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723例健康体检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沙眼衣原体在人群中的感染情况,为临床防治沙眼衣原体提供依据。方法 询问受检者生殖道感染症状并采集生殖道粘膜标本进行沙眼衣原体检测。结果 在723例受检者中,沙眼衣原体阳性率为5.4%,男女之间无明显差异。在沙眼衣原体阳性受检者中,有自觉症状者占66.7%,无症状者为33.3%。结论 人群中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率较高;大部分沙眼衣原体感染者可出现生殖道感染症状,但相当一部分人不出现感染症状;沙眼衣原体阳性者以青壮年居多。  相似文献   

2.
母体沙眼衣原体感染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眼衣原体是性传播疾病的主要病原之一。因此,近年来,沙眼衣原体感染已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有关其感染对胎儿和新生儿影响的报道还较少。本文主要针对沙眼衣原体研究进展概况、母体沙眼衣原体感染对妊娠和胎儿的影响、新生儿感染途径及其后果、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治疗和预防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给研究母体沙眼衣原体感染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际指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广州口岸赴美移民人群中沙眼衣原体感染情况,探讨治疗效果,为社区传染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2017年1月—2019年12月广州口岸赴美移民体检15周岁及以上申请人共48 224人,随机抽取232名外籍人员作为对照,用荧光PCR方法检测尿液样本中沙眼衣原体核酸,感染者推荐使用阿奇霉素1 g/顿服治疗。完成随访追踪521人。随机抽取754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对沙眼衣原体的知晓情况。结果 赴美移民人群检出沙眼衣原体感染者1 522例,检出率3.16%;合并淋球菌感染14人,占沙眼衣原体感染者的0.92%;25~<35岁人群检出率最高,检出率为5.17%;对照的外籍人员中有14人检出沙眼衣原体,检出率为6.03%。问卷调查显示对沙眼衣原体知识完全不知及不了解的人群占调查人数的46.3%及34.1%,而清楚知道的仅占3.6%。大学及以上学历人群中有31.5%的人完全不知,初中及以下学历者高达87.4%;15~<35岁人群中对沙眼衣原体完全不知或仅听说不了解的比例占87.6%。结论 沙眼衣原体的隐性感染值得关注,人群对沙眼衣原体的知晓率普遍偏低。  相似文献   

4.
沙眼衣原体为专一性细胞内寄生的病原微生物,具有独特的双相生活周期。本文综述了沙眼衣原体的基本生活特性、与沙眼衣原体入侵宿主细胞有关的物质、沙眼衣原体生活周期的调控及与营养状态的关系等。对沙眼衣原体生活周期的了解有助于早期预防和控制沙眼衣原体感染。  相似文献   

5.
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Dt)是衣原体属微生物,它具有细胞壁、核糖体、DNA和RNA,有合成蛋白质、核酸和脂类的能力。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是引起性传播疾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2004年8月,我们对本省某地106例特定人群中采集的宫颈拭子标本用PCR法进行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实验室检测,以了解这一人群中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感染情况和流行特征,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顾名思义,沙眼衣原体感染可引起沙眼,这种眼结膜、角膜的炎症病变,甚至是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沙眼衣原体还常常侵犯人体的生殖器官,这对许多人来说就知之甚少了。当今,沙眼衣原体病已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发病率近年来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其对于女性生殖健康的危害更加不容低估。沙眼衣原体是一种区别于细菌及病毒的微生物,形态为圆形或椭圆形,寄生在细胞内,有引起细胞持续感染的特性。沙眼衣原体生长周期中有始体和原体两种形式。其中原体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它存在于宫颈、尿道的分泌物、精液、粪便及易感宿…  相似文献   

