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糖浓度下吡格列酮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向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探讨葡萄糖和吡格列酮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自大鼠股骨和胫骨中分离BMSCs进行纯化,培养,扩增,在诱导成脂培养基(地塞米松、3- 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IBMX)、胰岛素)中诱导BMSCs分化为脂肪细胞,实验分为高糖组(葡萄糖浓度为50mmoYL)及正糖组(葡萄糖浓度为25mmoFL),两组分别用不同浓度的吡格列酮(0,0.1,1μg/ml)干预分化过程各21天,油红O(Oil Red O)染色鉴定分化后的脂肪细胞,光镜下观察橙红色脂滴沉着的细胞比例。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脂肪细胞特异性标志LPL,PPAR γ mRNA的表达。结果诱导分化培养21天后,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随糖浓度增加脂肪细胞数量增多,PCR结果显示HG+NC组比NG+NC组LPL,PPARγ mRNA表达分别增加1.40倍(P〈0.05)和1.63倍(P〈0.05),在两种糖浓度下,分别加入吡格列酮后脂肪细胞分化均显著增加,数量明显增多,体积明显增大。与NG+NC组相比,NG+LP组LPL和PPARγmRNA表达分别增加1.43倍(P〈0.05)和1.50倍(P〈0.05),NG+HP组mRNA水平增加更明显,达2.41倍(P〈0.05)和2.17倍(P〈0.05),HG+HP组和HG+LP与HG+NC组相比,HG4-LP组和HG+HP组LPL和PPARγmRNA表达递增。结论高糖会促进BMSCs向脂肪细胞分化,可能为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形成的重要机制。吡格列酮有显著增加BMSCs向脂肪细胞方向分化的作用,且随药物剂量的增加,其诱导成脂分化的效应越明显。吡格列酮可能通过诱导BMSCs向脂肪细胞分化增多而向成骨细胞分化减少从而导致成骨作用减弱,这可能是吡格列酮致骨质疏松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糖浓度下吡格列酮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向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探讨葡萄糖和吡格列酮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自大鼠股骨和胫骨中分离BMSCs进行纯化、培养,在诱导成脂培养基(地塞米松、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IBMX)、胰岛素)中诱导BMSCs分化为脂肪细胞,实验分为高糖组(葡萄糖浓度为50mmol.L-1)及正糖组(葡萄糖浓度为25mmol.L-1),两组分别用不同浓度的吡格列酮(0、0.1、1μg.mL-1)干预分化过程各21d,油红O(Oil Red O)染色鉴定分化后的脂肪细胞,光镜下观察橙红色脂滴沉着的细胞比例。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脂肪细胞特异性标志LPL、PPARγmRNA的表达。结果诱导分化培养21d后,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随糖浓度增加脂肪细胞数量增多,PCR结果显示HG+NC组比NG+NC组LPL、PPARγmRNA表达分别增加1.40倍(P〈0.05)和1.63倍(P〈0.05),在两种糖浓度下,分别加入吡格列酮后脂肪细胞分化均显著增加,数量明显增多,体积明显增大。与NG+NC组相比,NG+LP组LPL和PPARγmRNA表达分别增加1.43倍(P〈0.05)和1.50倍(P〈0.05),NG+GP组mRNA水平增加更明显,HG+LP组和HG+HP与HG+NC组相比,LPL和PPARγmRNA表达增加更明显。结论高糖会促进BMSCs向脂肪细胞分化,可能为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形成的重要机制。吡格列酮有显著增加BMSCs向脂肪细胞方向分化的作用,且随药物剂量的增加,其诱导成脂分化的效应越明显。吡格列酮可能通过诱导BMSCs向脂肪细胞分化增多而向成骨细胞分化减少从而导致成骨作用减弱,这可能是吡格列酮致骨质疏松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鹿瓜多肽(松梅乐)注射液肌注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股骨生物力学及松质骨中BMP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月龄未经产雌性二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去势组(OVX)、去势+鹿瓜多肽(OVX+CCP)组。