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支睾吸虫感染长爪沙鼠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华支睾吸虫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中,需要选择经济、易饲养而又适宜的动物宿主。鉴于长爪沙鼠具有以上优点,我们试用华支睾吸虫囊蚴感染长爪沙鼠,初步获得成功,报道如下。 9只成年长爪沙鼠系广东省防疫站从贵州省防疫站引进的实验室饲养动物,分别喂以不同量的活囊蚴,其分组及感染囊蚴数分别是:3只鼠各感染500个囊蚴、3只鼠各感染300个囊蚴、2只鼠各感染300个囊蚴、1只鼠感染100个囊蚴.另取3只未感染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长爪沙鼠(下称沙鼠)实验感染华支睾吸虫,对该虫虫卵出现时间、虫卵排出量动态及检获成虫形态和回收率等方面进行了观察。 用5批华支睾吸虫囊蚴感染70只沙鼠,每只抄鼠感染8~200个囊坳不等,感染后10d起每天用倒置沉淀法做粪便检查,虫卵出现后用司徒氏虫卵计数法每10d检查一次,计数虫卵。  相似文献   

3.
<正> 国内近些年来陆续报道,有些家禽类也可以作为华支睾吸虫的保虫宿主,但尚有争论。为此,我们作了家禽感染华支睾吸虫的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患者,男,39岁,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平果县人,经商。因身目黄染1周,于2016年10月22日入住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皮肤、巩膜黄染,伴腹痛、呕吐、乏力、眼花、尿黄、发热,腹痛以右上腹及剑突下为主,呕吐胃内容物,非喷射状,体温高达39℃。曾在平果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行腹部B超、CT等检查,诊断为胆结石并胆囊炎,予对症处理,病情无好转,为进一步诊治而入院。患者两年前曾有胆  相似文献   

5.
B超诊断华支睾吸虫感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支睾吸虫病为我国南方沿海及东北、西南各省区较常见的寄生虫病 ,东南亚各国也有流行区 [1 ] 。关于 B超诊断本病的报道较少 ,我们用 B超诊断华支睾吸虫感染 178例报告如下。病例为我院 1993年 1月至 1999年 1月的门诊或住院患者 ,男 15 7例 ,女 2 1例 ,年龄 13~ 82岁 ,平均 38.2岁。除 4例女性患者外 ,其余均有吃生鱼、虾等不洁食物史。先经 B超检查而后检查华支睾吸虫卵者 137例 (其中粪便检查 12 7例 ,胆汁引流检查 10例 ) ;先作华支睾吸虫卵检查 (不论阳性阴性 )而后作B超检查者 41例 (其中粪便检查 39例 ,胆汁引流检查 2例 )。B超…  相似文献   

6.
<正> 1984~1987年,笔者在我省胶东和鲁西南华支睾吸虫病流行地区5个县、市重点进行了调查,仅在个别鹅、鸭体内发现东方次睾吸虫。另外,在实验室内用人  相似文献   

7.
两江镇大部分居民有食鱼生的习俗 ,为了解本镇学生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 ,1996年 5月~ 1998年 10月对该镇 30 0名学生进行了粪便检查 ,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调查对象  3~ 6岁学前班学生 90名 ,6~ 14岁小学生2 10名。1.2 调查方法 取 2~ 4g待检粪便置烧杯内 ,加水调成混悬液 ,用 6 0~ 80目 / 2 .5 4cm2的铜筛过滤到 10 ml的离心管中 ,以15 0 0~ 2 0 0 0 r/ min,离心 1~ 2 min,倾去上层液后 ,加 10 %甲醛 8ml,混匀后固定 5 min,加入乙醚 1.5 ml,塞紧管口 ,用力摇晃约 30 s,小心地取下管塞 ,低速离心 1min,取出离心管 ,可见…  相似文献   

8.
用Alsever氏溶液(配方·葡萄糖2.05g、枸椽酸钠0.80g、氯化钠0.42g、枸椽酸0.055g、蒸馏水100ml)保存华支睾吸虫囊蚴的存活时间远较保存在复  相似文献   

9.
病例1系女性,14岁。因咳嗽、乏力、食欲不振,粪便沉淀镜检查见华支睾吸虫虫卵,于1981年9月25日入院。以往有哮喘史。体检:发良不良,两肺闻及哮鸣音,腹部膨隆,肝肋下2cm,剑下6cm,脾肋下2cm。WBC6.54×10~9/L,N53%,L42%,E5%。胸部摄片:两肺纹理增粗。采用吡喹酮总剂量150  相似文献   

