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鸨胃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大鸨前胃及肌胃超微结构,为大鸨人工饲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在前胃粘膜柱状上皮细胞核上方分布着大量直径约0.2-0.8μm的致密颗粒,核周围可见许多泡状结构。前胃乳头内腔上皮细胞则为柱状粘液细胞,核上方胞质中充满着大量的粘原颗粒。深腺细胞根据核形态及线粒体结构差别可分两种.肌胃粘膜及直管腺上皮细胞的圆形核上方形成许多分泌颗粒,根据其分泌颗粒的结构分为两种细胞,一种分泌颗粒为均质圆形,另一种为纤维状的。两种细胞形成的分泌物参与类角质膜的形成,在腺管底部至粘膜表面 形成的类角质膜的超微结构有所不同。结论:大鸨胃具有较强的消化能力。 相似文献
2.
胰腺囊实性肿瘤的免疫组化及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目的:了解胰腺囊实性肿瘤的免疫组化及超微结构特点。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用HE、过碘酸雪夫(PAS)和免疫组化(S-P法)及电镜观察7例胰腺囊实性肿瘤。结果:肿瘤较大,包膜较完整,囊实相同,显微镜观察HE染色片中瘤细胞大小形态较一致。核圆形或卵圆形,核异型不明显,核分裂象罕见,肿瘤细胞围绕纤维血管复层排列形成假乳头片中瘤细胞大小形态较一致。核圆形或卵圆形,核异型不明显,核分裂象罕见,肿瘤细胞围绕纤维血管复层排列形成假乳头突起为其特征。免疫表型,波形蛋白2例表达阳性,低分子量角蛋白6例为阳性,突触素4例为阳性,α1-AT6例阳性,胰岛素2例阳性,高分子量角蛋白,上皮膜抗原,生长抑素均为阴性,超微结构观察,4例瘤细胞分化良好,有数个细胞内含有类似酶原颗粒小体,直径0.8-1.2μm,有界膜,电子密度不均。结论:胰腺囊实性肿瘤可能起源于胰腺腺泡又具有内分泌特征,临床经过表现为良性,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PTP)的超微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组织起源。方法对3例SPTP进行了电镜观察。结果电镜观察见肿瘤细胞大小形态较一致,核圆形或卵圆形,异型不明显,可见核沟,核分裂象罕见.瘤细胞有丰富的线粒体及粗面内质网,可见到神经分泌颗粒,酶原样颗粒及特征性的环状板层体。结论SPTP可能起源于胰腺原始多潜能干细胞,诊断上须与胰腺其它良恶性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4.
大鼠增龄中胰腺超微结构的变化及胰岛的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腺超微结构的增龄变化及胰岛的分布规律,以提供胰腺移植的参考。方法取30只健康sD大鼠,分3组,幼年、青年、老年各10只,每只取胰头、体、尾做组织切片光镜观察。每组选3只取胰尾做透射电镜观察。结果透射电镜观察老年鼠胰腺外分泌部的腺细胞,胞核固缩,酶原颗粒减少,线粒体脱嵴肿胀,粗面内质网扩张,出现脂滴,溶酶体增多,而内分泌部的B细胞分泌颗粒空晕增宽,数量减少,粗面内质网脱粒,线粒体减少。A细胞无明显年龄变化。光镜观察老年鼠胰腺小叶间结缔组织增生,胰岛的分布以幼鼠胰尾数量为多。结论胰腺外分泌部的腺细胞和内分泌部的B细胞呈现与年龄相关的结构变化,胰岛的分布以幼鼠胰尾的胰岛数目为最多。提示胰腺移植的供体以幼年胰尾为佳,老年不宜。 相似文献
5.
镉对长江华溪蟹肝胰腺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 观察低浓度镉(39μmol/L)处理长江华溪蟹(sinopotamon yangtsekiense)后,其肝胰腺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 实验组30只雄蟹培养在浓度为39μmol/L的氯化镉(CdCl^2)溶液中;对照组30只雄蟹培养在已放置2d的自来水中,分别在镉处理后5d、15d、30d三个不同时间段活体解剖雄蟹,电镜下观察肝胰腺细胞超微结构。结果 镉对肝胰腺细胞内的主要细胞器影响表现为:核膜从弥散状到最后解体;线粒体膜通透性改变,肿胀变形,嵴减少或消失,最后完全空泡化;粗面内质网先裂解为大小不同的小泡,尔后小泡上的核糖体开始脱落,直至变成同心圆状板层结构;出现大量滑面内质网;溶酶体数量随镉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多,形成空泡、自噬体或髓样体;微绒毛出现脱落和部分空泡化。结论 镉使长江华溪蟹肝胰腺细胞的解毒功能丧失,破坏了肝胰腺细胞的细胞核、线粒体、粗面内质网等主要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影响了肝胰腺细胞的正常生理机能。 相似文献
6.
