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慢性型88例的分型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CITP的中医分型治疗与病情轻重、化验指标及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将CITP分为血热妄行、阴虚血热、气阴两虚与脾肾阳虚4型,分别服用清热凉血、滋阴凉血、益气养阴、温补脾肾中药。结果:血热妄行型、阴虚血热型多见于病情急重、出血广泛、血小板重度减低、血小板抗体明显增高、预后较差的患者;而气阴两虚型与脾肾阳虚型则病情相对稳定。病程较长,预后较好。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CITP疗效较好,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证型的转化。及时调整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CITP的中医分型治疗与病情轻重、化验指标及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将CITP分为血热妄行、阴虚血热、气阴两虚与脾肾阳虚4型,分别服用清热凉血、滋阴凉血、益气养阴、温补脾肾中药.结果血热妄行型、阴虚血热型多见于病情急重、出血广泛、血小板重度减低、血小板抗体明显增高、预后较差的患者;而气阴两虚型与脾肾阳虚型则病情相对稳定,病程较长,预后较好.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CITP疗效较好,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证型的转化,及时调整用药.  相似文献   

3.
风湿病发热的中医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急性发作期、撤减激素反跳期、慢性活动期三期来探讨中医论治风湿病发热。急性发作期发热按卫、气、营、血辨证,治以疏风清热、清气分热、清营透气、凉血清营、清热解毒;撤减激素反跳期发热按气虚、脾肾阳虚辨证,治以益气养阴、清热温散、清营温通;慢性活动期按阴虚、血瘀辨证,治以滋阴清热,清热散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滋阴凉血解毒汤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阴虚血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阴虚血热证病例30例,服用滋阴凉血解毒汤并配合减停糖皮质激素,90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侯积分以及血小板相关参数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比积(PCT)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P0.01),血小板算术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180天PAIg G、PAIg M、PAIg A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1);治疗后90天和180天中医证侯总有效率70%和80%,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66.67%和73.33%。结论滋阴凉血解毒汤对改善CITP患者临床症状,稳定和提升血小板及改善血小板参数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国医论坛》2021,36(3):28-30
目的:观察滋阴凉血膏方治疗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5例ITP患者给予滋阴凉血膏方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小板数量、出血情况,服膏方期间不良反应情况、激素撤减率等。结果:经治3月,45例ITP患者有效率达88.9%(40/45)。45例ITP患者血小板计数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P0.05)。其中完全缓解(血小板计数≥100×10~9/L) 13例,PLT平均计数为115.7×10~9/L;有效(血小板计数≥50×10~9/L) 27例,PLT平均数为73.6×10~9/L;无效(血小板计数50×10~9/L) 8例,PLT平均数41.1×10~9/L。34例存在出血症状的患者,在服用膏方1~3月后,出血症状明显改善。45例ITP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大便次数增多。36例服用激素患者,经3月滋阴凉血膏方治疗后,激素撤减者24例,激素撤减率为66.7%(24/36)。结论:滋阴凉血膏方能有效升高ITP血小板数量,改善患者出血症状,减少患者对激素的依赖,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益气凉血方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的临床疗效。方法:142例诊断明确的CITP患者采用益气凉血方加减治疗,连续服用4周。每周检测血小板计数,观察主要症状、体征,进行治疗前后量化评分。结果:显效38例,良效70例,进步2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4.9%。治疗后患者主要症状、体征平均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益气凉血方治疗CITP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挖掘周郁鸿教授辨证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症-药规律。方法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117例,共1 102诊次临床资料,对包括主要症状、中医证候、中医治则治法、舌象、脉象及患者症-药关联几方面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结果周郁鸿辨治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主要证候依次是气阴亏虚、气血失和、肝旺脾虚、阴虚火旺、血热动血、气血两虚、阴虚血热证等,主要治则依次为益气滋阴、和血宁络、调肝扶脾、滋阴降火、清热凉血、补益气血、滋阴凉血等。结论周郁鸿教授认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病机主要为虚(气阴亏虚、气血两虚)、郁、热(虚火灼络,热毒伤络)及瘀为主,治疗上以益气滋阴、补益气血、调肝扶脾、和血宁络、滋阴凉血及清热凉血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医不同证型之间的临床疗效。[方法]三型分别予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滋阴清热、宁络止血;健脾养血、益气摄血治疗。[结果]治疗总有效率78.5%,血热妄行组有效率89%,阴虚火旺型有效率71%,气不摄血型有效率75%,其中血热妄行组临床疗效最好,阴虚火旺型疗效较差。  相似文献   

9.
