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其患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升高。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由于基础病多,更易造成血液的高凝状态和感染的加重。纤维蛋白原(Fib)是反应高凝状态的重要指标,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急性期的反应蛋白,急性炎症发生后,4—6小时内迅速升高,当感染控制后,CRP数值下降,甚至达到正常水平,是反映各种原因引起的炎症和组织损伤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主要通过检测AECOPD患者的Eb及CRP水平,探讨其动态变化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治疗监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王首红  高兴林 《广东医学》1997,18(6):372-373
血清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因一系列感染或炎症因素的刺激而产生的急性时相反应物质,在感染几小时后就可出现明显升高,而在有效抗炎治疗感染控制24~48小时后又可明显下降[1]CRP在下呼吸道感染中的意义在国内外报道不多,本文目的是观察CRP在支气管炎与肺炎病程中的表现,并与血沉(ESR)相比较,以厂解CRP在下呼吸道感染诊疗中的价值。1临床资料从住院病人中随机选择23例肺炎患者,其诊断通过常规方法并排除一切能影响血清CRP水平的各种疾病,如心肌梗死、肺水肿、肺梗塞、支气管扩张、恶性肿瘤、脉管炎、风湿类…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C反应蛋白测定对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浊度散射速率法测定老年肺部感染患者治疗前后血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浓度、并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血白细胞总数(white blood cell,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数(neutrophil,N)、体温(temperature,T)及痰培养,采用自身对照t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患者入院时CRP均明显大于8mg/L,治疗后的CRP水平明显降低(P〈0.01),且肺部感染患者的CRP的阳性率明显高于ESR、WBC、N、体温和痰培养(P〈0.05).结论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由肝细胞合成的急性时相蛋白,机体发生感染时数小时内就可明显升高,在有效抗感染治疗后明显下降.由于CRP较ESR、WBC、N、体温和痰培养的检出更为敏感,因此,CRP可作为诊断老年肺部感染和观察疗效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4.
C-反应蛋白(CRP)是由肝细胞合成的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被公认为是最敏感的炎症指标之一,大量文献资料研究表明:CRP在大多数病毒感染时血清浓度轻度升高或不升高,在直接创伤和大多数细菌感染时明显升高。近年来国内外诸多文献报道CRP可鉴别细菌与病毒感染并指导抗生素使用。为探讨CRP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现收集比较了432例儿科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和80例健康体检儿童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C反应蛋白与呼吸系统疾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常见的炎症因子。1941年Abemetlly及Avery确定它是一种蛋白质,可与肺炎球菌荚膜C多糖物质形成复合物,即称之为CRP。CRP是5个相同的非共价结合的亚基组成,分子代谢的半衰期仅为5~7h,起部分抗体作用但不是抗体。CRP由肝细胞合成释放入血,是一种能在感染、组织损伤、坏死时,迅速发生反应的急性时相物质。血清中的CRP水平会随着损伤、炎症或各类疾病的变化而迅速增加或减少,  相似文献   

6.
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强  宋涛  张媛  吕占清 《吉林医学》2006,27(4):348-349
C-反应蛋白(CRP)是人体血浆中一种正常蛋白组分.含量甚微。当组织损伤或炎症发生时,CRP在肝脏的合成和分解率增加,血清中的CRP浓度含量显著上升,是一种急性相的反应物。在临床上,CRP浓度测定非常有助于炎症和感染的检测.是敏感的炎症指标之一。由于健康人体内的CRP水平较低.表现健康人:90%〈3mg/L,99%〈10mg/L,由细菌感染或创伤引起的急性炎症〉10mg/L。  相似文献   

7.
