显著,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梁勇 《吉林医学》2010,31(13):1803-1804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RHF)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CVVH对30例RHF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生命体征、肾功能及心功能变化情况。结果:CVVH治疗后,大部分(83.3%)患者临床症状与心功能明显改善,心率、呼吸减慢,中心静脉压(CVP)显著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及心脏指数(CI)均显著增加。全部患者血尿素氮、肌酐明显降低。结论:CVVH能缓慢、等渗地清除水和溶质,并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治疗RHF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  相似文献   

6.
韩光翡  买苏木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21):1991-1994
临床发现心力衰竭患者常合并睡眠呼吸暂停,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睡眠呼吸暂停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可改善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和左室射血分数,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和生活质量.现将有关研究报道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45例急性心力衰竭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前后心率、呼吸、血压、血生化、血气分析及心功能变化情况,并对比治疗前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 II)评分和Boston评分。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治疗后呼吸(22.25±3.21)次/min、心率(109.62±21.67)次/min,APACHE II评分(20.48±5.01)分,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血气分析和血生化检查,治疗前后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碳酸氢根(HCO_3)、血氧分压(PaO_2)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超声检查,治疗前后心搏量(SV)、心输出量(CO)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合并急性肾衰竭疗效显著,能够有效保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持续正压通气治疗OSAHS合并心房纤颤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南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OSAHS合并心房纤颤患者,分为两组。3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保守治疗;30例为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持续正压通气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氧饱和度、左室射血分数、心率以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氧饱和度、左室射血分数以及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左室射血分数以及心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正压通气治疗OSAHS合并心房纤颤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缺氧状态,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112例慢性充血性血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8例给予卡维地洛和缬沙坦治疗;对照组54例给予地高辛、利尿剂和硝苯地平治疗.两组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指标、6 min步行距离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63%.治疗后相比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每搏输出量、6 min步行的距离均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及6 min步行距离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 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可以增强疗效.  相似文献   

10.
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8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加林 《河北医学》2001,7(11):986-988
目的 :观察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的疗效。 方法 :将慢性CHF16 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两组年龄、心衰病程、原发病及心功能分级相似 ,具可比性 ,均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 ,治疗组加用倍他乐克片剂 ,从小剂量 6 .2 5mg/d开始 ,缓慢加量至有效剂量或达 2 5~ 5 0mg/d。观察 12周后两组患者的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心排血指数、血压、心率、病死率及副作用等。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心排血指数均明显改善 ,血压、心率均明显降低 ,病死率下降 ,P <0 .0 5或 <0 .0 1。结论 :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治疗慢性CHF ,可明显改善患者心脏功能 ,提高患者生存率 ,且副作用小 ,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磁共振心脏成像(cMRI)与超声心动图(Echo)对左室功能的诊断价值。方法:心肌梗死患者30例,分别行cMRI及Echo检查,比较2种方法测量所得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射血分数(EF)、每搏输出量(SV)和心输出量(CO)。结果:cMRI测得左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明显低于Echo检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左室整体功能的评价,心脏MRI与超声心动图均具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但cMRI检测心功能更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2.
