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为临床常见病,是一种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关节进行性破坏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尚未明确。有导致进展性关节损害、残疾、劳动能力丧失的可能,甚至过早死亡。RA全球发病率为 0.5%~1%,我国发病率为 0.32%~0.36%~([1])。目前治疗应用抗风湿慢作用药(DMARDs)和生物制剂在控制疾病进程、减轻炎性反应方面有肯定疗效,但因DMARDs毒副作用,患者依从性差,生物制剂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 选择2000年4~10月期间门诊痤疮患者80例,中医诊断符合《中医外科学》(陆德铭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53)中的有关标准。80例痤疮病例按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放血疗法)和对照组(自血穴位注射法)。 治疗组40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24例;年龄最小13岁,最大36岁,平均23.5岁;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18年。对照组40例,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34岁,平均22.2岁;病程最短半年,最长11年。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耳背放血法,即取双侧耳背上段,先用双手大指和食指搓捏耳背上段,以局部充血为度。常规消毒后,…  相似文献   

3.
耳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58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类风湿性关节炎 ( RA)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 ,病程长 ,易反复发作 ,且致残率很高的慢性全身性疾病。笔者应用耳压治疗 5 8例 ,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 5 8例均依据美国风湿病学会 ( ARA) 1 987年对 RA的诊断标准而确诊 :1晨僵至少 1 h( >6星期 ) ;2 3个或 3个以上关节肿 ( >6星期 ) ;3腕、掌指、近端指间关节肿 ( >6星期 ) ;4对称性关节肿( >6星期 ) ;5皮下结节 ;6手 X线改变 (至少有骨质疏松及关节间隙狭窄 ) ;7RF阳性。 7项中符合 4项以上。其中男 2 4例 ,女 34例 ;发病年龄 1 8~ 5 5岁 ;病程 0 .5~ 32年。X线分期为早期 (软组织…  相似文献   

4.
<正> 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口腔颌面部第4位疾病,尽管治疗方法较多,但效果欠佳,笔者采用双侧磨牙(牙合)垫治疗120例颞颌关节紊乱患者收到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20例患者6~14岁患者2例,14~25岁患者15例,25岁以上患者103例。严重的安氏Ⅱ类和安氏Ⅲ类伴骨骼畸形者10例,较轻微错(牙合)患者93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类凤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0例予抗风湿药及针刺治疗;对照组40例予与观察组相同的抗风湿药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晨僵时间、双手平均握力、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均显著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1);关节压痛及双手平均握力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各症状指标较治疗前亦有显著改善(P<0.01,P<0.05)。治疗后,两组健康评估问卷(HealthAssessmentQuestionnaire,HAQ)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1,P<0.05),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均有明显下降(P<0.01,P<0.05),观察组CRP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疗法配合抗风湿药治疗能有效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1998年 4月— 2 0 0 0年 4月 ,笔者应用仙花汤治疗过敏性紫癜患者 3 4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3 4例患者均为门诊患者 ,无严重的脏器疾病 ,发育正常。其中男 1 6例 (4 7% ) ,女 1 8例(5 3 % )。1 0岁以下 6例 (1 8% ) ,1 1~ 2 0岁 2 2例 (65 % ) ,2 1~ 3 0岁 4例 (1 1 % ) ,3 1~ 45岁 2例 (6% )。发病季节 :春季 1 6例 ,夏季 3例 ,秋季 8例 ,冬季 7例。发病诱因 :无明显诱因 1 9例 ,上呼吸道感染后 1 1例 ,食鱼虾诱发2例 ,肺炎 2例。病程 :5d~ 2个月。3 4例患者中单纯型1 4例 (4 1 % ) ,关节型 1 0…  相似文献   

