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用分光光度法检查药品溶液颜色的方法。测定了标准比色液的吸收度,结果各色词色号间梯度明显,且呈线性,表明以吸收度控制药品中有色杂质限量是可行的。建议:中国药典(新版)收载药品溶液颜色检查法,一法标准比色液法、二法吸收度法。  相似文献   

2.
周艳玲 《黑龙江医药》2002,15(4):280-281
目的:研究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比色测定中的最适波长。方法:采用UV-2001紫外分光光度计在0-700nm波长处测定其吸收度,绘制标准曲线。结果:该法测定样品在595nm处有最大吸收度,在695处无吸收。结论: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比色测定中的最适波长为595nm。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一种鉴别复方薄荷脑滴鼻液中樟脑成分的方法。方法分别对乙醇提取的供试品溶液和参比溶液,加入活性炭进行优化处理,采用差示分光光度法,在230~350 nm的波长范围内测定最大吸收波长,用以鉴别樟脑。结果液体石蜡会干扰樟脑的测定,采用差示分光光度法处理后可排除液体石蜡的干扰;专属性试验和耐用性试验表明该方法结果准确可信;测定7批样品中的樟脑成分发现均在(289±2)nm处有最大吸收峰,吸光度为0.3~0.6。结论差示分光光度法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对仪器要求低,结果快速、准确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维生素B_6霜的含量。用氯仿除去部分基质,以盐酸溶液(0.1mol/L)提取维生素B_6,在291nm和315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经回收率和样品测定,结果满意,符合制剂检验要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了非水滴定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益肤酰胺的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方法简便,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含量测定方法。本文同时用五台不同型号的分光光度计于290±1nm 波长处测定了浓度为10.04×10~(-4)—40.16×10~(-4)g/ml样品溶液的吸收度,并确定了百分吸收系数E_1(?)为498.95(n=44)、标准差为1.995;变异系数为0.40%。  相似文献   

6.
呋麻滴鼻液中盐酸麻黄素的比色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呋喃西林呈稳定的黄色溶液,在375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故可用分光光度法对呋麻液中的呋喃西林行比色测定。盐酸麻黄素在pH5.6的缓冲液中与溴麝香草酚蓝形成稳定的黄色络合物,其氯仿提取液在4ll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故可对呋麻液中的盐酸麻黄素行比色测定。其回收率分别为99.4±0.72%和100.15±0.53%.本法取样少,灵敏,简便易行,适宜医院制剂检验要求。  相似文献   

