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现状调查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我国民众药品不良反应认知、发生情况及对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救济制度的态度,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结果部分民众对药品不良反应缺乏充分认识,对报告监测机制缺乏了解,民众有获得药品不良反应救济的需求。结论健康教育有待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制度有待完善;有必要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损害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如何建立我国的药品不良反应救济制度。方法通过一对一问卷调查我国民众对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救济制度的态度、救济模式。结果在被调查者中91.80%的人认为出现ADR后应该救济,而89.33%的人认为有必要建立我国的ADR救济制度;认为可通过购买保险方式进行救济的77.74%,愿意购买该类型的保险的占73.59%;被调查者按年度定期买救济保险20元/年以下占79.28%,按诊疗次数买救济保险,门诊1元/次以下占83.62%。住院10元/次以下占82.55%。结论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严重的ADR应得到救济;大部分被调查者愿意购买保险,我国建立以政府救济基金为主,商业保险为辅的救济模式理论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亟待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救济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洁  顾海 《医药导报》2007,26(3):328-330
[摘要]近年来,我国药品不良反应(ADRs)损害事件时有发生,不少患者深受其害,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如何对不良反应受害者进行救济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建立ADRs救济制度,为受害者提供一定的经济补偿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该文较深入地分析了施行ADRs救济制度的实践意义,并提出以保险形式构建ADRs救济制度的具体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4.
刘敏 《中国药业》2012,21(14):3-5
药品不良反应主要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 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因药品不良反应导致患者严重损害的,应由相关主体对受害人进行赔偿.但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对药品不良反应的法律责任规定缺位,因此应尽快建立和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的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5.
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救济体系建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出构建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救济体系的若干设想,建立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救济制度。方法从药品不良反应的归属判别、救济范围与形式、基金管理、法律依据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构建我国的药品不良反应救济体系。结果与结论药源性危害不可避免,造成损害理应给予受害人适当的救济,依据我国国情,构建我国的药品不良反应救济体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国外药品不良反应救济制度简述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药品的不良反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不良反应的救济也变得更为迫切。然而我国在药品不良反应救济制度方面仍属空白,本文将对德国、日本、瑞典和我国台湾的药品不良反应救济制度进行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国际药品不良反应救济制度介绍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汉语字典中,救济是指用金钱或物资帮助灾区或生活困难的人;从法律角度看,救济指对法律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纠正和补救。而药品不良反应救济,即正确适当使用药品(合格药品、医疗器械)时,在药品的副作用引起一定程度的健康损害时,依据一定的法律给付医疗费等费用的补偿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我国药品不良反应补偿救济制度的建立提供政策建议。方法:比较分析德国、瑞典、日本药品不良反应补偿救济制度中模式、对象及资金来源方面的特点。结果与结论: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救济基金模式,不断完善相关立法,制定配套实施方案,明确补偿救济的对象和范围,保障补偿救济资金的来源。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药品不良反应救济制度提供参考。方法对台湾地区的药品不良反应救济制度的相关法规、机构、救济程序及实施效果进行具体分析。结果台湾药品不良反应救济制度为保障当地公众用药安全、平衡社会各方权益提供了有效措施。结论对建立我国大陆地区药品不良反应救济制度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药品不良反应后果救济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妮  邵蓉 《齐鲁药事》2006,25(5):270-272
药品不良反应主要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的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文章分析了我国建立药品不良反应制度的迫切性,并从救济给付条件、基金来源、诉讼时效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药品不良反应救济制度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论药品不良反应的专门救济与侵权责任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建平  丁勇  楼晓洁 《中国药房》2008,19(34):2641-2643
目的:明确药品不良反应的民事侵权责任与专门救济制度的关系。方法:采用文献研究、逻辑推理、比较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在各个国家和地区,药品不良反应的侵权责任与专门救济的关系分别表现为德国的分担型、日本的补充型、美国的混合型。侵权责任注重损失的分配和预防,专门救济制度偏重风险的分担与转嫁,两者功能各异却并不相斥,需相互配合填补损害。同时,应认真对待侵权法逐步社会化这一趋势。  相似文献   

