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食管平滑肌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80至1995年,共收治食管平滑肌瘤7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效果良好。临床资料:男5例,女2例;年龄35—55岁。病程在3个月至2年,有程度不同的吞咽困难5例;胸骨后疼痛、食后饱胀、上腹不适等消化道症状者2例。术前经食道吞钡摄片检查、胃镜检查、明确诊断6例。1例误诊为食道癌。病变均位于食管中下段。为单发、呈圆形或椭圆形。肿瘤最小直径1,5cm,最大为4.5×3×3cm,手术方法均采用左侧经胸标准后外侧切口,行粘膜外平滑肌瘤切除6例,1例因术前诊断为食管癌作食管下段切除.食管胃吻合术,术后病理诊断为食管平滑肌瘤。本组无…  相似文献   

2.
食管中下段巨大神经纤维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52岁.吞咽困难伴恶心、呕吐6个月于1992年1月入院.x线钡餐造影示,食管中下段有15cm不规则弧形压迹突入食管腔内,管腔明显狭窄但粘膜无破坏.x线正位胸片示心影处有一不规则分叶状阴影,约18cm×15cm,侧位片阴影位于中下纵隔.术前诊断为食管中下段平滑肌瘤.同月在全麻下行左侧剖胸手术,术中见左侧胸腔内食管中下段粘膜下肌层内有一18cm×16cm×14cm巨大肿瘤,外观呈乳白色,不规则、分叶状、质地较硬,活动差,无明显包膜,食管肌层菲薄,肿瘤上极达主动脉下,下极达贲门,并向右胸腔突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68岁,因间断性进食梗噎1年来住院。查体无明显异常。食管钡餐造影显示主动脉弓下3cm处食管左侧壁不规则压迹。食管镜检查所见:距门齿32cm处食管左侧壁有3×2×X1cm紫兰色肿物突出管腔,表面粘膜光滑无波动。诊断食管肿物。经准备后全麻下剖胸手术。术中见于食管左侧壁粘膜下3×2×1cm紫兰色质软肿物,边界清楚,行肿物切除。术后恢复顺利,2周全愈出院。,病理报告:原发性食管海绵状血管瘤。随访1年,病人情况良好。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良性间叶组织肿瘤。源于食管的海绵状血管瘤极罕见。治疗方法可采用手术切除和放射治疗。单…  相似文献   

4.
例1,女,60岁.主因进食后胸骨后堵闷感1个月于1980年5月4日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9年.查:Bp21.3/14.7kPa,食管钡餐造影示:食管下段贲门上方有一长约6cm~7cm之圆弧形充盈缺损,粘膜光整,透视下钡剂通过顺利,“肿物”对侧壁运动良好.硬质食管镜检查:距门齿32cm之左侧壁可见“肿物”向腔内突出,约5cm×4cm×1.5cm,粘膜光整,略苍白,对侧壁柔软.诊断为食管平滑肌瘤.术中探查:食管下段未发现肿瘤,降主动脉于第8胸椎平面自左后方向右挤压食管.复习胸片发现降主动脉纡曲压挤食管.术后随访10年,症状无加重.例2,女,65岁.主因进食梗噎感半个月于1985年11月7日入院.外院食管钡餐造影发现食管下段  相似文献   

5.
我们自1980年至1994年,共收治食管平滑肌瘤7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效果良好。临床资料患者中男5例、女2例;年龄35-55岁。病程3个月至2年。有程度不同的吞咽困难5例;胸骨后疼痛、食后饱胀、上腹不适等消化道症状者2例。术前经食管吞钡摄片检查、胃镜检查确诊6例;1例误诊为食管癌。病变均位于食管中下段,为单发,呈圆形或椭圆形。肿瘤最小直径1.5cm,最大为4.5x3x3cm。手术方法均采用左侧经胸标准后外侧切口,行粘膜外平滑肌瘤切除6例,1例因术前诊断为食管癌作食管下段切除,食管胃吻合术,术后病理诊断为食管平滑肌瘤。本组无手…  相似文献   