7.
目的:验证针刺配合耳背割治对血瘀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血瘀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针割组、割治组、针刺组和对照组,每组14例。4组均在口服中药汤剂常规治疗基础上,针割组予针刺+耳背割治;割治组予模拟针刺+耳背割治;针刺组予针刺+模拟耳背割治;对照组予模拟针刺+模拟耳背割治。针刺取大椎、肺俞、肝俞、膈俞等穴,行常规操作;模拟针刺仅刺入真皮层,使毫针倾倒,但不脱落;耳背割治:取患者一侧耳背心用针进行割治放血;模拟耳背割治:取患者一侧耳背心约偏离0.5cm处为模拟割治部位。均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共进行2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并比较各组疗效。结果:针割组有效率[57.1%(8/14)]高于割治组[14.3%(2/14)]、针刺组[7.1%(1/14)]和对照组[0.0%(0/14),均P0.05]。各组患者PASI评分治疗后均降低(均P0.05),针割组优于其他3组(均P0.05)。经析因分析,耳背割治的主效应,P0.05;针刺的主效应,P0.05;针刺和耳背割治的交互效应,P0.05。结论:针刺疗法、耳背割治配合口服中药汤剂均可降低血瘀型银屑病的PASI评分,具有明显疗效,且耳背割治、针刺疗法交互作用配合口服中药汤剂疗效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抗风湿散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郭中琦  李俊兰 《河北中医》2001,23(4):267-268
强直性脊柱炎 (AS)是以背部疼痛、僵直为特点的原因不明的全身结缔组织疾病 ,又称血清反应阴性关节炎。多发于青少年。其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腰椎、胸椎及颈椎。 1996~ 2 0 0 0年 ,我们运用抗风湿散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4 8例 ,收到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 4 8例 ,男 36例 ,女 12例 ;年龄最小 2 2岁 ,最大 36岁 ;病程最长 6年 ,最短 2年。症状表现为腰骶部疼痛、晨僵、腰胯活动受限。X线片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腰椎关节、骶髂关节破坏。其中血沉 (ESR)异常者 2 9例 ,最高达 90mm h ;C反应蛋白 (CR…  相似文献   

9.
五根汤加减配合耳背静脉放血治疗慢性咽炎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以自拟五根汤配合耳背静脉放血治疗慢性咽炎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60例中男性 2 0例 ,女性 40例 ;年龄 1 8~ 65岁 ;病程 1周~ 6年。治疗方法五根汤由桔梗、山豆根、板蓝根、白茅根、苏梗组成 ;咽部发红疼痛者加黄芩、连翘 ;咽部异物感明显者加厚朴、枳壳、青皮 ;咽部滤泡明显者加丹参、昆布、海藻 ;咯痰不爽者加全瓜蒌、茯苓 ;声音嘶哑者加胖大海、木蝴蝶。上药每日 1剂水煎分 2次服 ,1 0剂为 1个疗程。忌辛辣刺激性食物。耳背静脉放血 :每次取一侧耳背静脉 ,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耳背静脉 ,挤压放血 3~ 4滴 ;隔周可重…  相似文献   

10.
蜂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类风湿性关节炎 (简称 RA)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为现代临床常见的难治病 ,其中三分之一患者会成为残疾。根据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 ,笔者发现蜂针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很明显 ,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 40例患者全部来自门诊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 ,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2 0例。治疗组中 ,男 8例 ,女 1 2例 ;年龄 2 0~ 6 4岁 ;病程半年~ 1 7年。对照组中 ,男 9例 ,女 1 1例 ;年龄 2 0~ 6 5岁 ;病程半年~ 1 9年。疾病分期 (X线 ) :治疗组中 期 5例 , 期 1 3例 , 期 2例 ;对照组中 期 4例 , 期 1 3例 , 例…  相似文献   

11.
定点斜扳法治疗上腰椎后关节紊乱症1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腰椎后关节紊乱症是指机体由于外力作用导致腰椎关节突关节发生微小移位或滑膜嵌顿而引起的以腰痛腰酸、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好发于L_4~S_1等下腰椎,但腰椎中上段也常有发生,笔者自1995年以来共观察200例患者,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共观察200例,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120例,其中男76例,女44例;年龄16~58岁;病程0.5小时~12年;病位在L_(1、2)者17例、在L_(2、3)者37例、在L_(3、4)者66例。  相似文献   