12.
海颖  杨悦  张承绪  盛银冬 《中国药房》2006,17(10):724-726
目的:提高我国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的效率和水平。方法:阐述我国ADR报告体系信息系统的建设现状、存在的困难及尚需解决的问题。结果与结论:应开发“国家级站、省级站和基层用户”3级管理软件,在数据广泛性、采集快捷性、数据收集应时性,以及可模块化和可扩展性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3.
潘秀英  张先芬 《北方药学》2011,8(9):80+27-80,27
目的:探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07~2010年98例报告,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静脉滴注给药引起的ADR为74例(75.51%);涉及药品10个大类61种,其中排序首位的是抗感染药53例(54.08%),有24种药品;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发生率最高,...  相似文献   

14.
我院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洁娜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5):158-159
目的:加强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规范药品不良反应管理制度。方法: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的工作制度,提高报表的质量和数量。结果:ADR报表数量上升,报表质量大幅提高。结论:有效的ADR监测制度和措施,能促进医院ADR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某三甲医院2009年7月~2011年6月收集到的615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60岁人群发生ADR的比例最高,有160例(26.02%);静脉滴注引起的ADR有516例(83.90%);ADR主要累及的器官为皮肤及其附件,有285例(43.91%);严重ADR 23例,其中以发生过敏性休克为主,有13例;引起ADR的药品有16类171种,抗菌药居首位,有346例(44.88%),抗菌药中以喹诺酮类药物居首位,有81例(23.41%)。结论:加强合理用药教育和对ADR的监测,可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推进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报告工作的开展。方法收集连云港市东方医院2009年通过网络系统向国家不良反应中心(ADR)上报的106份报表,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给药途径及涉及药品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106例ADR报表中,抗菌药物所致ADR居首位(占79.25%);静脉注射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占93.40%);ADR涉及的器官或系统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的检测和报告工作。  相似文献   

17.
我院27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8年上报的270例ADR报表按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品种类、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0例ADR中,男性132例(48.89%),女性138例(51.11%),年龄最小8个月,最大72a,〈10a和〉60a患者人数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静脉滴注发生率较高(51.85%);抗菌药物引起ADR比例最高(58.52%),尤以头孢菌素类多见,其次为中药注射剂(19.26%);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新的和严重的ADR共8例(2.96%)。结论:重视抗菌药物及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加强ADR监测,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推进药品不良反应(ADR)检测报告工作的开展。方法:对我院2005年10月~2007年9月收集到的176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涉及ADR的药物共60种,其中抗感染药物和中药注射剂引起的ADR较多;静脉给药是引起ADR的主要途径,占84.09%,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的检测和报告工作。  相似文献   

19.
138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本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及临床表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0 年1-12 月1387例ADR 报告,分别对患者性别和年龄分布、ADR 因果关系评价、给药途径、引发ADR 的药品种类、ADR 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涉及32 个科室19 类药物,抗感染药有983例,占70.87%.其中,ADR 发生例次排在前3 位的药物依次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220例,占15.86%),加替沙星注射液(158例,占11.39%),氟罗沙星注射液(127例,占9.16%).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引发ADR 51例,占3.89%,酶类及其他生化制剂引发ADR 50例,占3.81%.静脉用药引发1221例(88.03%);1387例ADR 主要涉及感觉器官和脉管系统(1071例,占60.85%),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365例,占20.74%).新的、严重的ADR 98例,占7.07%,其中,左氧氟沙星注射液8例,氟罗沙星注射液8例,注射用美洛西林2例,莫西沙星2例等.结论: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充分了解该药物的作用特点,做到有针对性地对症用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对我院2009年上报至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349例ADR报告分别就患者基本情况、药品信息、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ADR报告类型、关联性评价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349例ADR报告中,有既往药物过敏史的患者40例,占11.46%;引起ADR前15种药品中,抗菌药物10种,占66.67%;药品剂型分布以注射剂为主(385例,占86.91%);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167例,占47.85%)。结论:临床应重视患者药物过敏史,深入开展ADR病例的用药分析、评价工作,提早发现预警信号,提高合理用药水平,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