7.
胎儿胰腺的显微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胎儿胰腺的结构特点,为胎胰临床应用提供资料.方法取30例21~41W胎儿胰腺,利用超薄切片及透射电镜观察和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SP免疫组化方法进行染色.结果胎儿胰腺内分泌部随胎龄增加而相对减少;外分泌部逐渐增加.A、B细胞超微结构在21~41W无明显变化.结论 25~35w胎儿更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观察氯沙坦(Losartan)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及正常对照组(WKY)的淋巴细胞胞浆游离钙[Ca2+]i、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和血管壁超微结构的影响及其降压效应. 方法 SHR 28只分为3组,分别为3月龄对照组(SHR1)、6月龄对照组(SHR2)和Losartan治疗组(SHR3).治疗组从3月龄开始予Losartan 20mg/kg/d治疗至6月龄.治疗前后检测鼠尾收缩压、淋巴细胞胞浆游离钙[Ca2+]i、血浆AngⅡ和肠系膜动脉超微结构. 结果 Losartan对SHR有显著降压作用.治疗前SHR的淋巴细胞钙[Ca2+]i水平均显著性增加,随鼠龄增大而加大.肠系膜动脉出现明显血管壁损害,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线粒体比表面均显著减少,而平滑肌细胞线粒体密度则显著增加.经Losartan治疗后,在降压的同时淋巴细胞[Ca2+]i显著性下降,血管壁超微结构的损害得到明显逆转. 结论高血压与血管平滑肌细胞存在的钙超负荷状态有关,并存在小动脉血管壁平滑肌和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损害.Losartan能有效逆转血管平滑肌的钙超负荷状态,降低SHR的动脉血压的同时逆转血管壁超微结构的损害. 相似文献
10.
老年痴呆症大脑皮质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电子显微镜对10例老年痴呆症和10例正常老年人大脑额叶、顶叶和颞叶皮质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两组间神经元、胶质细胞和突触等超微结构的一致性变化。它们包括:核内包含物的出现,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内出现多形态的神经原纤维缠结,胞质内脂褐素体的堆积以及衰老斑的出现等。突触的变性表现为突触前、后末梢的肿胀,空泡化等。统计学资料表明,这些变化从量上来看,老年痴呆症明显高于正常人。 相似文献
11.
银盾革蜱神经分泌细胞的超微结构和分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透射电镜观察了银盾革蜱(Dermacentorniveus)雌虫神经分泌细胞的超微结构。神经分泌细胞位于合神经节中,具有较小的核/质比。其细胞质中含有的高尔基体、粗糙内质网以及分泌颗粒是分泌活性的标志。正常雌虫饱食后2d达到分泌活性的最高峰,随后即下降,到产卵时达到最低水平。滞育雌虫饱食后亦达到分泌的高峰,并可持续至少85d,此时细胞质中出现大量的平滑内质网。 相似文献
12.
用透射电镜研究了鸡疟原虫动合子在白纹伊蚁中肠上皮细胞的迁移途径。实验结果表明大多数疟原虫动合子位于蚊中肠两个上皮细胞的胞间隙中,说明在固定标本时,这些动合子正向上皮细胞的胞间隙中迁移。虫体呈长圆柱形,前部稍细,后部纯圆,其中有些虫体尚未达到基底膜,有的虫体其顶端紧密接触基底膜,并把基底膜顶出。虫体后端显见位于胞间隙之中。有的动合子穿过中肠,定位于基底膜,从动合子分化为早期卵囊。少数动合子发现在中肠上皮细胞的胞浆中。超微结构观察,动合子结构完整,可清晰见到细胞核、膜下微管、棒状体、微线体和线粒体等。以上观察证明了鸡疟原虫动合子穿透白纹伊蚊中肠上皮细胞存在着细胞间隙和细胞内两种迁移途径。本文对迁移途径及其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用超声处理大鼠阴囊区10min(1.75W/cm2)。透射电镜观察处理后1h至60d不同时间精囊腺粘膜和肌层的超微结构改变,并对电镜形态计量学所得的有关主细胞大分泌颗粒参数和血清睾酮放射免疫测定值作了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主细胞、平滑肌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对超声敏感。处理后1h,主细胞、平滑肌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已呈超微结构改变。3~15d退变显著加重,30d后呈恢复趋势,60d已接近正常。主细胞的主要改变是线粒体肿胀,高尔基复合体囊泡及粗面内质网池扩大、崩解,髓样结构与脂滴增多,以及核的退变等。处理后3d、15d,主细胞大分泌颗粒(包括有芯及无芯)面数密度和体密度有明显减小,60d已恢复正常。大分泌颗粒平均直径变化不明显。处理后7d、15d,血清睾酮显著降低,30d后恢复正常。本文联系超声抗生育作用,讨论了其对精囊腺影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人胚胎期胰腺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收集胎龄5~41周的人胚胎53例,取胰腺,Bouin液固定,按常规制石蜡切片。部分切片经阿利新蓝-焰红、硝酸银-醛复红-铅苏木精等方法染色,部分切片作免疫组织化学PAP反应,观察胰岛A、B和D细胞。取不同胎龄的胰尾组织14例,戊二醛固定,Epon812包埋,透射电镜观察。本文的结果表明,胰腺内分泌部主要是由胰管2级以下分支的管壁上皮细胞,向周围的间充质内增生和分化而成。胎龄12周时,即可在光镜下辨认A、B及D细胞;电镜下观察,胰腺外分泌细胞在胎龄14周以后,才能见到分泌颗粒,证明胰岛细胞的分化早于外分泌细胞。测量16~36周胎儿胰腺内胰岛所占的比例,证明胚胎期胰腺内分泌部所占比例远高于成年人。本实验为临床使用人胎胰岛移植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6.