7.
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妊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人类生殖道感染已成为当今医学界所关注的重要问题。随着人们对沙眼衣原体研究的深入,妊娠期母亲感染沙眼衣原体与胎儿及妊娠结果的关系,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本文就沙眼衣原体的生物学特性,流行病学,免疫性与致病性,妊娠期感染沙眼衣原体与妊娠结局的关系进行了综述,并对其诊断技术和治疗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近年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危险性,孕妇感染沙眼衣原体的危险因素,沙眼衣原体的感染途径以及实验室检测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江苏省2006—2011年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6—2011年江苏省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病例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6—2011年,江苏省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发病率呈快速上升的趋势,2006年为0.12/10万,2011年为3.15/10万,发病率年均增长速度为92.23%;在报告的5859例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0.3:1,各年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男女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29岁年龄组,占50.96%;江苏省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苏南和苏中的较发达城市;主要以家庭及待业者和工人为主。结论江苏省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发病率快速增长,应加强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防治,以控制其感染的快速流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宫颈癌与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单纯疱疹病毒Ⅱ型、沙眼衣原体、滴虫、细菌性阴道病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医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宫颈癌患者100例为宫颈癌组,健康体检女性100名为对照组,检测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单纯疱疹病毒Ⅱ型、沙眼衣原体、滴虫、细菌性阴道病感染情况。结果宫颈癌组患者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单纯疱疹病毒Ⅱ型、沙眼衣原体、滴虫、细菌性阴道病的感染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人乳头瘤病毒合并沙眼衣原体、人乳头瘤病毒合并滴虫、人乳头瘤病毒合并细菌性阴道病的感染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和沙眼衣原体、滴虫、细菌性阴道病感染均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的发生与生殖道感染有关,宫颈癌患者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以高危型为主,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和沙眼衣原体、滴虫、细菌性阴道病感染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女性不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眼衣原体为专一性细胞内寄生的病原微生物,具有独特的双相生活周期。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女性不孕密切相关,可致异位妊娠、输卵管性不育,尤其是持续性沙眼衣原体感染更易引起女性不孕。沙眼衣原体感染亦可能与体外受精(IVF)失败和自发性流产有关。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沙眼眼衣原体(Chkwtykline trachanatis)感染的流行趋势,沙眼衣原体血清型分布及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以及与沙眼衣原体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等进行了综述,沙眼衣原体感染通常无症状或症状很轻,其感染率常因检测方法,检测机构及检测群体的不同而各异,目前已鉴定出19种血清型,不同血清型易感的细胞不同,且与疾病表现及地区分布之间有一定相关性,同时,一些血清型变异株亦已被鉴定。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年龄,性伴数,性传播疾病(STD)史,机械性避孕,白带异常及社会经济水平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产后输卵管结扎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发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美国沙眼衣原体是最常见的细菌性性传播性疾病(STD)。一年有400万人造成生殖器感染,孕妇中有衣原体者约8%~12%,她们中许多人无症状并未治疗。未经治疗的孕妇感染后常有早产或胎膜早破、产后子宫内膜炎或新生儿并发症,感染的妇女若选择性流产,手术后子宫内膜炎常可达28%,关于沙眼衣原体感染在产后输卵管结扎后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目的是观察有沙眼衣原体感染产后行输卵管结扎比无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妇女行产后输卵结扎其术后并发症是否较多。  相似文献   

14.
沙眼衣原体,顾名思义,与沙眼有关。确实如此,在一些农村及边远地区沙眼是流行的眼病,严重者可导致失明。不过,随着科学的发展,发现沙眼衣原体有很多种不同的类型(血清型),有些会引起沙眼,另外一些则引起两种重要的性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和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相似文献   

15.
淋球菌和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女性粘液脓性宫颈炎(MPC),而研究表明,女性下生殖道感染常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经对40例淋球菌感染引起的女性粘液性宫颈炙患进行沙眼衣原体检测,其中检出14例(35%)沙眼衣原体抗原阳性,并建议采用双重疗法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继发性不孕不育女性生殖道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的感染情况,为女性继发性不孕不育的临床防治提供相关指导。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5年9月医院收治的100例不孕不育女性为研究对象,将其中48例继发性不孕不育患者设为观察A组,52例原发性不孕不育患者设为观察B组,并选取50名正常生育者为对照组,分析3组人员解脲脲支原体、人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的感染及常规抗菌药物的药敏性,使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A组和观察B组沙眼衣原体、解脲脲支原体、人支原体、解脲脲支原体+人支原体、沙眼衣原体+解脲脲支原体的感染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沙眼衣原体和解脲脲支原体的感染率显著高于观察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氧氟沙星对沙眼衣原体、解脲脲支原体和人支原体耐药率较高,分别为36.0%、37.5%、35.3%,交沙霉素和多西霉素对沙眼衣原体、解脲脲支原体和人支原体耐药率较低,分别为4.0%、2.5%、5.9%和0、2.5%、5.9%。结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是造成女性继发性不孕不育的重要因素,应积极做好感染防治工作,降低女性继发性不孕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NGU)主要是沙眼衣原体和支原体引起,其中支原体主要有两种,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我们于1999年6月至2001年6月,二年间,对来门诊就诊的临床症状表现为NGU的患者进行沙眼衣原体及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的实验室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妊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人类生殖道感染已成为当今医学界所关注的重要问题。随着人们对沙眼衣原体研究的深入,妊娠期母亲感染沙眼衣原体与胎儿及妊娠结果的关系,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本文就沙眼衣原体的生物学特性、流行病学、免疫性与致病性、妊娠期感染沙眼衣原体与妊娠结局的关系进行了综述,并对其诊断技术和治疗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沙眼衣原体、支原体与女性不孕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女性不孕症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60例女性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组,60例有正常生育史的育龄妇女作为对照组,各选择两组中40例之配偶做配对检测.采用衣原体快速检测试剂盒方法和培养法检测两组及所选配偶标本中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的感染情况.结果 研究组宫颈分泌物和其配偶尿道分泌物中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阳性率分别为65.00%(39/60)和52.50%(21/40),沙眼衣原体阳性率分别为36.67%(22/60)和30.00%(12/40),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双阳性率分别为16.67%(10/60)和12.50%(5/40);对照组及所选配偶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阳性率分别为11.67%(7/60)和7.50%(3/40),沙眼衣原体阳性率分别为6.67%(4/60)和5.00%(2/40),无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双阳性患者.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差异(χ2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33.987,χ2沙眼衣原体=9.433,均P<0.01);同样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配偶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16.875,P<0.01;χ2沙眼衣原体=8.086,P<0.05).结论 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女性不孕症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妇科疾病中沙眼衣原体感染情况调查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200011钱来娣,张惜阴沙眼衣原体(CT)引起的泌尿生殖道感染是性传播性疾病(STD)中最多见的一种病原体。70年代已引起人们的重视,美国每年有300~400万人被感染,我国在1989年用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