7.
王长云  肖珏 《安徽医药》2001,5(3):229-229
报道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甲紫溶液含量测定的结果。甲紫溶液在 0 5~ 4mg·L-1浓度范围内 ,波长范围 45 0~6 5 0nm间 ,于 5 85± 1nm处有最大吸收 ,浓度与吸收度线性关系良好。样品回收率平均为 98 5 6 % ,RSD 3 5 7%。方法简便可靠 ,与重量分析法比较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分光光度法测定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溶液颜色的检查方法.方法采用440 nm与550 nm波长吸收值的差为△A值测定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溶液颜色.结果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结果更直观,准确.结论该法可作为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溶液颜色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络合分光光度法测定卡铂抗肿瘤膜剂中卡铂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络合分光光度法测定膜剂中卡铂含量.方法:用蒸馏水提取膜剂中卡铂,与等体积1 mol/L SnCl2的1 mol/L盐酸溶液反应后,用络合分光光度法测定反应液吸收度,检测波长为395 nm.结果:反应液中卡铂浓度于7.67~46.00 μg/ml之间与其吸收度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 3;平均回收率=100.3%,RSD=2.3%(n=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卡铂膜剂质量控制中的卡铂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碘仿及其制剂含量的相关方法,为碘仿及其制剂含量的测定提供方法指导。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碘仿及其制剂的含量。具体做法为:有效称量0.5g碘仿糊+乙醇,制成溶液,选择同量碘仿对照品溶液和空白溶液,在200~400nm的波长范围内对上述3种溶液进行扫描测定。结果:在340nm波长时,试验溶液、对照品溶液存在最大吸收,空白溶液在340nm波长处基本无吸收,因而选择340nm为测定波长;在48~142mg/L范围内的碘仿和吸光度的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47%,RSD为0.67%。结论:在测定碘仿及其制剂含量方面,良好的重复性、准确的测量结果、快速的结果测定以及简便的操作程序是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显著优点,可以用于进行碘仿及其制剂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景士云  张君颖 《药学进展》2008,32(7):323-325
目的:建立准确测定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含量的方法。方法:以0.1mol/L盐酸溶液代替水为溶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93nm波长处,以左氧氟沙星为对照品测定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的含量。结果:左氧氟沙星对照品在2.530—10.12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4%,RSD为0.61%。结论:该方法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并且可在不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对照品的状态下,有效、准确地测定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剂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复方鼻炎膏的质量标准。方法对穿心莲内酯、盐酸麻黄碱进行薄层色谱鉴别;采用三氯甲烷溶解后酸性溶液萃取的方法除去了软膏基质,采用以下色谱条件对盐酸麻黄碱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Waters Nova-pakC18(150mm×3.9mm,4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4∶96),进样量为10μl,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07nm。理论板数按盐酸麻黄碱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结果薄层鉴别的专属性较好,阴性无干扰;盐酸麻黄碱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7376~0.36880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31%,RSD=1.16%(n=5)。结论本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彭燕  施震  罗毅 《中国药房》2005,16(1):59-60
目的 :建立以凝胶法检查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的方法。方法 :以不同厂家的鲎试剂对3批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分别进行干扰试验。结果 :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稀释至1 0mg/ml时可消除对试验的干扰。3批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均符合规定。结论 :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热原检查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替代家兔升温法。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考察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西咪替丁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室温(20 ℃)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左氧氟沙星与西咪替丁的含量,并考察配伍液的含量、外观性状、紫外光谱、pH值变化。结果配伍液外观、pH、紫外光谱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西咪替丁注射液在室温下8 h内可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左氧氟沙星软膏中主药的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邹鲜红  彭韪  肖拥军  朱美容 《中国药房》2005,16(12):946-947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左氧氟沙星软膏中盐酸左氧氟沙星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C18,流动相为0.05mol/L柠檬酸-乙腈(85∶15),检测波长为293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40℃,进样量为10μl。结果:盐酸左氧氟沙星检测浓度在3.88~38.7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n=9)。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能有效控制盐酸左氧氟沙星软膏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不同光照对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不同光源照射对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稳定性的影响程度。方法 :分别选择紫外光、太阳光、自然光作为照射光源 ,观察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在3种光源下照射不同时间后的光谱变化并测定其含量 ,另用薄层色谱法检查有无分解产物生成。结果 :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在3种光照下均有分解 ,以太阳光照射下分解最快 ;以薄层色谱法检查出降解产物的Rf值为0 .72。结论 :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应避开紫外光、太阳光、自然光保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的方法。方法以不同厂家的鲎试剂对3批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分别进行干扰试验。结果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稀释至0.25mg/mL时可消除对试验的干扰。3批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均符合规定。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热原检查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替代家兔升温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测定风寒感冒颗粒中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和葛根素含量的HPLC法,制定含量参考限度。方法: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含量以Sunfire C 18(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乙腈-0.02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含0.2%三乙胺,用磷酸调pH至2.7)(3∶9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0℃;葛根素含量以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 18(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甲醇-水(24∶7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0 nm,柱温30℃。结果:三种成分进样量分别在0.0226~0.4514μg、0.0168~0.3359μg、0.1670~1.252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为0.9999~1.0000);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试验的RSD均小于2%;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1%、99.79%、101.51%,RSD均小于3%。结论:新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强,稳定性好,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中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和葛根素的含量测定,测定了280批次样品的数据,拟定了含量参考限度值。  相似文献   

19.
盐酸左氧氟沙星与4种注射液在输液中的配伍稳定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沈云玉  任鹏 《抗感染药学》2006,3(1):32-33,39
目的:考察盐酸左氧氟沙星在葡萄糖输液中与4种注射液(消旋山莨菪碱、地塞米松、氯化钾、维生素C)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盐酸左氧氟沙星与上述4种注射液配伍后室温下6h内的含量变化情况,同时观察外观并测定pH值。结果:在室温条件下,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上述药物配伍0~6h内其外观、pH值及含量均无显著变化。结论:6h内盐酸左氧氟沙星与上述4种注射液在葡萄糖输液中配伍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药杂志》2010,19(23):2188
 目的:确定壳聚糖和胶原可以作为眼用缓释材料。方法:以壳聚糖和胶原为增稠剂和增效剂,以盐酸左氧氟沙星为抗菌素,制备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进行质量控制、稳定性和药效学研究;朗悦和海伦分别为盐酸左氧氟沙星的普通滴眼液和透明质酸钠缓释滴眼液;比较三者的粘度和药效学效果。结果:盐酸左氧氟沙星自制滴眼液的粘度为31 mPa?s,大于海伦和朗悦;在治疗细菌性结膜炎方面和缓释滴眼液海伦相当,优于朗悦。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壳聚糖和胶原滴眼液达到了缓释效果,壳聚糖和胶原具有眼用缓释材料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