《陕西中医》2015,(6):768-769
目的:探究中医药治疗内痔出血的最佳方法。方法:综合分析各种治疗内痔出血的中药药方,分析其机理、疗效评定标准、不良反应及有效率。结果: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根据病情,辨病和辨证相结合,随证加减,有清热凉血、滋阴清热、益气止血、温阳止血、活血消瘀、降气平冲、收敛固涩。结论:清热凉血、收敛止血方法及炭类药治疗内痔出血常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应用中医分期辨证配合激素治疗成人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临床疗效以及中药对激素撤除时间的影响。方法:将60例成人CIT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中医分期辨证配合激素治疗,对照组采用激素治疗,比较2组血小板计数变化、临床疗效和激素撤除时间。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较对照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显效率+良效率为80%,对照组显效率+良效率为56·7%,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平均激素撤除时间为183·6d±16·7d,对照组平均激素撤除时间为228·4d±17·9d,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医分期辨证配合激素治疗成人CITP有一定优势,可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激素撤除时间,对防止激素不良反应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激素依赖型哮喘撤减激素过程中的证候学变化及其治疗特点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探讨激素依赖型哮喘(SDA)撤减激素过程中的证候学变化及其治疗特点,认为在撤减激素的过程中,SDA患者存在着由阴虚火旺(撤前)→阴阳两虚(撤中)→肾阳亏虚(撤后)的病机演变规律,而痰瘀内阻则贯穿于整个激素撤减过程中.根据其证候学变化建立了中药三步序贯撤减激素的新方案,即撤前滋阴血,清虚热,化痰瘀;撤中滋阴养血熄风,益气温阳活血,化痰降逆平喘;撤后温肾阳,和气血,畅气机.由于三步序贯法根据SDA撤减激素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而设计,因而较既往任何一种单一治法更能符合SDA临床发生、发展、变化的全过程,反映了其病机演变的实质特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清热凉血益气滋阴方联合西药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50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口服强的松,2~3mg·kg-1·d-1,每日晨服,到血小板恢复,接近于正常后,逐渐减量,剂量可降到最低;血小板20×109/L患者,静滴血小板悬液。治疗组25例清热凉血益气滋阴方(生地15g,水牛角先煎20g,鸡血藤30g,当归7~8g,大枣10~15g,仙鹤草15~25g;血热妄行加茜草10g,大黄6g,白茅根15g;阴虚内热加女贞子10g,玄参10g;气不摄血加党参60g,黄芪15g,柴胡、升麻各6g);1剂/d,水煎200mL,早晚口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5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血小板、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5例,有效1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1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凉血益气滋阴方联合西药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滋阴狼疮胶囊治疗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结果:滋阴狼疮胶囊配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激素对照组(P<0.01),并能显著改善SLE患者的病情活动类型和中医证候。结论:中药滋阴狼疮胶囊治疗阴虚内热型SLE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能协助糖皮质激素撤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清热凉血中药治疗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甲泼尼龙、免疫球蛋白等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服用清热凉血中药(自拟方),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血小板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清热凉血中药可提高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刘梦婷  指导:杨毅 《新中医》2021,53(14):205-207
