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发现,新型布尼亚病毒所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急性期病人及尸体血液和血眭分泌物具有传染陛,直接接触病人血液或血性分泌物可导致感染。为了指导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发热伴血血小板减成少综合征经接触传播的预防,指导医疗卫生人员和接触者在诊治、流行病学调查、护理和死亡病人尸体处理过程中的防护和感染控制,特制定本要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传播因素和病毒扩散方式,探讨该病人-人传播机制。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探讨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重点分析可能的传播因素因果关联。结果 疫情涉及3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系父子关系;首发病例由蜱虫叮咬感染,2名续发病例感染源于接触首发病例的血液、分泌物或排泄物。结论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感染途径除与蜱虫叮咬有关外,也与接触病例血液、分泌物或排泄物相关。  相似文献   

3.
分析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聚集性病例发生的原因和传播方式,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分析和实验室检测探讨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显示,该起疫情涉及2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系妯娌关系)和2例隐性感染者(1例为亲属,另1例为同村村民);首发病例由蜱虫叮咬感染,续发病例因接触血液而感染,1例同村村民隐性感染者因接触首发病例血液或分泌物而感染,另1例亲属隐性感染者可能通过气溶胶感染。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感染途径除与蜱虫叮咬有关外,也与接触病例血液、分泌物或排泄物相关,也不排除通过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聚集性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SFTS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病例定义进行病例搜索,对符合病例定义的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2016年5月,苏州市吴中区发生SFTS确诊病例2例,男、女各1例,为兄妹关系,均在医院照顾过患该病的母亲(死后被推断为SFTS),因接触其血性分泌物而感染。结论这是一起SFTS家庭聚集性疫情。医疗机构应加强SFTS监测,及时报告疑似病例,开展院内感染控制,避免直接接触病人血液、分泌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不明原因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血液中分离新型布尼亚病毒。方法应用Vero细胞培养法分离病毒,并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法(IFA)、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技术进行鉴定。结果从24份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血液标本中分离出6株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结论应用Vero细胞培养法可以直接从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血液中分离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基因测序鉴定方法,对安徽省在2011年从病人血清中分离到的10株疑似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进行基因测序鉴定,并分析其序列特征。方法设计引物,RT-PCR法扩增病毒核酸,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设计的三对引物可有效扩增核酸序列,10株疑似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L、M、S三段基因序列和2010年我国发现毒株序列相似性93%以上,10株病毒和Phlebovirus AH12、Phlebovirus HN6两株病毒同属于一个进化分支,和白蛉病毒属的其它病毒株不在一个分枝上。结论 2011年从病人血清中分离到的10株病毒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应加强安徽省对该病的监测,有效预防大范围传播。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相继发现并报告了一些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疾病病例[1-2],其中少数重症患者可因多脏器损害,救治无效而死亡.2010年5月,中国CDC在湖北、河南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的血液中分离到一种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的新病毒,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简称新型布尼亚病毒.该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消化道症状、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肝肾功能损害,部分患者有出血表现.该病主要发生在山林地区,呈高度散发.患者以从事农业生产的成年农民为主,部分患者有蜱叮咬史.该病的流行期为4-10月,流行高峰为5~7月.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和探讨聚集性新布尼亚病毒感染病例的传播途径和传播媒介。方法对一起由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的家庭聚集性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家庭聚集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探索该新发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家庭成员8人中,5例出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血WBC和PLT呈进行性下降,病例在发病前均无蜱叮咬史,但4例均有临床诊断病例血液接触史,经山东省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4例患者的血样均呈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阳性。外环境用布旗法采集蜱类标本中检测出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阳性。结论此次家庭聚集性病例疑为血液传播。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2009-2011年辽宁省8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新病原,探讨新布尼亚病毒在自然界中可能存在的动物宿主及传播媒介.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2009-2011年辽宁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患者血液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 IgM抗体,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鼠肺SFTSV抗原,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鼠肺、蜱悬液、细胞阳性分离物的SFTSV核酸,采用VERO-E6细胞对患者血液及脾悬液标本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并进行核苷酸测序分析.结果 大连、丹东、抚顺、铁岭均检出SFTSV的IgM抗体阳性;103份中检出20份鼠肺SFTSV抗原阳性,但SFTSV核酸检测均阴性;20组中1组蜱悬液SFTSV核酸检测阳性并分离出SFTSV病毒;148份中有26份急性期血液样本经VERO-E6细胞分离出现细胞病变,经鉴定为SFTSV病毒,并对M片段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结论 新布尼亚病毒是辽宁省4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新病原,未检出可能的自然界中的动物宿主鼠类携带SFTSV核酸,蜱可能是其传播媒介之一.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一例与职业暴露有关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并进行了相关文献复习。患者从事桥梁施工作业期间出现发热等症状,后被确诊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由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征,其与职业暴露有密切关系,并且存在人际传播的风险。提示应高度重视某些种类传染病与职业暴露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修订完善职业病目录、保护劳动者健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1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发病诊疗情况及感染途径,为制定其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取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病例进行调查。结果根据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发病前有湖北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确诊病例体液接触史,疫点未发现蜱虫,病例搜索未发现其他病例。