有一组血浆蛋白其血浆浓度在炎症、创伤、心肌梗死、感染、肿瘤等情况下会产生相应变化。随着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恢复,这些蛋白在血清中的浓度也随之恢复正常,这类蛋白质统称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acule phase reaetants,AI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最早认识的重要的急性时相蛋白,Ttllett和Francis于1930年首次在急性大叶性肺炎忠者的血液中发现,能与肺炎链球菌细胞壁中的C-多糖发生特异性沉淀反应,1941年Macleod和Avery、Abernethy和Avery先后证实这是一种急性感染时出现的蛋白质,与C多糖体的絮状沉淀(flocculation)反应依赖于Ca^2+的存在。采用超敏感方法检测到的CRP即称超敏CRP(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CRP在炎性反应或组织损伤发生后6~8h开始升高,24~48h达峰值,可升高到平时的100~1000倍而不同于其他蛋白升高(2~3倍),被誉为炎症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重型β-地中海贫血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预处理期间使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nti-thymocyte globulin,ATG)后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升高的临床价值。方法 25例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纳入本前瞻性研究组,allo-HSCT前予以ATG预处理,使用前监测体温、PCT、CRP、肝功能及血常规,以后每天监测CRP及血常规,隔天监测PCT及肝功能,至少持续1周。结果 ATG使用前,PCT、CRP、体温等均在正常范围内;第1天PCT、CRP及体温较基础水平显著增高(P<0.01),其后持续下降,平均4~6 d降至正常水平。移植前血清铁蛋白水平及肝功能优劣与CRP及PCT变化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使用ATG会引发发热反应,同时炎症指标PCT、CRP快速增高。ATG使用期间的CRP及PCT这些常用的炎症指标的升高不能说明存在感染,对判断有无感染价值有限。PCT及CRP升高与使用ATG前的肝功能、血清铁蛋白,白细胞水平等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
苗芬霞 《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4(11):1661-1661,1648
C-反应蛋白(CRP)由肝细胞合成和分泌,组织损伤、恶性肿瘤、炎症时,CRP在肝脏的合成和分解率增加。在临床中,鉴别细菌性和病毒性感染,判断组织损伤程度及观察感染发热、风湿病、肿瘤患的疗效等,一般首先查白细胞(WBC)计数,我们对169例患进行CRP和WBC计数的对比分析,发现CRP的变化比WBC的变化更早,更有诊断意义,且不受一些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牟莹心  陈志俊  王萍 《齐鲁医学杂志》2007,22(3):194-195,198
目的 探讨头颈肿瘤病人术前血中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术后感染的关系。方法 以177例头颈肿瘤外科手术病人为研究对象,于手术前日常规行血CRP、清蛋白(ALB)以及白细胞计数(WBC)检查,并对术后感染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77例病人术后发生感染21例(11.9%),其术前CRP水平明显高于未感染病人,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35,P〈0.01)。术前CRP水平升高病人术后感染率为57.14%,明显高于术前CRP水平正常组(3.36%)(χ^2=6.18,P〈0.01);术前CRP水平升高病人术后住院时间明显长于术前CRP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t=2.215,P〈0.05)。结论 头颈肿瘤病人术前血清CRP水平升高者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性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研究目的是检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炎症反应的时间过程,评估炎症反应指标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研究了134例至少存活了30个月的ACS患者。将患者分成4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MI)组(n=54)、非ST段抬高型MI组(n=46)、风险升高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n=14)和无风险升高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n=20)。分别在第1天、第4天、3个月后和30个月后,检测血浆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分泌型磷脂酶A2亚型ⅡA(sPLA2—ⅡA)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结果:CRP和sPLA2—ⅡA水平的高峰出现在第4天,而IL-6的高峰出现在第1天。此3项指标与疾病的严重程度、CKMB及射血分数显著相关,而ICAM-1与后者无显著相关性。Killip分级Ⅱ—Ⅳ级患者中的这些指标水平较KillipⅠ级者的更高。个体的急性期反应与3个月和30个月时的指标水平相关。而ICAM-1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进展相关。结论:ACS的炎症反应似乎具有独特的特点。血浆IL-6是首先升高的指标,而sPLA2—ⅡA和CRP达到高峰相对较晚。所有这3个指标,尤其是CRP,可以区分MI和非MI患者:ICAM-1似乎比其他指标更多反映了炎症过程的兵也方面。本结果显示ACS的炎症反应很复杂,需要对,项指标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C-反应蛋白是由肝细胞合成的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创伤和感染等应激反应时.其血中浓度急剧升高。有研究表明,AMI的发生与持续存在的炎症刺激有关。本组实验是,测定AMI患者某些炎性指标CRP、Fb、WBC,目的在于探讨炎症反应与AMI之间的关系,为AMI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白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对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行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共66例,分别检测术前、术后1、3 、5、7、14 d的血清IL-6及CRP水平.结果 患者术前血清IL-6水平为(38.5±8.2)pg/mL,术后1 d急剧升高,之后迅速下降,术后3 d恢复至正常值,与术前比较,术后1 d血清IL-6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血清CRP水平为(5.3±2.2)mg/L,术后逐渐升高,术后第3天达到最高峰(126.7±43.6)mg/L,之后逐渐回落,与术前比较,术后各时间点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是否发生术后感染分为未感染组(60例)和感染组(6例),术前2组血清IL-6、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 d,感染组血清IL-6、CRP水平的均明显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和CRP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炎症反应密切相关,动态监测血清IL-6和CRP水平对早期诊断术后感染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黄秉廉 《中国热带医学》2006,6(5):839-839,912
