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脑卒中是由于脑血管区域破裂或阻塞出现神经元缺氧、功能损伤或坏死而导致持续性功能障碍的神经系统疾病[1],已经成为当今成年人残疾的主要病因之一[2]。其引发的功能障碍由神经元损伤部位和损伤程度决定[1]。一般包括认知水平下降、平衡能力不足、言语功能障碍和上下肢功能障碍,导致步行能力下降,社会参与缺失,直接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3—6]。步行能力是实现日常活动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正>慢性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会损害患者的身体功能,导致其独立的日常生活能力下降[1];其次慢性病患者更易出现认知障碍,认知下降会影响其处理问题的能力,后续导致自理能力下降[2],从而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沉重负担,因此改善慢性病患者的身体和认知功能尤为重要。研究[3]发现,功能性任务训练是一种可以同时作用于身体和认知的训练方式,最开始应用在老年女性中,旨在探索其与渐进式抗阻训练相比,哪种训练对功能能力、平衡和力量等影响更大;之后,研究侧重于探索该训练对患者身体功能产生的作用[4-5]。随着研究的深入,该方式逐步应用到认知相关领域,以观察其对决策力、记忆力等的影响[6]。目前功能性任务训练在脑卒中、帕金森等慢性病中得到广泛应用[4-5],对患者的身体功能和认知功能都产生积极影响,可以改善疾病导致的双重功能障碍。然而,国内慢性病患者应用该训练方式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综述该干预方式对慢性病患者的功能改善效果,以期为慢性病患者的康复护理提供支持和借...  相似文献   

3.
<正>失语症(aphasia)是由于大脑受损引起的获得性言语障碍,临床表现为理解、表达、阅读、书写、复述、命名等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1-2]。失语症会严重影响患者和家属的日常沟通和生活质量,甚至继发双方的情绪障碍[3-5]。患者常常反映他们心知肚明但有口难言,或者内心所想与出口之言存在差异[6]。在一项基于访谈的研究中,超过75%的失语症患者表示,在日常交流过程中他们可以在内心说出他们不能说出口的话[7],此即内部言语。  相似文献   

4.
失语症的语言康复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语症患者面对的最大问题是言语交流的障碍 ,每个病例的临床表现根据其大脑损伤部位、损伤范围、病前的语言机能及语言习惯、性格特点以及心理、生理、社会等种种因素差异很大 ,其表现也不尽相同。在失语症的语言康复治疗前要全面地检查评定患者的语言症状 ,根据语言症状的特点及大脑的损伤部位诊断其语言障碍的类型及程度 ,据此制订相应的训练计划、短期康复目标及长期康复目标 ,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1失语症的语言症状1.1自发语流畅度障碍 失语症患者在进行自我介绍时 ,根据失语类型的不同 ,会出现不同的言语表现 ,如滔滔不绝、言语…  相似文献   

5.
语言训练在脑卒中失语患者康复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后由于脑组织产生不同程度损伤,其结果不仅可造成肢体偏瘫、麻木等运动和感觉障碍,也使患者的一些高级功能发生障碍或行为改变。据资料统计,脑卒中致残患者中出现失语症的比例达20%~30%。失语症患者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听理解障碍,口语表达障碍,阅读、计算、写字能力下降,因此,严重影响了患者正常交流,加重患者抑郁或焦虑等心理和情绪反应,患者深感痛苦,给治疗增加困难。我科于2004年5月~2005年5月,选择40例住院失语症患者加强语言方面康复护理,取得一定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脑卒中偏瘫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平衡及步行功能障碍,严重限制其功能独立性,增加家庭及社会负担[1]。因此,改善平衡功能以促进其回归家庭和社会是重要的康复目标[2]。近年来,有研究人员通过动态平衡测试仪的感觉统合测试系统(Sensory Organization Test,SOT)发现脑卒中患者的本体感觉、前庭觉和视觉得分较健康人均降低,并且脑卒中患者整合这三大感觉信息以调节平衡的能力均下降[3]。目前,针对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的干预方向主要集中于本体感觉训练、  相似文献   

7.
王莉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4):3423-3424
脑卒中致残患者出现失语症的比率高达20%~30%。失语症患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口语表达障碍、阅读、计算、写字能力下降,严重影响与他人的交流。2001/2007年以来,我院康复科对经头颅CT、核磁扫描证实为脑卒中后致言语障碍的患者,进行了语言训练,语言功能康复明显。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听障儿童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可获得听觉刺激,但需要自声音察觉开始,慢慢进行声音的辨别、认识,理解言语表达、获取言语能力,直至构建正常言语系统,此过程与正常儿童的听觉发育过程存在一致性[1],长时间听障环境下,患儿形成了以眼睛观察感知周遭世界的模式,习惯于以视觉替代听觉[2,3],有必要就听障患儿佩戴人工耳蜗后积极见效的人工语言康复训练模式进行探索[4]。本次研究尝试采用语言训练家庭驱动模式对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患儿施加干预,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步行功能的恢复是脑卒中后康复治疗最重要的目标之一[1]。既往的研究表明,约38%的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6个月仍不能行走[2],而那些出院时可以步行的患者,回归家庭后的步行能力也大幅下降[3]。因此,恢复步行功能对脑卒中患者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正>脑卒中是我国成人致死、致残的首要病因[1],约70%—80%的卒中患者因残疾而不能独立生活[2],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循证医学指出,脑卒中康复是降低致残率最有效的途径[3],而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精准评定、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是脑卒中康复发展的必然趋势[4]。  相似文献   