OVX+CCP组大鼠术后第1天开始给药,术后20周处死各组大鼠.应用双能X线吸收仪(DEXA)测量各组大鼠股骨粗隆、股骨干中点及第3~5腰椎中点的骨密度(BMD);应用INSTRON1195电子拉伸试验机检测股骨生物力学性能;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图像分析方法对各组大鼠松质骨切片图像进行灰度分析,观察鹿瓜多肽注射液对OVX大鼠松质骨中BMP2表达的影响。结果(1)OVX与SHAM组比较,灰度值降低明显(P〈0.01),而OVX+CCP组灰度值较去势组降低(P〈0.01),表明OVX大鼠松质骨中骨小梁周围及髓腔中BMP2表达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SHAM组;而OVX+CCP组骨小梁周围及髓腔内BMP2表达阳性细胞数多于去势组,且染色加深。(2)与SHAM组相比,OVX组股骨近端、股骨干、腰椎BMD明显降低(P〈0.01);OVX+CCP各部位BMD高于去势组(P〈0.01),但未达到SHAM组水平(P〈0.01);(3)与SHAM比较,去势组大鼠股骨最大载荷、桡度、最大应力、弹性模量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上述指标高于去势组(P〈0.01),接近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鹿瓜多肽注射液可以抑制和延缓骨质疏松的形成,对雌激素缺乏引起的骨质疏松具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BEMF对OVX—OP大鼠骨形态计量学指标的影响,探讨BEMF对卵巢切除致骨质疏松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6个月龄雌性未孕Wistar大鼠40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卵巢切除组(OVX)、假手术组(Sham)、仿生电磁场治疗组(EM)、雌激素治疗组(E)。术后8周,E组苯甲酸雌二醇肌肉注射,0.5mg/kg,1次,2周。EM组大鼠暴露于仿生电磁场治疗,1h·次^-1·d^-1,OVX、Sham组不予以任何处理,作为对照组。治疗10周后处死各组大鼠,取左侧胫骨进行骨形态计量学测定。结果治疗10周后,EM组大鼠%Tb.Ar、Tb.Th、Tb.N较OVX组显著增加(P〈0.01),Tb.sp显著降低(P〈0.01),与E组变化相似。E组、EM组大鼠成骨细胞数(%L.Pm)低于OVX组(P〈0.01);EM组、E组仍高于Sham组(P〈0.01);EM组高于E组(P〈0.01)。E组、EM组破骨细胞数(N.Oc)低于OVX组(P〈0.01);EM组、E组仍高于Sham组,(P〈0.01);EM组高于E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BEMF具有增加骨量、改善骨结构的作用;与雌激素的治疗作用存在不同机制。  相似文献   

5.
Tu GJ  An GF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20):1348-1351
目的 探讨核因子NF-KBP50、NF-KBP65在骨质疏松发病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选用4个月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假手术对照组(CON组)和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组(OVX组),术后第12周测量全身骨密度后处死,取股骨下端用ABC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方法测定骨组织中核因子的蛋白含量及表达水平并进行细胞定位。结果OVX组与CON组相比,骨密度下降,股骨骨小梁稀疏、成骨细胞数目减少而破骨细胞数目增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NF-kB P50、NF-kB P65蛋白在模型组和对照组均有阳性表达,主要位于骨小梁周边成骨细胞、骨细胞及骨髓细胞胞浆中,OVX组蛋白含量均高于CON组,且与骨密度呈负相关(P〈0.01或P〈0.05);原位杂交结果表明,OVX组NF-kB P50 mRNA、NF-kB P65 mRNA表达显著高于CON组(P〈0.05)。结论骨质疏松骨组织及骨髓中核因子的蛋白含量及表达水平升高,在骨质疏松骨微环境中的表达异常并与骨密度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6.