人、大鼠、豚鼠、猪、狗和牛胰腺生长抑素免疫反应细胞形态和分布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观察了人、大鼠、豚鼠、猪、狗和牛胰腺体部生长抑素样免疫反应(SSLI)细胞的形态和分布。结果显示:SSLI细胞在人和豚鼠胰腺散在分布于整个胰岛,细胞较大,呈卵圆形、圆形或梨形,常可见较长的胞质突起。在豚鼠外分泌部的腺泡,偶见散在的圆形或卵圆形SSLI细胞镶嵌于腺泡细胞间。在大鼠、猪和牛,SSLI细胞集中分布于胰岛的周边部,较少看到胞质突起。在狗胰腺,SSLI细胞集中分布在胰岛中央,周边部很少见到,细胞较小;除胞质外,胞核也含有SSLI阳性物质。在细胞数量上,以豚鼠和狗的单位胰腺组织面积内细胞最多,牛次之,人、大鼠和猪则较少。在SSLI细胞所占胰岛面积的百分比上,狗胰腺的SSLI细胞最高,为33%左右。豚鼠次之,为18%;人和牛分别为11%和9%,大鼠和猪都在5%左右。哺乳动物胰腺SSLI细胞形态、分布及数量上的差别,说明SS在不同种属动物胰腺中的作用方式、作用强度和范围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7.
性成熟期大鼠实验性精索静脉曲张对附睾显微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性成熟期大鼠实验性精索静脉曲张(EVC)附睾显微和超微结构的改变及其在不育中的作用。方法 部分结扎左肾静脉建立大鼠EVC模型,常规制作附睾各段光镜及电镜标本。结果 EVC大鼠附睾各段均出现程度不同且有区段特异性的损害。光镜下主要表现有间质血管充血扩张,淋巴细胞浸润、积聚,间质内出现精子肉芽肿。附睾管萎缩,上皮细胞变性,甚至出现空泡化,上皮内晕、亮细胞数明显增多;管腔内出现大量未成熟生精细胞、畸形精子等。电镜下主要表现为主细胞内溶酶体增多、变大,残余小体增加,细胞器(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等)受损,部分主细胞内出现大空泡。晕细胞、亮细胞内溶酶体也增大、增多,亮细胞常膨大,游离面突入管腔。上皮细胞游离面微绒毛稀少,可见局灶性断裂和破坏。上皮基膜增厚。结论 性成熟期大鼠EVC可致附睾管上皮显微及超微结构明显改变,这可能是精索静脉曲张相关不育的一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服棉酚30mg/kg体重/d共5周的成年雄性大鼠垂体远部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促性腺激素细胞的分泌活性显著增强,表现为功能不太活跃的Ⅰ、Ⅱ型细胞比对照组减少;而高尔基复合体发达,粗面内质网扩张为小泡的Ⅲ、Ⅳ型细胞增多,并出现类阉割细胞(Ⅴ型)和脱颗粒细胞(Ⅵ型)。垂体远部其他类型促激素细胞未见明显变化。本文还讨论了垂体促性腺激素细胞的分型、棉酚引起促性腺激素细胞变化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9.
应用形态计量学方法,在器官培养条件下,观察了地塞米松对金黄地鼠甲状旁腺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提示:在器官培养条件下地塞米松可能对金黄地鼠甲状旁腺的分泌活动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