么丽颖 《疑难病杂志》2011,10(5):369-370
目的观察中药辅治尿毒症心肌病的疗效。方法将80例确诊为尿毒症心肌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予常规治疗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只予常规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采用心脏彩色多普勒测定心脏指数(CI)、每搏心输出量(SV)、每分心输出量(CO)、左室射血指数(LVEF)、左室舒张末直径(LVEED)、左室收缩末直径(LVDSD)、左室质量(LVM)、左室质量指数(LVMI),并观察血红蛋白(Hb)、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心脏功能指标、Hb均改善,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肾功能指标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尿毒症心肌病能有效改善心功能及贫血,但对肾功能无明显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在心肾综合症的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选择慢性心衰伴有肾功能恶化患者100例参与研究,其中病例组(使用CRRT组)50例,常规药物治疗组50例,分别收集两组的资料,观察患者的血尿素氮、血肌酐、胱抑素c、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左心室射血分数、血清脑利钠肽、血脂、血钙磷、PTH、利尿剂剂量、住院时间、180d内再住院次数等指标。结果病例组与常规药物治疗组血尿素氮、血肌酐、胱抑素c、左心室射血分数、血清脑利钠肽、PTH、利尿剂剂量、住院时间、180d内再住院次数等指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RT在心肾综合症的治疗中的起着重要作用,能改善心肾功能,减慢各脏器衰竭的进展,并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心力衰竭恢复期患者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减轻对患者的身心影响及临床指标的观察。方法选择68例符合纽约心脏病学会(NTHA)心功能分级Ⅱ-Ⅵ级,即左室射血分数(LVEF)≤50%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在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心功能分级上无差别。A组给予一般纠正心衰治疗(强心、利尿、扩血管)。B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丹参滴丸及心理干预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症状、监测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C-反应蛋白,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及,心脏指数(CI)。结论治疗组治疗前后测定,C-反应蛋白,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明显降低(P〈0.05)。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抢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伴急性肾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70例多器官功能衰竭伴急性肾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9例行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组成CRRT组,31例行常规药物治疗,组成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浆脑钠肽水平、C-反应蛋白含量、血清肌酐、血钾、尿素氮、二氧化碳结合力、pH值,对比CRRT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情况。结果:对比两组血浆脑钠肽水平、C-反应蛋白含量、血清肌酐、血钾、尿素氮、二氧化碳结合力,CRRT组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CRRT组治疗前后各指标,都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CRRT治疗伴急性肾损伤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可明显调节血液生化指标,改善全身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6.
联机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并发急性左心衰1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磊 《海南医学》2007,18(11):114-115
目的 评价联机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并发急性左心衰的疗效及完全性.方法 对15例尿毒症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行后稀释法联机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15例患者经行联机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清肌酐、尿素氮、二氧化碳结合力、血钾、血钠、血氯和心脏彩超测定左室射血分数水平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无1例发生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结论 后稀释法联机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并发急性左心衰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硝普钠联合卡托普利对顽固性心衰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8例顽固性心衰患者静脉滴注硝普钠,口服卡托普利,并于治疗前、治疗后以心脏彩超检查。同时行心脏正位片、测量血压、心率,观察肺部罗音、水肿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左室舒张末径(LDV)、心输出量(CO)增多,左室射血分数(EF)增加,心胸比值缩小,血压、心率、肺部罗音、水肿明显改善(P<0.01)。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后为91.4%。结论:硝普钠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顽固性心衰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邓裔煊 《广州医药》1995,26(3):15-16
本文对经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患者,用心导纳图测量其血液动力学情况,并取其与心功能,血管功能有关的7项指标作统计学分析,发现经体外反搏治疗后,患者心脏每搏输出量、心脏指数、射血分数显著增加;左室射血前时间/左室射血时间比值明显缩小,总外周阻力减少,平均动脉增高,表明冠心病患者体外反搏治疗后左心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证)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1月固始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证)患者7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真武汤加味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心脏射血分数(EF)、每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脑钠肽(BNP)]、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心脏射血分数(EF)、每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脑钠肽(BN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EF、SV、LVEF均高于对照组,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证)患者,可改善其心功能,控制病情发展,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在顽固性心力衰竭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5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经临床药物治疗无效,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并于治疗前、后行心脏彩超、心脏正位片及血清B型尿钠肽(BNP)检查,测量血压、心率、经皮血氧饱和度及中心静脉压(CVP),观察肺部啰音、水肿变化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左室舒张末径(LVEDd)缩短,左室射血分数(LVEF)增加,心胸比较缩小,血清BNP降低,CVP、血压、心率明显改善,水肿减轻甚至消失。结论:血液净化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