10.
华支睾吸虫感染的超声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要】 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有华支睾吸虫感染的214例患者治疗前后的超声表现,结果感染后的超声表现以胆囊及胆管病变为主,胆囊内出现的絮状弱回声漂浮物具有特征性,治疗后该漂浮物消失。绝大多数患者有胆管回声改变,表现为胆管壁增厚、毛糙,回声增强,治疗后恢复较慢。超声对该病的诊断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性 ,35岁。主诉上腹部不适 ,伴恶心、纳差 4 0d来院就诊。查体 :体温 36 .3℃ ,肝脾未触及。B超显示胆囊炎 ,胆总管不全梗阻。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 7.0× 10 9/L ,L 0 .17,G 0 .83,血红蛋白 11.7g/L ,血小板 13.7× 10 9/L ,尿常规 (- )。给予抗感染、中药清热、利胆等综合治疗 ,患者症状好转 ,转入肝胆科。作胆囊切除 ,胆道探查术。术中发现在胆囊内有胆石多枚 ,大小约 0 .5~ 1.0cm ,胆总管扩张内径约 1.0cm ,切开胆总管肝外胆管有蛔虫残体 ,肝胆管有大量华支睾吸虫成虫 ,经冲洗后大约有2 0 0余条成虫 ,胆管T形管引流 ,…  相似文献   

12.
华支睾吸虫常被人们认为系胰腺炎病因之一,但病例报告甚少。华支睾吸虫感染除了有并发症外基本上是无症状的,但一旦并发细菌感染就会反复出现胆道炎症和肝脓肿等。McFadzean等报告十二指肠引流、大便检验、剖腹手术以及病理剖验等发现香港居民华支睾吸虫感染者中83%有自发性胰腺炎。Bordes等报告一例患者离开流行区后24年仍能找到华支睾吸虫。作者报告一例广东籍男性,现年43岁,于1949年移居美国,1973年8月因腹痛放射到背部并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1周而住院。患者诉过  相似文献   

13.
华支睾吸虫是危害人类和许多动物健康的一种重要的食源性寄生虫,寄生在宿主的胆管内,可引起多种消化道疾病,严重者可导致肿瘤的发生。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开展,寄生虫基因组计划也被纳入到了其中,主要有恶性疟原虫、利什曼原虫、锥虫、丝虫和血吸虫等。近年来分子寄生虫学迅速发展起来,为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研究领域提供了新的视角,成为寄生虫学研究的热点。首尔国立大学医学院以及我国许多大学和科研机构都开展相关研究,多集中于功能基因组学,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特对华支睾吸虫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重点从基因表达谱、特殊的功能基因、遗传发育和进化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4.
作者以26例感染华支睾吸虫或后睾吸虫的患者为感染组,15例未感染者为对照组,观察对象均系迁移到美国居住的老挝难民。感染组每人收集2次粪便用直接涂片和浓集法检查虫卵,并作虫卵计数。对照组每人作2~3次粪便检查,均未发现华支睾吸虫卵。两组人员均询问病史,作体格检查,用酶的比色法测定血清中5′-核甙酸酶值,用双抗体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IgE含量。6例中度感染者(虫卵数500~9,800只/g粪,估计有40~800条成虫寄生)作肝胆超声波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华支睾吸虫病流行区胆石症患者胆囊结石类型与华支睾吸虫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2年10月在广州市南沙区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实施内镜微创取石保胆手术的胆石症患者598例。胆石样品以红外光谱法分析结石成分,判断结石类型。胆石研碎后用光镜检查华支睾吸虫虫卵,计算不同类型结石的虫卵检出率。比较不同类型的结石患者,以及碳酸钙类结石患者中华支睾吸虫虫卵阳性和阴性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生化特征。选取部分虫卵阳性的碳酸钙类结石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598例胆囊结石患者中,234例(39.1%)为胆固醇类结石,133例(22.2%)为胆色素类结石,112例(18.7%)为碳酸钙类结石,86例(14.4%)为混合类结石,33例(5.5%)为其他类结石。5类胆结石华支睾吸虫卵检出率分别为6.4%(15/234)、44.3%(59/133)、59.8%(67/112)、36.0%(31/86)和30.0%(10/33)。碳酸钙类结石的虫卵检出率最高,胆固醇类结石的虫卵检出率最低。碳酸钙类结石和混合类结石患者的血清CO2结合力高于胆固醇类结石患者(P0.05),碳酸钙类结石患者胆汁CO2结合力和p H值高于其他4组结石患者(P0.05)。碳酸钙类结石患者中华支睾吸虫虫卵阳性者的血清CO2结合力、胆汁CO2结合力和p H值均高于虫卵阴性者(P0.05)。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均发现,碳酸钙类结石华支睾吸虫卵与碳酸钙结晶相互黏附。结论碳酸钙类胆囊结石患者的华支睾吸虫感染率高于其他结石类型的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南宁市猫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为华支睾吸虫保虫宿主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从南宁市猫屠宰点购买猫肝,解剖胆囊和肝脏,查找华支睾吸虫并计数;对收集到的不同形态和大小的华支睾吸虫进行形态学观察和ITS2基因扩增和测序,通过BLAST比对分析确定虫体种类。结果 从南宁市2个猫屠宰摊面共收集了105个猫肝脏,其中有68个发现有华支睾吸虫感染,感染率为64.76%。单个肝脏虫体数量最多达980条,虫体数量中位数为72条/个肝脏。从检出的虫体中分离到3种不同大小和形态的吸虫,经形态学和ITS2基因扩增、测序、比对分析鉴定,均为华支睾吸虫。结论  南宁市市售猫华支睾吸虫感染率较高,应该加强相关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不同途径感染华支睾吸虫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支睾吸虫的基本生活史表明,人或动物受染的正常途径系经口食入囊蚴所致。此外,有文献报道还可经血管、腹腔等途径感染[1,2]。为了探讨不同途径的感染效果,我们分别以经口、经皮下、经腹腔3种方式感染适宜终宿主大鼠,进行了初步观察。材料与方法1华支睾吸虫囊...  相似文献   