地塞米松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的基因调控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内成脂转录因子PPARγmR—NA和成骨基因Osteocalcin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健康自愿者骨髓,通过梯度离心、贴壁分离培养获得hBMSCs。传代培养第2代hBMSCs8d,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10^-7mol/L地塞米松,对照组不给予地塞米松,5d后收集细胞,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两组细胞中PPARγmRNA和Osteocalcin mRNA的表达。结果用地塞米松处理细胞5d,RT-PCR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hBMSCs内PPARγmRNA呈高表达,对照组hBMSCs内PPARγmRNA呈低表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hBMSCs内Osteocalcin mRNA呈低表达,对照组hBMSCs内Osteocalcin mRNA呈高表达,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地塞米松能够调控hBMSCs内成脂转录因子高表达,而抑制其成骨表达,这可能与激素性骨坏死的发生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的大鼠模型,研究雷洛昔芬(raloxifene,RLX)对卵巢切除大鼠腰椎组织中护骨素(OPG)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治疗PMOP的作用机制。方法6月龄未交配健康雌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卵巢切除(OVX)组,OVX+戊酸雌二醇(E2)组和OVX+RLX组。灌胃13周后处死动物,第四腰椎行骨组织形态计量指标测定,第二腰椎采用RT-PCR方法,对OPG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OVX组大鼠较SHAM组骨小梁体积百分比(TBV%)显著下降;类骨质体积百分比(OSV%)明显升高(P〈0.05);B和RLX组大鼠的TBV%明显升高,OSV%明显下降;OPGmRNA表达水平在OVX大鼠组织中下调,与SHAM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E2和RLX均可上调OVX大鼠骨组织OPGmRNA表达水平(P〈0.05)。结论实验成功制造了大鼠PMOP模型;E2和RLX均可抑制骨转换;PMOP的发生与OPG有关,RLX和E2一样,其抗骨吸收效应很可能是通过OPG介导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骨靶向雌激素大黄酸-雌酮( LC)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中的ERα和ERβ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72只6月龄雌性未孕Wistar大鼠,分为6组:假手术组( Sham)、去卵巢模型组( OVX)、雌酚酮组( E,OVX+雌酚酮1.0 mg/kg· d)、大黄酸-雌酮高( H-LC, OVX+LC 1.0 mg/kg· d)、中( M-LC,OVX+LC 0.5 mg/kg· d)、低( L-LC,OVX+LC 0.25 mg/kg· d)剂量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行双侧卵巢切除。给药24周后,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中雌二醇水平,采用RT-PCR法测定子宫及骨组织ERα和ERβmRNA水平。结果与Sham组比较,OVX组雌二醇水平明显降低,与OVX组比较,E组和H-LC、M-LC组大鼠血清雌二醇明显升高,L-LC组与OVX组无明显差别。 Sham组胫骨近端ERαmRNA和ERβmRNA均有表达,OVX组ERβmRNA表达水平与Sham组相比降低,未检出ERαmRNA。 E组ERαmRNA和ERβmRNA水平均与Sham组无差异,大黄酸-雌酮各组均未检出ERαmRNA,ERβ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OVX组,大黄酸-雌酮各剂量组之间ERβmRNA无明显差异。Sham组大鼠子宫组织有ERαmRNA和ERβmRNA表达,OVX组ERα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未检出ERβmRNA。 E组大鼠子宫组织ERαmRNA和ERβmRNA均较OVX组上调。大黄酸-雌酮各剂量组之间ERαmRNA无明显差异,但均低于E和Sham组。