12.
以因药物疗法控制不佳,以及服用抗类固醇剂引起蛋白尿、肾功能低下、下肢水肿等副作用的典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10例为治疗对象,男性1例,女性9例,年龄24~75岁(平均58.4岁)。分期Ⅰ~Ⅳ期,分级Ⅱ~Ⅲ级。全部为虚证。除活动性低的1例外,出现蛋白尿3例,肾功能低下2例,下肢水肿4例,这些患者均给予非类固醇类抗炎药(NSAIDs)与缓解疾病的抗风湿性药物(DMARDs)合用,特别是频用DMARDs中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瑶药包热敷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技术推广应用进行综合评价。方法:对60例经常规抗风湿治疗6月以上仍有关节肿痛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维持原治疗方案不变,加用瑶药包热敷熨治疗,每日1次,每次20分钟,共治疗2周。观察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血沉及不良反应,并对部分患者及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经治疗后,患者肿痛关节数、压痛关节数、血沉、病情活动性均得到改善。瑶药包热敷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技术比较安全。结论:瑶药包热敷熨短期内能有效缓解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肿痛,降低疾病活动度。瑶药包热敷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技术安全、有效、简单,可接受性好,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4.
利多卡因耳穴注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冬青 《中国针灸》2003,23(6):337-337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Temporomandibulardisorders,TMD)是口腔和面部常见的疾病之一 ,其病因尚不完全明了 ,因此治疗并无十分有效的方法。近年来 ,笔者采用利多卡因耳穴注射治疗TMD获得满意的效果 ,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2 6例患者 ,男 1 5例 ,女 1 1例 ;年龄 2 3~ 48岁 ;病程最短 2天 ,最长 1 1年。其中单纯关节弹响 9例 ,张口受限、疼痛伴关节弹响 1 2例 ,疼痛伴张口受限 5例 ;单侧患病 1 2例 ,双侧患病 1 4例 ;1 1例患者接受过颞下颌关节注射等治疗。2 治疗方法取穴 :耳穴颌、面颊、颞、舌、牙。方法 :取 1 %利多卡因 0 5ml,用 5…  相似文献   

15.
耳背刺血治疗急性咽炎84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穴位刺血疗法渊源流长,临床应用较广泛[1],施治穴因病而异,我们选择耳背静脉刺血疗法治疗急性咽炎,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收治急性咽炎84例,男47例,女37例,年龄8~52岁,病程1~2天28例,3~4天35例,5~7天21例。2 治疗方法  患者取坐位,暴露耳背,术者用手指揉搓患者耳背上部,使其静脉怒张,常规消毒该区,用三棱针刺破耳背上部怒张的静脉,穿刺点在耳的中外侧,速刺速拔,使血液自动流出,血尽为度,若血流出不畅或量少,可再次针刺或用酒精棉球试之,并挤压放血。同法治疗另一侧耳背。术后用复方硼砂溶液漱口,选择两面针牙膏刷牙,每…  相似文献   

16.
蔡斐 《陕西中医》2012,33(5):597-598
目的:观察耳背刺络放血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慢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以耳背刺络放血治疗,对照组予以药物(口服慢严舒柠)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28)。结论:耳背刺络放血治疗慢性咽炎可以达到调和气血、通经活络、散瘀、消肿、定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与抗风湿西药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的疗效,探讨最佳治疗措施。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7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前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予以蠲痹汤联合抗风湿西药者为观察组,单独采用抗风湿西药治疗者为对照组,每组各39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相关指标变化情况,以及特殊标志物水平改善情况,判定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71.79%。经比较,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液相关指标、血清中的MMP-3、TIMP-1水平比较,均无差异性(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ESR、RF、CRP水平以及MMP-3水平均降低明显,TIMP-1水平则升高明显(P0.05)。结论:中药与抗风湿西药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患者疗效较好,可能与其能较好地改善ESR、RF、CRP水平,调控血清和关节液中MMP-3、TIMP-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8.
针刺治疗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3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类风湿性关节炎(以下简称类风关)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自1984年11月至1985年3月止,我们运用针刺治疗本病34例,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34例中,女26例,男8例;20岁以下4例,21~30岁5例,31~40岁13例,41~50岁12例;病程1年以内11例,1~3年9例,3~5年8例,5年以上6例。本组患者3例为第一次接受治疗外,其余均系接受过多种中西药物治疗而疗效不明显者。本组34例患者以早期发作小关节肿痛为  相似文献   

19.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致残率较高的慢性疾病,尽早应用抗风湿药物治疗对RA的预后极为重要。抗风湿药物包括改善症状抗风湿药(SMARDs)和控制疾病的抗风湿治疗(DCART)。至于目前有无控制疾病的药物,专家们尚有争议。然而,RA治疗的方法和观念确有了长足的发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耳背沟平刺结合耳背静脉放血治疗股癣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8月—2016年8月我院康复科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股癣患者根据随机分配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耳背沟平刺结合耳背静脉放血治疗,2 d 1次,疗程4周;对照组局部外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1 d 2次,连用4周。比较2组治疗2周、治疗4周及治疗后4周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周治疗组有效率为83.33%、真菌清除率为69.44%,对照组分别为83.33%、41.67%;治疗4周治疗组有效率为97.22%、真菌清除率为91.67%,对照组分别为91.67%、72.22%;治疗后4周随访,治疗组有效率为97.22%、真菌清除率为91.67%,对照组分别为91.67%、66.67%。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耳背沟平刺结合耳背静脉放血治疗股癣疗效显著,复发率低,且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