18.
咸宁市淡水鱼感染华支睾吸虫囊蚴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目前咸宁市常见食用淡水鱼感染华支睾吸虫囊蚴的情况,为华支睾吸虫病的预防和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从咸宁市区不同的方位随机选取4个集贸市场,在每个市场购买市民经常食用的淡水鱼进行检测,包括:鳙鱼、鲫鱼、团头鲂(武昌鱼)、麦穗鱼,用胃蛋白酶消化法检测鱼肉中华支睾吸虫囊蚴。结果共检查鳙鱼76尾、鲫鱼87尾、团头鲂(武昌鱼)92尾、麦穗鱼189尾,华支睾吸虫囊蚴阳性率分别为23.68%、43.68%、39.13%和75.13%,阳性鱼平均感染度(个/尾)分别为15.11、9.97、10.06和48.25。结论咸宁市区的淡水鱼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华支睾吸虫感染,其中麦穗鱼的感染情况较严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南宁市猫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为华支睾吸虫保虫宿主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从南宁市猫屠宰点购买猫肝,解剖胆囊和肝脏,查找华支睾吸虫并计数;对收集到的不同形态和大小的华支睾吸虫进行形态学观察和ITS2基因扩增和测序,通过BLAST比对分析确定虫体种类。结果 从南宁市2个猫屠宰摊面共收集了105个猫肝脏,其中有68个发现有华支睾吸虫感染,感染率为64.76%。单个肝脏虫体数量最多达980条,虫体数量中位数为72条/个肝脏。从检出的虫体中分离到3种不同大小和形态的吸虫,经形态学和ITS2基因扩增、测序、比对分析鉴定,均为华支睾吸虫。结论  南宁市市售猫华支睾吸虫感染率较高,应该加强相关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0.
华支睾吸虫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扫描电镜对华支睾吸虫成虫进行了观察。在低倍镜下,见体表有许多不规则的横行嵴。高倍镜下,体表布满结节状突起。口吸盘比腹吸盘大,与腹面略是110°角度。排泄孔位于虫体的末端。 口、腹吸盘的唇上及其周围体表及排泄孔的周围均有感觉乳头分布,以口、腹吸盘的周围及腹吸盘的唇上最为密集,位于虫体其他部位者则呈无规律的零星分布。体表的感觉乳头分为5个类型:1.有纤毛的花朵型,位于口吸盘周围;2.有纤毛的螺旋型,位于排泄孔周围;3.无纤毛的圆丘型,位于口、腹吸盘的唇上及口吸盘周围;4。无纤毛的螺旋型和5.无纤毛的钮扣型均分布于口吸盘周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