结论大黄酸-雌酮在骨及子宫均能选择性上调ERβmRNA表达,而对ERαmRNA无影响,雌酚酮对两种亚型无选择性,这可能是大黄酸-雌酮对骨具有保护作用而对子宫并无雌激素样刺激作用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模型骨髓微环境中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和破骨细胞分化的相互关系及其机制.[方法]将3个月龄雌性SD大鼠16只随机分为2组:假手术组(SHAM)和去卵巢组(OVX),每组8只.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术复制骨质疏松大鼠模型.术后14周,应用双能X线吸收仪法(DXA)测第4腰椎和股骨骨密度(BMD).qRT-PCR法测量骨髓细胞RUNX2、PPARγ、OPG和RANKL mRNA表达量.石蜡组织切片HE染色测量第3腰椎和胫骨近端骨组织脂肪细胞数目.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胫骨近端骨组织OPG/RANKL蛋白表达量.[结果]与SHAM比较,OVX组腰椎和股骨BMD下降(P<0.05).OVX组股骨骨髓细胞成骨分化转录因子RUNX2 mRNA水平比SHAM组增高(P<0.05),成脂分化转录因子PPAR γ mRNA表达水平比SHAM组增高(P<0.05).OVX组胫骨和第3腰椎脂肪细胞数目比SHMA组增多(P<0.05).与SHAM组比较,OVX组股骨骨髓细胞RANKLmRNA和胫骨RANKL蛋白表达量增加(P<0.05)且OPG/RANKL的比率都降低(P<0.05),而两者OPG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去卵巢大鼠骨量丢失可能是骨髓微环境中成骨细胞分化、脂肪细胞分化和破骨细胞分化紊乱导致.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全身振动性训练法(WBV)对去卵巢(OVX)大鼠骨骼肌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PPARγ),β-连环蛋白和磷酸化糖原的表达合成酶激酶-3(P-GSK-3β)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探讨WBV对绝经大鼠骨骼肌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雌性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Sham组,n=10),去卵巢组(OVX组,n=10),17β-雌二醇治疗组(E_2组,n=10)和全身振动性训练组(WBV组,n=10)。测定各组大鼠血清E_2和黄体生成素(LH)水平,以及PPARγ、β-连环蛋白和P-GSK-3β在骨骼肌中的表达。结果 OVX组大鼠血清LH比Sham组和E_2组明显升高(P0.05)。OVX组大鼠血清E_2水平与Sham组、E_2组和WBV组相比明显上升(P0.05)。OVX组骨骼肌PPARγ表达较Sham组显著升高(P0.05),而β-连环蛋白和P-GSK-3β蛋白表达较Sham组均显著降低(P0.05)。在WBV或雌激素替代治疗的干预下,WBV组或E_2组的PPARγ表达均显著低于OVX组(P0.05),β-连环蛋白和P-GSK-3β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OVX组(P0.05)。结论 WBV能有效预防OVX大鼠的骨质流失,并提高骨质强度,这可能与抑制OVX大鼠骨骼肌中GSK-3β和PPARγ活性来激活β-连环蛋白信号传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全身振动性训练法(WBV)对去卵巢(OVX)大鼠骨骼肌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PPARγ),β-连环蛋白和磷酸化糖原的表达合成酶激酶-3(P-GSK-3β)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探讨WBV对绝经大鼠骨骼肌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雌性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Sham组,n=10),去卵巢组(OVX组,n=10),17β-雌二醇治疗组(E_2组,n=10)和全身振动性训练组(WBV组,n=10)。测定各组大鼠血清E_2和黄体生成素(LH)水平,以及PPARγ、β-连环蛋白和P-GSK-3β在骨骼肌中的表达。结果 OVX组大鼠血清LH比Sham组和E_2组明显升高(P0.05)。OVX组大鼠血清E_2水平与Sham组、E_2组和WBV组相比明显上升(P0.05)。OVX组骨骼肌PPARγ表达较Sham组显著升高(P0.05),而β-连环蛋白和P-GSK-3β蛋白表达较Sham组均显著降低(P0.05)。在WBV或雌激素替代治疗的干预下,WBV组或E_2组的PPARγ表达均显著低于OVX组(P0.05),β-连环蛋白和P-GSK-3β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OVX组(P0.05)。结论 WBV能有效预防OVX大鼠的骨质流失,并提高骨质强度,这可能与抑制OVX大鼠骨骼肌中GSK-3β和PPARγ活性来激活β-连环蛋白信号传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2.
