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2002年以来,笔者采用起止点粗针短刺法治疗上后锯肌损伤53例,获得满意疗效,同时设口服西药组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雷火灸加刺血拔罐治疗菱形肌损伤的疗效。方法:将77例菱形肌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行雷火灸加刺血拔罐法治疗,对照组31例行电针结合红外线治疗,9天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1~3个疗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40例,显效4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痊愈21例,显效4例,好转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火灸加刺血拔罐法治疗菱形肌损伤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
刘景春  卞勇 《河南中医》2011,31(10):1180-1181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拔罐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62例,对照组口服美洛昔康分散片7.5 mg,日1次;治疗组采用温针灸配合拔罐治疗,日1次,两组均10 d为1疗程。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温针灸配合拔罐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电针围刺加刺络拔罐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6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电针围刺加刺络拔罐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随机分为治疗组 66例 ,并设对照组 30例。治疗组取大椎、大杼、夹脊等穴 ,毫针围刺加电针刺激后 ,三棱针散刺出血拔罐。对照组仅用毫针围刺加电针刺激。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8.5 %。经统计学处理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 P<0 .0 1 ) ,治疗组疗程明显短于对照组 ( P<0 .0 1 )。提示 :电针围刺能疏通经络 ,气血 ,使局部血液循环加快 ,改善其周围组织营养 ,调节交感神经及体液。加上拔罐的机械刺激 ,使颈部功能趋于协调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拔罐疗法配合强骨胶囊治疗腰椎骨关节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病例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拔罐疗法配合强骨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美洛昔康片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3%,对照组为6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拔罐疗法配合强骨胶囊治疗腰椎骨关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3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阿昔洛韦片(Aciclovir Tablets)、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Diclofenac Sodium Dual Release Enteric-coated Capsules)、甲钴胺分散片(Methylcobalamin Dispersible Tablets)、维生素B12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0%,对照组为70.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优于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用针刺配合拔罐治疗,对照组25例口服泛昔洛韦加肌内注射维生素B12、外涂炉甘石洗剂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100%,对照组9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止痛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针刺配合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起止点合谷刺法治疗肩胛提肌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肩胛提肌损伤患者,均采用起止点合谷刺法为主治疗,3天一次,5次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并随访3个月,统计疗效.结果:经本方法治疗后治愈率66.0%,显效率20.5%,好转率12.8%,总有效率99.3%.结论:起止点合谷刺法是治疗肩胛提肌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陈平 《江西中医药》2008,39(8):64-64
目的:观察益肾活络汤结合美洛昔康分散片口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益肾活络汤与美洛昔康分散片,对照组仅服美洛昔康分散片。30日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64.2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服益肾活络汤与关洛昔康分散片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Ⅱ级、Ⅲ级)有较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梅花针叩刺加拔罐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15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梅花针叩刺加拔罐疗法,对照组给予西药口服肌注或静点。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梅花针叩刺加拔罐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陕西中医》2014,(4):47-48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围刺配合中西医药物综合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将77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口服伐昔洛韦片、甲钴安、西米替丁、阿司待因。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刺络拔罐围刺,配合中药龙胆泻肝汤加减(初期),柴胡疏肝散和桃红四物汤加减(后期)治疗。观察两组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100%,对照组有效率87.5%,水疱吸收、结痂、疼痛缓解和疼痛消除时间治疗组均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刺络拔罐围刺配合中西医药物综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蜂针疗法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配到蜂针治疗组和针刺加拔罐加,TDP对照组,隔日治疗1次,以10次为一疗程,观察疗效.结果:蜂针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蜂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蜂针疗法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赵钟 《辽宁中医杂志》2009,(10):1782-1782
目的:观察缪刺结合刺络拔罐法治疗顽固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面部肌电位及穴位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对50例顽固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采用缪刺结合刺络拔罐法治疗作为治疗组,30例传统针刺法作为对照组,并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面部肌电位检测及穴位微循环参数的检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痊愈率为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痊愈率为33.33%。结论:缪刺结合刺络拔罐法治疗顽固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减少病理电位、改善患者局部微循环损伤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比较齐刺、温针、刺络拔罐和火针疗法治疗棘上、棘间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齐刺组、温针组、刺络拔罐组和火针组各30例,分别采用齐刺、温针、刺络拔罐及火针疗法治疗。每2~3天治疗1次,治疗5次为1疗程。比较4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评定4组疗效。结果:温针组脱落1例,余3组均全部完成观察。4组患者治疗后VAS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4种疗法均可以改善患者疼痛程度;4组患者治疗后V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齐刺组VAS与温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刺络拔罐组VAS分别与齐刺组、温针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火针组VAS分别与齐刺组、温针组、刺络拔罐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火针组疗效优于齐刺组、温针组和刺络拔罐组,刺络拔罐组疗效优于针刺组及温针组。火针组愈显率、总有效率均优于齐刺组、温针组和刺络拔罐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刺络拔罐组总有效率优于齐刺组、温针组(P0.01),愈显率与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齐刺组总有效率优于温针组(P0.05)。结论:火针治疗棘上、棘间韧带损伤疗效优于齐刺、温针、刺络拔罐疗法,刺络拔罐疗法疗效优于齐刺和温针疗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体针加刺络拔罐对单纯疱疹的治疗作用.方法 35例分治疗组18例采用体针加刺络拔罐法,对照组17例只用刺络拔罐法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15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94.4%;对照组治愈11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82.3%.结论 体针加刺络拔罐因能调节脏腑功能,提高免疫力,治疗单纯疱疹效果明显好于单纯用刺络拔罐法疗法.  相似文献   

16.
缪刺结合刺络拔罐法治疗顽固性面神经麻痹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缪刺结合刺络拔罐法治疗顽固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面部肌电位及穴位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对50例顽固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采用缪刺结合刺络拔罐法治疗作为治疗组.30例传统针刺法作为对照组,并于治疗前及治疗3疗程后进行面部肌电位检测及穴位微循环参数的检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痊愈率为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痊愈率为33.33%.结论:缪刺结合刺络拔罐法治疗顽固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减少病理电位、改善患者局部微循环损伤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九六针法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1月—2017年10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保康医院治疗的6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按照随机对照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九六针法围刺合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围刺治疗合刺络拔罐治疗,3周为一个疗程,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疼痛开始缓解时间,1个疗程后评估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疼痛开始缓解时间为(1.88±0.54)d,对照组为(3.02±1.21)d,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26/30)(P0.05)。结论九六针法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效果优于常规围刺治疗合刺络拔罐治疗,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加围刺法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股外侧皮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皮肤针在患侧大腿前外侧皮肤,沿足阳明胃经和足少阳胆经循经自上而下依次叩击,然后在被叩刺的部位拔罐治疗,再以毫针在病变的四周进行围针平刺;对照组给予口服呋喃硫胺和甲钴胺,一个疗程后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6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刺络拔罐结合围刺法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疗效显著优于其他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单纯针刺治疗与急性期加刺络放血,配合拔罐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76例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均本着急性期着重远端取穴,针刺面部穴采用浅刺法,留针时间短,禁止加电针;后期着重局部取穴留针时间长的原则,施以相同的取穴。但治疗组于急性期加取大椎、肺俞(双侧)穴刺络放血,配合拔罐治疗,每日1次,连续使用7天。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2.1%和100%,临床治愈率分别为50%和71.1%,组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针刺同时加大椎、肺俞(双侧)穴刺络放血,配合拔罐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短刺温针灸配合刺络拔罐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效果。方法将13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2例,治疗组采用短刺温针灸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温针灸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刺温针灸配合刺络拔罐治疗膝骨关节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