6.
食管平滑肌肉瘤比较罕见,国内李德源(1959)首次报告1例,至1991年底约报道40例.我院诊治1例.特报告如下.男性,22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伴胸闷干咳10天,于1991年5月8日来院.胸片显示左下肺野有10cm×10cm肿块阴影,界限清晰,密度均匀.食管钡餐造影:食管下段受压,呈孤形线状狭窄,长约12cm,周围见有明显软组织块影,其上段高度扩张.5月15日全麻下剖胸探查,见食管下段被10cm×10cm×5cm肿块包绕,表面有多个结节,无明显包膜,血管较丰富.将肿块及累犯之食管一并切除,行弓下食管胃吻合术.术后经过顺利,痊愈出院.病理报告:食管平滑肌肉瘤,无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21岁。就诊前1个月发现右上臂内侧无移动肿物,无其他不适。查体:右肱骨中段内侧可及2 cm×2 cm肿物,质硬,界清,不活动,轻压痛,不伴神经症状,表面皮肤正常。外院X线检查示右肱骨上段肿物,内含低密度灶,考虑为骨软骨瘤。我院CT断层扫描示右肱骨上段骨皮质肿物,考虑为良性病变。患者于2005年8月24日行肿瘤切除术,沿肿物基底以骨凿将肿物凿下,基底约4 cm×2 cm。术后病理诊断:肱骨干软骨母细胞瘤,S-100( )。术后12 d出院。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54岁,哈族。进食梗噎感1个月。食管钡餐造影见食管下段有8.5cm的管壁僵硬,粘膜破坏。诊断为食管下段癌于1996年5月8日入院。术前肝脏B超未见明显占位灶。肝功能乳酸脱氢酶335u/L(正常115~240u/L)。1996年5月16日行食管癌根治术。术中见食管下段有一6cm×5cm×4cm质硬肿块,外侵不重,食管旁有1cm×1cm大小的淋巴结7个。肝脏左叶见有4cm×4cm肿块,表面灰白色,质硬。即行食管下段癌切除及肝脏左叶部分切除术,手术顺利。病理诊断:食管高分化鳞状上皮癌,食管旁淋巴结查见转移性鳞状上皮癌1/7。肝脏高分化腺癌。术后病人…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56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4个月,于1989年10月18日入院。入院时可食半流,体重下降约15kg。查体:表浅淋巴结不大,腹部平软,无压痛,未触及包块。经钡餐、食管镜检查,病理活检诊断:食管下段癌。10月24日行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吻合术。术中见肿瘤位于食管下段长约4cm,与周围粘连,但可分离。切开膈肌见脾上极有10×8×7cm圆型白色包块,质硬,界清,与周围无粘连。将脾同时切除。术后病人恢复顺利,痊愈出院。术后病理:食管鳞状细胞癌。脾一端可见10×8×7cm钙化囊性肿物,内有不完全分隔,囊内为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74岁.因进食后哽噎感2个月,于2008年3月12日入院.患者在外院行上消化道造影示食管下段黏膜中断,充盈缺损,胃镜示食管下段距门齿35 cm处左侧壁盘状隆起,大小约1.5 cm×1.0 cm,病理报告为中分化鳞状细胞癌.患者入院后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术前诊断食管下段鳞癌,于2008年3月18日全麻下行食管中下段切除术、食管-胃弓上吻合术.  相似文献   

11.
食管颗粒细胞瘤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男,39岁。因渐进性吞咽梗阻2年半。X线吞钡造影:食管下段管腔明显增宽,左后壁有一约8×5cm块影向腔内突出,边缘整齐呈分叶状。纤维食管镜检查:食管下段左后壁有一球状隆起,基底宽广,表面血管纹理清晰。以食管平滑肌瘤收治。体检和常规化验均正常。术中发现肿瘤位于食管肌层,质硬,光滑,无包膜,约7×4×3cm,食管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完整摘除肿瘤。术后恢复良好,进食顺利,随访2年无复发。病理检查大体呈长圆结节分叶状肿块,质地均匀,中等硬度,灰黄和灰白色相间,切面平整。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性,38岁。因间断性进食异物感3年余,伴胸骨后刺痛3个月,吞咽不畅2周,于1990年12月25日入院。3年前无明显诱因于进食后出现异物感,症状时轻时重。X线食管造影及胸部CT扫描诊断为下段食管囊肿,患者拒绝手术。3个月前症状明显加重,伴进食胸骨后刺痛及吞咽困难。钡剂造影:食管下段有4cm狭窄段,粘膜中断破坏,右后壁有不规则龛影,管腔右方有5cm×3cm软组织块影。诊断:食管囊肿合并食管癌。遂行左侧剖胸探查,术中见囊肿位于食管下段约6cm×3cm×2.5cm大小,  相似文献   