去卵巢对大鼠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目的:探讨去卵巢对大鼠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20只3.5月龄SD雌性大鼠分别除双侧卵巢(OVX)或假性去卵巢(Sham),术后14周处死,应用QDR-4500A型扇形束双能X射线吸收法(DXA)测量大鼠全身、离体股骨、胫骨、腰维及兴趣区的BMD。结果:①术后6周OVX组全身BMD显低Sham组(P=0.048),术后14周两组无显性差异;②术后14周OVX组离体股骨BMD显低于Sham组(P<0.01),股骨远侧干骺端平均降低11.6%(P<0.001);③术后14周右侧离体胫骨BMD两组间差异无显性,但OVX组胫骨的端干骺端BMD显低于Sham组(P<0.001);④术后14周OVX组腰椎(L4-L6)的BMD显低于Sham组(P=0.014),第六腰椎降低明显,平均降低8.1%(P=0.005)。结论:去卵巢所致骨丢失以松质骨含量丰富的兴趣区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Dex)和1,25(OH)2D3(D3)对骨髓基质细胞(MSCs)成骨及成脂分化的影响。方法 以离心法分离培养人MSCs,以10^-7mol/LDex和,或10^-8mol/Ll,25(OH)2D3作为分化诱导剂对细胞进行干预,分别用细胞碱性磷酸酶(ALP)染液试剂盒及苏丹Ⅲ染液对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进行组织化学染色,计数;使用RT-PCR技术在转录水平检测成骨细胞标记物骨桥蛋白(OPN)及脂肪细胞标记物过氧化酶体增殖激活受体72(PPARγ2)mRNA的表达。结果细胞染色结果表明各干预组ALP^+细胞百分比均较对照组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苏丹Ⅲ^+细胞百分比Dex组较对照组增多,耽组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Dex+D3组较Dex组苏丹Ⅲ^+细胞数明显减少,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OPNmRNA及PPARγ2mRNA表达未在对照组测得,Dex诱导了OPNmRNA及PPARγ2mRNA表达,1,25(OH)2D3诱导OPNmRNA表达,并抑制Dex诱导的PPARγ2mRNA的表达。结论 Dex促进MSCs的成骨分化及成脂分化,1,25(OH),D,促进MSCs的成骨分化的同时抑制其成脂分化,与Dex合用抑制Dex成脂分化作用,强化了其成骨分化作用,反映了成骨细胞与脂肪细胞间存在的反变关系,表明两者来源于同一前体细胞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第三代双膦酸盐类药物阿仑膦酸钠(alendronate,固邦)对体外培养的破骨细胞的作用。方法建立骨质疏松大鼠模型,于0、2、4、8W进行体外骨髓破骨细胞样细胞(OLC)的培养,并进行阿仑膦酸钠干预,观察OLC数量和形态的变化。结果OVX组大鼠OLC数量高于C组和Sham组;在所有组中,阿仑膦酸钠均能使OLC显著减少(P〈0.01)。结论大鼠去卵巢后OLC形成增加;阿仑膦酸钠能显著抑制OVX大鼠体外培养的OLC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内脏脂肪组织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isceral adipose tissue derived 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Vaspin)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保护作用,并探讨潜在的机制。方法 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去卵巢组(OVX)以及OVX+Vaspin治疗组,每组10只,OVX组及OVX+Vaspin治疗组均给予去卵巢手术构建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OVX+Vaspin组大鼠每天给予Vaspin 1 μg/kg腹腔注射治疗,Sham及OVX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干预12周后,检测血清1型胶原前N末端前肽(P1NP)、骨钙素(OCN)、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1型胶原C末端肽(CTX)、白细胞介素-1β (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的水平;再分别进行骨病理组织学检查、生物力学分析、microCT检查,评价骨微观结构和骨强度,并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Vaspin对骨组织中OPG及RANKL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Vaspin干预治疗12周后,与OVX组相比,OVX+Vaspin组大鼠的血清P1NP和OCN明显升高,血清TRAP、CTX及IL-1β、TNF-α明显降低(P<0.05),骨强度和显微结构特征改善, 大鼠骨组织中OPG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上调,RANKL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下调。结论 Vaspin可能通过上调OPG的表达、下调RANKL的表达介导对OVX大鼠骨代谢的调节作用,改善骨微观结构和提高骨强度,从而发挥抗骨质疏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抗骨质疏松新药XW630对去势大鼠骨组织力学性能及骨小梁结构参数的影响。方法 3月龄SD雌性大鼠36只,随机分为Sham组、OVX组、OVX+CFT组和OVX+XW630组,每组3只。取左侧股骨作三点弯曲力学强度测试,左侧胫骨作骨小梁结构参数测定。结果 整个观察期内,OVX组股骨三点弯曲强度呈下降趋势,与Saham组存在显性差异(P<0.01),两个治疗组骨强度则呈上升趋势,与OVX组存在显性差异(P<0.05或P<0.01)。胫骨骨小梁结构参数测定结果显示,OVX组骨形成参数(Vx、Tb.Th、Tb.N)逐渐下降,而骨吸收参数(Tb.Sp)逐渐增加,呈骨量丢失状态,而两个治疗组骨形成参数逐渐增加,骨吸收参数逐渐下降,与OVX组之间存在显性差异(P<0.05和P<0.01)。两个治疗组同期各项测定结果无显性差异(P>0.05)。