11.
<正>胫骨平台系人体膝关节之重要负荷结构,该部位骨折后会引发骨关节炎性病变,使患者膝关节功能受损、承受活动障碍困扰[1]。手术治疗是该类骨折患者主要治疗方法,术后患者因疼痛侵袭、并发症困扰、关节功能障碍性活动受限等影响而处于情绪恶劣、生活品质下滑状态,需向其提供积极适用的精心照护[2]。心理护理能让患者重建并维系于良好心境状态[3],康复护理是骨折患者不可或缺的疾控核心内容[4]。本次研究尝试采用心理康复双轨模块干预法对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施加干预,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围产期心理疾病是指从妊娠至产后一年内发生的心理疾病[1]。最常见的围产期心理疾病为抑郁和焦虑,其发生率约为16.3%和8.1%~16%[2-3]。但研究表明[4],仅有不到1/4围产期心理疾病患者因情绪问题求助,且其中接受心理保健治疗的女性占极少部分。然而,未经治疗的围产期心理疾病可能导致儿童发育迟缓和母婴联结障碍,严重者还会导致孕产妇自伤、自杀,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5]。心理健康素养(mental health literacy,MHL)水平是影响个体心理保健服务资源利用高低的重要因素[6]。  相似文献   

13.
<正>双相情感障碍属于情感性精神病种序列,以积极举措减轻临床症状、促其康复实有必要。留白绘画填充疗法指要求患者于相应留白区内进行一定色彩填充的绘画治疗技术[1],生活沟通情境模拟训练指以多种形式向患者进行生活沟通情境的模拟再现,使之于类实境状态下进行人际交往学习与训练的干预方式[2]。本次研究尝试采用生活沟通情境与留白绘画填充双联训练模式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施加干预。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失语症是指缺乏或丧失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听觉理解障碍,口语表达障碍,阅读书写障碍等等。语言是通过口语来表达和交流思想。它是人们进行思维和社会活动的重要手段。现代临床康复治疗中发现,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的抑郁情绪问题已经非常突出。脑卒中患者患病后由于失语症丧失了对语言的表达或理解能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使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产生抑郁情绪,加重了患者的预后,而且脑卒中后失  相似文献   

15.
<正>脑卒中、脊髓损伤拥有高致残率、致死率[1—2],是康复医疗环境中主要的病种。其造成的步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交往,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3]。因此在康复治疗过程中,需要患者积极参与锻炼、增加肌肉力量、改善平衡能力,从而提高其步行能力,增加其对生活的自信心,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4—5]。  相似文献   

16.
<正>全球疾病负担2019数据显示,我国脑卒中患者达2876万人,其中缺血性卒中占比84%,是我国第三大死亡原因[1]。偏瘫是脑卒中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占比1/3—1/2,严重影响步行能力及生活质量[2]。姿势控制训练以运动控制训练为主,结合视觉、触觉、本体觉训练,强化神经肌肉反应及肢体控制能力,纠正异常运动姿势,从而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3]。  相似文献   

17.
李丹  刘玲玉  靳令经  王茹 《中国康复》2023,38(10):621-625
<正>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显示,脑卒中是我国乃至全球成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1-2]。脑卒中患者常遗留肢体运动功能障碍[3],73%~88%的首次脑卒中患者和55%~75%的慢性脑卒中患者可遗留上肢运动障碍[4-5],尽管物理治疗、强制性运动疗法等多种康复治疗技术已经应用于脑卒中上肢功能康复,仍有约20%~30%的患者不适用这些康复策略[6]。因此,探索新的、有效的康复训练方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失语症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蓝群  奚颖  何丽娜  朱振蓉 《中国康复》2006,21(5):342-343
失语症(aphasia)是原已习得的语言功能缺失的一种语言障碍综合征,表现为对语言符号的感知辩识、理解接收、组织运用或表达等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功能障碍。 1 失语症的语言表现 1.1 口语表达障碍 通过自发谈话、复述、命名等了解患者口语表达障碍情况。①发音障碍:由于言语失用发音错误多变,重症时仅可以发声,在中度时可见到随意说话和有意表达的分离现象,即刻意表达明显不如随便说出,模仿语言发音不如自发语言且发音错误常不一致,可有韵律失调和四声错误。  相似文献   

19.
实用交流能力的训练就是要使言语/语言障碍的患者最大程度地利用残存功能,开发言语及非言语的能力,以最有效的交流方法,使患者能有效地与周围人发生有意义的联系,尤其要促进患者日常生活中所必须的交流能力[1]。卒中失语症是指由于大脑皮层言语功能区病损而导致患者说话、听话、阅读和书写能力残缺或丧失,据统计约占卒中患者的20%以上[1],是神经内科常见的问题之一。失语的预后也常常影响患者的整体康复疗效。大多数失语症患者都具有与外界交流的强烈愿望,但言语功能改善是有限的,如果单纯依赖言语表达的恢复来进行日常交流则会使部分患者丧…  相似文献   

20.
<正>目前我国脑卒中患病人数位居世界第一位,并且其发病率仍呈显著上升趋势[1,2]。平衡和步行功能障碍是常见的脑卒中后遗症之一,调查显示脑卒中后平衡障碍的发病率最高可达83%,满足日常生活行走速度和耐力的脑卒中患者的比例不到10%[3,4]。减重步行训练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下肢训练方法,已在康复领域中广泛应用,并被证实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具有一定疗效[5]。本次研究旨在观察天轨悬吊减重联合核心肌群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和步行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