13.
食管癌肉瘤较为罕见,自1904年Hanseman首次报道以来,国内外文献报道至今不足百例。现将我院多年来收治的3例报告如下:例1,男性,54岁。吞咽困难1个月,胸背酸痛10天入院。查体无异常,食管钡片示:食管中下段见一约8cm长管腔扩张伴局部粘膜破坏,管壁呈偏测性破坏。食管镜检病理:食管中下段鳞癌。行全胸段食管切除,日代食管吻合术。术中于食管中下段的右前壁见带蒂之肿物约8cm×3.5cm×2cm,蒂约2.5cm,未浸及外膜。术后病理:食管中下段息肉型癌肉瘤,表面坏死,癌肿浸及肌层,各组淋巴结阴性。随访4年5个月肿瘤无复发,一般情况好…  相似文献   

14.
食管壁内支气管性囊肿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疾患。最近我们收治一例,术前误诊为食管下段癌,术后经病理证实为食管支气管性囊肿,现报道如下。 患者男性,58岁。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感进食不畅,尤进硬食时。经食管吞钡检查报告为食管下段充盈缺损,粘膜破坏,诊断为食管下段癌。入院后第13天在全麻下行左侧开胸术,术中发现囊肿位于食管下段约8×7×7cm大小,触之囊性,大部分向右侧纵隔  相似文献   

15.
食管恶性胃肠道间质瘤1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例报道一 临床资料 患者 ,龚×× ,男 ,6 0岁。发现黑便 1月。胃镜 :门齿下 36cm至贲门有 2 3圈新生物伴坏死。病理 :坏死组织。胸片 :左下肺 10cm径软组织块影 ,密度均匀 ,边界清晰 ,诊断为肺转移性肿瘤可能 (第 2原发待排 )。CT :下胸段食管平滑肌肉瘤并向左胸腔内凸入 ,左肺浸润或转移。GI:食管下段平滑肌肉瘤可能。 2 0 0 0年 3月 1日在气管插管麻醉下行食管次全切除术 (弓下吻合 )。术后化疗 :环磷酰胺 80 0mg静推第 1天、长春新碱 2mg静推第 1天、顺氯氨铂 40mg静滴第 1,3,5天 ,每月 1次。随访 10月无局部复发及远…  相似文献   

16.
患者 ,男性 ,50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 2个月 ,于2 0 0 0年 1月 7日在本院行纤维胃镜检查示 :食管距门齿 2 6~ 30cm处见一息肉状物突起 ,表面有溃烂。取活检。病理诊断 :(食管 )恶性肿瘤 ,可能来自平滑肌。于 1月 15日入院。PE :心肺 (- ) ;腹平软 ,肝脾肋下未扪及 ;浅表淋巴结未触及。 1月 18日行胸上段食管肿瘤切除术。手术所见 :食管肿瘤位于主动脉弓后方 ,呈息肉状 ,大小为 6cm× 3cm ,有蒂 ,基底部位于食管粘膜层。临床诊断 :胸上段食管平滑肌肉瘤。病理检查 :13cm长食管一段 ,在食管粘膜面见一大小为 6cm× 3cm× 2cm…  相似文献   