目的讨论C-反应蛋白(CRP)对术后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用Orion Diagnostica透射比浊法检测200例术后患者血清中的CRP水平并观察其数值变化。结果感染组和非感染组CRP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比较,CRP在好转组治疗后明显减低,而恶化组治疗数值升高。结论CRP对术后患者感染诊断的特异性较差,但与炎症反应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且对治疗效果及预后判断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C-反应蛋白检测在人群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晶  陈晨 《包头医学》2005,29(3):3-3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主要由肝脏合成的蛋白质,因能与肺炎链球菌C-多糖反应而得名,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广泛分布于人体,如胸水、腹水、心包液、关节液、血液等处.正常人CRP的浓度很低(0.068~8.2mg/l),但在组织损伤、急性感染后6~8小时后开始升高,24~48小时达峰值,可达正常值的几百倍甚至上千倍,升高幅度与感染程度呈正比,炎症治愈后浓度迅速下降,7~12天可恢复正常水平[1].近年研究证明,CRP能激活补体促进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运动与吞噬,有条理素样作用;促进正常人末梢血单核细胞对黑色素瘤C的破坏作用;影响淋巴细胞对细胞分裂物质的反映性,与部分T淋巴细胞结合,抑制其功能;能抑制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抑制血小板第3因子活化和内源性ADP与5-羟色胺释放,对血小板凝集和血块收缩有抑制作用[2].  相似文献   

16.
快速CRP检测对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血清中的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具有激活补体和促进粒细胞及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正常情况下含量甚微,当细菌感染引发炎症或组织损伤和术后,CRP血中浓度会急剧升高,在炎症开始后6~12h即可检测到。与白细胞总数及分类、血沉等反应感染情况的实验指标相比,CRP具有辅助诊断和检测快速的特点。本文对作者医院2010年,采用快速CRP检测的儿科病例结果进行报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50例急性感染的患者及50例正常对照进行CRP、血常规的测定,采用相关性分析等统计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急性炎症感染的患者CRP水平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与白细胞总数有相关性相关系数(r=0.65)。结论:CRP的测定水平可作为判定炎症和创伤转归的一种良好的标志物,与WBC一起可综合判定炎症及感染、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变化,探讨其在ACS危险分层中的作用。方法:选取48例ACS患者为实验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1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36例,选取12例已排除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取血清测定hs—CRP、MMP-9水平,比较各组的差异。结果:ACS组血清hs—CRP、MMP-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MI组血清hs—CRP、MMP-9水平明显高于UA组(P〈0.01)。结论:血清hs—CRP、MMP-9浓度升高与ACS的发生,特别是与AMI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血清hs—CRP、MMP-9浓度升高可能是ACS,特别是AMI发生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的关系及其机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C反应蛋白(C-response protein,CRP)是环状五球体蛋白,属于Oligomeric钙结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118000~144000。CRP基本功能为非特异性防御。在炎症和组织损伤反应下,CRP在细胞因子IL-6(白介素-6),IL-1β和TNFα的刺激下由肝细胞合成。近年来研究发现CRP与高血压心血管重塑、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等相关。本文就CRP与冠病心关系及其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CHD)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近年来发病率在我国呈迅速上升趋势,机体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形成以及发展中起关键作用。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反映各种急慢性炎症的蛋白,CRP是冠心病的一种预测因子,冠心病患者CRP水平升高,可以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大量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资料充分显示,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与冠心病发病呈负相关。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冠心病发病呈正相关。高C-反应蛋白、高脂血症是冠心病强有力的预测指标,本研究旨在探讨CRP、TC、TG、HDL—C、LDL—C与冠心病的关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