结论该患者为广东省首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确诊病例,感染来源为湖北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实验室确诊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与实验室排除的疑似病例的临床与流行病学特征,并初步探讨决策树模型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辅助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淄博市2011年- 2014年报告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确诊及疑似病例的临床表现及流行病学特征等,两者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应用决策树模型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确诊及疑似病例进行判别分析。结果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确诊和疑似病例在年龄分布、发病月份分布、有无腹泻症状、发病前2周是否割草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决策树模型的灵敏度为0.798,特异度为0.635,ROC曲线下面积0.715。结论 对于发热等临床表现且外周血血小板和白细胞降低者,决策树模型表明,如果年龄≥50岁,有腹泻症状,且有乏力症状,则判别为确诊病例。决策树模型简单、易懂,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辅助诊断提供强有力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临床与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线索。方法采用流行病学个案调查与描述性分析方法,收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确诊与疑似病例发病、诊治、检测与流行病学史等资料,分析病例临床与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浙江省6类地形中有3类存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疫情,病例以丘陵山区50岁以上人群为主(87.50%),6~7月为发病高峰(65.00%)。所有病例均有发热,体温最低37.6℃,最高40.6℃,平均39.2℃,且发热为主要首发症状。大部分病例有畏寒(67.50%)、乏力(67.50%)、食欲减退(52.50%)等非特异性症状。病例临床表现为发热伴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和血小板进行性减少可持续至发病后14~15d,且血小板进行性减少持续时间更长,未发现人传人现象。结论浙江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临床与流行病学特征与其他省份比较存在差异,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河南、湖北、山东、安徽等省相继发现并报告一些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疾病病例,其中少数重症患者可因多脏器损害,救治无效死亡。为确定该类患者的致病原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有关省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与病原学研究。2010年5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湖北、河南两省的部分地区启动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监测工作。经对患者血液中分离到的病毒进行鉴定、全基因组基因序列分析、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体中和试验等实验室检测,发现两省报告的大部分病例标本中存在一种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的新病毒感染,并初步认定检测发现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病例与该新病毒感染有关,最初发病往往有蜱咬伤病史。由于该病毒命名和进一步确认工作还在进行之中,暂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命名此病毒感染所致疾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一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聚集性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病例定义进行病例搜索,对符合病例定义的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患者、密切接触者血清检测病毒核酸,做出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8年5月罗山县发生的1起SFTS聚集性病例疫情中,4人发病,其中2例为确诊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认为,3例续发病例排除蜱叮咬感染发病,接触首发病例郭某某及其死亡后尸体的血液、分泌物和排泄物后感染发病的可能性大。结论这起SFTS家庭聚集性病例疫情,续发病例均有护理首发病例和处置首发病例死亡后尸体的密切接触史。医疗机构加强院内感染控制,医护和陪护人员加强个人防护,避免直接接触病人或病人死亡后尸体的血液、分泌物和排泄物,对切断该病的传播风险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1例病情急骤变化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的诊治经过,总结对于病原体检测阴性但症状典型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经验教训,供同仁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宁波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新布尼亚)流行状况。方法在宁波市2家县级医院和2家乡镇卫生院建立监测哨点,采用卫生部统一的诊断标准和个案调查表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进行调查,对监测区患者血清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和M基因序列测定分析。结果报告11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死亡1例。156只蜱均未检测出携带新布尼亚病毒(SFTSV),检测健康人群血清265份,SFTSV抗体阳性率为6.14%;人群抗体阳性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P0.01)。5株宁波分离株与日本、舟山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近,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变异很小,序列相似性在96%以上。结论宁波市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的流行地区,应加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症状监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句容市发生的一例罕见病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理,为防控该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一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进行调查,并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结果 该病例系由蜱叮咬感染新布尼亚病毒引起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密切接触者无发病.结论 句容市是新布尼亚病毒流行区域,医疗防疫人员应提高警惕加强该病种防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安徽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的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方法运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进行个案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14例安徽省SFTS病例发病集中于5-10月,年龄中位数64岁,40岁以上占90.4%;职业以农民为主,占85.2%。85.7%的病例在发病前一个月居住在丘陵或山区,户外活动包括种地(55.0%)、采茶(22.3%)和割草(18.7%);16.0%的病例报告发病前有蜱虫叮咬史;5.4%的病例发病前接触过类似病人;44.4%的病例家中饲养动物。病例首发症状与体征包括发热(98.0%)、乏力(83.9%)、畏寒(60.8%)、血小板减少(100%)和白细胞降低(100%);发病至初次就诊时间间隔平均3.1 d,发病至初次住院时间间隔平均5.8 d。结论居住于丘陵或山区的年龄40岁农民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主要罹患人群,需要对此类人群加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控,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安徽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的流行特征,为该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2011-2015年安徽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监测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2011-2015年,安徽省医疗机构报告SFTS 575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84.19%(575/683)。5年间,报告病例数不断增多,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χ趋势2=217.56,P<0.001),但病死率却在下降。实验室诊断病例共330例,主要分布在安徽省中部地区;从3月份开始流行,5~7月为病例报告高峰;男女性别比约为1.14:1;发病年龄集中在40~74岁年龄组(87.27%),并且报告的死亡病例全部集中在此年龄组;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87.27%)。聚集性疫情发生最可能的因素是接触死者的血液和分泌物。结论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报告病例在安徽省分布广泛,报告病例数逐年上升,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因此,要做好重点地区、高危人群的监测和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