介绍杨毅教授治疗肺纤维化减撤糖皮质激素的经验。从肺纤维化稳定期病机与减撤糖皮质激素阶段证型的相关性方面进行分析,认为:肺纤维化稳定期属中医肺痿范畴,基本病机为肺脏虚损,津气大伤,致肺叶枯萎不用;肺纤维化稳定期减撤激素阶段以气阴两虚为主证;当以益气健脾、滋阴固肾为基本法则,贯穿肺纤维化治疗始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扶正清热利湿法辨证防治再发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平行、随机、对照的前瞻性临床研究方法,根据中医辨证标准将确诊为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分为阴虚湿热证和阳虚夹湿证2层,每层采用区组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西药组,共纳入观察病例74例.其中阴虚湿热证中药组37例,西药组17例;阳虚夹湿证中药组13例,西药组7例.阴虚湿热中药组采用滋阴降火、清热通淋法治疗,口服通淋1号方;阳虚夹湿中药组采用补脾固肾、温阳通淋法,口服通淋2号方.4组疗程均为4周.两证型西药组均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同时服用安慰剂,疗程1周.共随访6个月.观察扶正清热利湿法辨证治疗对于再发性尿路感染细菌清除率、复发率的影响.结果 治疗第14天,中药组细菌清除情况优于西药组,而随监测时间延长,2组差异越来越小;在疗程结束时,2组细菌清除率相当.对于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氏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中药均可有效清除,西药组则未能清除.6个月后随访,中药组复发率均低于西药组,阴虚湿热证组与阳虚夹湿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中医辨证防治再发性尿路感染疗效优于西药.  相似文献   

17.
辨证治疗血小板减少症34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赓莉 《陕西中医》2000,21(11):483
应用滋阴凉血止血法和温阳补肾法辨证治疗血小板减少症34例,总有效率85.3%。提示中医辨证治疗血小板减少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激素依赖型哮喘(SDA)患者撤减激素过程中的证候学变化及三步序贯法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选病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普米克都保,每次400μg,每日两次吸入;治疗组按证型不同分别给予相应方剂口服,每次100ml,每日两次,同时给予普米克都保200μg,每日两次吸入.两组疗程均12周.观察SDA患者撤减激素过程中的证候学变化和两组阴虚火旺证患者治疗前后激素撤减情况、万托林使用频率、肺功能的改变以及哮喘生活质量各方面积分的变化.结果 在撤减激素过程中,两组患者均存在着由阴虚火旺(撤前)→阴阳两虚(撤中)→肾阳亏虚(撤后)的证候学演变规律.治疗组在万托林使用频率、哮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SDA患者在撤减激素过程中存在着由阴虚火旺(撤前)→阴阳两虚(撤中)→肾阳亏虚(撤后)的证候学演变规律,三步序贯法能够有效撤减SDA患者口服激素用量,减少支气管舒张剂使用频率,改善肺通气功能,提高哮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周仲瑛教授从络热血瘀辨治血液病验案2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红  刘菊妍  顾勤 《新中医》2001,33(4):7-8
周肿瑛教授应用中医辩证论治理论治疗2例血液病患者的验案。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减少症均为临床难治性血液病,周教授认为两病均属于络热血瘀证,帮以清热凉血化瘀为治疗大法,根据兼症或佐以清热祛湿、或佐以补肝肾益阴血,收到满意疗效,充分体现了中医多种辨证体系治疗内科疑难杂症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照情况下观察渐进式温补肾阳的方法辅助肾病综合征激素撤减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肾病综合征病例应用泼尼松治疗尿蛋白转阴后,采用随机单盲法分组,观察组30例在常规撤减激素的不同阶段辅以中药治疗,在辨证用方的前提下,在治疗方中依激素减量不断增加温补肾阳的药味及剂量,对照组30例,常规撤减激素,不辅以中药治疗。结果:观察组30例,激素撤减成功者25例,占83.3%;撤减不成功者5例,占16.7%;对照组30例,激素撤减成功者16例,占53.3%;撤减不成功者14例,占4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渐进式温补肾阳的方法能够辅助肾病综合征激素撤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