结论 XW630能有效地促进去势大鼠骨组织的成骨和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BEMF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组织bFGF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BEMF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组织bFGF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BEMF治疗骨质疏松的机理.方法 6月龄雌性未孕Wistar大鼠40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组(OVX)、假手术组(Sham)、仿生脉冲电磁场治疗组(BEMF+OVX,EM)、雌激素治疗组(Estrogen+OVX,E).OVX、EM、E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Sham组行假手术.术后第9 W开始治疗:E组行苯甲酸雌二醇肌肉注射,0.5mg/kg,1次/2 W.EM组大鼠暴露于仿生脉冲电磁场治疗,1 h/1次/d,OVX、Sham组不予以任何处理,作为对照组.治疗10 W后处死各组实验动物,测量腰椎骨密度、椎体的最大载荷、扫描电镜观察椎体骨结构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检测椎体骨组织中bFGF蛋白表达情况并以图像分析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治疗10 W后EM组大鼠骨密度、椎体的最大载荷较OVX组显著性增高(P<0.05),骨结构明显改善.bFGF的表达主要位于成骨细胞、骨细胞,EM组椎体骨组织中bFGF表达显著性高于OVX组(P<0.01).结论 提高骨组织中bFGF的表达是BEMF治疗骨质疏松的重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不同浓度葡萄糖对大鼠骨髓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葡萄糖对大鼠骨髓破骨细胞(Osteoclasts OC)分化的影响,探讨糖尿病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方法用M—CSF、RANKL诱导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分化为OC,同时给予不同浓度的葡萄糖(0、5.5、15、25mmol/L)干预,通过观察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阳性OC数、TRAP活性测定、OC膜表面RANK mRNA表达量来分析葡萄糖对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①高浓度葡萄糖组(25mmol/L)培养7d时TRAP染色阳性OC数及TRAP活性测定均高于对照(0mmol/L)组、葡萄糖5.5mmol/L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高浓度葡萄糖组培养3d时TRAP染色阳性OC数明显增多(P〈0.01)。②葡萄糖呈浓度依赖性上调OC膜表面RANK mRNA的表达,其中高浓度葡萄糖组培养的各时间点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①高浓度葡萄糖可促进破骨细胞的分化,其促进作用始于诱导分化的早期。②骨髓微环境中高浓度葡萄糖可引起OC分化增多,可能是糖尿病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甲状旁腺激素(PTH)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方法 30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行假手术(Sham,N=10)和双侧卵巢(OVX,N=20)切除手术后,所有OVX组大鼠随机的分成2组:OVX组、PTH+OVX组。术后第一天开始给予药物治疗,PTH+OVX组:PTH皮下注射(剂量60μg/kg,每周3次),直至手术后12周为止,实验截止时间之前所有大鼠注射碘海醇后处死取股骨行Micro-CT检测。结果与OVX组比较,PTH+OVX组股骨远端有较高的BMD、BV/TV、Tb.Th、Tb.N、Conn.D、血管体积分数和较低的Tb.Sp,其中Sham组大鼠股骨远端有最高的BMD、BV/TV、Tb.Th、Tb.N、Conn.D、血管体积分数和最低Tb.Sp。结论甲状旁腺激素通过促进血管形成及骨量增加来防治去势大鼠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20.
PTH对骨髓细胞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大鼠骨髓微环境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变化,拟探讨外源性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hormone PTH)治疗骨质疏松的分子机制.方法给予卵巢摘除(ovariectomy OVX)诱导的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OP)大鼠每天20 μg/kg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rhPTH(1-34)]治疗8周,采用RT-PCR方法检测大鼠骨髓细胞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比较PTH用药前、后及停药后各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用药后骨髓细胞中成骨活性基因ALP、BGP、Cbf α1表达均持续显著升高(P<0.05~0.001);破骨细胞调节基因M-CSF与RANKL表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OPG与TRAF-6表达呈双相波动(P<0.05~0.01);RANKL/OPG比值在用药1周时增加(P<0.05);IL-6表达呈早期短时升高(P<0.01).结论PTH对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持续增强骨髓细胞的成骨活性基因表达,调节破骨细胞分化和功能成熟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