17.
食管平滑肌肉瘤罕见,其发生率占食管恶性肿瘤的0.5%~1%。报告一例如下。患者女,37岁,因进行性咽下困难7个月,只能进流质10天,于1988年9月29日入院。查体;轻度贫血,其他一般情况尚可。钡餐透视:食管下段见有9cm不规则狭窄区,粘膜中断破坏,管壁僵硬,病变以上食管明显扩张。10月8日在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经左胸行食管癌切除,食管胃主动脉弓上吻合术。肿块位于食管下段,呈梭形,长约11cm,最大直径约6cm,侵及食管外膜,与纵隔胸膜粘连,无肿大淋巴结。手术经过顺利,术后恢复良好。病理诊断为食管平滑肌肉瘤。讨论食管平滑肌肉瘤的临床表现与食管癌相似,但胸骨后疼痛常较轻微,偶见有剧痛或锐痛者;夜间疼痛可呈阵发性,常影响入眠。疼痛  相似文献   

18.
食管平滑肌肉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平滑肌肉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分析5例食管平滑肌肉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经验,石蜡标本行CD117、CD34、肌特异性肌动蛋白(SMA)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本组仅2例术前经食管镜活检获得病理确诊,2例考虑为食管癌,1例诊断为纵隔肿瘤.术后病理诊断2例合并鳞状上皮癌.3例行食管部分切除获得长期生存;1例行肿物切除加术后放疗,3年半后死亡;1例行探查术,7个月后死亡.免疫组化检查,CD117和CD34均为阴性,4例SMA阴性,1例阳性.结论仅部分食管平滑肌肉瘤术前可以确诊;对于术前未确诊的食管肿瘤和侵犯食管壁而未能确定其来源的纵隔肿瘤,需要术中冰冻病理检查以确定其性质;食管平滑肌肉瘤需行CD117、CD34和SMA等免疫组化检查以排除间质瘤;本病行食管部分切除可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性 ,5 4岁。上腹痛月余。食管钡透拍片见食管上段充盈缺损。胃镜检查在食管上段 (进镜 2 5cm处 )见一菜花样肿物。临床诊断 :食管癌。病理巨检 :送检灰白软组织 2块 ,大小均为 0 2cm× 0 .2cm× 0 .2cm。镜检 :鳞状上皮乳头状增生 ,轴心为纤维血管束 ,外被分化良好的成熟复层鳞状上皮 ,无不典型性 ,基底膜完整。上皮内可见挖空细胞。病理诊断 :食管鳞状上皮乳状状瘤。讨论 :食管鳞状上皮乳头状瘤少见。好发于 4 0岁以上男性 ,常位于食管下段。由食管黏膜鳞状上皮局部增生而成。可分为四型 :原始型 ,肿块呈小的突起 ,无蒂 ,或呈悬垂结…  相似文献   

20.
 1 病例报告例 1:男 ,5 2岁。于 1992年 5月因剧烈腹痛伴腹泻 1天。在外院行小肠部分切除术 ,术后病理诊断为小肠平滑肌肉瘤。术后 3个月 ,发现右上腹包块。经 B超、CT检查诊断为肝占位性病变。于1992年 9月剖腹检查 ,术中见右半肝有19× 2 0× 14cm肿物 ,并累及 段 ,冰冻切片为平滑肌肉瘤肝转移。仅作肿瘤微波固化、肝动脉置泵化疗配合免疫治疗 ,4年 1个月后死于肺转移。例 2 :男 ,6 0岁。 1996年 6月因腹部肿块伴腹痛剖腹探查作了小肠部分切除术 ,病理诊断小肠平滑肌肉瘤。术后 6个月因右上腹部隐痛 ,B超、CT示肝内占位性病变。于 1997年 1月剖腹见肿瘤位于肝 段 ,3× 4× 4cm大小 ,作肝段次全切除 ,术后病理诊断平滑肌肉瘤肝转移。术后补充化疗和免疫治疗 ,至今仍存活。例 2 :男 ,5 0岁。因腹部胀痛不适 2个月 ,伴柏油样便于 1996年 2月行剖腹手术。术中见回肠末端 6× 4× 3cm大小肿块 ,行回肠部分切除 ,病理诊断回肠平滑肌肉瘤。术后 4个月查体发现肝占位性病变 ,于 1996年 6月剖腹见右半肝有5个大小不等的肿物。行 、 段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